朱溫更堅定了決心。


    通過此事更能夠看到大寧的實力進步之快,尤其是找來十幾萬蠻族騎兵,這更是讓朱溫緊惕到極點!


    梁國派去大寧大量的斥候,將所探得情報源源不斷的送迴,元武帝變法改革已經開始展現成果,國力日益提升。


    就這般放任下去,他不敢想象大寧會強到什麽程度。


    以前他自己還有顧忌,這般窮兵黷武對不對。


    現在他沒有猶豫了!


    這就是一場豪賭!


    賭大梁國運,賭大梁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會有挫折,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隻要攻占大寧,贏得最終勝利,那就值得。


    大梁就能重新崛起,傲然於世!


    朱溫的決心無比強烈!


    沉寂多日後,終於舉行了朝議。


    已經很長時間官員們沒像今天這般活躍的諫言,簡直就如菜市場一般。


    有人請諫撕毀協定直接出兵,有人請諫廢除皇三子朱楨王位,並永久監禁。


    這一條諫言最多。


    顯然更多人是不知內情的,他們把所有的氣都撒在了朱楨身上。


    若不處置,內心不平。


    唿聲極高,這不隻是官意更是民怨。


    梁武帝很平靜的宣旨了,廢除朱楨王位,貶至皇陵獨守。


    從一開始他就想到了這一步,當事態爆發後,那就必須有人出來擔責,以此平息民憤。


    朱楨自然而然的就被犧牲了。


    此時朱溫的內心沒有任何負擔,在他看來,身為皇子為國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這般處理之後,果然是平息了許多。


    朱溫沉聲道:“求和是因為我們弱,就因為我們弱,才會簽訂這種賠款割地的協定,我們應當記住這屈辱,我們要報複!”


    他站了起來。


    “為保國家,朕在此宣布,國家將征募百萬大軍,兵部會直接將需要征兵的數目下發到各行省,征不到就強征,總之朕要一支能打仗的軍隊!”


    高聲迴蕩,也讓這滿朝文武驚疑不已。


    以前朱溫有顧忌,怕遭受太多的人的反對,從未如此直接的提及,而現在當眾宣布了。


    有朝臣立即站出。


    “陛下,曾因戰敗,使得國力還未恢複,如此大規模的征兵,會使得農耕荒廢,乃是窮兵黷武之舉啊!”


    “說的好。”


    朱溫平靜問道:“若不征兵,失地如何收迴?”


    “若不征兵,大寧攻打過來,又怎麽守衛?”


    這官員沉默不語,一時不知如何迴答。


    “你……還要諫言嗎?”


    “還請陛下三思。”


    “來人,拖下去斬了。”


    朱溫很直接,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廢話。


    此人是禦史台言官,立即慌了神,不過還是大聲道:“陛下,窮兵黷武貽害千年,使不得啊!”


    “還請陛下三思啊!”


    他的聲音逐漸小了,直至沒有,已經被拖到殿外砍了腦袋。


    “誰還要諫言?”


    “陛下,臣有話要說。”


    “拖下去斬了。”


    朱溫直接擺手,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


    連斬三人後,終於沒人敢諫言了。


    朱溫冷聲道:“任何敢動搖國策者,殺無赦!”


    他就知道會有人諫言反對,便以鐵血手段震懾,就是為了減少這些聲音。


    此刻已沒人敢說話。


    征兵組軍都上升到國策的地步,誰還敢反對……


    朝議就在這樣的氛圍中結束了。


    過後不久,兵部就給各行省通傳了折子,要求各行省總督抓緊征兵,必須在期限內完成。


    招募新兵,還要預留出訓練的時間。


    而負責這些事宜的,就是皇太子朱鎮。


    建軍就需要武器裝備,總不能拿著木棍上戰場,而現存裝備根本滿足不了所需,朝廷也沒有這麽多鐵來供應。


    於是,又有一道政令下達,朝廷將開放民間冶鐵,並由朝廷進行收購。


    實際上,這些早已經開始實行,隻不過還隻是在部分區域,而今擴大了規模,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始。


    梁國開始了窮兵黷武。


    整個國家運轉,隻為了這一件事情……


    京郊,皇陵。


    這是皇家陵墓,曆代先皇,皇室子弟埋葬之地,本有專人護衛,而今又多了一位皇子。


    那日早朝之後,朱楨就接到了聖旨,他被廢了王位,被貶到了這裏。


    孤獨冷寂。


    在今天,又有一個人來了。


    他身材偏瘦,臉麵端正,有著濃眉星目,隻是眼圈略黑,麵色略白,盡顯出疲態。


    看其年紀應是三旬有餘,穿著素色長袍。


    能在這皇陵自由行走,自非普通人,他就是梁國皇二子,雍王朱稷。


    朱溫子嗣繁多,有本事顯人眼的就那麽幾個,二子朱稷絕對是其中之一。


    若無意外,他是板上釘釘的繼承人,朱溫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即夭折,立長順位繼承也該是朱稷。


    更何況他自身賢明,仁愛有加。


    跟其父梁武帝不同的是,朱稷更注重民生,曾多次勸阻朱溫勿行好戰之事。


    梁國民間有言,在梁武帝背後有兩人,一位是宰相龐師古,另一位就是皇二子朱稷。


    朱稷很早就參與朝政,處理事務,他提富國強兵之策,主張加緊農業生產,儲備糧食,讓有才能的人發揮作用等一係列政令。


    梁武中興,有他的一份功績。


    朱鎮為什麽急於求成,迫切的需要功績,就是因為朱稷在朝中的威望太高了。


    至今也有很多人想要讓他成為太子。


    可結果並不如人所願。


    朱稷行走於陵園中,終於看到了他要找的人。


    在陵中一處涼亭,朱楨孤坐著。


    他也走過去,坐到了對麵。


    “能長久的待在這裏也不錯,心無雜念,腦無所想,至少能圖個清淨。”


    朱稷開口。


    他聲音低沉充滿溫和之感。


    “是啊,起初我也是煩躁不已,內心不平,積怨頗多,現在倒是沒有了,反而覺得挺好。”


    朱楨看著朱稷。


    “二哥,這是我的心裏話。”


    “為兄相信。”


    朱稷打量了片刻,似想要看其狀態,隨即又問道:“太子來看過你嗎?”


    “沒有。”


    朱楨開口道:“你是第一個來這裏的人,畢竟像我這樣的賣國賊,不都是敬而遠之嗎?”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