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鬱的宅院藏在城西一片樹林之中, 遠離東郊礦井和南郊兵營, 千軍萬馬卷起的風塵吹到這裏,無非是門前河水躍出兩隻魚, 亦或,蘆葦葉子擺動一二下。
石狐子到時,夏蟬悠悠鳴叫, 屋簷之下有兩三人乘涼。姒妤稟話,秦鬱穿一襲素衣坐在小木車裏,眼簾低垂,指尖逗弄著安放在膝上的一窩嗷嗷待哺的雛雀。
對麵走廊,秦亞抱著一個小木盒走過, 他穿那身淺色絲綢,宛如清涼的流水。
“亞!”
石狐子叫住秦亞。
秦亞笑容溫和, 點了點頭。
“公乘。”
“你抱的是什麽?”石狐子躍過欄杆, 一把攬住秦亞肩膀, 打量著那個木盒。
“小心,剛捉的。”
秦亞正說著,手背被石狐子打了一下, 他吃疼甩開,轉眼間木盒就飛入石狐子的手裏。那蓋兒嘩的脫開,盒中抖落出一隻又一隻蚜蟲。秦亞急去抓, 剛夠著一隻,但見石狐子手握木盒,左、右, 上,下,一晃,灑散的蚜蟲全裝迴了盒中。
“我反應慢,學不會這……”秦亞愣了下,把蓋子蓋迴木盒,抱著朝前走去。
石狐子笑笑,跟在後頭。
“你偷偷告訴我,先生的鳥是哪兒尋的?”石狐子道,“上迴我來都沒看見。”
石狐子心中一直都清楚,秦亞身為秦鬱義子,身份尊貴,從入門起就與眾不同,兒時打打鬧鬧作罷,長大成年,定不甘願再喊自己小叔,於是,他也不再強調輩分,隻換了個法子疼愛秦亞——男子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行,他得教他招式
秦亞這邊,和師門中大部分人一樣,雖然很多事情都不得不為石狐子現在執掌的工程讓步,但,因為過去相處的久,內心卻依然親近石狐子,願與他說話。
“三日前,亞父舞劍迴來,在花圃裏看見白貓把一隻覓食的黃雀給撲死了,就讓我們爬附近的樹找鳥窩,果然,找到了一窩奄奄一息的雛雀。”秦亞緩緩道。
石狐子哦了一聲,若有所思。
二人相伴來到秦鬱和姒妤麵前。
“亞父,姒相師。”
“先生,姒大哥。”
秦亞呈上盒子。
“誒,好。”秦鬱笑了笑,拿起蘆管,吸幾隻蟲,點進雛鳥張得大大的口中,“你們呐,都別急著長大,長大了就沒人喂了,就要自己覓食築巢,養兒育女了。”
雛雀自然是聽不懂人話的,依然英勇地探出光禿禿的腦袋,爭奪那青青小蟲。
石狐子退邊等候。
姒妤道:“先生,那我接著說事。”
“好。”
秦鬱今日見姒妤,為兩件事,一是勘誤桃氏律令,二是議論如何聯絡中原。
他為桃氏門下製定的律令分為五卷,依次為司空律、工程律、工人律、範律以及器律,待石狐子的頭批劍器鍛成,即將交付武庫之時,他已經完成前三卷。
也就是說,除卻模範和器物,他們已把屬於“人”的部分寫完,一個鑄劍師應當如何掌控手中工程,如何設計應時工序,如何修身律己,他們已經總結完畢。
但,戰爭的結果是不可預料的,秦勝,則他們能站住腳跟,把律令用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信仰遵從,秦敗,則所有為他們辦事的中原弟子都會陷入危機。
秦鬱必須做出選擇——是此刻就亮出玉夔扳指,動用河東所有的人脈,於暗中破壞魏國工事,擾亂魏軍士氣,伸手去撥動兩國間的衡器,還是,什麽都不做,先觀望秦國與五國的交鋒,若秦人最終占領河東,再出山,把這套律令播撒下去。
前者冒進,或能有奇效。
後者不作為,勝在保險。
正麵臨選擇,秦鬱才從姒妤處得知,魏邦府新任的河東軍器監不是尹昭在司空府的親信,而是申俞。申俞到任,把魏河東三十六城的冶令查遍,換下十二個。
“錫戰時,寧嬰私下遊說西門氏調整關稅,讓他們得過一次盤剝雀門的好處,所以還算有交情,晉郢商會的貿易也未有大的影響。”姒妤道,“隻是上個月,韓軍二萬北上,趙軍三萬南下,連同魏國昂昆所帶的十萬之眾,漸漸逼近河水,少梁、大荔和函穀的關城都在收緊,再加上申郡守這次的清繳,局勢越發難測。”
“清繳可包括垣郡祝冶令?”秦鬱道。
“是。”姒妤看了秦亞一眼。
“無妨,直說。”秦鬱道。
姒妤道:“我在榆柳攤相劍時收過一個弟子,名影,現在安邑林郡守府中當差,前日他傳信迴來,申郡守,不,現在當稱唿申大夫。申大夫使的是三板斧,先憑職權與西門、昂昆在安邑定規矩,而後,悄然在各郡縣冶署埋下暗樁,列出十幾卷名字,按兵不動,待到垣郡春收,工人停工,一夜之間就查抄了祝氏三兄弟的宅邸。據說,當時祝家為銷毀贓物,一把火燒得整座垣郡亮如白晝,申大夫見之,心疼官府物資,又親率衛隊衝進市署,搶出十台鑄幣的爐子,自己險些喪命,百姓無不感動落淚。這件事發生,西門一言不發,做了表率,故而另外十一郡縣的冶令,全是被雀門收買的蛀蟲,一個一個伏法入獄,次日就斬了首。申大夫躺在床上,溫病十餘日不退,手裏還死死抓著羽扇,那日他一睜眼,羽扇搖了一搖,在工程開始之前,各地冶署便全部換上了惠相的弟子,陸續複工生產。”
“他們來得及麽?”秦鬱道。
“影說,雀門這次一件工事不攬,是申大夫坐鎮安逸,令三十六城每日上報進度,此外,西門封邑出了三萬工兵,萬石糧。”姒妤道,“這才勉強供給得上。”
聽完,秦鬱長歎一聲。
他的腦海浮現出申俞浮腫的眼。
“頂天立地,身軀遮擋風雨,手中也有一枚能繡出韶華的針,申俞,真君子。”
“先生?”姒妤道,“先生若要現在發動攻勢,我願過河去與舊時弟子聯絡。”
“不。”秦鬱道。
話說出口之時,秦鬱不再猶豫。
“桃氏行立人間,所用所守,隻能是真理,不應讓任何人成為棋子,否則,戰爭即使勝利,律令即使生效,正宗即使重振,我也不會有任何欣慰。”秦鬱道。
最後一隻蚜蟲被取走,雛雀兒幹巴巴張嘴,一雙雙綠豆大小的眼睛烏黑光亮。
“我要與申俞公平論道。”秦鬱道。
“是。”姒妤道。
“此外,我要做一個更遠的準備。”秦鬱把雀巢交給石狐子,一手揉著右掌心的疤,想了想,說道,“姒妤,河東望眼欲穿,大梁城不會遠,北有佩蘭守朝歌,南有竹茹守昊陽,是時候聯係他們,不必讓辦事,先敘一敘舊,交流工藝。”
“好,竹茹在南邊,雖隔韓國領土,但若寧嬰從楚國出發,尋他會方便一些,我去通知。”姒妤說道,“佩蘭在北,已有家室,如此不難找,影應能辦此事。”
秦鬱道:“辛苦。”
姒妤淺笑,拄著拐杖離開。秦亞道:“姒相師,我送你。”秦亞聽完對話,知道秦鬱不會對他的父親下黑手,又見石狐子有工事要匯報,故而機敏地退下。
樹影隨風輕輕搖晃。
石狐子稍有些走神,因為,秦鬱所說兩個城鎮,朝歌、昊陽,遠在洛邑的東邊,他隻聽說均是魏國最著名的冶城之一,卻從沒有去過,更不知秦鬱話中所指。
河水潺潺流動。
“在想什麽?”秦鬱看著石狐子。
“先生,方才提到朝歌、昊陽時,我看姒大哥挺高興的,佩蘭和竹茹二位前輩,可與他是故人重逢?”石狐子迴過神,從巢中揪出一隻最胖的雛兒放進手心。
“放迴去。”秦鬱道。
“放迴去它就叫,你看你看……”
石狐子笑道。
雛雀撲扇幼翅,嘰嘰嘰嘰,叫不停。
“我知道你是來請我開刃的。”秦鬱咳嗽一聲,“成劍看過了,還得改一處。”
石狐子的笑容登時僵在臉上。
大戰在即,河西軍將要拔寨往東行進,城東二坊也已全部開工,現在正熱火朝天地生產第二批兵器,如果秦鬱這個時候叫他停,那麽,所有的設備都要停,兩年工期倒是還能趕,隻怕第一線士兵今年所需要的三萬劍,很可能就來不及。
“先生,鍛床和鍍層,每一步都請示過你,如果現在還要改……”石狐子道。
石狐子看出秦鬱此刻並不是在與自己開玩笑,於是,立即讓隨從把劍器端來。
劍長三尺半,劍格與劍身套接精焊,劍身通體玄黑,鍍有一層釉光,唯三條劍脊與劍刃,因打磨而變得銀白透亮。劍莖是灰鐵鑄成,有兩個防止脫手的環。
劍從銘文:“十六年——相邦儀之造——櫟陽武庫,工師秦鬱——工,狐”
石狐子道:“哪兒不對?”
秦鬱道:“銘文。”
“先生,銘文唯一改過的就是這個相邦的名字。”石狐子笑道,“原來刻的是大良造衍,可他都去魏國為相,要合縱反攻我們了,總不能還刻他的名字吧?”
秦鬱沒說話,喚人取筆墨。
石狐子在旁看著。
秦鬱蘸了墨水,舉在竹片上,左手扶住右手的手腕,宛如篆刻一般寫下新字。
字字清晰:“十六年——相邦儀之造——櫟陽武庫,工師石狐——工‘口口’”
石狐子一怔。
“先生為何要刪去你的名字?”
秦鬱放下筆,展平卷起的衣袖。
“銘文是桃氏一生路上的石碑。”秦鬱道,“鍛術、鋼鐵、應龍,這是你自己摸索出來的路,而我擅長範術澆鑄,還要繼續研究灰鐵合金,我也有自己的路。”
石狐子搖了搖頭:“為何……”他心中翻湧的是秦鬱在鄂城桂舟的作坊中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白鐵與灰鐵,是否能互相變化。他明白,和秦鬱並肩飛翔的時刻終於到來,他們會沿著那兩條河流,飛向中原,碾碎十萬魏武卒空大的鎧甲。
二人的目光落在那窩仍在嘰嘰喳喳的雛雀。石狐子背著宏圖,秦鬱執著舊念,卻是這一刻,連理枝從皮到心地纏繞在一起,互相攙扶,朝著光明的方向伸展去。
秦鬱道:“空的位置,你自己填。”
“是。”
思考過後,石狐子鄭重答道。
方才他濕過眼眶,所以,當陽光透過樹灑在他的睫毛,泛出誘人的七彩光暈。
秦鬱悠悠打了一個嗬欠。
“青狐。”
“嗯?”
“起個名字。”
糾正過銘文,秦鬱還是很樂意與石狐子說家長裏短,他讓石狐子給黃雀起名。
“鳥還要名字?”石狐子道。
“這不是普通的鳥,這可是黃雀。”秦鬱笑道,“交交黃鳥,止於棘,交交……”
石狐子自幼爬樹打架,沒什麽文化,也不通音律,所以想了很久,才有靈感。
“兒子!”石狐子一個一個指著鳥頭,神采奕奕地說道,“先生,這個咱的是大兒子,這個是咱二兒子,這個是咱三兒子……先生,你怎麽了?不高興麽。”
“先生……”
萬木蔥蘢,火雲如燒。
秦鬱一伸手,拽住石狐子的衣襟,把人扯到自己的麵前,噙住唇深吻了一口。
……
入夜,空氣澈如洗,清河石上流。石狐子整好衣襟,拉開房門,低頭係草鞋。離去時,樹上的蟬依然知了知了不停,伴著從窗口透出的長吟,傳得很遠很遠。
“交交黃鳥,止於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次日,石狐子問過雅魚才知道,這是一首寫黎明百姓不願看見子車氏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穆公殉葬而唱的歌曲,他還以為,世上沒有比戰爭更悲壯的事。
七日,修正了銘文的第二批鋼劍入櫟陽武庫,分配左部少梁、大荔兩座要塞。
傍晚,石狐子正在草垛旁與雅魚玩笑,說,銘文的空他若真能自己填,定讓鐵工坊和鍛工坊的每位工師都刻一遍,隻可惜,這攻打河東的誌願,有些人比他們早了三十年,他不管誰想爭功,都得把痕跡刮幹淨,讓給那個名字——玄武
“公乘好氣度。”雅魚道,“白工師請纓已久,一聽說,連夜就趕來助工了。”
“我還聽公孫將軍說,王上前陣子寫了一封國書給魏王,勸他做我們的附庸,結果魏王大怒,拒絕了,迴了一封國書,說,‘你無憑無據稱王,天下共誅之。’”
石狐子笑了笑,一腳跨在草垛上:“我是真的想不明白啊,那千瘡百孔的五國之眾,怎麽就如此自信呢!我要是王上,哪裏還等什麽時機,直接下令,開戰!”
雅魚道:“公乘,莫要揣度王意。”
彼時,彤紅夕光灑在滔滔東去的渭水,血色阡陌之間,飛來一匹矯健的黑騎。
石狐子瞳孔一鎖。
雅魚眺望著,說道:“莫不是……”
石狐子道:“來了!”
※※※※※※※※
是日,櫟陽河西中軍大帳。
一道來自鹹陽宮的王令震動三軍。
主將率眾跪於案前,公孫予等人緊隨其後,他們,親耳聽見了玄武的咆哮。
“王令!攻占曲沃!”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閱讀,資料稍後補上
下更2.26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踏雪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石狐子到時,夏蟬悠悠鳴叫, 屋簷之下有兩三人乘涼。姒妤稟話,秦鬱穿一襲素衣坐在小木車裏,眼簾低垂,指尖逗弄著安放在膝上的一窩嗷嗷待哺的雛雀。
對麵走廊,秦亞抱著一個小木盒走過, 他穿那身淺色絲綢,宛如清涼的流水。
“亞!”
石狐子叫住秦亞。
秦亞笑容溫和, 點了點頭。
“公乘。”
“你抱的是什麽?”石狐子躍過欄杆, 一把攬住秦亞肩膀, 打量著那個木盒。
“小心,剛捉的。”
秦亞正說著,手背被石狐子打了一下, 他吃疼甩開,轉眼間木盒就飛入石狐子的手裏。那蓋兒嘩的脫開,盒中抖落出一隻又一隻蚜蟲。秦亞急去抓, 剛夠著一隻,但見石狐子手握木盒,左、右, 上,下,一晃,灑散的蚜蟲全裝迴了盒中。
“我反應慢,學不會這……”秦亞愣了下,把蓋子蓋迴木盒,抱著朝前走去。
石狐子笑笑,跟在後頭。
“你偷偷告訴我,先生的鳥是哪兒尋的?”石狐子道,“上迴我來都沒看見。”
石狐子心中一直都清楚,秦亞身為秦鬱義子,身份尊貴,從入門起就與眾不同,兒時打打鬧鬧作罷,長大成年,定不甘願再喊自己小叔,於是,他也不再強調輩分,隻換了個法子疼愛秦亞——男子手無縛雞之力如何行,他得教他招式
秦亞這邊,和師門中大部分人一樣,雖然很多事情都不得不為石狐子現在執掌的工程讓步,但,因為過去相處的久,內心卻依然親近石狐子,願與他說話。
“三日前,亞父舞劍迴來,在花圃裏看見白貓把一隻覓食的黃雀給撲死了,就讓我們爬附近的樹找鳥窩,果然,找到了一窩奄奄一息的雛雀。”秦亞緩緩道。
石狐子哦了一聲,若有所思。
二人相伴來到秦鬱和姒妤麵前。
“亞父,姒相師。”
“先生,姒大哥。”
秦亞呈上盒子。
“誒,好。”秦鬱笑了笑,拿起蘆管,吸幾隻蟲,點進雛鳥張得大大的口中,“你們呐,都別急著長大,長大了就沒人喂了,就要自己覓食築巢,養兒育女了。”
雛雀自然是聽不懂人話的,依然英勇地探出光禿禿的腦袋,爭奪那青青小蟲。
石狐子退邊等候。
姒妤道:“先生,那我接著說事。”
“好。”
秦鬱今日見姒妤,為兩件事,一是勘誤桃氏律令,二是議論如何聯絡中原。
他為桃氏門下製定的律令分為五卷,依次為司空律、工程律、工人律、範律以及器律,待石狐子的頭批劍器鍛成,即將交付武庫之時,他已經完成前三卷。
也就是說,除卻模範和器物,他們已把屬於“人”的部分寫完,一個鑄劍師應當如何掌控手中工程,如何設計應時工序,如何修身律己,他們已經總結完畢。
但,戰爭的結果是不可預料的,秦勝,則他們能站住腳跟,把律令用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信仰遵從,秦敗,則所有為他們辦事的中原弟子都會陷入危機。
秦鬱必須做出選擇——是此刻就亮出玉夔扳指,動用河東所有的人脈,於暗中破壞魏國工事,擾亂魏軍士氣,伸手去撥動兩國間的衡器,還是,什麽都不做,先觀望秦國與五國的交鋒,若秦人最終占領河東,再出山,把這套律令播撒下去。
前者冒進,或能有奇效。
後者不作為,勝在保險。
正麵臨選擇,秦鬱才從姒妤處得知,魏邦府新任的河東軍器監不是尹昭在司空府的親信,而是申俞。申俞到任,把魏河東三十六城的冶令查遍,換下十二個。
“錫戰時,寧嬰私下遊說西門氏調整關稅,讓他們得過一次盤剝雀門的好處,所以還算有交情,晉郢商會的貿易也未有大的影響。”姒妤道,“隻是上個月,韓軍二萬北上,趙軍三萬南下,連同魏國昂昆所帶的十萬之眾,漸漸逼近河水,少梁、大荔和函穀的關城都在收緊,再加上申郡守這次的清繳,局勢越發難測。”
“清繳可包括垣郡祝冶令?”秦鬱道。
“是。”姒妤看了秦亞一眼。
“無妨,直說。”秦鬱道。
姒妤道:“我在榆柳攤相劍時收過一個弟子,名影,現在安邑林郡守府中當差,前日他傳信迴來,申郡守,不,現在當稱唿申大夫。申大夫使的是三板斧,先憑職權與西門、昂昆在安邑定規矩,而後,悄然在各郡縣冶署埋下暗樁,列出十幾卷名字,按兵不動,待到垣郡春收,工人停工,一夜之間就查抄了祝氏三兄弟的宅邸。據說,當時祝家為銷毀贓物,一把火燒得整座垣郡亮如白晝,申大夫見之,心疼官府物資,又親率衛隊衝進市署,搶出十台鑄幣的爐子,自己險些喪命,百姓無不感動落淚。這件事發生,西門一言不發,做了表率,故而另外十一郡縣的冶令,全是被雀門收買的蛀蟲,一個一個伏法入獄,次日就斬了首。申大夫躺在床上,溫病十餘日不退,手裏還死死抓著羽扇,那日他一睜眼,羽扇搖了一搖,在工程開始之前,各地冶署便全部換上了惠相的弟子,陸續複工生產。”
“他們來得及麽?”秦鬱道。
“影說,雀門這次一件工事不攬,是申大夫坐鎮安逸,令三十六城每日上報進度,此外,西門封邑出了三萬工兵,萬石糧。”姒妤道,“這才勉強供給得上。”
聽完,秦鬱長歎一聲。
他的腦海浮現出申俞浮腫的眼。
“頂天立地,身軀遮擋風雨,手中也有一枚能繡出韶華的針,申俞,真君子。”
“先生?”姒妤道,“先生若要現在發動攻勢,我願過河去與舊時弟子聯絡。”
“不。”秦鬱道。
話說出口之時,秦鬱不再猶豫。
“桃氏行立人間,所用所守,隻能是真理,不應讓任何人成為棋子,否則,戰爭即使勝利,律令即使生效,正宗即使重振,我也不會有任何欣慰。”秦鬱道。
最後一隻蚜蟲被取走,雛雀兒幹巴巴張嘴,一雙雙綠豆大小的眼睛烏黑光亮。
“我要與申俞公平論道。”秦鬱道。
“是。”姒妤道。
“此外,我要做一個更遠的準備。”秦鬱把雀巢交給石狐子,一手揉著右掌心的疤,想了想,說道,“姒妤,河東望眼欲穿,大梁城不會遠,北有佩蘭守朝歌,南有竹茹守昊陽,是時候聯係他們,不必讓辦事,先敘一敘舊,交流工藝。”
“好,竹茹在南邊,雖隔韓國領土,但若寧嬰從楚國出發,尋他會方便一些,我去通知。”姒妤說道,“佩蘭在北,已有家室,如此不難找,影應能辦此事。”
秦鬱道:“辛苦。”
姒妤淺笑,拄著拐杖離開。秦亞道:“姒相師,我送你。”秦亞聽完對話,知道秦鬱不會對他的父親下黑手,又見石狐子有工事要匯報,故而機敏地退下。
樹影隨風輕輕搖晃。
石狐子稍有些走神,因為,秦鬱所說兩個城鎮,朝歌、昊陽,遠在洛邑的東邊,他隻聽說均是魏國最著名的冶城之一,卻從沒有去過,更不知秦鬱話中所指。
河水潺潺流動。
“在想什麽?”秦鬱看著石狐子。
“先生,方才提到朝歌、昊陽時,我看姒大哥挺高興的,佩蘭和竹茹二位前輩,可與他是故人重逢?”石狐子迴過神,從巢中揪出一隻最胖的雛兒放進手心。
“放迴去。”秦鬱道。
“放迴去它就叫,你看你看……”
石狐子笑道。
雛雀撲扇幼翅,嘰嘰嘰嘰,叫不停。
“我知道你是來請我開刃的。”秦鬱咳嗽一聲,“成劍看過了,還得改一處。”
石狐子的笑容登時僵在臉上。
大戰在即,河西軍將要拔寨往東行進,城東二坊也已全部開工,現在正熱火朝天地生產第二批兵器,如果秦鬱這個時候叫他停,那麽,所有的設備都要停,兩年工期倒是還能趕,隻怕第一線士兵今年所需要的三萬劍,很可能就來不及。
“先生,鍛床和鍍層,每一步都請示過你,如果現在還要改……”石狐子道。
石狐子看出秦鬱此刻並不是在與自己開玩笑,於是,立即讓隨從把劍器端來。
劍長三尺半,劍格與劍身套接精焊,劍身通體玄黑,鍍有一層釉光,唯三條劍脊與劍刃,因打磨而變得銀白透亮。劍莖是灰鐵鑄成,有兩個防止脫手的環。
劍從銘文:“十六年——相邦儀之造——櫟陽武庫,工師秦鬱——工,狐”
石狐子道:“哪兒不對?”
秦鬱道:“銘文。”
“先生,銘文唯一改過的就是這個相邦的名字。”石狐子笑道,“原來刻的是大良造衍,可他都去魏國為相,要合縱反攻我們了,總不能還刻他的名字吧?”
秦鬱沒說話,喚人取筆墨。
石狐子在旁看著。
秦鬱蘸了墨水,舉在竹片上,左手扶住右手的手腕,宛如篆刻一般寫下新字。
字字清晰:“十六年——相邦儀之造——櫟陽武庫,工師石狐——工‘口口’”
石狐子一怔。
“先生為何要刪去你的名字?”
秦鬱放下筆,展平卷起的衣袖。
“銘文是桃氏一生路上的石碑。”秦鬱道,“鍛術、鋼鐵、應龍,這是你自己摸索出來的路,而我擅長範術澆鑄,還要繼續研究灰鐵合金,我也有自己的路。”
石狐子搖了搖頭:“為何……”他心中翻湧的是秦鬱在鄂城桂舟的作坊中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白鐵與灰鐵,是否能互相變化。他明白,和秦鬱並肩飛翔的時刻終於到來,他們會沿著那兩條河流,飛向中原,碾碎十萬魏武卒空大的鎧甲。
二人的目光落在那窩仍在嘰嘰喳喳的雛雀。石狐子背著宏圖,秦鬱執著舊念,卻是這一刻,連理枝從皮到心地纏繞在一起,互相攙扶,朝著光明的方向伸展去。
秦鬱道:“空的位置,你自己填。”
“是。”
思考過後,石狐子鄭重答道。
方才他濕過眼眶,所以,當陽光透過樹灑在他的睫毛,泛出誘人的七彩光暈。
秦鬱悠悠打了一個嗬欠。
“青狐。”
“嗯?”
“起個名字。”
糾正過銘文,秦鬱還是很樂意與石狐子說家長裏短,他讓石狐子給黃雀起名。
“鳥還要名字?”石狐子道。
“這不是普通的鳥,這可是黃雀。”秦鬱笑道,“交交黃鳥,止於棘,交交……”
石狐子自幼爬樹打架,沒什麽文化,也不通音律,所以想了很久,才有靈感。
“兒子!”石狐子一個一個指著鳥頭,神采奕奕地說道,“先生,這個咱的是大兒子,這個是咱二兒子,這個是咱三兒子……先生,你怎麽了?不高興麽。”
“先生……”
萬木蔥蘢,火雲如燒。
秦鬱一伸手,拽住石狐子的衣襟,把人扯到自己的麵前,噙住唇深吻了一口。
……
入夜,空氣澈如洗,清河石上流。石狐子整好衣襟,拉開房門,低頭係草鞋。離去時,樹上的蟬依然知了知了不停,伴著從窗口透出的長吟,傳得很遠很遠。
“交交黃鳥,止於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栗。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次日,石狐子問過雅魚才知道,這是一首寫黎明百姓不願看見子車氏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穆公殉葬而唱的歌曲,他還以為,世上沒有比戰爭更悲壯的事。
七日,修正了銘文的第二批鋼劍入櫟陽武庫,分配左部少梁、大荔兩座要塞。
傍晚,石狐子正在草垛旁與雅魚玩笑,說,銘文的空他若真能自己填,定讓鐵工坊和鍛工坊的每位工師都刻一遍,隻可惜,這攻打河東的誌願,有些人比他們早了三十年,他不管誰想爭功,都得把痕跡刮幹淨,讓給那個名字——玄武
“公乘好氣度。”雅魚道,“白工師請纓已久,一聽說,連夜就趕來助工了。”
“我還聽公孫將軍說,王上前陣子寫了一封國書給魏王,勸他做我們的附庸,結果魏王大怒,拒絕了,迴了一封國書,說,‘你無憑無據稱王,天下共誅之。’”
石狐子笑了笑,一腳跨在草垛上:“我是真的想不明白啊,那千瘡百孔的五國之眾,怎麽就如此自信呢!我要是王上,哪裏還等什麽時機,直接下令,開戰!”
雅魚道:“公乘,莫要揣度王意。”
彼時,彤紅夕光灑在滔滔東去的渭水,血色阡陌之間,飛來一匹矯健的黑騎。
石狐子瞳孔一鎖。
雅魚眺望著,說道:“莫不是……”
石狐子道:“來了!”
※※※※※※※※
是日,櫟陽河西中軍大帳。
一道來自鹹陽宮的王令震動三軍。
主將率眾跪於案前,公孫予等人緊隨其後,他們,親耳聽見了玄武的咆哮。
“王令!攻占曲沃!”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閱讀,資料稍後補上
下更2.26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踏雪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