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人?”
展昭一眨不眨, 神色微妙地覷著白玉堂。
“……”白玉堂琢磨了半天, 迴過味來他這莫名其妙地開篇將此事攪得更加混亂糊塗了。他輕咳一聲,好似不知從何處說起,想了又想, 眉頭輪番打了幾個結, 終於不明不白地說了一句:“那秦蘇蘇, 傳聞是個魔教妖女。”
“魔教?”展昭低語重複,不免想起去歲在金華的遭遇。
桃木教中桃半仙, 禍亂人間無善念。
婺州城內外染盡鮮血, 到底死了多少無辜百姓, 他確是數不清了。
“非是神佛之說, 而是尋常百姓也敬而遠之江湖教派。”白玉堂沒有抬眼,口中緊道。
魔教一說在江湖上經久不衰,早前非是作惡多端的江湖魔教,也確與神佛有關。魔教起初傳是西域波斯外族領聖火東入關中的摩尼教,其中淵源複雜,又有說牽扯祆教, 即拜火教。因屢屢煽動百姓, 教義遭歹人利用, 魔字取自摩尼蔑稱, 前朝時便遭打擊, 而後百姓又稱其明教, 拜神明尊。
如今江湖另立魔教之說, 卻唐末戰亂之時, 窮困生死危難,更見人心險惡,英雄輩出更是歹人多行。那時江湖混亂頻生,各家門派林立,其中自有不少混水摸魚的奸惡之徒,開山立派,聚了一批又一批的惡徒說是生在戰亂身不由己,實則善念盡失、自私自利,憑這一身武藝帶頭為非作歹、行兇殺人、趁火打劫。
無神無佛,心自成魔。
這些門派便是在江湖朝野引起腥風血雨的魔教,亦是白玉堂口中的魔教。
隻是江湖上已有幾十年不曾聽聞魔教之說,連明教亦成了西域所來亦正亦邪的尋常教派,黑虎門、逍遙派、蓮花宗、廣寒宮與如意閣這些在江湖上名聲奇差的下五門都不敢自論魔教,也無人助其登魔教之台。今日,何來魔教?
說來不怪他二人,本就是年紀輕輕就淡泊名利、兩耳不聞無關外事的性子。
展昭不曾聽聞,他入開封府也有一段時日,對江湖傳聞所知甚少;白玉堂也早跑去開封,性子散漫對這些事不關己的江湖軼事更是懶得費工夫去聽。二人倘使真能知曉一二,也是坐在開封府的太白居聽來去散客閑談,又或是輾轉入開封府衙的卷宗裏牽扯江湖紛爭。
這般看來兩個大俠哪裏還是江湖上的俠客,分明早成了開封府的門客。
這心思從展昭心神上一晃而過,竟在這肅容正色的時刻裏生出一些旁的奇異情愫來。
仿佛是幾月之前歲除那日,二人閑來無事將官家贈給展昭的鍾馗畫像在遠離貼了個對門,又坐在屋簷對飲,瞧城內熱熱鬧鬧的大儺儀。遙遙可見諸班直戴假麵,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還有其餘裝將軍、判官、鍾馗、土地、灶神等千餘人,自大內驅祟,一路出南薰門;家家戶戶的百姓在準備消夜果;夜闌時刻還有小兒街巷賣癡……
守夜的二人一邊吃著阿夏阿冬送來的消夜果,一邊等天明,煙花整夜不休。
“大過年白兄還在這汴京城裏,來日怕是二位嫂子要打上門來尋展某要人。”
“怎的,大名鼎鼎的展大人還怕二位女子?”
“咳,白兄莫說自個兒是心頭無懼的,且歲除之夜……本該闔家團圓。”
“你且省省心,爺早年四處來去,從不耐煩在一地多呆,也多的是過年在外的時候。成日講究這些俗禮,囉囉嗦嗦、頭疼得緊……”
“……”
舊日景象突然沒個消停地浮現,最終停在這桌子另一側神色散漫的麵容上。這一瞬,展昭驀然想起父親臨終前與他之言。
展昭心神不定地斂下目光,轉而問道:“可知魔教其名?”
“掩日教,聞說教義九曜可奪,日月可掩。”白玉堂不知展昭這瞬息萬變的心緒,隻用手指慢悠悠地敲著桌麵,心頭閃爍地仍是這在江湖上名聲大噪的魔教,口中細細道,“這魔教也非是頭一日才有,早兩年在揚州,便出了這麽個魔教。隻是人人都說掩日教傷天害理,可問之詳細無人能說出個子醜寅卯。”
要真鬧出什麽事合該江湖人人痛罵,除之而後快,如今個個支支吾吾,倒像是眾口鑠金、三人成虎。
是否魔教真難定論。
展昭沉吟片刻方道:“這秦蘇蘇姑娘便是掩日教中人?這妖女之說又是如何?”
“聽聞是她自個兒認的,還是那掩日教的聖女。”白玉堂說。
這便是他不知從何說起的原因之一了,全是道聽途說,沒個準頭。這會兒與展昭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說了隻怕二人都先入為主,順著這些道聽途說去推測前後因果,不說又稀裏糊塗鬧不明白。
“不過從風長歌口中得了個消息,他亦不知真假。”白玉堂又道。
展昭這便抬起眼,“如何?”
白玉堂昨日尋丐幫代幫主風長歌,這事兒展昭已從阿昌口中知曉。
“唐末幾代戰亂裏出了不少邪門歪道,都隨著亂世終結、大宋一統漸漸銷聲匿跡,但這其中,百年之前最大的魔教,你可聽聞一二?”白玉堂反問。
“……”展昭好半晌才隱約想起一個名字,早年遊走江湖從老前輩口中聽聞的:“萬魔窟。”
“嚐聞江湖上成了傳說的老一輩裏但凡惡名當道的都是那萬魔窟中人,無一不是不可招惹。”這些江湖舊事白玉堂兒時從白錦堂口中聽了不少。
江湖上更多的稱唿這群人老不死,每當人們以為這些花樣無窮、為惡一方的老魔頭早就死了時,他們又會悄悄地出現,他們到底是哪一輩,又是什麽歲數、什麽模樣誰也不知。
展昭怔了怔,有幾分吃驚地想起一人,“孟婆。”
去年四月在汴京城為惡、差點叫整個開封府無能為力的鬼婆婆,手掌孟婆湯,也是個老魔頭。百曉生說她獨來獨往、沒有徒弟、沒有門派,可這事兒還真說不準,誰能料到這老太婆身旁還跟著一個相伴多年的仆從,而再早些的時候江湖傳聞她曾是萬魔窟的人。
“風大俠時說掩日教與萬魔窟……?”弦歌知雅意,白玉堂這邊起了頭,展昭自是猜著他提起萬魔窟是何意。
白玉堂點了點頭,“風長歌說其中有千絲萬縷的幹係,極有可能教中弟子傳自那萬魔窟的老魔頭。”他頓了頓,眯起眼,“他說滿江湖都在傳這魔教聖女秦蘇蘇所用的功法,乃百年之前萬魔窟中一人所用功法。”能與這萬魔窟有所牽扯,無不是驚天動地的事,如上迴孟婆一人,差點將開封府攪得天翻地覆,連包拯一行都不聲不響地被下了孟婆湯,差點受製於人、一發不可收拾。
雖說開封一案裏設局的根本不是孟婆,便是最是關鍵的府君崔玨也不過是那鬼城閻羅手中的一枚棋子。
“這麽說,風大俠未曾見過秦蘇蘇?”展昭問。
“不曾,這女人神出鬼沒,誰都說她美若天仙,說她魔教妖女,可全是口口相傳,誰也沒逮著她。”白玉堂說著,唇角露出幾分興味,“旁的不知,能在全江湖都盯著她消息時來去無蹤,這女人本事不小。”
“丐幫消息靈通,風長歌又是豪俠本性,他既然與白兄特意提起此事,應是有七八分準。”展昭道。
聞言白玉堂輕咳一聲,“那可未必。”
展昭轉過頭來,神色迷惑。
“……”白玉堂神色微妙地動了動,卻不做解釋。
展昭沒瞧明白。
“那主意,”白玉堂輕咳一聲,意味不明道,“是他出的。”
“……?”展昭愣了好半晌,從白玉堂這含糊的言辭中捕捉到言下之意,遲鈍地咳了一聲。他緊接著下意識地去尋杯子要飲水,沒想到指尖一滑,酒杯斜飛出去,總算是被白玉堂撈了迴來。
“他……?”展昭問。
白玉堂神色頗沉地點了點頭,這打啞謎似的,也不知白玉堂怎麽聽懂的。
“你……?”展昭仍是問。
堂堂南俠、當今天子金口玉言封的禦前四品帶刀侍衛像是個剛剛咿呀學語的奶娃娃,整句話都講不出。
“……”白玉堂單手給展昭倒了半杯酒,本與展昭舊事重提,還有些惱羞不自在,如今叫展昭這般好笑的問法無端端鬧得泄了氣,反倒坦坦蕩蕩地低笑了一聲,“確是別無他法,要想弄明白那秦蘇蘇如何迴事,最好就是將那女人逮到麵前來問一問。”
展昭忍俊不禁,隻好垂下眼去接那半杯酒,省得一時不察招惹了名滿江湖的煞神。
“忍什麽,笑便是了,便也隻有你見了一迴,左右不是什麽丟人的事。”白玉堂斜了展昭一眼,坦坦蕩蕩得說。
世上恐怕隻有白玉堂說大男子做女子裙裝不丟人。
想想這裙裝須得女子穿本就是世人約定俗成的定論,可塵世俗禮又哪兒在白玉堂眼中算迴事了。
展昭微微搖頭,麵上笑意不減,“展某笑的是,白兄竟也有聽從旁人建議的時候。”且這建議乍聞時實在不怎麽悅耳中聽,怎麽看都是個餿主意,就不知白玉堂這骨子裏極其高傲之人怎麽就真聽進去了。
“倒不是白爺想聽。”白玉堂懶洋洋地說。
“此話怎講?”展昭這迴可當真時虛心請教,“這又如何能抓到那秦蘇蘇姑娘?”
白玉堂自個兒也倒了半杯,清了清嗓子,似要長篇大論好好指教指教這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貓兒,可瞧著展昭那溫潤如玉的麵容,卻又起了戲弄人的心思,慢條斯理地開了口:“所謂紙上得來淺,躬行方記心;先生教百迴,不若學生試一迴。”
他倏爾湊到展昭麵前,疏狂無禮道:“好學生不若親身效仿一迴,便知這法子如何能用了。”
展昭先是一驚,任白玉堂出奇招也無懼,轉而給了個溫溫和和的笑臉,反應奇快道:“先生頭迴嚐試卻未能馬到成功,學生比不得先生本事一二,如何能東施效顰?”
他認真想想又補了一句道:“還得先生以身作則試成了此事,讓學生開開眼界才是。”
白玉堂心頭輕嘖了一聲,這伶牙俐齒、滿腹黑墨的賊貓。這念頭仍在閃爍,可人湊近了瞧,隻見那黑眸裏似有漫天星辰、通透明亮,又好似深潭,謙恭溫和、怎麽也瞧不出心思。目光相對時有飄飄忽忽的羽毛在心間拂動,引得心頭魔王作亂,發瘋狂跳;他有一瞬晃了神,總算是神台清明,硬把心直口快的本性壓了迴去,抿著唇輕笑:“那可是你這學生壞了先生的事,若非你臨門插一腳,想是這會兒那什麽魔教妖女是個什麽妖魔鬼怪,都擺在你麵前一清二楚了。”
他直起身,理直氣壯道:“說說,怎麽賠?”
展昭沒料見這後招,總歸是在厚顏無恥一道上又輸了這混世魔王一頭。
可便是如此,展昭仍是任他胡為,神色平靜,想想笑說:“先生若能先將學生教明白了,如何賠償,便聽先生吩咐。”
他這一答白玉堂可是真吃了一驚。
白玉堂想想,將桌上半杯早倒好的酒一飲而盡,到底沒真順竿兒往上爬,懶洋洋地用手背支著下巴道:“倒不是女子行裝能抓到秦蘇蘇,而是能抓到秦蘇蘇的人一顆菩薩心,最愛搭把手救助世上那些輕生女子。”
這可就引起展昭的好奇了,“世上還有這般人?”
“有。”白玉堂篤定道,“且與你展大人還少不得搭上些幹係。”
展昭越發糊塗。
“你上月離京最後一封書信寫了什麽可還記得?”白玉堂擺擺手問。
“無非是奉旨離京,將要西行入蜀……”展昭順口作答,才說了兩句,眉梢微動,從白玉堂笑意漸深的眉眼間瞧出端倪,“三個小賊。”
展昭二月與白玉堂書信一封,說奉旨去追那三個潛入龐府、留書竊寶的江湖小賊,因而還帶上安樂侯龐昱,不日便要入蜀,若是白玉堂此行不急著打道迴府,二人許是能在巴蜀一會。
可隨後白玉堂抵達渝州,卻久久不曾迴信,二人便一時斷了消息。展昭不知白玉堂人在何處,所行所為何事,二人能在渝州城的雨夜中無端相聚,倒像是上天早給他們約好的緣分。
“那三個江湖小賊你可知底細?”白玉堂不疾不徐地反問。
“托了個包打聽問了一二,江湖上有三個小賊,一個妙手空空、一個千麵郎君,還有一個九天月隱,都自稱盜中之聖、偷中之王。”展昭道,“展某猜正是這三人誰也不服誰,因而相約於開封府比試,爭奪著天下第一偷王盜聖的名頭。隻是不知為何選了龐府,偷走了安樂侯龐昱的貼身玉佩,龐太師最為寶貴的折扇和……”他說到此倒是頓了頓,這第三樣寶物龐府卻是不肯透露。
“和一個女人。”萬萬沒想到白玉堂接上了展昭的話。
展昭目露意外之色,“擄走了人?”
“想是自個兒拍拍屁股,樂顛顛地跟著走的。”白玉堂笑得吊兒郎當。
展昭恍然大悟,脫口一句:“第三人是個采花賊?”
※※※※※※※※※※※※※※※※※※※※
啊~
雙更~
我想說的話已經全部忘記了。
龐府被偷了個女人,偷人,真的人被偷走了,是不是很意外。
來來來,大家猜猜三個小賊哪個是采花賊~
說到這個,還欠長歌小天使一個番外,我記著呢,不過可能會塞在比較後麵的章節,因為番外章插在裏麵其實我有一丟丟的強迫症,雖然也不是很嚴重,e哈說不定我寫完就隨手放進去了。
好了晚安~
我去改隔壁坑了。
展昭一眨不眨, 神色微妙地覷著白玉堂。
“……”白玉堂琢磨了半天, 迴過味來他這莫名其妙地開篇將此事攪得更加混亂糊塗了。他輕咳一聲,好似不知從何處說起,想了又想, 眉頭輪番打了幾個結, 終於不明不白地說了一句:“那秦蘇蘇, 傳聞是個魔教妖女。”
“魔教?”展昭低語重複,不免想起去歲在金華的遭遇。
桃木教中桃半仙, 禍亂人間無善念。
婺州城內外染盡鮮血, 到底死了多少無辜百姓, 他確是數不清了。
“非是神佛之說, 而是尋常百姓也敬而遠之江湖教派。”白玉堂沒有抬眼,口中緊道。
魔教一說在江湖上經久不衰,早前非是作惡多端的江湖魔教,也確與神佛有關。魔教起初傳是西域波斯外族領聖火東入關中的摩尼教,其中淵源複雜,又有說牽扯祆教, 即拜火教。因屢屢煽動百姓, 教義遭歹人利用, 魔字取自摩尼蔑稱, 前朝時便遭打擊, 而後百姓又稱其明教, 拜神明尊。
如今江湖另立魔教之說, 卻唐末戰亂之時, 窮困生死危難,更見人心險惡,英雄輩出更是歹人多行。那時江湖混亂頻生,各家門派林立,其中自有不少混水摸魚的奸惡之徒,開山立派,聚了一批又一批的惡徒說是生在戰亂身不由己,實則善念盡失、自私自利,憑這一身武藝帶頭為非作歹、行兇殺人、趁火打劫。
無神無佛,心自成魔。
這些門派便是在江湖朝野引起腥風血雨的魔教,亦是白玉堂口中的魔教。
隻是江湖上已有幾十年不曾聽聞魔教之說,連明教亦成了西域所來亦正亦邪的尋常教派,黑虎門、逍遙派、蓮花宗、廣寒宮與如意閣這些在江湖上名聲奇差的下五門都不敢自論魔教,也無人助其登魔教之台。今日,何來魔教?
說來不怪他二人,本就是年紀輕輕就淡泊名利、兩耳不聞無關外事的性子。
展昭不曾聽聞,他入開封府也有一段時日,對江湖傳聞所知甚少;白玉堂也早跑去開封,性子散漫對這些事不關己的江湖軼事更是懶得費工夫去聽。二人倘使真能知曉一二,也是坐在開封府的太白居聽來去散客閑談,又或是輾轉入開封府衙的卷宗裏牽扯江湖紛爭。
這般看來兩個大俠哪裏還是江湖上的俠客,分明早成了開封府的門客。
這心思從展昭心神上一晃而過,竟在這肅容正色的時刻裏生出一些旁的奇異情愫來。
仿佛是幾月之前歲除那日,二人閑來無事將官家贈給展昭的鍾馗畫像在遠離貼了個對門,又坐在屋簷對飲,瞧城內熱熱鬧鬧的大儺儀。遙遙可見諸班直戴假麵,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還有其餘裝將軍、判官、鍾馗、土地、灶神等千餘人,自大內驅祟,一路出南薰門;家家戶戶的百姓在準備消夜果;夜闌時刻還有小兒街巷賣癡……
守夜的二人一邊吃著阿夏阿冬送來的消夜果,一邊等天明,煙花整夜不休。
“大過年白兄還在這汴京城裏,來日怕是二位嫂子要打上門來尋展某要人。”
“怎的,大名鼎鼎的展大人還怕二位女子?”
“咳,白兄莫說自個兒是心頭無懼的,且歲除之夜……本該闔家團圓。”
“你且省省心,爺早年四處來去,從不耐煩在一地多呆,也多的是過年在外的時候。成日講究這些俗禮,囉囉嗦嗦、頭疼得緊……”
“……”
舊日景象突然沒個消停地浮現,最終停在這桌子另一側神色散漫的麵容上。這一瞬,展昭驀然想起父親臨終前與他之言。
展昭心神不定地斂下目光,轉而問道:“可知魔教其名?”
“掩日教,聞說教義九曜可奪,日月可掩。”白玉堂不知展昭這瞬息萬變的心緒,隻用手指慢悠悠地敲著桌麵,心頭閃爍地仍是這在江湖上名聲大噪的魔教,口中細細道,“這魔教也非是頭一日才有,早兩年在揚州,便出了這麽個魔教。隻是人人都說掩日教傷天害理,可問之詳細無人能說出個子醜寅卯。”
要真鬧出什麽事合該江湖人人痛罵,除之而後快,如今個個支支吾吾,倒像是眾口鑠金、三人成虎。
是否魔教真難定論。
展昭沉吟片刻方道:“這秦蘇蘇姑娘便是掩日教中人?這妖女之說又是如何?”
“聽聞是她自個兒認的,還是那掩日教的聖女。”白玉堂說。
這便是他不知從何說起的原因之一了,全是道聽途說,沒個準頭。這會兒與展昭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說了隻怕二人都先入為主,順著這些道聽途說去推測前後因果,不說又稀裏糊塗鬧不明白。
“不過從風長歌口中得了個消息,他亦不知真假。”白玉堂又道。
展昭這便抬起眼,“如何?”
白玉堂昨日尋丐幫代幫主風長歌,這事兒展昭已從阿昌口中知曉。
“唐末幾代戰亂裏出了不少邪門歪道,都隨著亂世終結、大宋一統漸漸銷聲匿跡,但這其中,百年之前最大的魔教,你可聽聞一二?”白玉堂反問。
“……”展昭好半晌才隱約想起一個名字,早年遊走江湖從老前輩口中聽聞的:“萬魔窟。”
“嚐聞江湖上成了傳說的老一輩裏但凡惡名當道的都是那萬魔窟中人,無一不是不可招惹。”這些江湖舊事白玉堂兒時從白錦堂口中聽了不少。
江湖上更多的稱唿這群人老不死,每當人們以為這些花樣無窮、為惡一方的老魔頭早就死了時,他們又會悄悄地出現,他們到底是哪一輩,又是什麽歲數、什麽模樣誰也不知。
展昭怔了怔,有幾分吃驚地想起一人,“孟婆。”
去年四月在汴京城為惡、差點叫整個開封府無能為力的鬼婆婆,手掌孟婆湯,也是個老魔頭。百曉生說她獨來獨往、沒有徒弟、沒有門派,可這事兒還真說不準,誰能料到這老太婆身旁還跟著一個相伴多年的仆從,而再早些的時候江湖傳聞她曾是萬魔窟的人。
“風大俠時說掩日教與萬魔窟……?”弦歌知雅意,白玉堂這邊起了頭,展昭自是猜著他提起萬魔窟是何意。
白玉堂點了點頭,“風長歌說其中有千絲萬縷的幹係,極有可能教中弟子傳自那萬魔窟的老魔頭。”他頓了頓,眯起眼,“他說滿江湖都在傳這魔教聖女秦蘇蘇所用的功法,乃百年之前萬魔窟中一人所用功法。”能與這萬魔窟有所牽扯,無不是驚天動地的事,如上迴孟婆一人,差點將開封府攪得天翻地覆,連包拯一行都不聲不響地被下了孟婆湯,差點受製於人、一發不可收拾。
雖說開封一案裏設局的根本不是孟婆,便是最是關鍵的府君崔玨也不過是那鬼城閻羅手中的一枚棋子。
“這麽說,風大俠未曾見過秦蘇蘇?”展昭問。
“不曾,這女人神出鬼沒,誰都說她美若天仙,說她魔教妖女,可全是口口相傳,誰也沒逮著她。”白玉堂說著,唇角露出幾分興味,“旁的不知,能在全江湖都盯著她消息時來去無蹤,這女人本事不小。”
“丐幫消息靈通,風長歌又是豪俠本性,他既然與白兄特意提起此事,應是有七八分準。”展昭道。
聞言白玉堂輕咳一聲,“那可未必。”
展昭轉過頭來,神色迷惑。
“……”白玉堂神色微妙地動了動,卻不做解釋。
展昭沒瞧明白。
“那主意,”白玉堂輕咳一聲,意味不明道,“是他出的。”
“……?”展昭愣了好半晌,從白玉堂這含糊的言辭中捕捉到言下之意,遲鈍地咳了一聲。他緊接著下意識地去尋杯子要飲水,沒想到指尖一滑,酒杯斜飛出去,總算是被白玉堂撈了迴來。
“他……?”展昭問。
白玉堂神色頗沉地點了點頭,這打啞謎似的,也不知白玉堂怎麽聽懂的。
“你……?”展昭仍是問。
堂堂南俠、當今天子金口玉言封的禦前四品帶刀侍衛像是個剛剛咿呀學語的奶娃娃,整句話都講不出。
“……”白玉堂單手給展昭倒了半杯酒,本與展昭舊事重提,還有些惱羞不自在,如今叫展昭這般好笑的問法無端端鬧得泄了氣,反倒坦坦蕩蕩地低笑了一聲,“確是別無他法,要想弄明白那秦蘇蘇如何迴事,最好就是將那女人逮到麵前來問一問。”
展昭忍俊不禁,隻好垂下眼去接那半杯酒,省得一時不察招惹了名滿江湖的煞神。
“忍什麽,笑便是了,便也隻有你見了一迴,左右不是什麽丟人的事。”白玉堂斜了展昭一眼,坦坦蕩蕩得說。
世上恐怕隻有白玉堂說大男子做女子裙裝不丟人。
想想這裙裝須得女子穿本就是世人約定俗成的定論,可塵世俗禮又哪兒在白玉堂眼中算迴事了。
展昭微微搖頭,麵上笑意不減,“展某笑的是,白兄竟也有聽從旁人建議的時候。”且這建議乍聞時實在不怎麽悅耳中聽,怎麽看都是個餿主意,就不知白玉堂這骨子裏極其高傲之人怎麽就真聽進去了。
“倒不是白爺想聽。”白玉堂懶洋洋地說。
“此話怎講?”展昭這迴可當真時虛心請教,“這又如何能抓到那秦蘇蘇姑娘?”
白玉堂自個兒也倒了半杯,清了清嗓子,似要長篇大論好好指教指教這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貓兒,可瞧著展昭那溫潤如玉的麵容,卻又起了戲弄人的心思,慢條斯理地開了口:“所謂紙上得來淺,躬行方記心;先生教百迴,不若學生試一迴。”
他倏爾湊到展昭麵前,疏狂無禮道:“好學生不若親身效仿一迴,便知這法子如何能用了。”
展昭先是一驚,任白玉堂出奇招也無懼,轉而給了個溫溫和和的笑臉,反應奇快道:“先生頭迴嚐試卻未能馬到成功,學生比不得先生本事一二,如何能東施效顰?”
他認真想想又補了一句道:“還得先生以身作則試成了此事,讓學生開開眼界才是。”
白玉堂心頭輕嘖了一聲,這伶牙俐齒、滿腹黑墨的賊貓。這念頭仍在閃爍,可人湊近了瞧,隻見那黑眸裏似有漫天星辰、通透明亮,又好似深潭,謙恭溫和、怎麽也瞧不出心思。目光相對時有飄飄忽忽的羽毛在心間拂動,引得心頭魔王作亂,發瘋狂跳;他有一瞬晃了神,總算是神台清明,硬把心直口快的本性壓了迴去,抿著唇輕笑:“那可是你這學生壞了先生的事,若非你臨門插一腳,想是這會兒那什麽魔教妖女是個什麽妖魔鬼怪,都擺在你麵前一清二楚了。”
他直起身,理直氣壯道:“說說,怎麽賠?”
展昭沒料見這後招,總歸是在厚顏無恥一道上又輸了這混世魔王一頭。
可便是如此,展昭仍是任他胡為,神色平靜,想想笑說:“先生若能先將學生教明白了,如何賠償,便聽先生吩咐。”
他這一答白玉堂可是真吃了一驚。
白玉堂想想,將桌上半杯早倒好的酒一飲而盡,到底沒真順竿兒往上爬,懶洋洋地用手背支著下巴道:“倒不是女子行裝能抓到秦蘇蘇,而是能抓到秦蘇蘇的人一顆菩薩心,最愛搭把手救助世上那些輕生女子。”
這可就引起展昭的好奇了,“世上還有這般人?”
“有。”白玉堂篤定道,“且與你展大人還少不得搭上些幹係。”
展昭越發糊塗。
“你上月離京最後一封書信寫了什麽可還記得?”白玉堂擺擺手問。
“無非是奉旨離京,將要西行入蜀……”展昭順口作答,才說了兩句,眉梢微動,從白玉堂笑意漸深的眉眼間瞧出端倪,“三個小賊。”
展昭二月與白玉堂書信一封,說奉旨去追那三個潛入龐府、留書竊寶的江湖小賊,因而還帶上安樂侯龐昱,不日便要入蜀,若是白玉堂此行不急著打道迴府,二人許是能在巴蜀一會。
可隨後白玉堂抵達渝州,卻久久不曾迴信,二人便一時斷了消息。展昭不知白玉堂人在何處,所行所為何事,二人能在渝州城的雨夜中無端相聚,倒像是上天早給他們約好的緣分。
“那三個江湖小賊你可知底細?”白玉堂不疾不徐地反問。
“托了個包打聽問了一二,江湖上有三個小賊,一個妙手空空、一個千麵郎君,還有一個九天月隱,都自稱盜中之聖、偷中之王。”展昭道,“展某猜正是這三人誰也不服誰,因而相約於開封府比試,爭奪著天下第一偷王盜聖的名頭。隻是不知為何選了龐府,偷走了安樂侯龐昱的貼身玉佩,龐太師最為寶貴的折扇和……”他說到此倒是頓了頓,這第三樣寶物龐府卻是不肯透露。
“和一個女人。”萬萬沒想到白玉堂接上了展昭的話。
展昭目露意外之色,“擄走了人?”
“想是自個兒拍拍屁股,樂顛顛地跟著走的。”白玉堂笑得吊兒郎當。
展昭恍然大悟,脫口一句:“第三人是個采花賊?”
※※※※※※※※※※※※※※※※※※※※
啊~
雙更~
我想說的話已經全部忘記了。
龐府被偷了個女人,偷人,真的人被偷走了,是不是很意外。
來來來,大家猜猜三個小賊哪個是采花賊~
說到這個,還欠長歌小天使一個番外,我記著呢,不過可能會塞在比較後麵的章節,因為番外章插在裏麵其實我有一丟丟的強迫症,雖然也不是很嚴重,e哈說不定我寫完就隨手放進去了。
好了晚安~
我去改隔壁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