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百夫長領的這幾個人雖然是殘兵,但到底是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在樹林裏找路的本事比屈羽強了不少。好吧,出路找不到,至少他們找到了來時的路。
幾位兵大哥原本是準備走山路進城求援,可是屈羽卻告訴他們天水城已經被敵人占領了,這城自然是進不了了,他們便帶著屈羽和韶兒沿著來時的路返迴與隊伍失散的地方,試圖尋找蛛絲馬跡,以期找到隊伍。
而屈羽和韶兒則被兩個受傷相對較重的兵大哥帶著迎著援北大軍而去。
因為羌族的人對敵人毫不留手,青壯年的男子遇上了就難逃一死,未免遇到敵人,屈羽一行人晝伏夜出,盡量隱蔽地趕路。
他們一行四個人,卻隻有一匹馬。兩個當兵的原本是騎兵,但因為要進山,怕拖累行程,被敵人發現蹤跡,馬匹在進山前被舍棄了。
“韶兒年紀小走不得遠路,兩位大哥身上都帶著傷,不如你們輪流載著韶兒吧?”屈羽牽著馬,意思很明確,“馬是我的,我可以不騎,但是我家孩子必須要騎著的!”
倆當兵的確實稀罕這匹馬,不管怎樣,在山裏轉悠了好幾天,這時候有個代步的工具誰能不稀罕呢?倆漢子稀罕歸稀罕,倒也沒真起了奪馬的心思,搶倆孩子的馬,他們五尺高的漢子還真沒那麽厚的臉皮。
這時候屈羽的話就讓倆漢子舒坦了不少,小少年很有眼色嘛!倆漢子推讓了一番,到底接受了屈羽的“好意”,隻是倆人也沒真一直讓屈羽走,仨人輪流與韶兒共騎。黃昏趕路,天亮歇息,趕路的速度倒也不是很慢。
四人走了兩天,第三天早上到了歇息的時候,兩漢子沒停下,“屈小哥,我們估摸著依照大軍的速度,今天應該出了承安關,咱們再多走一會兒,大概晌午就能與大軍遇上。”
屈羽沒有異議,這兩日雖然一直在趕路,但因為天黑,他們走的並不快,所以也不是很累,多走一會兒也沒什麽,而且他也想早點進入大營。進了大營,他離張二郎就又近了一些。
馬上要遇到援北軍,屈羽覺得還是要囑咐一下韶兒。於是在輪到他與韶兒共騎的時候,屈羽從背後環抱著韶兒,悄悄在他手上寫字。
屈羽要韶兒做到兩件事,一是以後不能在人前叫他“小嬸嬸”,若是一定要叫,就叫“叔兒”。這次他們進入援北軍大營,若屈羽還是女子的身份實在不便,而且他也沒把握在四麵是人的軍營中保住秘密不被發現。他仔細迴憶了這幾日與幾個當兵的漢子接觸的點點滴滴,韶兒並未當著他們的麵叫“小嬸嬸”,所以他不怕露陷。
屈羽讓韶兒做到的另一件事是不能在人前顯露武藝。張二郎不是出自沒名沒姓的人家,隻要韶兒表露出要找的人是張武,有心的人都能猜出韶兒的身份。若是韶兒早早暴露他會武功的事兒,將來很可能會重蹈他父親的覆轍,戰死沙場。
韶兒聰明也很聽話,所以弄懂小嬸嬸的意思之後,韶兒扭頭對著屈羽眨眨眼。屈羽見韶兒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放心了不少,放鬆了身體像往日一樣趕路。
如兩個當兵漢子所料,日頭剛升了一人多高,他們就看見了援北軍的大旗,黑底上繡一個暗紅色的“顧”字。
倆當兵的漢子高興不已,立刻加快了腳步,本該換人騎馬也顧不得了。又走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幾個人遇到了大軍先頭的兵士。
倆漢子忙不迭地掏出表明身份的名牌,遞了過去。“我們乃是先前跟隨王偏將先行的兵士,有緊急軍情上報。”
先鋒小將一手持馬韁,一手拿著二人的名牌,上下打量了二人幾眼,叫了一個傳令的小兵拿著二人名牌去向大將軍稟報,又留下三個人將他們逼退到路邊,下令隊伍繼續前進。大將軍有令要盡快趕路,他不能違抗軍令!
四人站在路邊眼睜睜地看著大軍繼續前行。倆漢子明知前麵有危險,也不敢隨意阻攔,不然被踩死隻能自認倒黴。幸而他們並未等太久,剛剛傳令的小兵又匆匆跑了迴來,路過他們身邊也沒停直接往前頭跑去,不多時隊伍就停了下來。
隊伍雖然停下來了,但是除了手持武器守著他們四人的兵士,其他人都井然有序地原地休息,連多看他們一眼都沒有。
有過了一陣子,一個中年文士快步走來,先是打量了倆漢子一眼,“你們就是趙樹和蘇田?這二人是?”雖是問的倆漢子,文士卻是看著屈羽和韶兒的。
“我叫趙羽,這是我侄兒,我們到邊城尋親,在山中偶遇幾位兵大哥。”屈羽從馬上下來,不卑不亢地迴答。
文士又打量了屈羽一陣,發現他並無心虛的樣子便點點頭,“你們隨我來!”
屈羽以為文士要帶他們去見大將軍了,心裏還有一絲絲的緊張。文士帶著幾人走了一陣,到了一個離了原地休息的兵士稍遠的地方,他們交談的聲音不要太高的話,旁人是聽不到的。
文士與另外幾個站在那裏的人點點頭,然後迴頭問:“你們說有重要軍情稟告,速速說來吧!”
同行的倆兵漢子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將他們這幾日的遭遇說了一遍。趁著他描述的過程,屈羽不著痕跡地將幾個人打量了一遍,安安猜測他們的身份,猜測他們之中會不會有自己要找的人。
兵漢子說的很仔細,中年文士又問了幾個問題,然後文士問屈羽:“他說你是從天水城裏出來的,城裏現在怎樣了?”
屈羽搖搖頭,將自己何時入城,怎樣發現異狀,又是怎麽逃進山裏說了一遍,“所以,我現在也不知道城裏現在是什麽樣子。”
聽了屈羽的話,文士皺起眉,臉色陰沉地迴頭看了同伴一眼,“我去稟告大將軍!”屈羽的眼神跟著文士,看著他走到一個全身鎧甲的人身邊……
幾位兵大哥原本是準備走山路進城求援,可是屈羽卻告訴他們天水城已經被敵人占領了,這城自然是進不了了,他們便帶著屈羽和韶兒沿著來時的路返迴與隊伍失散的地方,試圖尋找蛛絲馬跡,以期找到隊伍。
而屈羽和韶兒則被兩個受傷相對較重的兵大哥帶著迎著援北大軍而去。
因為羌族的人對敵人毫不留手,青壯年的男子遇上了就難逃一死,未免遇到敵人,屈羽一行人晝伏夜出,盡量隱蔽地趕路。
他們一行四個人,卻隻有一匹馬。兩個當兵的原本是騎兵,但因為要進山,怕拖累行程,被敵人發現蹤跡,馬匹在進山前被舍棄了。
“韶兒年紀小走不得遠路,兩位大哥身上都帶著傷,不如你們輪流載著韶兒吧?”屈羽牽著馬,意思很明確,“馬是我的,我可以不騎,但是我家孩子必須要騎著的!”
倆當兵的確實稀罕這匹馬,不管怎樣,在山裏轉悠了好幾天,這時候有個代步的工具誰能不稀罕呢?倆漢子稀罕歸稀罕,倒也沒真起了奪馬的心思,搶倆孩子的馬,他們五尺高的漢子還真沒那麽厚的臉皮。
這時候屈羽的話就讓倆漢子舒坦了不少,小少年很有眼色嘛!倆漢子推讓了一番,到底接受了屈羽的“好意”,隻是倆人也沒真一直讓屈羽走,仨人輪流與韶兒共騎。黃昏趕路,天亮歇息,趕路的速度倒也不是很慢。
四人走了兩天,第三天早上到了歇息的時候,兩漢子沒停下,“屈小哥,我們估摸著依照大軍的速度,今天應該出了承安關,咱們再多走一會兒,大概晌午就能與大軍遇上。”
屈羽沒有異議,這兩日雖然一直在趕路,但因為天黑,他們走的並不快,所以也不是很累,多走一會兒也沒什麽,而且他也想早點進入大營。進了大營,他離張二郎就又近了一些。
馬上要遇到援北軍,屈羽覺得還是要囑咐一下韶兒。於是在輪到他與韶兒共騎的時候,屈羽從背後環抱著韶兒,悄悄在他手上寫字。
屈羽要韶兒做到兩件事,一是以後不能在人前叫他“小嬸嬸”,若是一定要叫,就叫“叔兒”。這次他們進入援北軍大營,若屈羽還是女子的身份實在不便,而且他也沒把握在四麵是人的軍營中保住秘密不被發現。他仔細迴憶了這幾日與幾個當兵的漢子接觸的點點滴滴,韶兒並未當著他們的麵叫“小嬸嬸”,所以他不怕露陷。
屈羽讓韶兒做到的另一件事是不能在人前顯露武藝。張二郎不是出自沒名沒姓的人家,隻要韶兒表露出要找的人是張武,有心的人都能猜出韶兒的身份。若是韶兒早早暴露他會武功的事兒,將來很可能會重蹈他父親的覆轍,戰死沙場。
韶兒聰明也很聽話,所以弄懂小嬸嬸的意思之後,韶兒扭頭對著屈羽眨眨眼。屈羽見韶兒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放心了不少,放鬆了身體像往日一樣趕路。
如兩個當兵漢子所料,日頭剛升了一人多高,他們就看見了援北軍的大旗,黑底上繡一個暗紅色的“顧”字。
倆當兵的漢子高興不已,立刻加快了腳步,本該換人騎馬也顧不得了。又走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幾個人遇到了大軍先頭的兵士。
倆漢子忙不迭地掏出表明身份的名牌,遞了過去。“我們乃是先前跟隨王偏將先行的兵士,有緊急軍情上報。”
先鋒小將一手持馬韁,一手拿著二人的名牌,上下打量了二人幾眼,叫了一個傳令的小兵拿著二人名牌去向大將軍稟報,又留下三個人將他們逼退到路邊,下令隊伍繼續前進。大將軍有令要盡快趕路,他不能違抗軍令!
四人站在路邊眼睜睜地看著大軍繼續前行。倆漢子明知前麵有危險,也不敢隨意阻攔,不然被踩死隻能自認倒黴。幸而他們並未等太久,剛剛傳令的小兵又匆匆跑了迴來,路過他們身邊也沒停直接往前頭跑去,不多時隊伍就停了下來。
隊伍雖然停下來了,但是除了手持武器守著他們四人的兵士,其他人都井然有序地原地休息,連多看他們一眼都沒有。
有過了一陣子,一個中年文士快步走來,先是打量了倆漢子一眼,“你們就是趙樹和蘇田?這二人是?”雖是問的倆漢子,文士卻是看著屈羽和韶兒的。
“我叫趙羽,這是我侄兒,我們到邊城尋親,在山中偶遇幾位兵大哥。”屈羽從馬上下來,不卑不亢地迴答。
文士又打量了屈羽一陣,發現他並無心虛的樣子便點點頭,“你們隨我來!”
屈羽以為文士要帶他們去見大將軍了,心裏還有一絲絲的緊張。文士帶著幾人走了一陣,到了一個離了原地休息的兵士稍遠的地方,他們交談的聲音不要太高的話,旁人是聽不到的。
文士與另外幾個站在那裏的人點點頭,然後迴頭問:“你們說有重要軍情稟告,速速說來吧!”
同行的倆兵漢子對視一眼,其中一個將他們這幾日的遭遇說了一遍。趁著他描述的過程,屈羽不著痕跡地將幾個人打量了一遍,安安猜測他們的身份,猜測他們之中會不會有自己要找的人。
兵漢子說的很仔細,中年文士又問了幾個問題,然後文士問屈羽:“他說你是從天水城裏出來的,城裏現在怎樣了?”
屈羽搖搖頭,將自己何時入城,怎樣發現異狀,又是怎麽逃進山裏說了一遍,“所以,我現在也不知道城裏現在是什麽樣子。”
聽了屈羽的話,文士皺起眉,臉色陰沉地迴頭看了同伴一眼,“我去稟告大將軍!”屈羽的眼神跟著文士,看著他走到一個全身鎧甲的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