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的第二日,上午基本上的流程就是客人吊唁,下午的流程是進行觀殮禮,也就是逝者的晚輩親屬們給逝者磕頭行禮,一般女磕歲頭,男行三拜九叩禮。
聽老人說過,這參與觀殮禮的人越多越好,因為給行禮的人都是再給逝者贖生前的罪,磕頭的越多,他的罪過就會越少。
“靜柔姐,靜朵姐,你們過來一下……”吃過午飯,悠然拉著蘇靜柔和蘇靜朵走到一邊,悄聲說。
“悠兒,有什麽事兒啊?”蘇靜朵看她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不禁好奇的問道。
蘇靜柔也是一臉的好奇,雙眼望向悠然,一副等著她提問的模樣。
“我問你們,等一下的歲頭要磕幾個呀?還有怎麽磕?一個一起的磕嗎?”
“哦,原來是這事兒啊?!”蘇靜朵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你們知道嗎?”悠然問。
“知道。”蘇靜柔溫柔的點點頭,迴答她的問題,“太爺爺今年高齡八十七,按咱們這裏的磕歲頭的習俗不僅要按歲數磕,還要加上兩個。”
“加兩個?”悠然疑惑了?這歲頭不按年齡數多少磕,幹嘛還要加兩個?
“這是給天一個,地一個。所以要加兩個。”蘇靜朵搶著迴答道。
悠然聽到了然的點點頭,“原來如此。”
“嗯。”蘇靜柔點點頭迴應,接著說:“這磕歲頭不需要一個一起的,有講究。這整十的要十個一起磕,後麵的單個的才一個一個的磕。”
“也就是說,先磕八組十個一起的,在磕九個一個一起的?”
“對!就是這樣。”
“……”
小姐仨聊到這裏全都沉默了,心情也不像剛才一樣那麽的平靜無波。
“曾姥爺平時不是好好的嘛?怎麽就……”悠然實在說不下去了,她怕自己會哭,更怕惹身邊的兩姐妹哭。
“不知道,我隻知道頭天晚上,太爺爺不太有食欲,大家都以為是天氣熱了,才吃不下飯的。沒想到,淩晨就……”蘇靜柔越說聲音越小,到最後語氣裏都有些哽咽了。
一旁的蘇靜朵眼圈也漸漸泛紅,她深怕自己哭出來會招姐姐傷心,就把一雙大眼掙得大大的,不敢眨巴一下。
“好了,我們都不要傷心了,我想太爺爺那麽好的人,下輩子一定能投個好人家的。一會兒,我們磕歲頭時心地虔誠些,多為太爺爺減輕些業障。”
“好。”
“好……”悠然和蘇靜朵異口同聲的應道。
午後,靈堂前,站滿了前來行觀殮禮的人。首先由男親屬行禮,悠然的大姥爺也就是蘇靜同的爺爺先行,他是長子,理應起頭。
之後按照輩分順序是悠然的二姥爺,其次是大姥爺家的長子,蘇靜同和蘇靜炎的父親蘇繡忠行禮;然後是二姥爺家的長子,蘇靜易和蘇靜柔的父親蘇繡昌;然後是二姥爺家的次子,蘇靜達和蘇靜朵的父親蘇繡明行禮;在之後才輪到大姥爺家的姑爺和悠然的父親行禮。而蘇靜同和秦恣染的這些小輩全在其後,那些其他的親屬則是落到最後麵。
到女眷這邊也是通樣的順序,按輩分遠近親疏,長幼有序的進行。
這麽一圈下來,等所有的人全都行完禮,天也到了傍晚時分。大家一波波的去吃飯,吃完宴席後,那些離家近的親戚就可以迴家了,等明天天亮時再來;而第二夜,則是家屬守靈了,這裏的習俗都是兒子、孫子和姑老爺守靈,因此今夜悠然的大姥爺二姥爺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以及那個今天剛見麵的姨夫和自己的父親都不能睡覺了。
本質上秦父是不用參與守靈的,悠然的外公隻不過是曾姥爺的侄子。但是,悠然的親曾姥爺,也就是秦母的爺爺去世的早,外公是由曾姥爺和曾姥姥從小帶到大的,就跟親兒子一樣。同樣的秦母也是在他們身邊看著長大的,所以在聽說三曾姥爺去世了,秦母才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這樣就好了,夜裏涼,給你們坐的地方墊了厚墊子,這樣就不怕受涼了!還有啊,你們一定要多穿一點衣服。要是夜裏實在太累了,就輪班,隻要長明燈和香火不斷就行了。”大姥姥帶著各位媳婦們一起拿來了許多厚棉墊子,一邊給他們鋪在休息的地方,一邊嘮叨的說著。
“哎,繡桃娘,等一下你們不是要包餃子煮餃子嗎?多包一些留在灶裏溫著,省的我們晚上餓了找不到吃的。”大姥爺出聲對著大姥姥說道。
“好,我記下了。那你們看著吧!我們該去包餃子了。”大姥姥點頭應道。
“娘,這白事怎麽吃餃子啊?有什麽寓意嗎?”悠然手上靈活的包著一個個的餃子,實在想不明白,就開口問身邊忙活的娘親。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秦母停頓了下,輕輕搖搖頭,“問問你大姥姥和二姥姥吧?”
“嗯?什麽事情要問我們呀?”大姥姥手裏擀著餃子皮,抬頭看向悠然問道。
“大姥姥為什麽要吃餃子呀?有什麽習俗嗎?”悠然又像大姥姥問了一遍剛剛的問題。
“哦,這個呀!那是因為這餃子外形像元寶,並且一鍋能煮好多,寓意著為下輩子孫後代留子留財。所以啊,這餃子也不是什麽人都給吃的,都是近枝兒的親戚們才能吃。”大姥姥耐心的和她們說道。
“哦~沒想到還有這麽多的學問在呢!”悠然受教的點點頭。
“嗬,是啊!我也是才知道原因呢!”秦母難得的露出個淺笑。
“是呢!我也是剛知道,還是大伯娘知道的多。”其餘的人都有了些笑意,開始聊起天來,這是從昨天開始到現在氣氛最不沉悶的一次了。
“哎~悠兒,真有你的。”身邊的蘇靜朵輕輕的撞了悠然手臂一下,悄聲說道。
“這沒什麽,她們壓抑太久的話不好!轉移一下注意力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悠然低著頭認真的捏合著手中的餃子,嘴角勾起一抹淺笑迴道。
蘇靜朵想了想,點點頭認同的說:“這倒也是!”
然後她們不在說話,認認真真的包著餃子,聽著身邊的長輩們說著話,聊著天。
平平淡淡的一夜過去。
第三天是最忙碌的,這一日親朋好友都會前來送飯記,也就是隨份子。送來的東西都要一一在賬冊記錄清楚,中午時要擺大宴席,主家除了要陪靈的人之外,其餘人都要在宴席上陪客,要把所有的客人照顧好。尤其是逝者的娘家的人,不然會被挑理數,下午下葬時會很麻煩的。
午飯後,該辭靈了。逝者的親人們,男的要在靈前逐個的行三跪九叩禮,女的則是一一給燒燒紙。
辭靈結束就該要出殯了。隨著管白事的讚禮一聲高喊,“起靈——”
孝男孝女們就要放聲痛哭,長子抱著白幡和一幫孝子們一起走在靈前,中間則是八個壯漢抬著棺木,靈後則是女眷們。
出殯的隊伍綿延冗長,步行前去祖墳;一路上女眷都要哭喪,走一路哭一路。
這一路都要隨時的灑紙錢,這是鋪路錢;過河過橋時,都要丟幾個銅板,這是給的過路錢。
各種繁瑣的程序下來,祖墳終於到了。
這是悠然第三次來這裏,前兩次都是來這裏祭拜外公,這次卻是來送親人入土為安。
悠然淚流滿麵的攙扶著自己的娘親,此時她已經哭的有些虛脫了。這一路真的是悠然這輩子有的最痛苦的一次,比之當初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的時候,更讓人覺得悲傷。頭一次嚐到這種親人離世的悲痛,想要補救卻又無能為力,這種感覺讓人很不好受!
逝者下葬前,主家要請示娘家的人,看看選的地方行不行,沒問題的話,就可以動土刨坑準備下葬了。
棺木下葬後,在頭填土埋坑前,所有前來的人們都要往坑裏放入一塊或者一口饅頭,這些都是主家提前準備好的,你隻要拿過來拋入坑裏就可以了,這叫填財坑。
由於去世的是一人,另一半還在世,這裏的習俗是不能立墓碑的;隻有夫妻兩人都過世時,才能立碑。
填完土後,由子女們在墳前燒紙錢,再每人磕三個頭就完事了。
前來送殯的人在迴主家家裏時,每人都會分到一顆糖果,在迴去的路上要把它含在嘴裏,寓意著苦盡甘來。
而辦喪事的主家門口,此時會燃起一個火堆,每個下墳地的人迴來後都要從火堆上邁過去,這叫除晦氣;然後進屋每人領一小塊剛蒸好的甜糕,這叫“涼手抓熱甜糕——甜甜心”。
到這裏,這整個喪事就算全部完成了。之後的事,就是等著三天圓墳,然後是頭七,三七,五七等。
“恣兒,悠兒,爹爹先迴家去了。你們兩個在這裏要幫著你娘多照顧一下弟弟妹妹們,知道嗎?我等三天在過來了。”秦父在事情忙完時準備帶著家丁仆人們先迴家去了。
秦母因為不放心三曾姥姥,所以決定帶著孩子們就在這裏,住到三天圓完墳。
“嗯,爹我會的。這幾日您也沒有休息好,迴家後那些賬冊就先別看了,等我迴家後就會處理了,您好好休息一下。”秦恣染很有孝心的叮囑道。
“嗯,好!爹知道了。照顧好你娘和弟弟妹妹們。”秦父微笑的拍拍兒子還算不上太結實的肩膀,欣慰的說道。
秦恣染勾唇淺笑,慎重的點點頭答應。
“爹爹,我讓晚雲和晚雷隨您迴去,到家後讓他們去莊子裏摘些水果蔬菜過來,這幾日大家都累了,我趁這個機會,好好的他們補一補。”
“嗯,行!”秦父點點頭應道,順手摸了摸她的頭,“那爹爹就走了,過幾天再來接你們迴家。”
“嗯,爹爹慢走,路上小心啊。”悠然露齒一笑,朝她爹爹搖了搖小手說道。
“爹,路上注意安全,迴家後晚多注意休息。”秦恣染也伸手搖了搖,向秦父叮囑道。
“好!爹爹知道了。你們快進去吧!爹走了……”說完進了馬車,然後吩咐車夫啟程。
悠然兄妹倆一直站在門口直到馬車消失不見,才轉身迴到屋裏去。
聽老人說過,這參與觀殮禮的人越多越好,因為給行禮的人都是再給逝者贖生前的罪,磕頭的越多,他的罪過就會越少。
“靜柔姐,靜朵姐,你們過來一下……”吃過午飯,悠然拉著蘇靜柔和蘇靜朵走到一邊,悄聲說。
“悠兒,有什麽事兒啊?”蘇靜朵看她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不禁好奇的問道。
蘇靜柔也是一臉的好奇,雙眼望向悠然,一副等著她提問的模樣。
“我問你們,等一下的歲頭要磕幾個呀?還有怎麽磕?一個一起的磕嗎?”
“哦,原來是這事兒啊?!”蘇靜朵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你們知道嗎?”悠然問。
“知道。”蘇靜柔溫柔的點點頭,迴答她的問題,“太爺爺今年高齡八十七,按咱們這裏的磕歲頭的習俗不僅要按歲數磕,還要加上兩個。”
“加兩個?”悠然疑惑了?這歲頭不按年齡數多少磕,幹嘛還要加兩個?
“這是給天一個,地一個。所以要加兩個。”蘇靜朵搶著迴答道。
悠然聽到了然的點點頭,“原來如此。”
“嗯。”蘇靜柔點點頭迴應,接著說:“這磕歲頭不需要一個一起的,有講究。這整十的要十個一起磕,後麵的單個的才一個一個的磕。”
“也就是說,先磕八組十個一起的,在磕九個一個一起的?”
“對!就是這樣。”
“……”
小姐仨聊到這裏全都沉默了,心情也不像剛才一樣那麽的平靜無波。
“曾姥爺平時不是好好的嘛?怎麽就……”悠然實在說不下去了,她怕自己會哭,更怕惹身邊的兩姐妹哭。
“不知道,我隻知道頭天晚上,太爺爺不太有食欲,大家都以為是天氣熱了,才吃不下飯的。沒想到,淩晨就……”蘇靜柔越說聲音越小,到最後語氣裏都有些哽咽了。
一旁的蘇靜朵眼圈也漸漸泛紅,她深怕自己哭出來會招姐姐傷心,就把一雙大眼掙得大大的,不敢眨巴一下。
“好了,我們都不要傷心了,我想太爺爺那麽好的人,下輩子一定能投個好人家的。一會兒,我們磕歲頭時心地虔誠些,多為太爺爺減輕些業障。”
“好。”
“好……”悠然和蘇靜朵異口同聲的應道。
午後,靈堂前,站滿了前來行觀殮禮的人。首先由男親屬行禮,悠然的大姥爺也就是蘇靜同的爺爺先行,他是長子,理應起頭。
之後按照輩分順序是悠然的二姥爺,其次是大姥爺家的長子,蘇靜同和蘇靜炎的父親蘇繡忠行禮;然後是二姥爺家的長子,蘇靜易和蘇靜柔的父親蘇繡昌;然後是二姥爺家的次子,蘇靜達和蘇靜朵的父親蘇繡明行禮;在之後才輪到大姥爺家的姑爺和悠然的父親行禮。而蘇靜同和秦恣染的這些小輩全在其後,那些其他的親屬則是落到最後麵。
到女眷這邊也是通樣的順序,按輩分遠近親疏,長幼有序的進行。
這麽一圈下來,等所有的人全都行完禮,天也到了傍晚時分。大家一波波的去吃飯,吃完宴席後,那些離家近的親戚就可以迴家了,等明天天亮時再來;而第二夜,則是家屬守靈了,這裏的習俗都是兒子、孫子和姑老爺守靈,因此今夜悠然的大姥爺二姥爺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以及那個今天剛見麵的姨夫和自己的父親都不能睡覺了。
本質上秦父是不用參與守靈的,悠然的外公隻不過是曾姥爺的侄子。但是,悠然的親曾姥爺,也就是秦母的爺爺去世的早,外公是由曾姥爺和曾姥姥從小帶到大的,就跟親兒子一樣。同樣的秦母也是在他們身邊看著長大的,所以在聽說三曾姥爺去世了,秦母才會有這麽大的反應。
“這樣就好了,夜裏涼,給你們坐的地方墊了厚墊子,這樣就不怕受涼了!還有啊,你們一定要多穿一點衣服。要是夜裏實在太累了,就輪班,隻要長明燈和香火不斷就行了。”大姥姥帶著各位媳婦們一起拿來了許多厚棉墊子,一邊給他們鋪在休息的地方,一邊嘮叨的說著。
“哎,繡桃娘,等一下你們不是要包餃子煮餃子嗎?多包一些留在灶裏溫著,省的我們晚上餓了找不到吃的。”大姥爺出聲對著大姥姥說道。
“好,我記下了。那你們看著吧!我們該去包餃子了。”大姥姥點頭應道。
“娘,這白事怎麽吃餃子啊?有什麽寓意嗎?”悠然手上靈活的包著一個個的餃子,實在想不明白,就開口問身邊忙活的娘親。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秦母停頓了下,輕輕搖搖頭,“問問你大姥姥和二姥姥吧?”
“嗯?什麽事情要問我們呀?”大姥姥手裏擀著餃子皮,抬頭看向悠然問道。
“大姥姥為什麽要吃餃子呀?有什麽習俗嗎?”悠然又像大姥姥問了一遍剛剛的問題。
“哦,這個呀!那是因為這餃子外形像元寶,並且一鍋能煮好多,寓意著為下輩子孫後代留子留財。所以啊,這餃子也不是什麽人都給吃的,都是近枝兒的親戚們才能吃。”大姥姥耐心的和她們說道。
“哦~沒想到還有這麽多的學問在呢!”悠然受教的點點頭。
“嗬,是啊!我也是才知道原因呢!”秦母難得的露出個淺笑。
“是呢!我也是剛知道,還是大伯娘知道的多。”其餘的人都有了些笑意,開始聊起天來,這是從昨天開始到現在氣氛最不沉悶的一次了。
“哎~悠兒,真有你的。”身邊的蘇靜朵輕輕的撞了悠然手臂一下,悄聲說道。
“這沒什麽,她們壓抑太久的話不好!轉移一下注意力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悠然低著頭認真的捏合著手中的餃子,嘴角勾起一抹淺笑迴道。
蘇靜朵想了想,點點頭認同的說:“這倒也是!”
然後她們不在說話,認認真真的包著餃子,聽著身邊的長輩們說著話,聊著天。
平平淡淡的一夜過去。
第三天是最忙碌的,這一日親朋好友都會前來送飯記,也就是隨份子。送來的東西都要一一在賬冊記錄清楚,中午時要擺大宴席,主家除了要陪靈的人之外,其餘人都要在宴席上陪客,要把所有的客人照顧好。尤其是逝者的娘家的人,不然會被挑理數,下午下葬時會很麻煩的。
午飯後,該辭靈了。逝者的親人們,男的要在靈前逐個的行三跪九叩禮,女的則是一一給燒燒紙。
辭靈結束就該要出殯了。隨著管白事的讚禮一聲高喊,“起靈——”
孝男孝女們就要放聲痛哭,長子抱著白幡和一幫孝子們一起走在靈前,中間則是八個壯漢抬著棺木,靈後則是女眷們。
出殯的隊伍綿延冗長,步行前去祖墳;一路上女眷都要哭喪,走一路哭一路。
這一路都要隨時的灑紙錢,這是鋪路錢;過河過橋時,都要丟幾個銅板,這是給的過路錢。
各種繁瑣的程序下來,祖墳終於到了。
這是悠然第三次來這裏,前兩次都是來這裏祭拜外公,這次卻是來送親人入土為安。
悠然淚流滿麵的攙扶著自己的娘親,此時她已經哭的有些虛脫了。這一路真的是悠然這輩子有的最痛苦的一次,比之當初知道自己已經死了的時候,更讓人覺得悲傷。頭一次嚐到這種親人離世的悲痛,想要補救卻又無能為力,這種感覺讓人很不好受!
逝者下葬前,主家要請示娘家的人,看看選的地方行不行,沒問題的話,就可以動土刨坑準備下葬了。
棺木下葬後,在頭填土埋坑前,所有前來的人們都要往坑裏放入一塊或者一口饅頭,這些都是主家提前準備好的,你隻要拿過來拋入坑裏就可以了,這叫填財坑。
由於去世的是一人,另一半還在世,這裏的習俗是不能立墓碑的;隻有夫妻兩人都過世時,才能立碑。
填完土後,由子女們在墳前燒紙錢,再每人磕三個頭就完事了。
前來送殯的人在迴主家家裏時,每人都會分到一顆糖果,在迴去的路上要把它含在嘴裏,寓意著苦盡甘來。
而辦喪事的主家門口,此時會燃起一個火堆,每個下墳地的人迴來後都要從火堆上邁過去,這叫除晦氣;然後進屋每人領一小塊剛蒸好的甜糕,這叫“涼手抓熱甜糕——甜甜心”。
到這裏,這整個喪事就算全部完成了。之後的事,就是等著三天圓墳,然後是頭七,三七,五七等。
“恣兒,悠兒,爹爹先迴家去了。你們兩個在這裏要幫著你娘多照顧一下弟弟妹妹們,知道嗎?我等三天在過來了。”秦父在事情忙完時準備帶著家丁仆人們先迴家去了。
秦母因為不放心三曾姥姥,所以決定帶著孩子們就在這裏,住到三天圓完墳。
“嗯,爹我會的。這幾日您也沒有休息好,迴家後那些賬冊就先別看了,等我迴家後就會處理了,您好好休息一下。”秦恣染很有孝心的叮囑道。
“嗯,好!爹知道了。照顧好你娘和弟弟妹妹們。”秦父微笑的拍拍兒子還算不上太結實的肩膀,欣慰的說道。
秦恣染勾唇淺笑,慎重的點點頭答應。
“爹爹,我讓晚雲和晚雷隨您迴去,到家後讓他們去莊子裏摘些水果蔬菜過來,這幾日大家都累了,我趁這個機會,好好的他們補一補。”
“嗯,行!”秦父點點頭應道,順手摸了摸她的頭,“那爹爹就走了,過幾天再來接你們迴家。”
“嗯,爹爹慢走,路上小心啊。”悠然露齒一笑,朝她爹爹搖了搖小手說道。
“爹,路上注意安全,迴家後晚多注意休息。”秦恣染也伸手搖了搖,向秦父叮囑道。
“好!爹爹知道了。你們快進去吧!爹走了……”說完進了馬車,然後吩咐車夫啟程。
悠然兄妹倆一直站在門口直到馬車消失不見,才轉身迴到屋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