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地的土地大多都是黃土地。尤其是靠近山脈下的,更是堅硬而少肥。若非這裏臨著湘江,還有些許的水濕潤著,就是那些靠近河岸的田地,隻怕肥力也夠不到水稻的需求。霍辰在視察了湘江邊的水田之後,便和程昱等人迴去了。因為他心裏已經有了計較。
農業一直是中國古代的重中之重,從封建社會實行的“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就可以看出來。農業的發展,對整個中國古代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表現在政策上,更表現在需求上。所以,改良土地,改進耕作工具,則是提高農業產量的必要條件。
耕作工具在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鐵農具了。鐵農具的使用和推廣,也逐步形成了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漢武帝時,“冶鐵煮鹽”收歸官辦,民間鐵具一度下降。有鐵具耕作的農民也隨之大幅度的減少。不過值得欣慰的一點就是,耕作技術的成熟,從之前三牛兩人犁田的方式,到東漢初已經簡化為兩牛一人的犁田方式了。不過,那個時候牛是非常昂貴的牲畜。普通人家很難有一頭耕牛。這就導致許多底層的百姓是沒有土地的。
這樣的農業情形一直持續到魏晉南北朝才得以改變。但是就霍辰現在處的情況來看。尤其是經曆了黃巾之亂,如今大漢王朝境內的大片土地都無人耕作,都開始淪為荒地。而湘江邊靠近山腳下的土地,在此之前隻播種過一次,已經是半荒地了。除了土壤自身的原因,沒有合理的進行犁地翻土也是導致肥力下降的一個因素。
霍辰在迴太守府的路上時。問了程昱幾個問題。其中就有關於如今荊州地區的農民使用的耕作工作以及如今大漢王朝實施的田地製度是什麽。得到的迴答正如他所記得的那樣——鐵農具隻有在地主家裏才有,而牛耕更是地主壟斷。普通老百姓由於沒有鐵農具,無法開墾其他的土地,也就無從“土地私有”說起。不過在此之前,曾有位“農業科學家”叫趙擴的,對農業生產和耕作技術進行了改進。
其中包括隅犁和犁臂(鐵)等耕作工具和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其中對漢朝的田地有不小影響的是他推廣的“均田製”。光武中興之後一直沿用的就是這種製度。可是到了末年,地方紛亂,土地荒蕪,農民沒有耕種,這個製度也就隨之被那些地主遺忘了。
“這均田製我好像在哪裏聽說過。但是一時也記不太清楚。你給我說說他具體是怎麽做的?”霍辰迴到太守府,坐下了便問一旁的程昱。
“這時光武中興之後才得以推廣的耕田製度。所謂均田製,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王莽之亂後,我大漢境內許多土地都荒廢了,所以光武帝就把那些無主的荒地按照人數分配給沒有土地的農民。但是土地仍然屬於國家,而且這些給農民的土地,也是有定期的,時間一年,兩年的不等,不過這些土地卻是不收稅的。這倒類是於主公如今在荊州實施的政策。隻是主公似乎並沒有規定期限,稅收也降低了許多。”程昱緩緩答道。
“這個和我在了解到的差不多。”霍辰聽了程昱的話,若有所思地說道。
程昱說的不錯,他在荊州如今推廣的政策,正是從這個“均田製”裏得到啟發的。隻是霍辰不知道這個製度叫“均田製”罷了。但隨即霍辰心裏又有了疑惑,心想這均田製不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有的嗎?怎麽東漢就有了?霍辰心裏雖然疑惑著,但總不能把這個問題來問程昱吧?隻怕魏晉南北朝是什麽東西,程昱也不會知道吧!
“我在荊州實施的土地征收分配政策,正是從這裏得到的啟發。雖然真正的‘均田製’已經荒廢了。在咱們荊州地區,在這個製度上應該是沒有問題了。”霍辰緩緩說著,“不過從我剛才視察的那些田地的情況來看。土地無法得到更深層次的開墾,是導致肥力不能上升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之前曾在異國見到一種犁具,無論是開墾荒地還是重翻舊土,都可以很輕鬆的做到。而且深淺的掌控全憑耕作者自己操作。而且這種犁具,隻需一人一牛就可以。”
“哦?主公說的開墾荒地深淺自如,而且隻需一人一牛便可以翻土,卻不知這是怎樣的一種犁具?”程昱聽了頗感驚奇,滿臉疑惑的問道。
“這種犁具的名字叫做‘曲轅犁’。具體是什麽樣子的,結構是怎樣的。等晚上我找人幫我畫出來,明日便著你手下的工部按照圖紙試著製造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來。”霍辰開口說道。
“那好。荊州自從全歸主公以為,工部的那些工匠們似乎也沒有接什麽任務。”程昱聽了點頭說道。
霍辰離開洛陽的那天晚上,正好下過雨。而此刻,正是下午時分。洛陽的那一方天空正布滿烏雲,像墨一樣翻滾,移動。風卷著皇宮外的樹葉嘩嘩作響。何太後站在自己房間的窗簾邊,呆呆地望著外邊變幻的天。
“又要下大雨了!他不知為什麽忽然就匆匆忙忙離開了洛陽呢?難道是因為自己和他告別時的那個請求,他不想來自己這裏,所以就借口迴荊州去了?”何太後看著窗外那隨風飄蕩的樹葉,腦海裏胡思亂想著。
昨夜夢裏忽然夢到霍辰,騎著一匹全身雪白的寶馬,手握一柄長槍,抬手指天。天正下著小雨,他的身後是千千萬萬的士兵。霍辰的劉海被風吹起,又被細雨淋濕了貼在了額頭上。隨即他騎馬登上高山之巔,手中的長槍一揮,他腳下的萬千兵馬便朝著身前的那座城市如洪水般湧了上去。隱約間,何太後看到那座城池的大門上刻著一個“洛”字。
何太後從來沒有如此的想念一個人。靈帝死了,她沒有很是悲傷。哥哥不幸遇難,本來她已經是無依無靠的人,心中已經絕望了的。可偏偏在這樣的情況下遇到了霍辰。不知道是冥冥中有的天意,還是命運向來就是喜歡捉弄人的?在她人生最失落,最低穀的時候,忽然出現一個波動她心弦的人,而這個人,卻是連她也摸不透,抓不著的。
正出神間,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農業一直是中國古代的重中之重,從封建社會實行的“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就可以看出來。農業的發展,對整個中國古代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表現在政策上,更表現在需求上。所以,改良土地,改進耕作工具,則是提高農業產量的必要條件。
耕作工具在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鐵農具了。鐵農具的使用和推廣,也逐步形成了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漢武帝時,“冶鐵煮鹽”收歸官辦,民間鐵具一度下降。有鐵具耕作的農民也隨之大幅度的減少。不過值得欣慰的一點就是,耕作技術的成熟,從之前三牛兩人犁田的方式,到東漢初已經簡化為兩牛一人的犁田方式了。不過,那個時候牛是非常昂貴的牲畜。普通人家很難有一頭耕牛。這就導致許多底層的百姓是沒有土地的。
這樣的農業情形一直持續到魏晉南北朝才得以改變。但是就霍辰現在處的情況來看。尤其是經曆了黃巾之亂,如今大漢王朝境內的大片土地都無人耕作,都開始淪為荒地。而湘江邊靠近山腳下的土地,在此之前隻播種過一次,已經是半荒地了。除了土壤自身的原因,沒有合理的進行犁地翻土也是導致肥力下降的一個因素。
霍辰在迴太守府的路上時。問了程昱幾個問題。其中就有關於如今荊州地區的農民使用的耕作工作以及如今大漢王朝實施的田地製度是什麽。得到的迴答正如他所記得的那樣——鐵農具隻有在地主家裏才有,而牛耕更是地主壟斷。普通老百姓由於沒有鐵農具,無法開墾其他的土地,也就無從“土地私有”說起。不過在此之前,曾有位“農業科學家”叫趙擴的,對農業生產和耕作技術進行了改進。
其中包括隅犁和犁臂(鐵)等耕作工具和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其中對漢朝的田地有不小影響的是他推廣的“均田製”。光武中興之後一直沿用的就是這種製度。可是到了末年,地方紛亂,土地荒蕪,農民沒有耕種,這個製度也就隨之被那些地主遺忘了。
“這均田製我好像在哪裏聽說過。但是一時也記不太清楚。你給我說說他具體是怎麽做的?”霍辰迴到太守府,坐下了便問一旁的程昱。
“這時光武中興之後才得以推廣的耕田製度。所謂均田製,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王莽之亂後,我大漢境內許多土地都荒廢了,所以光武帝就把那些無主的荒地按照人數分配給沒有土地的農民。但是土地仍然屬於國家,而且這些給農民的土地,也是有定期的,時間一年,兩年的不等,不過這些土地卻是不收稅的。這倒類是於主公如今在荊州實施的政策。隻是主公似乎並沒有規定期限,稅收也降低了許多。”程昱緩緩答道。
“這個和我在了解到的差不多。”霍辰聽了程昱的話,若有所思地說道。
程昱說的不錯,他在荊州如今推廣的政策,正是從這個“均田製”裏得到啟發的。隻是霍辰不知道這個製度叫“均田製”罷了。但隨即霍辰心裏又有了疑惑,心想這均田製不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有的嗎?怎麽東漢就有了?霍辰心裏雖然疑惑著,但總不能把這個問題來問程昱吧?隻怕魏晉南北朝是什麽東西,程昱也不會知道吧!
“我在荊州實施的土地征收分配政策,正是從這裏得到的啟發。雖然真正的‘均田製’已經荒廢了。在咱們荊州地區,在這個製度上應該是沒有問題了。”霍辰緩緩說著,“不過從我剛才視察的那些田地的情況來看。土地無法得到更深層次的開墾,是導致肥力不能上升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之前曾在異國見到一種犁具,無論是開墾荒地還是重翻舊土,都可以很輕鬆的做到。而且深淺的掌控全憑耕作者自己操作。而且這種犁具,隻需一人一牛就可以。”
“哦?主公說的開墾荒地深淺自如,而且隻需一人一牛便可以翻土,卻不知這是怎樣的一種犁具?”程昱聽了頗感驚奇,滿臉疑惑的問道。
“這種犁具的名字叫做‘曲轅犁’。具體是什麽樣子的,結構是怎樣的。等晚上我找人幫我畫出來,明日便著你手下的工部按照圖紙試著製造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來。”霍辰開口說道。
“那好。荊州自從全歸主公以為,工部的那些工匠們似乎也沒有接什麽任務。”程昱聽了點頭說道。
霍辰離開洛陽的那天晚上,正好下過雨。而此刻,正是下午時分。洛陽的那一方天空正布滿烏雲,像墨一樣翻滾,移動。風卷著皇宮外的樹葉嘩嘩作響。何太後站在自己房間的窗簾邊,呆呆地望著外邊變幻的天。
“又要下大雨了!他不知為什麽忽然就匆匆忙忙離開了洛陽呢?難道是因為自己和他告別時的那個請求,他不想來自己這裏,所以就借口迴荊州去了?”何太後看著窗外那隨風飄蕩的樹葉,腦海裏胡思亂想著。
昨夜夢裏忽然夢到霍辰,騎著一匹全身雪白的寶馬,手握一柄長槍,抬手指天。天正下著小雨,他的身後是千千萬萬的士兵。霍辰的劉海被風吹起,又被細雨淋濕了貼在了額頭上。隨即他騎馬登上高山之巔,手中的長槍一揮,他腳下的萬千兵馬便朝著身前的那座城市如洪水般湧了上去。隱約間,何太後看到那座城池的大門上刻著一個“洛”字。
何太後從來沒有如此的想念一個人。靈帝死了,她沒有很是悲傷。哥哥不幸遇難,本來她已經是無依無靠的人,心中已經絕望了的。可偏偏在這樣的情況下遇到了霍辰。不知道是冥冥中有的天意,還是命運向來就是喜歡捉弄人的?在她人生最失落,最低穀的時候,忽然出現一個波動她心弦的人,而這個人,卻是連她也摸不透,抓不著的。
正出神間,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