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打口甜水井來


    萬小甲想著法子給自己加營養,但是他敢吃的也沒多少,五歲的他不敢獨自上山,這個時候山上真的有狼,動物園出來幫忙要等一千年呢。於是萬小甲就在水渠淺灘的地方巴拉小魚小蝦黃鱔啥的,吃的都是自己認識的,為了不被寄生蟲給嗝屁了,小螺絲萬小甲都是足足養七天吐沙,煮的時候也是一定要熟透。不過謝天謝地這個世界的辣椒還是很可以的,他不用吃沒有味道的零嘴。一隻蝦他吃蝦球,剩下的都是將軍的。


    日複一日的堅持的結果就是他真的高了很多,比村裏七歲的孩子都要高一點,整天有將軍跟著他轉悠,到點就迴家吃飯。


    當所有的稻穀都進了草棚,萬家整個人家都透著大戰之後的放空狀態,萬小甲也會給奶奶爺爺捶腿,晚上睡覺還要給爹娘按摩,但是被夫妻倆心疼的抱懷裏就按著睡覺了。


    接下來就是曬穀子,這個時候有一個輕鬆的間隙,土地要曬一段時間,等到大概半個月以後,又是開始了下小麥,如此循環,一年一年,幾千年的農業社會,都是靠著世代的粗糙雙手,一直在辛苦的生存著。


    萬小甲發現,萬家人勤快,在幹農活方麵有攀比心,如果不能比別人快,就要比別人好,最好是又快又好。所以這讓萬家人做事極為麻利爽快。如果讓萬家成為村裏最後一個趕完農忙的,他指定受不了,但是除非你說萬家地多人少任務量大,那萬家就當是誇他了。


    “小甲爹。”李氏在孩子們都睡了以後有些睡不著,結果一問,李方圓也沒有睡。


    “怎麽了?”


    “我剛才看大丫和二丫,肩膀上有紅印子,那是擔水擔的,她小嬸水不夠用的時候,讓倆閨女去河邊擔水去了。” 李氏在知道王氏使喚倆閨女擔水的時候就開始生氣了,尤其是倆閨女其實也隻能擔半桶水的情況下,王氏肚子裏的是孩子,她的兩個閨女也是孩子。她雖然重兒子可是也沒苛待自己親閨女,平時孩子就不少幹活,為了體諒王氏懷孕不易自己都接了大半的活計過來了,跟個男人一樣去割稻子扛稻垛,結果王氏不使喚自己丈夫卻使喚自己閨女去打水。


    萬方圓聽了也是心疼,但是他不好管到自己的弟媳去,隻好之後都把水缸挑滿了再去忙活。


    所以等到萬大地被萬小甲說服,說出要打井的時候,大房同意是因為擔心閨女,二房同意是因為擔心安胎,一致通過。於氏本身對這件事也不知道多少,打井對她來說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情而井水一直是兩個兒子挑滿,從來就沒想過打井的事。不過既然家裏的三個男人都已經決定的事情了,於氏也隻好拿出了錢來。


    萬大地帶著二兒子去請了打井師傅來,本來萬大地是打算請個便宜的,但是王氏聽村裏婦人說,喝深水井的水能讓孩子更聰明,王氏現在跟中了邪似的隻要對孩子好,就算知道沒啥幫助,但是萬一呢,就跟現代人幾百塊買塊防輻射的圍兜一樣,真穿麽,但是照樣買啊。


    所以最終萬大地還是舍得下本錢,請了當初賣背簍的商人介紹打井師傅。


    這個商人啥生意都做,也是中人,平時還賣商鋪房子,就是一中介,名聲也還不錯,就靠牽線搭橋賺點錢,人稱孫老板,是個羅城百事通,一般的資源找他基本上都能搭把手。


    於是中人給萬大地介紹了三個師傅,第一位是便宜,二兩銀子,工期也快,保證出水,但是不保證出甜水。第二位稍微貴點,要三兩銀子,大可能是出甜水,但是也要看運氣,第三位是要六兩銀子,每天還要有三百文工錢拿,每頓飯要管飽,不出甜水不收錢,而且工期不能催,不然出了苦井水咋了人家招牌人家也不做你這生意。


    萬大地本來打算是請第二位師傅,但是中人說的一句話讓萬大地改了主意。這剛過去的饑荒,大旱大澇,第三位的李師傅打的井,即便是大旱期間,也是有水的。足以見得這井打了多深,李師傅擅長找井眼。


    “那行,那就定了李師傅的井吧,一切按照對方提的要求,隻要能給我打出旱天也能出水的井來。”萬大地是希望自己能相信這中人說的神奇之處的,但是剛過去的逃荒生活,讓他願意買個安心,就像是王氏,催著萬百裏一定要打深水井。


    李師傅是在第三天過來的,早飯不用萬家準備,但是中午管飯,而且隻幹半天活,李師傅還帶了兩個半大徒弟,跟在李師傅後邊規矩的很。


    萬大地已經把人給請來了,這中人的錢又不退,隻能忍痛忍下。於氏偷偷嘀咕,萬大地也無法,他明年賣背簍還要找那個孫老板,況且定錢已經花了,定錢都夠打個便宜井了,都怪一上頭信了大旱出水的邪,他也沒辦法啊。


    當然萬大地犯的這個糊塗不能告訴於氏,不然不知道要被叨咕多久,萬大地也心疼錢,但是本來就花了錢了再叨咕,實在是沒啥用,所以萬大地為了自己的威嚴隻吩咐於氏好好招待,擺出一副很相信李師傅的樣子來。


    於是萬小甲就旁觀了一出古代打井的過程,這個李師傅架子雖然大,但是說一是一,做事麻利。古人比較迷信,對土地也很崇拜,動土的事情都要請神來。萬小甲看李師傅擺了香案,敬告神明,又拿著羅盤在萬家前後轉悠,萬小甲不懂這看地下水和磁場有啥關係,好像古人幹點啥都喜歡拿羅盤比劃比劃。


    李師傅又拿著鏟子在萬家幾個地方刨一刨挖一挖,最終選擇了菜地裏拐角處,一片艾草長的特茂盛的地方開井。


    萬小甲看這李師傅帶的徒弟,不慌不忙,總是在師傅需要的時候,及時做好下一步的準備,幾個人配合默契,幹活不慢。


    李師傅吃的飯是每頓都有一條整魚,這是萬小甲親自指導做的糖醋魚,萬家人最喜歡吃這個菜,糖和醋都不便宜,萬家現在也吃得起,隻是於氏看到了眼角直抽抽。幸好魚是自家下魚籠逮了養的,現在魚肉肥美,上這道菜說得過去。


    萬小甲是不對深水井抱多大希望,反正打不到幾百米,都是表層水,如果能打深一點也深不到幾米去。


    萬小甲記得童年裏的井,都是用機器轉井眼,然後抽出來黃泥漿,一直到抽出來清水為止,李師傅再能幹,也幹不過拖拉機的神勇啊。在這件事上,萬小甲跟於氏一樣心疼打井的錢,但是沒辦法,無法反悔,多說無益。


    李師傅打井的方法,是用轆轤架在井口,挖下去,挖到一定深度,要用木頭加固,就是一邊挖下去,一邊上麵用轆轤把下麵的泥土用簸箕取上來 。後麵就相對簡單了,等水,徹底加固井壁,井口也要圍欄。但是當連續做了三條魚以後,李師傅就打到了泉眼。這泉眼還可以往外滾滾冒水泡。


    泉水冒出來的時候李師傅就笑了,“萬老爹,這水比我預想的還要容易一些,但是如果想要出水穩定,還是要繼續深挖,如果不深挖,現在的水位隻要再挖一天也能穩定下來,這水的味道也不苦,是口甜水井。”


    李師傅給很多戶人家打過井,自己的價錢比較貴,一般莊戶人舍不得,但是這家人雖然也嫌貴,但是吃食沒有虧待,還能管飽,也不催他多幹活,家裏的小孫子也聰慧。是個老實的莊戶人家,他不打口深水井都覺得占便宜了,但是他的工錢是不能變的,這是他的招牌,打不打也是要看這家人舍不舍得了。


    萬大地很開心,不過就是心疼銀子,如果以李師傅的價格去打現在深度的井是貴的,不如加每天的工錢把這口井給打深,反正大頭都已經出去了,心疼著心疼著也就習慣了。


    等到一直打到十幾米深,後來的泥漿都是用木桶往上提,才停了下來。最後李師傅又親自拌料加了石灰來抹井壁,萬家從打井到吃水,一共用了七八天的時間,加上邊邊角角的材料費,花了九兩銀子都有。


    李師傅再用竹籃子往井裏吊了一隻烏龜,等到兩天後烏龜安然無恙,萬家終於吃上了這口井。按照萬小甲的說法,一口井水一文錢,這井能吃錢也能吐錢,掙錢就是用來花的,雖然他也心疼花銷,但是看著成品,如果該花的當初省了,以後說不定會特別麻煩。


    萬家打井也吸引了村裏的很多人駐足,能舍得花錢打深水井在村裏也是很少見,村裏隻有族長家是自己打的井,村頭一口公用的井,家家戶戶要吃井水都是在那裏挑水。村頭的井邊有村裏唯一的一個磨盤,基本上都是村民聚會的地方,啥村裏的大小事都是在那裏傳播。


    萬百裏把木桶裏放井裏,一直把繩子往下遞,木桶一直沒到底,萬家也就覺得這口甜水井確實夠深,貴有貴的道理。在萬小甲看來,是因為家裏沒有像李師傅那樣十幾米長的繩子。


    而這口井也確實有神奇的地方,井的水位夠高,甚至不用去提水,水位離地麵幾乎齊平,可以直接拿葫蘆去舀,而不論取走多少水,第二天水位就恢複了,一時之間村裏都來吃個新鮮水,有了這個特點的井水,似乎是變得更甜了。


    幸好萬家有籬笆院牆,井在院牆裏,過了段時間熱乎勁過去了,也就很少有人專門來提水了,不然這幾乎就成了村裏公井的意思。有時候不是萬小甲心胸狹小,啥東西還是有點距離比較好,他家自家原本就有院子好說,如果有了這口井再去圍院子,少不得會有人編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古代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打字機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打字機器並收藏我在古代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