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若說歲月靜好中有什麽讓人覺得煩人的,對現在的萬小甲來說也就是那種別人在你身上慢慢積累出來的優越感。
王氏的優越感在生了雙胞胎之後,頗為膨脹。萬百裏初為人父,由著王氏犯懶。但是金花和小豬的尿布介子是大丫二丫洗,二丫心裏並不願意,這次再偷偷罵,李氏就隻是歎了口氣,不過還是讓二丫注意恭敬。
王氏生產之前隻是懶了些,但是生了之後,學會使喚人了。但是家裏她能使喚誰呢,上次使喚兩個丫頭弄出來個打井的事她還記著呢。但是有媳婦在,於氏是不會動手的,這個時代的婆婆都是多年媳婦熬成婆,如同父為子綱,婆婆就是媳婦的綱。
想來想去,她坐月子堅決不能碰冷水,這一年的舒坦日子終於是能落個結實,心裏再無隱憂。萬百裏不可能洗的,洗了幾天就撂挑子了。
王氏也不吭聲,沒有尿布了就跟萬百裏要,也不問髒尿布怎麽處理,於氏見到不像樣,就讓兩個丫頭洗,但是當年兩丫頭的尿布難道是放在那裏自己變幹淨的麽。
沒出月子的孩子不能見風,一直和王氏在一起,萬小甲也就是抱出來那天看看,等到滿月的時候,王氏從屋裏走出來,整個人都白胖了一圈。
八月出生,九月滿月,等到孩子抱出來的時候,農忙已經過去,村子裏來了不少的人。這家帶點雞蛋,那家帶塊布,來萬家賀喜。十個雞蛋就是正常的禮,布也都是一些自己的手工布。萬家的院子做的好,籬笆高,平日裏沒有機會仔細見,如今都是三五成群的在家裏左看右看。
萬家的大棚在剛蓋的時候就引起村裏熱議,費這麽大勁蓋個菜園,再休整休整都能住人了,所以萬方圓賣菜的事村人好事者也都在心裏盤算著萬家掙了多少錢。
滿月酒萬百裏把產婆又請了來,坐在於氏下首,院子裏擺滿了東家西家借來的大桌,王氏滿麵春風,來人都圍著她道喜,再說些她月子裏不知道的八卦,王氏也不像從前那般不敢與人多說話,沒有生出兒子的女人在村裏是會被另眼相看的,李氏對此也是深有體會。
“百裏家的,你這對雙胞胎可是咱們村的頭一迴,還是對龍鳳胎,這可真是有福啊,”馬氏的眼睛小,稍微笑一笑就看不見了,轉過臉看到萬小甲又道,“這是你們家大孫子吧,瞧著可真俊啊。”
“就是怎麽沒見過小甲的姥姥啊,小甲想姥姥沒有啊。”馬氏想要摸摸萬小甲的臉,被他給扶扶帽子躲了過去。
“我爹娘那山高路遠自然是難以相見,確實沒你有福氣,三五天的就能迴娘家看看。”李氏正擦把手過來,廚房剛忙活半天累的不行,聽到這話就不高興了,但是好日子裏又不好把人趕走,隻這麽以軟帶硬的迴了一句。沒生出兒子的時候就是她舌頭最長,她可是聽到過好幾次。
王氏正興頭上,唱這麽一出她隻低頭逗逗懷裏的小豬。
“這高興的日子說那些做什麽,隻要兒女過的好,做父母的都是放心的,誰家不都是這樣。”很快有人圓場,轉而誇獎起孩子相貌,但是孩子太小了,抱出來有一迴了,小豬沒一會就哭了起來,王氏立刻哄著給抱了進去。
沒眼色好日子找茬的人不是那麽多見,但到底還是有幾個,看不得別人好。馬氏是換親來的,平日裏也好招惹是非,就見不得別人高興,自個兒子學的沒個人樣,八九歲的時候還喜歡光著墊爬樹。
什麽三五天迴娘家看看,那是三五天就被打,被打了就滿村的哭嚎,然後就是迴娘家繼續嚎,娘家要是真日子過得好怎麽會換親,攪和的她哥哥嫂子的日子更不好過,兩邊被埋怨馬氏也不知悔改,依舊東家長西家短,是以大家都不愛跟她來往。
人群很快又把話題轉移到了依房而建的大棚,打聽起賣菜的營生。李氏不太會應付這種場麵,而於氏自然更不會老老實實的告訴別人,隻表麵的跟別人盤算生活的艱苦,而大棚到底隻能賣個冬天,其他的季節,棚子裏都是養蘑菇。
萬小甲摸索出了蘑菇的一些方法,但是沒有恆溫技術的蘑菇,生長有很多需要照顧的地方,還有對培養基的殺菌,在一開始培養的時候萬小甲都是用鍋來燒熱了殺菌,其中之一就是害怕蟲子會吃掉蘑菇菌絲。而這樣又要把竹子棉花之類的搗碎,才能在鍋中熥。
每次的菌床都耗費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如果趕上暴雨過後,萬家的人也都會到山上采蘑菇,再撿迴來長蘑菇的木頭,加上自家種的,除了平日裏賣菜會處理掉一些,大部分都是被曬幹了存儲起來,等到冬天賣個好價錢。
包括養蠶之類的,萬家就沒有一天得閑過。
農村人有一把子力氣,若說能吃苦,其實被動的苦大家都能吃,隻是主動去吃苦的人什麽時候都不是多數。
院子裏熱熱鬧鬧,太小的孩子都是自個娘親給抱著,有的家是幾個孩子都帶著,大的小的,吃個飽。
萬小甲在半大的孩子桌,男孩女孩都有,農村沒有那麽多規矩,沒有到男女聞聲不見人的地步,但是到底也是有些距離的,女孩子是不可以像男孩子那麽調皮野性。
這樣的日子萬小甲幫不到太多的忙,廚房的事有婦人幫襯用不上他,大人之間有自己的事,孩子裏能說啥,他也沒啥想說的啊。一會哪個孩子跟哪個打起來了哭起來了,婦人就過來拍拍打打,關心夾著責罵,一會孩子忘了就又帶著眼淚玩在一起。
所以他就老老實實的發呆,本以為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卻聽到了萬千山關於府城不分家就加稅的小道消息。
古代分家是很重要的事情,村裏沒有幾個人分家的,基本上幾世同堂,都是正常。一大家子在一起,紛紛擾擾難免,有些人就會因此自私任性,有的人比較負責就很容易多承擔,這是算不清楚的,剛才他聽到那些女人說的八卦,就聽到了不少的抱怨。
而分家也是一種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事情,生存艱難,不抱團就容易被各個擊破,這也是萬小甲一直無法實現小家小戶獨門獨院的願望的原因之一。分家在這裏來看是一件比較另類的事情,而大多數的長輩都是掌權者,他們最喜歡一家人圍在身邊,但是當老人故去,群龍無首的時候,兄弟之間不是那麽容易相處的。
“這是我在府城給一家人送家具知道的,那家人也是因為分家急衝衝買的家具,府城消息早,咱們這邊還沒什麽動靜,我打聽著似乎是跟賦稅有關係。”萬千山也不敢肯定,但是他能把這事說出來,而萬大河臉上也並無異色,萬小甲猜測這事八成是有的。
“咱們朝廷不是減免賦稅了麽,怎麽分家跟賦稅有什麽關係?”萬大地想不明白,就是因為當年朝廷說流民一年減免安置,而此地土壤也不算貧瘠,再加上另外的各種因素考慮下來,萬家就在此地紮根建族。
“並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趕著時間分家的人有很多。”萬千山在府城一個勁的接了好多趟活,都是跟搬家買東西有點關係。
作為族長萬大河沒接到消息還不敢亂說,萬千山說了沒關係,而且這消息是萬千山細心打聽的。去年挖河的徭役今年還要繼續,此地地勢低窪,需要常年防備,隻是為此確實要付出很多的辛苦。
如今把分家和賦稅聯係起來,一家的賦稅按照人頭和壯丁來計算,兄弟多的就占便宜一些,但是若分成小家,每家每戶都要出勞力。
周朝剛建立,百廢待興,前邊一年給你時間是讓你活下來,眾人歎息,隻盼著以後日子可千萬不要太難。
萬大河隻將此事告訴了萬大地,況且這隻是一個猜測,村裏其他的人家還並不知曉。
萬大地不敢將此事聲張,裝作不知,繼續招待眾人,
這種事情實在是在所難免,再說,信息本身也就是這樣傳遞的。
王氏的優越感在生了雙胞胎之後,頗為膨脹。萬百裏初為人父,由著王氏犯懶。但是金花和小豬的尿布介子是大丫二丫洗,二丫心裏並不願意,這次再偷偷罵,李氏就隻是歎了口氣,不過還是讓二丫注意恭敬。
王氏生產之前隻是懶了些,但是生了之後,學會使喚人了。但是家裏她能使喚誰呢,上次使喚兩個丫頭弄出來個打井的事她還記著呢。但是有媳婦在,於氏是不會動手的,這個時代的婆婆都是多年媳婦熬成婆,如同父為子綱,婆婆就是媳婦的綱。
想來想去,她坐月子堅決不能碰冷水,這一年的舒坦日子終於是能落個結實,心裏再無隱憂。萬百裏不可能洗的,洗了幾天就撂挑子了。
王氏也不吭聲,沒有尿布了就跟萬百裏要,也不問髒尿布怎麽處理,於氏見到不像樣,就讓兩個丫頭洗,但是當年兩丫頭的尿布難道是放在那裏自己變幹淨的麽。
沒出月子的孩子不能見風,一直和王氏在一起,萬小甲也就是抱出來那天看看,等到滿月的時候,王氏從屋裏走出來,整個人都白胖了一圈。
八月出生,九月滿月,等到孩子抱出來的時候,農忙已經過去,村子裏來了不少的人。這家帶點雞蛋,那家帶塊布,來萬家賀喜。十個雞蛋就是正常的禮,布也都是一些自己的手工布。萬家的院子做的好,籬笆高,平日裏沒有機會仔細見,如今都是三五成群的在家裏左看右看。
萬家的大棚在剛蓋的時候就引起村裏熱議,費這麽大勁蓋個菜園,再休整休整都能住人了,所以萬方圓賣菜的事村人好事者也都在心裏盤算著萬家掙了多少錢。
滿月酒萬百裏把產婆又請了來,坐在於氏下首,院子裏擺滿了東家西家借來的大桌,王氏滿麵春風,來人都圍著她道喜,再說些她月子裏不知道的八卦,王氏也不像從前那般不敢與人多說話,沒有生出兒子的女人在村裏是會被另眼相看的,李氏對此也是深有體會。
“百裏家的,你這對雙胞胎可是咱們村的頭一迴,還是對龍鳳胎,這可真是有福啊,”馬氏的眼睛小,稍微笑一笑就看不見了,轉過臉看到萬小甲又道,“這是你們家大孫子吧,瞧著可真俊啊。”
“就是怎麽沒見過小甲的姥姥啊,小甲想姥姥沒有啊。”馬氏想要摸摸萬小甲的臉,被他給扶扶帽子躲了過去。
“我爹娘那山高路遠自然是難以相見,確實沒你有福氣,三五天的就能迴娘家看看。”李氏正擦把手過來,廚房剛忙活半天累的不行,聽到這話就不高興了,但是好日子裏又不好把人趕走,隻這麽以軟帶硬的迴了一句。沒生出兒子的時候就是她舌頭最長,她可是聽到過好幾次。
王氏正興頭上,唱這麽一出她隻低頭逗逗懷裏的小豬。
“這高興的日子說那些做什麽,隻要兒女過的好,做父母的都是放心的,誰家不都是這樣。”很快有人圓場,轉而誇獎起孩子相貌,但是孩子太小了,抱出來有一迴了,小豬沒一會就哭了起來,王氏立刻哄著給抱了進去。
沒眼色好日子找茬的人不是那麽多見,但到底還是有幾個,看不得別人好。馬氏是換親來的,平日裏也好招惹是非,就見不得別人高興,自個兒子學的沒個人樣,八九歲的時候還喜歡光著墊爬樹。
什麽三五天迴娘家看看,那是三五天就被打,被打了就滿村的哭嚎,然後就是迴娘家繼續嚎,娘家要是真日子過得好怎麽會換親,攪和的她哥哥嫂子的日子更不好過,兩邊被埋怨馬氏也不知悔改,依舊東家長西家短,是以大家都不愛跟她來往。
人群很快又把話題轉移到了依房而建的大棚,打聽起賣菜的營生。李氏不太會應付這種場麵,而於氏自然更不會老老實實的告訴別人,隻表麵的跟別人盤算生活的艱苦,而大棚到底隻能賣個冬天,其他的季節,棚子裏都是養蘑菇。
萬小甲摸索出了蘑菇的一些方法,但是沒有恆溫技術的蘑菇,生長有很多需要照顧的地方,還有對培養基的殺菌,在一開始培養的時候萬小甲都是用鍋來燒熱了殺菌,其中之一就是害怕蟲子會吃掉蘑菇菌絲。而這樣又要把竹子棉花之類的搗碎,才能在鍋中熥。
每次的菌床都耗費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如果趕上暴雨過後,萬家的人也都會到山上采蘑菇,再撿迴來長蘑菇的木頭,加上自家種的,除了平日裏賣菜會處理掉一些,大部分都是被曬幹了存儲起來,等到冬天賣個好價錢。
包括養蠶之類的,萬家就沒有一天得閑過。
農村人有一把子力氣,若說能吃苦,其實被動的苦大家都能吃,隻是主動去吃苦的人什麽時候都不是多數。
院子裏熱熱鬧鬧,太小的孩子都是自個娘親給抱著,有的家是幾個孩子都帶著,大的小的,吃個飽。
萬小甲在半大的孩子桌,男孩女孩都有,農村沒有那麽多規矩,沒有到男女聞聲不見人的地步,但是到底也是有些距離的,女孩子是不可以像男孩子那麽調皮野性。
這樣的日子萬小甲幫不到太多的忙,廚房的事有婦人幫襯用不上他,大人之間有自己的事,孩子裏能說啥,他也沒啥想說的啊。一會哪個孩子跟哪個打起來了哭起來了,婦人就過來拍拍打打,關心夾著責罵,一會孩子忘了就又帶著眼淚玩在一起。
所以他就老老實實的發呆,本以為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沒想到卻聽到了萬千山關於府城不分家就加稅的小道消息。
古代分家是很重要的事情,村裏沒有幾個人分家的,基本上幾世同堂,都是正常。一大家子在一起,紛紛擾擾難免,有些人就會因此自私任性,有的人比較負責就很容易多承擔,這是算不清楚的,剛才他聽到那些女人說的八卦,就聽到了不少的抱怨。
而分家也是一種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事情,生存艱難,不抱團就容易被各個擊破,這也是萬小甲一直無法實現小家小戶獨門獨院的願望的原因之一。分家在這裏來看是一件比較另類的事情,而大多數的長輩都是掌權者,他們最喜歡一家人圍在身邊,但是當老人故去,群龍無首的時候,兄弟之間不是那麽容易相處的。
“這是我在府城給一家人送家具知道的,那家人也是因為分家急衝衝買的家具,府城消息早,咱們這邊還沒什麽動靜,我打聽著似乎是跟賦稅有關係。”萬千山也不敢肯定,但是他能把這事說出來,而萬大河臉上也並無異色,萬小甲猜測這事八成是有的。
“咱們朝廷不是減免賦稅了麽,怎麽分家跟賦稅有什麽關係?”萬大地想不明白,就是因為當年朝廷說流民一年減免安置,而此地土壤也不算貧瘠,再加上另外的各種因素考慮下來,萬家就在此地紮根建族。
“並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趕著時間分家的人有很多。”萬千山在府城一個勁的接了好多趟活,都是跟搬家買東西有點關係。
作為族長萬大河沒接到消息還不敢亂說,萬千山說了沒關係,而且這消息是萬千山細心打聽的。去年挖河的徭役今年還要繼續,此地地勢低窪,需要常年防備,隻是為此確實要付出很多的辛苦。
如今把分家和賦稅聯係起來,一家的賦稅按照人頭和壯丁來計算,兄弟多的就占便宜一些,但是若分成小家,每家每戶都要出勞力。
周朝剛建立,百廢待興,前邊一年給你時間是讓你活下來,眾人歎息,隻盼著以後日子可千萬不要太難。
萬大河隻將此事告訴了萬大地,況且這隻是一個猜測,村裏其他的人家還並不知曉。
萬大地不敢將此事聲張,裝作不知,繼續招待眾人,
這種事情實在是在所難免,再說,信息本身也就是這樣傳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