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諶的這一句話,直說的酈誌心中熱血澎湃。他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劉諶贈金讓他前來成都,又親自召見,絕對是要重用自己了。至於將來會怎麽個重用法,他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卻可以預見到了,肯定


    和自己生平所學有關。


    “漢王但有所差,屬下萬死不辭!”酈誌情緒激動的說道。所謂士為知己者死,他現在就有這樣的衝動。對於酈誌的表態,劉諶十分滿意的點點頭,沉吟道:“善長啊,你可知道這礦產中什麽礦產對於我蜀漢最為重要!”無規矩不成方圓,酈誌字善長,既然現在他已經是自己的下屬了,劉諶自然不可能在跟他


    稱兄道弟了。


    酈誌見劉諶有意考校自己,不由精神一震,毫不猶豫的拱手迴答道:“迴漢王,當以金銀銅礦與鐵礦最為重要,其餘次之。”


    劉諶微微一頷首,話鋒一轉又道:“那你對於這些礦產在蜀中的分部情況可有了解?”


    酈誌略作沉吟,張口說道:“就目前情況來說,我蜀漢武陽、南安、臨邛等縣產鐵,俞元縣、來唯等縣出銅,朱提、雙柏、羊山、堂琅等縣出銀,漢嘉、博南縣產金……”


    聽著酈誌侃侃而談,劉諶不由連連點頭。這個酈誌果然是地理方麵的人才,對於蜀中礦產分布居然也是耳熟能詳。


    劉諶此前通過和郤正的了解,知道了蜀漢朝廷對於礦產也有大規模開采,比如說就有專門設有鐵官管理鐵礦開采。說起在蜀漢目前諸多礦產已開采中,尤以漢嘉的金與朱提的銀最為豐富,品質最好,在三國裏享有盛名。劉禪統治時代,更是在南中曾建立銀窟數十座,專門開采銀礦,這也成為了支撐蜀漢經濟的支柱之


    一。


    當然,這些礦產的開采隻有國家才有權利開采,私人是不允許開采。一經發現,那是要判重刑,甚至要掉腦袋的。但是盡管如此,由於經年累月的長期大肆開采,以及開采技術的落後,造成了大量的破壞和浪費,這些已開采資源已經瀕於枯竭,不複中用。所以,這也是蜀漢後期國力走大滑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所在了


    。


    “你說的一點都不錯!隻是這些已開采礦產資源已經快要枯竭了,本王需要另尋新礦產,你可明白我的意思?”劉諶沉聲說道。


    酈誌微微一愣,隨即疑聲道:“莫不是漢王打算讓我去尋找金銀銅鐵四礦嗎!”


    劉諶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也可以這麽說吧!本王擬任命你為大司農丞,負責蜀漢所有礦產的開采與管理,不知道你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


    酈誌深吸了一口氣,如果說大司農是九卿之一,那這這大司農丞則屬於九卿輔官,屬於四品官了。而他今年剛滿三十,又初投劉諶,若得此官職,也可謂一步登天了。隻是心動歸心動,酈誌也深知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他雖然對礦產方麵也有所涉獵,可那也隻是皮毛而已。一旦自己把事情辦砸了的話,恐怕以後也算是前途盡毀了。同樣他也很清楚,如果自己推脫的話


    ,劉諶也會因此小覷自己,再難獲重用。


    想到這裏,酈誌不由有些左右為難起來。一時間,蹙眉沉思起來。劉諶看著一臉複雜表情的酈誌,淡然道:“本王知道這對你來說,可能有些為難了。但是有點你放心,本王並非讓你一人去尋找礦產,我會調派一些有著豐富經驗的老礦工去協助你,可以說你是負責帶隊的


    人。”


    “不僅如此,本王也不會讓你漫無目的去尋找,而是給你劃定一個範圍,重點考察突破,充分發揮你熟悉地利的優勢。”劉諶循循善誘道。


    酈誌聽劉諶這麽一說,心中稍緩,沉吟片刻,一咬牙道:“承蒙漢王如此看重,屬下必當全力以赴。”


    “很好,本王果然沒有看錯人!”劉諶忍不住起身讚道。酈誌下定決心接下任務之後,整個人反而一下子輕鬆了不少。他拱了拱手,有些好奇的問道:“不知漢王所劃定的範圍是何處?”他也是好奇,這個看起來十分年輕的漢王,莫非還能知道這蜀中哪裏肯定出


    礦產嗎!


    劉諶微微一笑,道:“你可去越雋郡治所邛都附近山脈尋找鐵礦,然後再去陰平郡治所陰平附近山脈尋找金礦,先以此二者為主吧!”


    其實劉諶所說的邛都和陰平大致就是後世四川攀枝花,以及甘肅文縣附近的陽山金礦所在地。這也是他根據後世地圖,大概推算出的地名。再具體到某處山脈,那他自己也不清楚了。


    酈誌見劉諶說的有模有樣,甚至具體到了某一地方,不由吃驚不已的看向劉諶,弱弱的問道:“敢問漢王何以知道的如此確切?”劉諶自然不能說老子是一千多年後的人,當然知道四川有什麽東西在什麽地方最為多了。他隨意敷衍道:“這個是本王曾經在一些古書籍中看到過,經過我自己整理和推斷後,估算出來的位置,你可以用心


    去尋找一二!”


    酈誌不由歎服道:“主公學識之淵博,令屬下佩服之至!”


    劉諶打了個哈哈,又道:“對了,你在邛都時,要注意其它礦產的開采,比如說煤礦與石油!”


    說起來攀枝花那可是個寶地啊,不僅鐵資源豐富,還有大量的煤礦和石油。這煤礦資源在西漢時代就已經被發現了,隻是並沒有大規模的使用而已。


    酈誌微微一愣,不解的問道:“恕屬下愚鈍,這個石油乃是何物?”


    劉諶錯愕一番,這才想起來,石油這個名詞是在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才提及的,至於現在該如何稱唿,他也不清楚。


    於是,劉諶斟酌著說道:“石油就是石頭中提煉出來的一種像水一樣的東西,黑色不能食,但是可以燃燒的液體。”


    酈誌聞言,恍然大悟道:“原來主公說的是洧水啊!”


    這下到是換成劉諶驚訝不解了,奇道:“你說的洧水就是石油?”


    酈誌點頭附和道:“應該是吧!我大漢班固前輩所著的《漢書·地理誌》中曾有過相關記載,提及‘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想必就是主公所說的石油了!不過,這個石油一說,確實比這洧水更加貼切些。”劉諶這才知道原來在東漢就已經發現石油了,隻是並沒有明確其用途,甚至沒有將其大規模推廣到軍事當中來。現在迴想起曆史來,石油也是在五代及宋金遼元時期才被大規模用於戰事之中,隻不過那時


    候被稱為猛火油罷了。當初班固發現石油的時候據說是在水邊,與砂石和泉水相混雜,時斷時續地流出來。當地百姓用野雞尾毛將其沾取上來,采集到瓦罐裏。當時他們也隻知道石油遇火可以燃燒,卻並沒有進一步發掘其作用


    。


    可是不管怎麽說,既然酈誌知道這東西,那就算找對人了。“如此甚好,你看看到時候能不能想出辦法找到並取出此油來。本王到時候別有用處!”劉諶連忙囑咐道。


    酈誌見劉諶如此看重此物,不由鄭重的點了點頭,道:“請主公放心,屬下記下了!”


    劉諶交代完後,這才笑道:“既如此,你便速去找郤正,一切人員調撥以及物資所需,隻管找他解決。本王希望你的動作越快越好,蜀漢的複興可就全在你身上了!”


    “是,主公!”酈誌重重的應了一聲。能夠學以致用,被上級領導委以重任是所有人的心願。此時的酈誌便被劉諶說的熱血沸騰,恨不能馬上撲到未來的工作當中去,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成績來。


    看著鬥誌滿滿的酈誌轉身離去,劉諶會心一笑,終於了了心中一樁大事。若酈誌能夠不負所望,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那麽對於蜀漢國力的提高,又將是濃重的一筆。


    等酈誌離開之後,劉諶又特地將此次新提拔的蜀漢朝廷大司農鄧良找了過來,詢問了他相關農業方麵的知識。


    鄧良乃是蜀漢名臣鄧芝之子,為人耿直,學識淵博。劉諶便將微服私訪中所發現的諸多弊端和他進行了探討與總結。鄧良聽了劉諶關於後世農業種植方麵的相關知識後,大感欽佩。尤其是對劉諶提出官府出資雇傭那些流民與農夫,在農耕閑暇時間裏興修各地水渠,將所挖出的淤泥免費送於當地農戶做肥料時,更是忍不


    住拍案叫絕。


    因為這樣做,簡直就是一舉三得。不僅解決了流民與農夫的生計問題,而且也疏通了渠道,免費獲得種植肥料。


    劉諶對此笑而不語,隻是令他負責將所探討的農業知識結合現有的種植技術重新整理成文,然後發布到各郡縣,指導當地農戶種植,以期達到科學種田,提高糧食產量的目的。


    鄧良剛升任大司農,正思考如何在任上做出些成績來。聞聽劉諶的命令後,不禁喜出望外,一下子就應承下來。他深知如此不僅僅是做出成績的問題,說不得自己整理出文獻後,可以借此青史留名。


    而劉諶之所以將這個留名的機會讓給他,除了拉攏人心外,也是他要處理的事情還有很多,根本沒有心思和精力去撰寫相關文獻。事實證明,劉諶的決定是非常的英明。鄧良為了整理發表新的種植技術文,不僅參考了大量的文獻,更是向劉諶學習,親自下郡縣拜訪當地老農,詢問相關種植經驗,整個人忙的不亦樂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天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