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灣聞言蹙眉道:“怎麽姐夫難道有廢長立幼的心思?侄兒那麽優秀,以姐夫的睿智,決然不會那麽做的!”
孫婭輕歎道:“可關鍵是二皇子劉慶也很出色啊,小小年紀,卻是文武雙全。論身手武藝,已經不輸於勝兒了。”
孫灣沉吟道:“那個劉慶可是南王孟虯的外孫?”對於劉慶,孫灣還是有一定的印象,畢竟劉勝和劉慶是劉諶最早的兩個兒子。後來雖然劉諶又有了數子和數女,卻也是後來的事情了,他們還很小。孫婭點了點頭,又歎道:“是啊!跟你說句實話吧,他和慶兒的歲數差不多,又有南王撐腰,他們又不是真正的嫡長子身份,姐姐這心裏多少有些懸著啊!”這話隱藏在孫婭心中多年,她從來沒有對任何人
說過,哪怕是對劉諶和崔鶯鶯都不曾透露過。
孫灣感覺到了孫婭那發自心中的擔憂,沉吟片刻後,說道:“崔皇後的意思呢?”孫婭想了想,又搖頭道:“哎,我也說不清楚。感覺她對勝兒和慶兒都挺好的!鶯鶯姐,一切以陛下為主。從不會幹涉政事方麵的事情。而且鶯鶯姐雖然愛陛下,也貴為一國之後。卻從來沒有爭寵或者以皇
後之勢淩人,是難得的好皇後。這一點讓那些宮女和下人們都是發自肺腑的尊重她。”
孫灣微微一愣,隨即了然的點了點頭,感慨道:“哎,聽姐姐你這麽一說,我到是有些開始羨慕姐夫了。他能有這麽一個好皇後,正是夫複何求啊!”身為皇家人,孫灣很清楚崔鶯鶯之所以替劉諶生了三個女兒,卻沒有再生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身份的原因。畢竟以崔鶯鶯商賈之女的身份能夠在這個世家豪族林立的時代,得到皇後之位,已經是可遇不可
求的事情了。
若崔鶯鶯真為劉諶誕下皇子的話,那這個嫡子身份將成為皇位最有利的爭奪者之一。可是在這個講究身份背景的年代,多少會為劉諶帶來一定的煩惱。
“唉……”孫婭也是跟著歎了一口氣。她自然明白弟弟這麽說的意思,其實她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這也是她至今依舊真心尊重這個毫無皇後架子的崔鶯鶯原因。孫灣見孫婭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略一沉吟之後,忽然堅定的緊了緊拳頭道:“姐姐你放心吧!雖然我現在不是皇帝了,但是我相信自己在江東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一定會助勝兒坐穩這太子之位的!
”
如果說在此之前,孫灣已經徹底失去了人生奮鬥的目標,那麽從他再次看到少年劉勝,以及姐姐的一番話後,重新找到了奮鬥目標。
孫灣決定曲線救國,竭力幫助蜀漢完成統一大業。這樣不僅可以報仇雪恨,也算是孫家的另一種形式延續吧!畢竟以後的江山雖然仍姓劉,可再怎麽說劉勝也是孫家的外孫,有著一半孫氏的血脈啊!
孫婭見弟弟似乎重新找到了鬥誌,心中開心之餘,也是多了一份安心。有娘家人幫忙的感覺真好,她也知道有江東娘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兒子的太子位置就會穩固多了。
而東吳已經不在了,那些文臣武將們,相比之下也一定會更加力挺有著一半江東血脈的劉勝,這樣自己兒子也等於有了更多的幫手。就不用在擔心南蠻會傾盡全力幫助和向劉諶施壓了。公元278年大年初六,劉諶在長安未央宮裏以蜀漢皇帝的身份正式接見了以東吳前皇帝孫灣為首的東吳代表團。而隨著孫灣親自將降表和文簿名冊遞交給了劉諶,東吳也正式宣告滅亡,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天下震驚。
劉諶鄭重的接過圖冊,雖然東吳僅剩一個建平郡,兵馬不過兩三萬,文武不過百,可是他畢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尤其還是一個過去無比強大的吳國,這都讓劉諶不得不重視。
為了安慰東吳文臣武將,也是為了兩晉和南吳做表率作用。劉諶特意加封吳國公,加封遠在建平的陸抗為荊州牧,其餘一眾東吳文武封官賜宅均有封賞,可謂皆大歡喜。
至於為何沒有直接封孫灣為吳王,除了有意遵循劉邦當年所製定的非劉姓不得封王的舊例外,劉諶也是不願意在看到曆史上西晉那樣的眾王叛亂的後遺症。由於東吳的歸降,加之新年到來,使得長安一直沉寂在喜慶之中。這種喜慶熱鬧的氛圍也並沒有伴隨正月的結束而結束,長安反而慢慢成為了天下關注的焦點。因為正月之後,這裏將舉行蜀漢第一屆科舉
會試考試。
兩年之前,劉諶便成立了學部與兵部兩個新的衙門,分別有諸葛懷與關越擔任科舉與武舉組織考試事宜。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策劃與宣傳,先後在蜀漢勢力範圍內進行了推廣。去年各郡縣分別招才取士,已經產生了數百名通過童試的秀才,以及通過鄉試的舉人。
這些通過科考考試的舉人們將與通過武舉選拔的武生們齊聚長安,準備參加年後即將舉辦的第一屆科舉會試以及武舉會試。
除了這些蜀漢勢力範圍的數百名才子參加此次的科舉會試外,還有一些其餘州郡的考生,他們在通過錦江書院的“專業”考核之後與背景調查後,也獲得了今年會試的資格。
而他們人數雖然隻有數十人,但是同時匯聚長安,卻成為了最亮眼的招牌,成功的吸引了天下的眼球。
長安城中央,一輛馬車慢慢的從遠處行駛而來。隨著進入長安街繁華的鬧市區後,馬車行駛速度也變得愈加緩慢起來。
“停車吧!”馬車內傳出一聲渾厚的男中音,隨意的語氣中卻帶著一絲的不容拒絕。
馬車“副駕駛”位上的一名中年漢子聽後,略一猶豫後,便令駕車的馬夫將車靠邊停了下來。
“老爺……”中年漢子待到馬車停下來之後,四處張望一番後,這才身手矯健的跳下馬車,然後躬身將車簾掀了起來。馬車之中鑽出一名年約四十歲上下,渾身透露著陽剛之氣的英武男人。他隨意的看了一眼一手掀起車簾,眼睛卻在不停的掃視人群的中年漢子,不由輕笑道:“長普啊,不用如此緊張嘛。朕、呃,我不過是出來看看而已!”
孫婭輕歎道:“可關鍵是二皇子劉慶也很出色啊,小小年紀,卻是文武雙全。論身手武藝,已經不輸於勝兒了。”
孫灣沉吟道:“那個劉慶可是南王孟虯的外孫?”對於劉慶,孫灣還是有一定的印象,畢竟劉勝和劉慶是劉諶最早的兩個兒子。後來雖然劉諶又有了數子和數女,卻也是後來的事情了,他們還很小。孫婭點了點頭,又歎道:“是啊!跟你說句實話吧,他和慶兒的歲數差不多,又有南王撐腰,他們又不是真正的嫡長子身份,姐姐這心裏多少有些懸著啊!”這話隱藏在孫婭心中多年,她從來沒有對任何人
說過,哪怕是對劉諶和崔鶯鶯都不曾透露過。
孫灣感覺到了孫婭那發自心中的擔憂,沉吟片刻後,說道:“崔皇後的意思呢?”孫婭想了想,又搖頭道:“哎,我也說不清楚。感覺她對勝兒和慶兒都挺好的!鶯鶯姐,一切以陛下為主。從不會幹涉政事方麵的事情。而且鶯鶯姐雖然愛陛下,也貴為一國之後。卻從來沒有爭寵或者以皇
後之勢淩人,是難得的好皇後。這一點讓那些宮女和下人們都是發自肺腑的尊重她。”
孫灣微微一愣,隨即了然的點了點頭,感慨道:“哎,聽姐姐你這麽一說,我到是有些開始羨慕姐夫了。他能有這麽一個好皇後,正是夫複何求啊!”身為皇家人,孫灣很清楚崔鶯鶯之所以替劉諶生了三個女兒,卻沒有再生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身份的原因。畢竟以崔鶯鶯商賈之女的身份能夠在這個世家豪族林立的時代,得到皇後之位,已經是可遇不可
求的事情了。
若崔鶯鶯真為劉諶誕下皇子的話,那這個嫡子身份將成為皇位最有利的爭奪者之一。可是在這個講究身份背景的年代,多少會為劉諶帶來一定的煩惱。
“唉……”孫婭也是跟著歎了一口氣。她自然明白弟弟這麽說的意思,其實她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這也是她至今依舊真心尊重這個毫無皇後架子的崔鶯鶯原因。孫灣見孫婭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略一沉吟之後,忽然堅定的緊了緊拳頭道:“姐姐你放心吧!雖然我現在不是皇帝了,但是我相信自己在江東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一定會助勝兒坐穩這太子之位的!
”
如果說在此之前,孫灣已經徹底失去了人生奮鬥的目標,那麽從他再次看到少年劉勝,以及姐姐的一番話後,重新找到了奮鬥目標。
孫灣決定曲線救國,竭力幫助蜀漢完成統一大業。這樣不僅可以報仇雪恨,也算是孫家的另一種形式延續吧!畢竟以後的江山雖然仍姓劉,可再怎麽說劉勝也是孫家的外孫,有著一半孫氏的血脈啊!
孫婭見弟弟似乎重新找到了鬥誌,心中開心之餘,也是多了一份安心。有娘家人幫忙的感覺真好,她也知道有江東娘家人的支持和幫助,兒子的太子位置就會穩固多了。
而東吳已經不在了,那些文臣武將們,相比之下也一定會更加力挺有著一半江東血脈的劉勝,這樣自己兒子也等於有了更多的幫手。就不用在擔心南蠻會傾盡全力幫助和向劉諶施壓了。公元278年大年初六,劉諶在長安未央宮裏以蜀漢皇帝的身份正式接見了以東吳前皇帝孫灣為首的東吳代表團。而隨著孫灣親自將降表和文簿名冊遞交給了劉諶,東吳也正式宣告滅亡,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天下震驚。
劉諶鄭重的接過圖冊,雖然東吳僅剩一個建平郡,兵馬不過兩三萬,文武不過百,可是他畢竟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尤其還是一個過去無比強大的吳國,這都讓劉諶不得不重視。
為了安慰東吳文臣武將,也是為了兩晉和南吳做表率作用。劉諶特意加封吳國公,加封遠在建平的陸抗為荊州牧,其餘一眾東吳文武封官賜宅均有封賞,可謂皆大歡喜。
至於為何沒有直接封孫灣為吳王,除了有意遵循劉邦當年所製定的非劉姓不得封王的舊例外,劉諶也是不願意在看到曆史上西晉那樣的眾王叛亂的後遺症。由於東吳的歸降,加之新年到來,使得長安一直沉寂在喜慶之中。這種喜慶熱鬧的氛圍也並沒有伴隨正月的結束而結束,長安反而慢慢成為了天下關注的焦點。因為正月之後,這裏將舉行蜀漢第一屆科舉
會試考試。
兩年之前,劉諶便成立了學部與兵部兩個新的衙門,分別有諸葛懷與關越擔任科舉與武舉組織考試事宜。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策劃與宣傳,先後在蜀漢勢力範圍內進行了推廣。去年各郡縣分別招才取士,已經產生了數百名通過童試的秀才,以及通過鄉試的舉人。
這些通過科考考試的舉人們將與通過武舉選拔的武生們齊聚長安,準備參加年後即將舉辦的第一屆科舉會試以及武舉會試。
除了這些蜀漢勢力範圍的數百名才子參加此次的科舉會試外,還有一些其餘州郡的考生,他們在通過錦江書院的“專業”考核之後與背景調查後,也獲得了今年會試的資格。
而他們人數雖然隻有數十人,但是同時匯聚長安,卻成為了最亮眼的招牌,成功的吸引了天下的眼球。
長安城中央,一輛馬車慢慢的從遠處行駛而來。隨著進入長安街繁華的鬧市區後,馬車行駛速度也變得愈加緩慢起來。
“停車吧!”馬車內傳出一聲渾厚的男中音,隨意的語氣中卻帶著一絲的不容拒絕。
馬車“副駕駛”位上的一名中年漢子聽後,略一猶豫後,便令駕車的馬夫將車靠邊停了下來。
“老爺……”中年漢子待到馬車停下來之後,四處張望一番後,這才身手矯健的跳下馬車,然後躬身將車簾掀了起來。馬車之中鑽出一名年約四十歲上下,渾身透露著陽剛之氣的英武男人。他隨意的看了一眼一手掀起車簾,眼睛卻在不停的掃視人群的中年漢子,不由輕笑道:“長普啊,不用如此緊張嘛。朕、呃,我不過是出來看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