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諶的最終點評,武舉殿試算是劃上了句號。接下來,劉諶將周處他們的試卷進行匯總評分,手中禦筆勾勾畫畫,當場給出了最終的評分。


    在所有人的注視中,劉諶環顧四下,朗聲宣布道:“朕宣布第一屆武舉探花分別為胡士、李苾、李海。三人分別加封為振威中郎將,平虜中郎將與武衛中郎將一職!”劉諶的宣讀結果一出,胡士與李苾等三人無不精神一震,連忙叩頭謝恩,尤其是李海,原本應該是最後一名,可是卻也搭上了封賞的末班車,獲得了中郎將的封賞,哪怕是排名比較靠後,也十分的滿意了


    。


    對於中郎將這樣的封賞,眾文武雖然覺得不低了,到也沒有太多的意外。畢竟這一次劉諶大力推廣武舉選將,若不能給出豐厚的賞賜,又如何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己方陣營之中呢!


    “武舉榜眼為張奕、周處。分別加封他二人為廣威將軍與,廣武將軍。”劉諶接著宣布道。周處是個直性子的人,他之前並沒有想過自己會取得第一。甚至說身為一個“外國人”,能夠獲得第二的名次,還被一下子擢升為雜號將軍,他已經感到很滿意了。而張奕能夠從一介裨將軍,直接跨越到雜


    號將軍,更是覺得不枉此行了。當全場注目的觀點齊刷刷的落到馬隆身上的時候,一向老成持重的馬隆也有些不淡定了。這到不是說他能夠獲得武狀元的稱號,更是因為榜眼都獲得了雜號將軍的封賞。那麽自己就要真正的成為一名蜀漢


    將軍了,甚至說將來很可能獨領一軍。這讓已經三十多歲的馬隆,難免有些心潮澎湃起來。


    “朕宣布,第一屆武舉狀元獲得者為馬隆。加封中堅將軍,希望你可以真正的成為我蜀漢的中堅將軍!”劉諶目視馬隆,抑揚頓挫的緩緩說道。


    “謝吾皇陛下,末將定不負陛下的信任與重托,必將肝腦塗地,死而後已。”馬隆上前一步,跪倒在地,激動的說道。


    劉諶微微頷首,對於馬隆這個曆史上有記載的名將,他也確實抱了很大的希望。


    至此,第一屆武舉算是塵埃落定了。一直在旁邊觀看的左思等科舉考生也是一個個情緒高漲。他們通過劉諶對武舉殿試結果的加封,似乎也預感到了自己將來錦繡的前程。


    隨著馬隆與周處等人謝恩離去之後,科舉殿試也正式拉開了帷幕。麵對左思等人的火熱目光,劉諶沉聲道:“現在開始科舉殿試,與他們一樣。朕仍然是由朕出題,你們迴答,你們有半柱香時間考慮。”看著在各自座位上坐定待答的左思等人,劉諶沉吟道:“你們通過層層選拔到這裏,足以說明你們的能力了。朕不打算再考你們的辭賦與策問,朕隻考你們一道題,你們就迴答一下各自心中的為官之道吧。


    ”劉諶的題目讓滿朝文武,包括左思他們都大感意外。甚至左思與潘嶽昨晚還猜測過今天可能會出的殿試題目,包括什麽天下大勢的分析等等,為此他們還惡補討論了很久。可惟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問題


    ,還是一題定乾坤,這讓他們不得不無比慎重起來。


    不過,有了武舉的考試先例,他們都很清楚自己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寫出心中的答案,哪怕是答案不夠完美,有些倉促那也是要抓緊時間寫出來。


    片刻的沉思之後,左思等六人紛紛提筆,奮筆疾書起來。滿朝文武皆是將目光不停的掃向在場六人,暗自猜測誰將會是這一次的文狀元。半柱香的功夫很快就到了,隨著呂蕤最後一個收筆,劉諶的首席太監頭子徐公公親自將六人的試卷交到了諸葛懷手中,因為按照劉諶的要求,宣讀答案是由學部衙門第一負責人諸葛懷宣讀出來,以示公平


    公正性。


    要說這一次參加科舉殿試的都是當代文豪,他們的答卷不僅文筆出眾,更是善於引經據典,堪稱佳文。


    諸葛懷第一個讀的便是左思的試卷,左思在文中引用了前漢光祿大夫劉向著的《說苑》三十篇,講解為官之道,將官員分為“六正六邪。“六正”為:一、高矚遠矚,防患末然,此為“聖”。二、虛心盡意,扶善鋤惡,此為“良”。三、夙興夜寐,進賢不懈,此為“忠”。四、明察成敗,轉禍為福,此為“智”。五、克盡職守,廉浩奉公,此為“貞”


    。六、剛正不阿,敢爭敢諫,此為“直”。“六邪”為:一、安官貪祿,不務公事,此為“庸”。二、溜須拍馬,曲意逢迎,此為“諛”。三、巧言令色,嫉賢妒能,此為“奸”。四、巧舌如簧,挑撥離間,此為“讒”。五、專權擅勢,結黨營私,此為“賊”


    。六、幕後指揮,興風作浪,此為“險”。


    現在的左思為人高傲,很類似於後世的憤青,他更是結合六正六邪之說,對比東漢末年的一些高官進行了點名抨擊,說辭甚是激烈,這讓蜀漢朝中少部分官員居然忍不住低下了頭。


    劉諶對此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評價,隻是靜靜的傾聽。向左思這樣的憤青,用的好那就是魏征式的人物,這對於震懾一些懶政無為的官吏,還是有一定的用處。


    此後,夏侯湛,任蕃、何逢、呂蕤等人分別站在不同角度,對為官之道進行了評說。他們的觀點相對比較柔和,沒有什麽驚人之語,比較中規中矩。“孔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愚以為為官之道,首先便要有真才實學。孔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其二為官要勤政惠民。孔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其三,為官便要先敬


    其事,後謀其食。孔曰:……”諸葛懷鏗鏘有力的宣讀著自己手中的試題,朗讀間盡不自覺的點起頭來。


    這最後一份試卷乃是潘安所寫,在曆史上潘安也算是一個為官一任比較出色的官吏了。雖然並沒有因為其出色的政績而獲得顯官,但是仍然算是可圈可點。


    這一次,潘安引經據典,將儒學大師孔子在《論語》中所述的為官之道,結合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觀點雖不說新穎,到也算是無可挑剔了。


    滿朝文武靜靜的聽著,等到朗誦結束之後,齊刷刷的將目光投向了劉諶,等待著劉諶最後的評判。“孟子曾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不管這話到底偏激與否,朕和他的觀點有些相似,我以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為官者,尤其是身為父母官,你們就要時刻記住要有為百姓服務的精神,否


    則這官也就別當了。”劉諶語重心長的說道。“陛下聖明,臣等受教了!”劉諶新穎的觀點讓在場所有人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都齊聲讚頌起來。畢竟即便劉諶說的是違心話,可是這姿態卻是做足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天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