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微微挺直了身體,毫不避諱的說道:“今天下四分,蜀漢已經占據了益州、涼州、秦州、雍州以及荊州的東三郡等地,地盤明顯超過了我大晉與西晉以及南吳了。”


    司馬攸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隨即又有些不服氣的說道:“不錯,論地盤蜀漢確實比我們另外三國任一國家要大些。可是論富庶程度以及人口、人才來說,並不比我們占優勢吧!”劉弘輕歎一口氣道:“這恐怕隻是陛下的主觀臆斷吧!不錯,若換在十年之前,陛下的說法完全正確,那個時候的西蜀偏僻,經濟相當落後。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人才儲備上都無法與咱們中原地區相比。可


    是那也隻是以前了。”


    “那現在又如何了?”司馬攸蹙眉道。劉弘正色道:“實不相瞞,微臣這兩年派人對蜀漢做了一個認真的調查與了解,想要了解如何為何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這才知道那裏很多中小郡縣的富庶程度不僅不遜於中原,甚至成都的繁華已經超過了


    長安與洛陽。至於陛下說的人口與人才儲備,蜀漢也已經超過我們了。”


    司馬攸聞言失聲道:“這怎麽可能!”雖然說蜀漢的崛起讓天下人為之側目,但是沒有真正去過蜀漢的人,他們是永遠無法想象蜀漢的發展速度。


    當然,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也是因為蜀漢離中原偏遠,加上蜀漢青龍衛受到過重創之後,有漢魂組織的存在,別國的細作實力大不如前了。劉弘拱手道:“微臣豈敢欺瞞陛下!既然陛下有所懷疑,微臣就逐一分析給陛下聽吧。首先,從經濟說起。自打劉諶複國以來,一直大力推行各項改革。如今不僅開辟了大黑山與陽山這樣豐富的礦產帶,又


    有劍南春與蜀錦、蜀紙書籍等等主導產品,再加上與周邊異族互通有無,進行貿易,經濟早已今非昔比了。”“至於人口數量,這些年來,蜀漢輕徭薄賦,與民休養,還建立了名喚醫院的官署,使得百姓因疾病死亡人口大大減少。另外,除了鼓勵生育,更是將周邊異族擄來的奴隸充入蜀漢境內,人口數量自然也就


    增長上來了。”劉弘頓了頓,接著說道。


    司馬攸聞言,插言道:“這算什麽,咱們位於中原地區,人口總數大,論生育起來又怎麽會少於蜀漢啊!買賣異族奴隸,那能增加多少人口啊!”“陛下說的沒錯,可是陛下不要忘記了,蜀漢已經穩定多年,百姓富裕起來了。很多人在有心人的蠱惑下,大量的遷移到了蜀漢境內居住,我們根本堵不住啊!尤其是蜀漢占據了富庶的雍州與荊州部分土地


    之後,人口增長就更加迅猛了。”劉弘解釋道。


    人口增長意味著什麽,最直接的收益便是兵源與稅收了。若是沒有人口,縱然得到了廣袤的涼州,那也不過是雞肋。一時間,司馬攸默然無語,竟不知道從何說了。就連一旁的嵇喜也是忍不住搖頭歎氣。劉弘說的他並不是完全不清楚,隻是又有幾個人敢如此在自家君王麵前說別國強於自己呢?萬一皇帝聽了不爽了,把


    你痛罵一頓,甚至把哢嚓了,你找誰說理去啊?劉弘並不理會司馬攸他們的神情,接著說道:“從人才方麵來說,蜀漢大肆招錄蜀漢名臣後裔,同時在軍隊中推行比武選才,地方設置三級教育和招賢館納士,不拘一格招收人才。這兩年又推行了科舉與武


    舉取士,更是引得四方來投。”


    司馬攸一直默默的聽著劉弘的解釋,通過劉弘說的這些,可以看出恐怕應該是確有其事了。他甚至猜測劉弘所掌握的情報,絕對不是隻有自己問的那些。


    “這麽說你認為西晉也不行了?”司馬攸若有所思的問道。


    麵對司馬攸的這個問題,劉弘微微沉思片刻後,搖頭道:“自打武帝殯天以後,惠帝敦厚,西晉朝廷被權奸賈充與外戚楊駿所把持,內亂不斷,實力早已今非昔比了。”


    劉弘說的算是比較隱晦了,西晉自打一分為三後,傻皇帝司馬衷繼位,這就已經注定了他衰亡的下場了。


    司馬攸微微頷首,也不為難劉弘,接著說道:“那南吳孫皓,掌握了江東以往大部分的實力,與西晉和我大晉都有著同盟關係。又有長江之險,蜀漢想要侵吞,恐怕也絕非易事吧!”劉弘看了司馬攸一眼,道:“孫皓此人殘暴嗜殺,乃是少有的暴君。再加上東吳孫灣率部歸順了蜀漢,使得蜀漢今後討伐時,有了大義與極大的便利。而蜀漢水軍威力已經顯現出來,雖然目前還不如南吳水


    軍,但是卻等於與南吳共分長江天險了。”


    說到這裏,劉弘鄭重其事的說道:“至於陛下所說的同盟關係,從來都是利者和。尤其是我們三國地盤多有交雜之處,微臣料定南吳用不了多久必然會向我大晉開戰。”


    司馬攸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個道理他自然明白。隻是劉弘將司馬衷的西晉與南吳孫皓說的如此不堪,忍不住問道:“那根據你的調查,劉諶其人如何也!”


    劉弘並不避諱的說道:“劉諶實乃蜀漢少有的雄主,此人上馬能橫朔,最近有聽說下馬能賦詩。尤其是其在改革與創造方麵,頗有見地,常常能有神來之筆。”


    司馬攸神情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好半天後突然冒出一句,道:“那你以為我大晉,或者說朕如何呢!”


    劉弘微微一愣,他顯然沒有想到司馬攸會這麽直接的問自己。不過,劉弘到底是劉弘,他拱了拱手,正色迴道:“既然陛下問了,微臣就鬥膽直言了。陛下性格溫和,待人寬厚,聰慧過人,亦是我大晉少有的賢主。隻可惜陛下建國太晚,目前僅有青徐二州,周邊不僅


    強敵環伺,又有西晉的存在,所以目前比之蜀漢稍有不足也。”


    劉弘為人正直,雖然久在官場沉浸,可是還是學不會阿諛奉承。他對司馬攸的評價可以說很中肯,別小看賢主與雄主隻有一字之差,可是在亂世之中,雄字明顯更適合賢字。


    司馬攸也無愧於劉弘的待人寬厚溫和一說,麵對劉弘的近乎大逆不道的說辭,不僅沒有發怒治罪,也沒有反問劉弘為何不去投蜀漢,隻是低頭沉思不語。


    一旁的嵇喜見氣氛有些凝重,便出來圓場道:“對了,和季啊。你之前分析蜀漢人口的時候說,在有心人的蠱惑之下,有許多百姓遷移到了蜀漢境內。這是何意?到底那有心人是誰呢!”


    隨著嵇喜的問話,司馬攸也放棄了沉思,將目光重新看向劉弘,似是在等待他的迴答。因為之前,他將注意力放在了蜀漢的崛起之上,確實沒有在意到這一點。劉弘點點頭,正色道:“不錯。據微臣調查,那些有心之人並非單指某一個人,也可以說是他們一個名喚道教的門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昊天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