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乃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通過變法使得秦國逐漸成為了富裕強大的國家,最終使得秦國橫掃六合,建立了大一統的強秦政權。
隻是商鞅在變法中得罪了不少舊有貴族利益獲得者,最終被殺,連屍身都被施以車裂之刑,可謂下場淒涼。
司馬攸之所以說自己如果要變法,那劉弘就是商鞅,意思就是點名說要讓劉弘來主持變法工作。
而劉弘說他已經做好當商鞅的準備了,意思便是說如果有機會能夠通過變法使得東晉能夠興盛起來,甚至同秦國那般最終一統天下的話,縱然自己會有危險和悲慘的下場,他也都死而無憾了。
司馬攸聽了劉弘的話,心中熱血澎湃的同時,還有些小感動與小酸楚。一時間,他居然不知道該如何迴答才好了。嵇喜連忙打圓場,笑道:“陛下,你們何必說得如此凝重。既然我們都覺得變法勢在必行,是件好事情,又何必想的那麽悲觀嘛!再說了,陛下您不是那昏庸的秦惠王。和季你也不是那隻知變法,不知變通
的商鞅,我堅信曆史是不會重演的嘛!”
“不錯,朕隻要強盛的大晉,不要屈死的商鞅!”司馬攸斬釘截鐵的說道。
劉弘欣慰的叩首道:“若如此,微臣願誓死以報陛下之恩!”
司馬攸擺了擺手,走到劉弘麵前,親自將他攙扶起來,語氣溫和的說道:“既然劉卿早已有了變法之意,便與朕談談這變法之策吧!總不能直接將劉諶的那套全部生搬硬套來吧!”劉弘謝恩之後,含笑道:“微臣您說的沒錯,生搬硬套自然不可以,畢竟咱們兩國國情不同。不過,微臣細細研究過蜀漢的那些變革舉措,有不少到是可以仿照。這樣做的好處,也可以使得我們變法少走一
些彎路。”
司馬攸若有所思的道:“嗯?比如說呢!”
劉弘淡然一笑道:“比如之前微臣說的以教製教,再比如說他們的用才製度!”司馬攸那也屬於政治型人才,再聽了劉弘的話後,忍不住蹙眉道:“對於你說的蜀漢用人製度,也不算是什麽秘密,實話說朕也聽暗影組織介紹過。隻是你也說了,蜀漢推行三級教育由來已久,他們的世族
力量不似我們中原這麽強盛,若推行科舉恐怕阻力很大。”劉弘迴答道:“陛下,微臣所說的並不是科舉與武舉。微臣到是覺得蜀漢的軍中比武選才與招錄蜀漢名臣後裔值得一用。自武帝代魏建晉以來,咱們內部紛亂不斷,元氣大傷。如今十餘年過去了,很多原忠
魏或者其它世家的子弟也逐漸該到嶄露頭角的時候了。”由於西晉先後經曆鍾會之亂,曹奐複起以及後來的一分為三,使得其勢力範圍內不少世家豪強。甚至文臣武將的後代們處於觀望之中。而司馬攸他們處於穩妥考慮,也是觀察或者閑置。劉弘的意思就是重
用他們,提拔新人。
司馬攸頷首道:“善。不過,非是朕小心,這用人之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劉弘點頭道:“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劉諶當初那麽做,又何嚐沒有風險呢!再者,微臣也聽說了咱們大晉的暗影組織了。有他們在,料想無大礙。”
“陛下,既然您有變法的決心,也決議將變法交由和季去做。那麽您得給予他足夠的權利啊,這變法一道可不是那麽容易啊!”嵇喜開口道。
他這表麵上是幫助劉弘封官要權,其實從另一方麵來說,也是為了保護司馬攸,萬一變法造成什麽不可收拾的天怒人怨時,也好讓劉弘站出來在前麵頂缸。司馬攸自然明白嵇喜話外之意,不過變法事關重大,雖然身為皇帝,他也不敢就這樣輕易的乾坤獨斷,畢竟現在且不說世家豪強實力強大,還有原正統的西晉在側呢。他可不敢過於得罪他們,以免他們全
部倒戈投迴西晉。
“這樣吧,劉卿你先迴去列一份詳細的變法內容,明日朝堂之上,朕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討此事,以免讓你在今後的變革中受到羈絆。”司馬攸沉吟道。
劉弘清楚司馬攸說的好聽,其實就是怕群臣反對之聲過大,所以想要明天朝堂之上試試水,看看字能否控製的了局麵。
“是,陛下!”劉弘最終還是拱手領命道。自古變革一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他還隻是臣下的情況。
次日朝堂之上,司馬攸端坐皇宮正殿龍椅之上,群臣拜見之後,司馬攸直切主題道:“近日,朕聽聞蜀漢的科舉與武舉收獲頗豐,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眾文武聽後,一陣交頭接耳後,琅琊郡王兼平北將軍司馬倫出列,有些不屑的說道:“陛下,那劉諶通過什麽科舉招攬到的大多乃是一些寒門下士,甚至有些不過是販夫走卒,算不得什麽,不值得一提!”
司馬倫乃是司馬懿的九兒子,論身份的話,司馬攸還得叫他一聲叔父。當然,在曆史上他也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西晉八王之亂中的趙王。原本寒門出身的何楨聞言,忍不住站出來,反駁道:“平北將軍此言差矣,寒門之中不乏飽學之士。前魏的郭嘉郭奉孝大人,與賈詡賈文和大人皆是寒門中人,可是他們無一不是算無遺策的智謀之士,難道
他們也不值得一提嗎!”
“是啊!何大夫說的對。”一些同樣寒門出身的文臣武將們小聲附和起來,用語言表示支持何楨。
“這、這……”司馬倫沒有想到自己隨口一說,居然引起了何楨等寒門人士的強烈反響,一時有些語塞起來。要說何楨雖然隻是光祿大夫,可是他與現在的驃騎大將軍羊祜乃是莫逆之交,而羊祜的同母姐姐羊徽瑜是司馬攸的養母,又算是保皇黨了。可以說,這其中的關係不可謂不錯綜複雜,一個不好就容易得罪
人。何楨見司馬倫被自己辯的無話可說,不由接著說道:“我在說說平北將軍口中的販夫走卒吧!現在的蜀漢東三郡的都督劉傑,據說便是劉諶昔日拔於行伍之間的走卒,此人能文能武,乃是劉諶的左膀右臂,
值得一提否?”
司馬伷見自己的九弟被何楨咄咄逼人問的無話可說,不由眉毛一挑,站出來厲聲喝道:“何大夫,你為何總是拿前朝與敵國的人來舉例,你這樣比喻,是何居心?”
如果說何楨與羊祜、嵇喜等等屬於保皇派,那麽司馬倫與司馬伷則屬於徐州派或者說是藩王派了。而司馬伷正是東晉徐州派的代表,屬於實權人物,有著屬於自己一派的文臣武將。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西晉的存在,以及司馬攸需要藩王們的支持所導致。除此之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司馬攸此人性格溫和,才出現了司馬伷與司馬倫他們有時候敢於和自己唱
對台戲。不過,雖說司馬攸性格溫和,但是再怎麽說他是皇帝,即便有時候做出一些退讓,比如說為了讓羊祜總領司馬伷經營了許久的徐州,司馬攸以大將軍之職相授。司馬伷也不得不妥協也接受,迴到朝中任職
。司馬伷不同於司馬倫,他曾經也是獨霸一州的實力王。這一頂大帽子蓋下來,讓何楨有些受不了了,想要辯駁卻又不敢硬頂,隻能憋得臉色通紅起來。
隻是商鞅在變法中得罪了不少舊有貴族利益獲得者,最終被殺,連屍身都被施以車裂之刑,可謂下場淒涼。
司馬攸之所以說自己如果要變法,那劉弘就是商鞅,意思就是點名說要讓劉弘來主持變法工作。
而劉弘說他已經做好當商鞅的準備了,意思便是說如果有機會能夠通過變法使得東晉能夠興盛起來,甚至同秦國那般最終一統天下的話,縱然自己會有危險和悲慘的下場,他也都死而無憾了。
司馬攸聽了劉弘的話,心中熱血澎湃的同時,還有些小感動與小酸楚。一時間,他居然不知道該如何迴答才好了。嵇喜連忙打圓場,笑道:“陛下,你們何必說得如此凝重。既然我們都覺得變法勢在必行,是件好事情,又何必想的那麽悲觀嘛!再說了,陛下您不是那昏庸的秦惠王。和季你也不是那隻知變法,不知變通
的商鞅,我堅信曆史是不會重演的嘛!”
“不錯,朕隻要強盛的大晉,不要屈死的商鞅!”司馬攸斬釘截鐵的說道。
劉弘欣慰的叩首道:“若如此,微臣願誓死以報陛下之恩!”
司馬攸擺了擺手,走到劉弘麵前,親自將他攙扶起來,語氣溫和的說道:“既然劉卿早已有了變法之意,便與朕談談這變法之策吧!總不能直接將劉諶的那套全部生搬硬套來吧!”劉弘謝恩之後,含笑道:“微臣您說的沒錯,生搬硬套自然不可以,畢竟咱們兩國國情不同。不過,微臣細細研究過蜀漢的那些變革舉措,有不少到是可以仿照。這樣做的好處,也可以使得我們變法少走一
些彎路。”
司馬攸若有所思的道:“嗯?比如說呢!”
劉弘淡然一笑道:“比如之前微臣說的以教製教,再比如說他們的用才製度!”司馬攸那也屬於政治型人才,再聽了劉弘的話後,忍不住蹙眉道:“對於你說的蜀漢用人製度,也不算是什麽秘密,實話說朕也聽暗影組織介紹過。隻是你也說了,蜀漢推行三級教育由來已久,他們的世族
力量不似我們中原這麽強盛,若推行科舉恐怕阻力很大。”劉弘迴答道:“陛下,微臣所說的並不是科舉與武舉。微臣到是覺得蜀漢的軍中比武選才與招錄蜀漢名臣後裔值得一用。自武帝代魏建晉以來,咱們內部紛亂不斷,元氣大傷。如今十餘年過去了,很多原忠
魏或者其它世家的子弟也逐漸該到嶄露頭角的時候了。”由於西晉先後經曆鍾會之亂,曹奐複起以及後來的一分為三,使得其勢力範圍內不少世家豪強。甚至文臣武將的後代們處於觀望之中。而司馬攸他們處於穩妥考慮,也是觀察或者閑置。劉弘的意思就是重
用他們,提拔新人。
司馬攸頷首道:“善。不過,非是朕小心,這用人之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啊!”
劉弘點頭道:“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劉諶當初那麽做,又何嚐沒有風險呢!再者,微臣也聽說了咱們大晉的暗影組織了。有他們在,料想無大礙。”
“陛下,既然您有變法的決心,也決議將變法交由和季去做。那麽您得給予他足夠的權利啊,這變法一道可不是那麽容易啊!”嵇喜開口道。
他這表麵上是幫助劉弘封官要權,其實從另一方麵來說,也是為了保護司馬攸,萬一變法造成什麽不可收拾的天怒人怨時,也好讓劉弘站出來在前麵頂缸。司馬攸自然明白嵇喜話外之意,不過變法事關重大,雖然身為皇帝,他也不敢就這樣輕易的乾坤獨斷,畢竟現在且不說世家豪強實力強大,還有原正統的西晉在側呢。他可不敢過於得罪他們,以免他們全
部倒戈投迴西晉。
“這樣吧,劉卿你先迴去列一份詳細的變法內容,明日朝堂之上,朕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討此事,以免讓你在今後的變革中受到羈絆。”司馬攸沉吟道。
劉弘清楚司馬攸說的好聽,其實就是怕群臣反對之聲過大,所以想要明天朝堂之上試試水,看看字能否控製的了局麵。
“是,陛下!”劉弘最終還是拱手領命道。自古變革一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他還隻是臣下的情況。
次日朝堂之上,司馬攸端坐皇宮正殿龍椅之上,群臣拜見之後,司馬攸直切主題道:“近日,朕聽聞蜀漢的科舉與武舉收獲頗豐,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眾文武聽後,一陣交頭接耳後,琅琊郡王兼平北將軍司馬倫出列,有些不屑的說道:“陛下,那劉諶通過什麽科舉招攬到的大多乃是一些寒門下士,甚至有些不過是販夫走卒,算不得什麽,不值得一提!”
司馬倫乃是司馬懿的九兒子,論身份的話,司馬攸還得叫他一聲叔父。當然,在曆史上他也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西晉八王之亂中的趙王。原本寒門出身的何楨聞言,忍不住站出來,反駁道:“平北將軍此言差矣,寒門之中不乏飽學之士。前魏的郭嘉郭奉孝大人,與賈詡賈文和大人皆是寒門中人,可是他們無一不是算無遺策的智謀之士,難道
他們也不值得一提嗎!”
“是啊!何大夫說的對。”一些同樣寒門出身的文臣武將們小聲附和起來,用語言表示支持何楨。
“這、這……”司馬倫沒有想到自己隨口一說,居然引起了何楨等寒門人士的強烈反響,一時有些語塞起來。要說何楨雖然隻是光祿大夫,可是他與現在的驃騎大將軍羊祜乃是莫逆之交,而羊祜的同母姐姐羊徽瑜是司馬攸的養母,又算是保皇黨了。可以說,這其中的關係不可謂不錯綜複雜,一個不好就容易得罪
人。何楨見司馬倫被自己辯的無話可說,不由接著說道:“我在說說平北將軍口中的販夫走卒吧!現在的蜀漢東三郡的都督劉傑,據說便是劉諶昔日拔於行伍之間的走卒,此人能文能武,乃是劉諶的左膀右臂,
值得一提否?”
司馬伷見自己的九弟被何楨咄咄逼人問的無話可說,不由眉毛一挑,站出來厲聲喝道:“何大夫,你為何總是拿前朝與敵國的人來舉例,你這樣比喻,是何居心?”
如果說何楨與羊祜、嵇喜等等屬於保皇派,那麽司馬倫與司馬伷則屬於徐州派或者說是藩王派了。而司馬伷正是東晉徐州派的代表,屬於實權人物,有著屬於自己一派的文臣武將。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西晉的存在,以及司馬攸需要藩王們的支持所導致。除此之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司馬攸此人性格溫和,才出現了司馬伷與司馬倫他們有時候敢於和自己唱
對台戲。不過,雖說司馬攸性格溫和,但是再怎麽說他是皇帝,即便有時候做出一些退讓,比如說為了讓羊祜總領司馬伷經營了許久的徐州,司馬攸以大將軍之職相授。司馬伷也不得不妥協也接受,迴到朝中任職
。司馬伷不同於司馬倫,他曾經也是獨霸一州的實力王。這一頂大帽子蓋下來,讓何楨有些受不了了,想要辯駁卻又不敢硬頂,隻能憋得臉色通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