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張政看見城中心方向原街道上一艘艘朦艟順水而下,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張政苦澀一笑,轉身看了看身邊僅剩下的千餘南吳士卒,忍不住心中苦歎不已。之前的大水讓許多來不及登城的士卒被大水衝走,至於是死是活亦或者失蹤,就不得而知了。
最要命的是有些士卒連武器都丟失了,現在臉上仍然掛滿了恐懼之色,軍無戰心,士氣顯得極為低落。
在唐彬的命令下,蜀軍的舟船慢慢停了下來,無數蜀軍弓箭手對準了城牆上的張政軍,而一些大嗓門的士卒則齊聲呐喊道:“城牆上的吳軍聽著,江陵已破。降者免死!”所有南吳軍士卒的目光紛紛投向了張政,看著部下狼狽不堪的模樣,張政知道大勢已去,心中不忍,剛想要說話。卻見城門樓另一側趕來數百兵馬,為首一個年輕人老遠就喊道:“張政,敵軍在前,為何不
下令攻擊!”
張政聞言一看,卻見來人正是步闡之子步璿。
步璿一麵朝著張政趕來,一麵對手下兵馬下令道:“你們還愣著幹嘛,沒有看到敵軍已經在眼皮子底下了嗎!弓箭手射擊!”
步璿算是孫皓的死忠了,而他之所以下令立刻攻擊,為的就是逼迫張政不得不與他一起垂死抵抗,以此來斷了張政可能想要不戰而降的後路。
步璿的帶來的數百人中,立刻分出一部分弓箭手來,彎弓搭箭便朝著城樓下的唐彬水軍射擊。而城下的蜀軍猝不及防之下,雖然南吳軍的箭雨稀稀拉拉,但是仍然被步璿軍射倒了數十人。
唐彬見狀不由勃然大怒,手中佩劍直指步璿軍所在的方位,大聲喝令道:“弓箭手射擊!”
蜀軍士卒冷不防遭到攻擊,早已經將弓箭瞄向了步璿軍。在得到了唐彬的攻擊後,紛紛怒射,一連三輪箭雨射去,步璿軍頓時被射倒一大片。
人數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步璿軍被射得抬不起頭來,紛紛躲在城牆之下。步璿看到唐彬也帶人退到城牆之後,卻並沒有還擊的意思,不由怒道:“張政莫非爾真打算投降乎?”張政眼中閃過一絲陰霾與猶豫之色,終於緩步走向步璿。步璿三步並兩步來到他麵前,指著張政的鼻子破口大罵道:“張政,陛下待你不薄,難道你就是這樣迴報陛下的嗎!你若是再不下令還擊,休怪我不
客氣了!”
張政一咬牙,猛然拔出佩刀,刺向步璿的胸口。
“你……”步璿眼睛瞪的溜圓,一臉的不甘與憤怒,他做夢也想不到張政居然敢當眾殺自己。
張政默然拔出佩刀,用低沉無比的聲音道:““對不起了。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將士們無謂的犧牲了!”
隨著步璿的屍身轟然倒地,他帶來的親衛這才紛紛迴過神來,嚎叫著揮刀撲向了張政。
張政手下的親兵部眾見狀,頓時不答應了,立馬揮刀迎了過去。兩軍在城牆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隻是由於步璿帶來的人馬本來就少於張政所部,再加上之前被蜀軍又射死射傷一百多人。如今步璿已死,蜀軍的弓箭手在城下虎視眈眈,很快便抵擋不住了。而等到步璿的親衛死忠戰死的差不多時候,步
璿軍慢慢放棄了抵抗。
在控製住城牆上的局勢後,張政並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他的目光更多的是迷離與痛苦之色。
城下的唐彬被城牆上突發的變故,弄的也有些懵了。不過,他也看出了張政似乎並沒有打算頑抗到底的意思,便靜觀其變,等候張政最後的抉擇。
“將軍?”張政的親衛隊長見主將沉默不語,猶如老僧入定一般,不由擔憂的看了城下的蜀軍一眼,輕聲提醒道。
張政迴過神來,慢慢轉頭看著城牆上千餘南吳殘兵敗將,但見他們臉有戚戚然。半晌後,輕歎道:“你們放下武器,投降吧!”
一眾南吳殘兵敗將聽後,頓時露出一臉輕鬆的表情,紛紛將武器扔到了地上。看得出來,他們也實在是失去了再戰鬥下去的勇氣。
到是張政的親衛隊長似乎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急忙問道:“將軍,難道您不打算歸附蜀漢嗎!”
親衛隊長說的很含蓄,唯恐直白的話語會進一步刺激到神情有些不對勁的張政。
張政慘笑一聲道:“你我職責不同,你們可以投降,而我卻不能夠投降。再者,我張家世受大吳厚恩。我已經背叛過一次了,不能夠再背叛第二次了。”
張政所說的已經背叛過一次,其實是指之前因孫灣北伐徐州,被孫皓趁機篡奪了江東。他迫於大勢所趨,也歸附了孫皓。隻是那個時候,張政尚可以孫灣與孫皓乃是吳國內部,甚至是孫氏家族之間的鬥爭來安慰自己。可是如果投降蜀漢的話,那麽他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了。況且他的家族還在江東,若是他就這麽率部投降的
話,家族勢必會受到孫皓的報複打擊。
至於張政為何會選擇殺死步璿,並下令士卒停止抵抗,也是因為大勢所趨。而且在他內心深處,早已經對孫皓的暴虐無道行為深惡痛絕,多少次他在夜裏後悔的睡不著覺。
“將軍,若是您不願意歸附。屬下願意誓死護衛您突圍。”親衛隊長鄭重的說道。
張政輕輕擺了擺手,憑借著自己手中這一千多的殘兵敗將,即便城中沒有發大水,也絕無可能從數萬蜀軍的眼皮子底下殺出去。
親衛隊長見狀,還想要再勸。卻見張政突然將手中鋼刀橫於脖頸,道:“這是我最後的軍令了,你們投降不要再做無畏的犧牲了!”
言罷,張政手腕一翻,一抹鮮血從灑在了鋼刀之上。
“將軍!”親衛隊長慘唿一聲,搶步來到張政麵前,將張政的屍身抱住。
張政平素帶手下十分寬厚,尤其是對自己的親衛十分不錯,所以深受部下愛戴。他的一幹親兵見狀,紛紛從地上撿起刀劍,也學著張政一起抹脖子自殺了。
張政的親衛隊長麵無表情的將張政輕輕放倒在地,拿起張政自刎的鋼刀,道:“將軍,下輩子我還要做您手下的兵。”說完,他也橫劍自刎而死。城牆上一眾南吳殘兵敗將見狀,更是一個個麵若死灰。他們雖然沒有選擇與張政的親衛隊那樣自殺,但是卻一個個低垂著頭蹲在地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自殺的勇氣,而少數膽怯者,抱著膝蓋輕聲抽泣起
來。
唐彬將城牆上的一切看在眼裏,不由長歎一聲,南吳也不乏忠義之士。
另一方麵,寧隨與陸抗也率眾分別殺向江陵城西與城東。隨著寧隨斬殺了步璣後,西門宣告失守。而在陸抗的親自勸說下,東門的伍延放棄抵抗,率部投降。
待到大水稍退之後,陸抗一麵清剿城中南吳殘部,使人向劉傑報捷,一麵安撫城中豪強士紳與百姓,助其重建家園,並承諾會上報蜀漢朝廷,減免江陵兩年的稅賦,使得江陵城局勢慢慢趨於穩定。至此,江陵之戰以陸抗水淹江陵,全殲步闡所部的南吳軍而告終,而荊北全境也因此盡歸蜀漢所有。
張政苦澀一笑,轉身看了看身邊僅剩下的千餘南吳士卒,忍不住心中苦歎不已。之前的大水讓許多來不及登城的士卒被大水衝走,至於是死是活亦或者失蹤,就不得而知了。
最要命的是有些士卒連武器都丟失了,現在臉上仍然掛滿了恐懼之色,軍無戰心,士氣顯得極為低落。
在唐彬的命令下,蜀軍的舟船慢慢停了下來,無數蜀軍弓箭手對準了城牆上的張政軍,而一些大嗓門的士卒則齊聲呐喊道:“城牆上的吳軍聽著,江陵已破。降者免死!”所有南吳軍士卒的目光紛紛投向了張政,看著部下狼狽不堪的模樣,張政知道大勢已去,心中不忍,剛想要說話。卻見城門樓另一側趕來數百兵馬,為首一個年輕人老遠就喊道:“張政,敵軍在前,為何不
下令攻擊!”
張政聞言一看,卻見來人正是步闡之子步璿。
步璿一麵朝著張政趕來,一麵對手下兵馬下令道:“你們還愣著幹嘛,沒有看到敵軍已經在眼皮子底下了嗎!弓箭手射擊!”
步璿算是孫皓的死忠了,而他之所以下令立刻攻擊,為的就是逼迫張政不得不與他一起垂死抵抗,以此來斷了張政可能想要不戰而降的後路。
步璿的帶來的數百人中,立刻分出一部分弓箭手來,彎弓搭箭便朝著城樓下的唐彬水軍射擊。而城下的蜀軍猝不及防之下,雖然南吳軍的箭雨稀稀拉拉,但是仍然被步璿軍射倒了數十人。
唐彬見狀不由勃然大怒,手中佩劍直指步璿軍所在的方位,大聲喝令道:“弓箭手射擊!”
蜀軍士卒冷不防遭到攻擊,早已經將弓箭瞄向了步璿軍。在得到了唐彬的攻擊後,紛紛怒射,一連三輪箭雨射去,步璿軍頓時被射倒一大片。
人數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步璿軍被射得抬不起頭來,紛紛躲在城牆之下。步璿看到唐彬也帶人退到城牆之後,卻並沒有還擊的意思,不由怒道:“張政莫非爾真打算投降乎?”張政眼中閃過一絲陰霾與猶豫之色,終於緩步走向步璿。步璿三步並兩步來到他麵前,指著張政的鼻子破口大罵道:“張政,陛下待你不薄,難道你就是這樣迴報陛下的嗎!你若是再不下令還擊,休怪我不
客氣了!”
張政一咬牙,猛然拔出佩刀,刺向步璿的胸口。
“你……”步璿眼睛瞪的溜圓,一臉的不甘與憤怒,他做夢也想不到張政居然敢當眾殺自己。
張政默然拔出佩刀,用低沉無比的聲音道:““對不起了。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將士們無謂的犧牲了!”
隨著步璿的屍身轟然倒地,他帶來的親衛這才紛紛迴過神來,嚎叫著揮刀撲向了張政。
張政手下的親兵部眾見狀,頓時不答應了,立馬揮刀迎了過去。兩軍在城牆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隻是由於步璿帶來的人馬本來就少於張政所部,再加上之前被蜀軍又射死射傷一百多人。如今步璿已死,蜀軍的弓箭手在城下虎視眈眈,很快便抵擋不住了。而等到步璿的親衛死忠戰死的差不多時候,步
璿軍慢慢放棄了抵抗。
在控製住城牆上的局勢後,張政並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他的目光更多的是迷離與痛苦之色。
城下的唐彬被城牆上突發的變故,弄的也有些懵了。不過,他也看出了張政似乎並沒有打算頑抗到底的意思,便靜觀其變,等候張政最後的抉擇。
“將軍?”張政的親衛隊長見主將沉默不語,猶如老僧入定一般,不由擔憂的看了城下的蜀軍一眼,輕聲提醒道。
張政迴過神來,慢慢轉頭看著城牆上千餘南吳殘兵敗將,但見他們臉有戚戚然。半晌後,輕歎道:“你們放下武器,投降吧!”
一眾南吳殘兵敗將聽後,頓時露出一臉輕鬆的表情,紛紛將武器扔到了地上。看得出來,他們也實在是失去了再戰鬥下去的勇氣。
到是張政的親衛隊長似乎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急忙問道:“將軍,難道您不打算歸附蜀漢嗎!”
親衛隊長說的很含蓄,唯恐直白的話語會進一步刺激到神情有些不對勁的張政。
張政慘笑一聲道:“你我職責不同,你們可以投降,而我卻不能夠投降。再者,我張家世受大吳厚恩。我已經背叛過一次了,不能夠再背叛第二次了。”
張政所說的已經背叛過一次,其實是指之前因孫灣北伐徐州,被孫皓趁機篡奪了江東。他迫於大勢所趨,也歸附了孫皓。隻是那個時候,張政尚可以孫灣與孫皓乃是吳國內部,甚至是孫氏家族之間的鬥爭來安慰自己。可是如果投降蜀漢的話,那麽他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了。況且他的家族還在江東,若是他就這麽率部投降的
話,家族勢必會受到孫皓的報複打擊。
至於張政為何會選擇殺死步璿,並下令士卒停止抵抗,也是因為大勢所趨。而且在他內心深處,早已經對孫皓的暴虐無道行為深惡痛絕,多少次他在夜裏後悔的睡不著覺。
“將軍,若是您不願意歸附。屬下願意誓死護衛您突圍。”親衛隊長鄭重的說道。
張政輕輕擺了擺手,憑借著自己手中這一千多的殘兵敗將,即便城中沒有發大水,也絕無可能從數萬蜀軍的眼皮子底下殺出去。
親衛隊長見狀,還想要再勸。卻見張政突然將手中鋼刀橫於脖頸,道:“這是我最後的軍令了,你們投降不要再做無畏的犧牲了!”
言罷,張政手腕一翻,一抹鮮血從灑在了鋼刀之上。
“將軍!”親衛隊長慘唿一聲,搶步來到張政麵前,將張政的屍身抱住。
張政平素帶手下十分寬厚,尤其是對自己的親衛十分不錯,所以深受部下愛戴。他的一幹親兵見狀,紛紛從地上撿起刀劍,也學著張政一起抹脖子自殺了。
張政的親衛隊長麵無表情的將張政輕輕放倒在地,拿起張政自刎的鋼刀,道:“將軍,下輩子我還要做您手下的兵。”說完,他也橫劍自刎而死。城牆上一眾南吳殘兵敗將見狀,更是一個個麵若死灰。他們雖然沒有選擇與張政的親衛隊那樣自殺,但是卻一個個低垂著頭蹲在地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自殺的勇氣,而少數膽怯者,抱著膝蓋輕聲抽泣起
來。
唐彬將城牆上的一切看在眼裏,不由長歎一聲,南吳也不乏忠義之士。
另一方麵,寧隨與陸抗也率眾分別殺向江陵城西與城東。隨著寧隨斬殺了步璣後,西門宣告失守。而在陸抗的親自勸說下,東門的伍延放棄抵抗,率部投降。
待到大水稍退之後,陸抗一麵清剿城中南吳殘部,使人向劉傑報捷,一麵安撫城中豪強士紳與百姓,助其重建家園,並承諾會上報蜀漢朝廷,減免江陵兩年的稅賦,使得江陵城局勢慢慢趨於穩定。至此,江陵之戰以陸抗水淹江陵,全殲步闡所部的南吳軍而告終,而荊北全境也因此盡歸蜀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