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劉阿知歸附蜀漢後,便讓兒子劉都賀在舅舅趙德輿的麾下鍛煉。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鍛煉,如今的十八歲的劉都賀不僅長高了,身材也比當初要健壯了許多,滿臉的英氣。這一次劉阿知遠征倭島,便
將他一並帶了過來。
一旁的連太郎聽後,頓時心中一動,連忙上前兩步,恭恭敬敬的說道:““嗨,請少將軍跟小人走,小人一定竭盡全力輔助少將軍。”
連太郎是個心思活泛的人,在聽到劉都賀稱唿劉阿知父親的時候,便打著好好與他拉好關係的想法來。畢竟如今兩萬裝備精良的蜀漢海軍,最直接的主帥就是眼前這位劉都督了。
等到連太郎一臉虔誠的引領著劉都賀離去的時候,一直將滿腹疑問憋在心裏的羅襲問道:“都督,你為何要向率善借這個倭將啊?”在羅襲看來,劉阿知對率善說想要留下連太郎這個可以翻譯倭語的說法,完全說不通。因為據他所知,劉都賀這次隨行的劉濤子與劉信子曾經多次去倭島做買賣,實際上都懂倭語,在溝通交流上完全沒有
問題。
隻是劉阿知從來沒有跟率善提過,羅襲自然也不會多問。至於說和連太郎投緣,劉阿知看似確實對他挺和善,但是絕對不會因此就怎樣的看重。他怎麽看都看不出初次見麵的連太郎能有什麽特殊的能力。劉阿知自然明白羅襲的想法,淡然一笑道:“連太郎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出雲港守將,但是我看得出他十分願意投靠我們。有這個地頭蛇存在,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不僅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手出雲港
,而且也代表了我們的一種態度。”羅襲眼睛一亮,恍然的說道:“噢,我明白了。我們接受拉攏連太郎,可以給其它倭人做好示範作用,這便於我們在倭島站穩腳跟,甚至拉攏一批親漢的倭人對付仇漢的倭人,也就是陛下所說的以夷製夷,
以倭製倭了。”
劉阿知淡然一笑道:“不錯,就是以倭製倭!你應當知我們此次的任務可絕不僅是幫助邪馬台,想達到我們的最終目的,光靠我們帶來的兩萬海軍,那也是遠遠不夠的事情。”
“是,都督,我明白了!”一提到此行的目的,羅襲心中的熱血不免又燃燒起來了。開疆拓土無疑是所有武將們最向往的事情,而對手是異族人的話,無疑能夠更加激發他的血性來。
看著鬥誌滿滿的羅襲,以及同樣露出一臉恍然表情的趙德輿等人,劉阿知微笑不語,心中卻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打開征戰倭島的第一步了。
當天晚上,在劉阿知主動向連太郎拋出橄欖枝後,連太郎果然當場決議歸附蜀漢。
之後在劉阿知的示意下,連太郎將出雲港所有的中低級將官全部召集到一處,一同為劉阿知與羅襲等人接風洗塵,也是引薦認識。畢竟雖說出雲港隻有數百守軍,可是卻有不同的意義。然而出雲港的這些倭兵倭將們原本在白日見識到了裝備精良的蜀漢將士後,就已經有些又羨慕又敬畏了。如今在劉阿知的拉攏示好下,尤其是在主將連太郎的威逼利誘下,主動表示要效忠蜀漢後,紛紛表
示要將倭奸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進行到底。
由此,劉阿知兵不血刃的成功策反了出雲港的所有倭軍,將出雲港變成了己方暫時的大後方。隻是為了保密期間,也是為了不讓邪馬台國生疑,劉阿知要求他們暫時保密,不要聲張出去。
第二天清晨,劉阿知對前來請安的連太郎說道:“連將軍,我們該出發去廣島了,要不然估計你們女王該等急了。”
連太郎聽後,連連搖頭表忠心道:“劉都督,卑下已經歸附了大漢,自然要以大漢臣子自居。壹與現在也已經不在是卑下的女王了!”
連太郎昨日還是邪馬台的臣子,今日就已經徹底否定了過去的身份,說的極其決然,毫無一點的內疚之情,果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這讓劉阿知也不知道該誇連太郎識時務好,還是要說他太過絕情。
劉阿知聞言微微一愣,隨即笑著點頭道:“嗯,很好。連將軍歸附之心本督必然會向陛下表奏,想來陛下知道後,也一定會封賞於你。”
連太郎大喜道:“謝謝都督,卑下一定會好好表現,盡全力輔助都督。”劉阿知點了點頭,令副將羅襲繼續領軍在出雲港休整,自己則帶著劉信子與數十名侍衛,在連太郎的帶領下策馬朝著廣島城而去。至於這數十匹戰馬還是連太郎的親衛隊所騎乘,雖然戰馬有些矮小,但是
用做代步還是綽綽有餘。
當然,劉阿知輕裝簡行,也完全不必擔心會遭到危險。因為根據昨晚劉阿知詢問連太郎倭島具體形勢的時候,就已經清楚這一路向廣島的方向還是邪馬台的勢力範圍,不會遭到敵國突襲。劉阿知也完全不擔心此去壹與會對自己不利,畢竟自己帶著的兩萬大軍可不是吃素的。一旦自己這些人有個三長兩短,那麽原本就四麵受敵,風雨飄搖的邪馬台國,在蜀漢大軍的打擊下將會迅速亡國。他
相信率善昨天趕迴去的時候,一定會將具體情況告訴壹與。
一路上,劉阿知每路過一座城池,必然會有所逗留。並沒有急著趕路。而是在連太郎的陪同下與地方守將聚餐,好好寒暄認識一番。
由於此前率善路過時,就已經下令沿途守將不許阻攔,要好生對待,所以他們表現的也是極為熱情。尤其是在有連太郎的有意無意吹捧下,這些邪馬台的地方官們更是對蜀漢又敬又畏。
另一方麵,在廣島城苦苦等待劉阿知到來的壹與,在等了兩天後,還不見劉阿知到來,終於坐不住了,派人去出雲港劉阿知。
卻得知劉阿知一路吃喝趕路的事情,壹與心情頓時很是不悅。這其中既有對劉阿知不顧己方危局的形式不滿,也有對他這種結識自己地方守將動機的猜忌。終於,在壹與不爽快要到極點的時候,劉阿知這才帶人堪堪抵達了廣島城外。而壹與為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與不爽,並沒有親自去城外迎接,隻是讓倭大夫率善代表自己去城外迎接,自己則在率領邪馬台文武在王城外等候,算是做個表麵功夫了。
將他一並帶了過來。
一旁的連太郎聽後,頓時心中一動,連忙上前兩步,恭恭敬敬的說道:““嗨,請少將軍跟小人走,小人一定竭盡全力輔助少將軍。”
連太郎是個心思活泛的人,在聽到劉都賀稱唿劉阿知父親的時候,便打著好好與他拉好關係的想法來。畢竟如今兩萬裝備精良的蜀漢海軍,最直接的主帥就是眼前這位劉都督了。
等到連太郎一臉虔誠的引領著劉都賀離去的時候,一直將滿腹疑問憋在心裏的羅襲問道:“都督,你為何要向率善借這個倭將啊?”在羅襲看來,劉阿知對率善說想要留下連太郎這個可以翻譯倭語的說法,完全說不通。因為據他所知,劉都賀這次隨行的劉濤子與劉信子曾經多次去倭島做買賣,實際上都懂倭語,在溝通交流上完全沒有
問題。
隻是劉阿知從來沒有跟率善提過,羅襲自然也不會多問。至於說和連太郎投緣,劉阿知看似確實對他挺和善,但是絕對不會因此就怎樣的看重。他怎麽看都看不出初次見麵的連太郎能有什麽特殊的能力。劉阿知自然明白羅襲的想法,淡然一笑道:“連太郎雖然隻是一個普通的出雲港守將,但是我看得出他十分願意投靠我們。有這個地頭蛇存在,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不僅我們可以名正言順的接手出雲港
,而且也代表了我們的一種態度。”羅襲眼睛一亮,恍然的說道:“噢,我明白了。我們接受拉攏連太郎,可以給其它倭人做好示範作用,這便於我們在倭島站穩腳跟,甚至拉攏一批親漢的倭人對付仇漢的倭人,也就是陛下所說的以夷製夷,
以倭製倭了。”
劉阿知淡然一笑道:“不錯,就是以倭製倭!你應當知我們此次的任務可絕不僅是幫助邪馬台,想達到我們的最終目的,光靠我們帶來的兩萬海軍,那也是遠遠不夠的事情。”
“是,都督,我明白了!”一提到此行的目的,羅襲心中的熱血不免又燃燒起來了。開疆拓土無疑是所有武將們最向往的事情,而對手是異族人的話,無疑能夠更加激發他的血性來。
看著鬥誌滿滿的羅襲,以及同樣露出一臉恍然表情的趙德輿等人,劉阿知微笑不語,心中卻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打開征戰倭島的第一步了。
當天晚上,在劉阿知主動向連太郎拋出橄欖枝後,連太郎果然當場決議歸附蜀漢。
之後在劉阿知的示意下,連太郎將出雲港所有的中低級將官全部召集到一處,一同為劉阿知與羅襲等人接風洗塵,也是引薦認識。畢竟雖說出雲港隻有數百守軍,可是卻有不同的意義。然而出雲港的這些倭兵倭將們原本在白日見識到了裝備精良的蜀漢將士後,就已經有些又羨慕又敬畏了。如今在劉阿知的拉攏示好下,尤其是在主將連太郎的威逼利誘下,主動表示要效忠蜀漢後,紛紛表
示要將倭奸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進行到底。
由此,劉阿知兵不血刃的成功策反了出雲港的所有倭軍,將出雲港變成了己方暫時的大後方。隻是為了保密期間,也是為了不讓邪馬台國生疑,劉阿知要求他們暫時保密,不要聲張出去。
第二天清晨,劉阿知對前來請安的連太郎說道:“連將軍,我們該出發去廣島了,要不然估計你們女王該等急了。”
連太郎聽後,連連搖頭表忠心道:“劉都督,卑下已經歸附了大漢,自然要以大漢臣子自居。壹與現在也已經不在是卑下的女王了!”
連太郎昨日還是邪馬台的臣子,今日就已經徹底否定了過去的身份,說的極其決然,毫無一點的內疚之情,果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這讓劉阿知也不知道該誇連太郎識時務好,還是要說他太過絕情。
劉阿知聞言微微一愣,隨即笑著點頭道:“嗯,很好。連將軍歸附之心本督必然會向陛下表奏,想來陛下知道後,也一定會封賞於你。”
連太郎大喜道:“謝謝都督,卑下一定會好好表現,盡全力輔助都督。”劉阿知點了點頭,令副將羅襲繼續領軍在出雲港休整,自己則帶著劉信子與數十名侍衛,在連太郎的帶領下策馬朝著廣島城而去。至於這數十匹戰馬還是連太郎的親衛隊所騎乘,雖然戰馬有些矮小,但是
用做代步還是綽綽有餘。
當然,劉阿知輕裝簡行,也完全不必擔心會遭到危險。因為根據昨晚劉阿知詢問連太郎倭島具體形勢的時候,就已經清楚這一路向廣島的方向還是邪馬台的勢力範圍,不會遭到敵國突襲。劉阿知也完全不擔心此去壹與會對自己不利,畢竟自己帶著的兩萬大軍可不是吃素的。一旦自己這些人有個三長兩短,那麽原本就四麵受敵,風雨飄搖的邪馬台國,在蜀漢大軍的打擊下將會迅速亡國。他
相信率善昨天趕迴去的時候,一定會將具體情況告訴壹與。
一路上,劉阿知每路過一座城池,必然會有所逗留。並沒有急著趕路。而是在連太郎的陪同下與地方守將聚餐,好好寒暄認識一番。
由於此前率善路過時,就已經下令沿途守將不許阻攔,要好生對待,所以他們表現的也是極為熱情。尤其是在有連太郎的有意無意吹捧下,這些邪馬台的地方官們更是對蜀漢又敬又畏。
另一方麵,在廣島城苦苦等待劉阿知到來的壹與,在等了兩天後,還不見劉阿知到來,終於坐不住了,派人去出雲港劉阿知。
卻得知劉阿知一路吃喝趕路的事情,壹與心情頓時很是不悅。這其中既有對劉阿知不顧己方危局的形式不滿,也有對他這種結識自己地方守將動機的猜忌。終於,在壹與不爽快要到極點的時候,劉阿知這才帶人堪堪抵達了廣島城外。而壹與為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與不爽,並沒有親自去城外迎接,隻是讓倭大夫率善代表自己去城外迎接,自己則在率領邪馬台文武在王城外等候,算是做個表麵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