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3年夏,蜀漢水軍大都督劉阿知按照劉諶的密令,從倭島率海軍跨海攻擊遼東。西晉襄平守將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一舉襲破。
隨後,劉阿知以襄平會據點,迅速向周邊郡縣進軍。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連克遼西郡、昌黎等郡,從西晉軍背後狠狠的捅了一刀。
就在劉阿知的大軍逼近右北平的時候,固守薊縣的司馬幹才得到了消息,整個人如遭重擊一般,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與此同時,整個薊縣朝廷頓時陷入了一片大亂之中。前有東晉司馬倫的瘋狂攻擊,如今後路已斷,他們退無可退了,處於東晉與蜀漢兩大強敵的包圍前後夾擊之中,後果不言自明了。於是乎,薊縣守軍士氣低迷,人人思危。相對於以前也有過西晉文武提出投降的想法,可是都遭到了司馬幹的強力清洗與壓製。但是這一次,麵對幾乎一大半的西晉文武聯合起來說西晉氣數已盡,要求停
止無謂的反抗時,即便是司馬幹這次也保持了沉默。麵對司馬幹這近乎於默許的態度,西晉文武大臣們更是聯名上書小皇帝司馬遹,一番恐嚇和捶胸跺足之後,小皇帝司馬遹也自知自己整個皇帝當不成了,很是識趣的表示便讓他們去找攝政王司馬幹與太宰
石鑒商議即可。眾文武為了生家性命以及前途著想,隻得硬著頭皮去找這兩位大佬。說實話,這兩位大佬心中也失去了抵抗的決心,接連的慘敗對於她們信心上的打擊也不是一點點的小,他們早沒了上位者那種大權在手
的快感了。
隻是話雖如此,但是到底投降誰,怎麽個投降法,以及投降後有什麽樣的待遇,這卻是眼前他們最糾結的問題。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司馬倫也得到了劉阿知跨海攻擊遼東的事情,又驚又怒之餘,更是下定了決心要給予西晉最後一擊,以免司馬幹投降蜀漢,給他帶來極大的不利。
在最後關鍵時刻,還是石冰勸住了司馬倫,認為東西兩晉在怎麽也屬於內爭。尤其是司馬幹還是與司馬攸還是同宗親戚。在司馬幹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隻要許以承諾爭取的話,他很可能會選擇投降東晉。
司馬倫雖然還有些忌恨司馬幹拚死抵抗自己大軍,使得蜀漢白撿了便宜,但是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石冰的建議。
不過,司馬倫還是不顧石冰的反對,堅持一麵派出使者入薊縣城勸降司馬幹,承諾隻有司馬幹投降的話,既往不咎,仍然可以做他的平原王。
另一麵司馬倫派心腹去說服西晉太宰石鑒投降。按照他的想法,這叫雙管齊下,但是在石冰眼裏這卻是瞎費勁。尤其是他對於司馬幹那種態度,實在是有些不合時宜。
總之,司馬倫還是同意停戰勸降了。甚至為了表示他自己的誠意,司馬倫特令大軍後退六十裏,停止對薊縣的圍攻。
“長輿,想不到我大晉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司馬幹麵對自己的心腹謀士和嶠,搖頭苦歎道。
“攝政王,時也命也。大晉衰亡,非您之過。您已經盡力了,又何必太過糾結呢!”和嶠也是輕歎了一口氣,安慰道。
“哎,老夫不甘心阿!”司馬幹不甘的握了握拳頭,又慢慢的鬆開了。想了想,接著問道:“子輿,眼下大晉敗亡已經不遠,你認為我們究竟是歸附蜀漢還是齊王呢?”不久之前,司馬倫的使者已經找上了門,將司馬倫的意思轉達了,並希望他能夠看在同宗的份上率領西晉文武歸附東晉。如果單是如此,司馬幹生氣司馬倫那種態度,但是或許也會考慮。畢竟抵抗下去的
下場他很清楚。可是偏偏蜀漢劉諶居然也派人來勸降,而且派出的使者是溫縣司馬家族的司馬甬。再者,劉諶給出的價位可比司馬倫好多了。他承諾隻有司馬幹能投降的話,可以讓他做司馬家族的族長,並且重用他們的
親族子弟。
相對於,司馬倫那個不鹹不淡的平原王來說,與西晉現在他的攝政王來說,無疑就是一種變相的貶低。而留守雖然沒有許諾封王,可是給出的條件卻足以讓他的後代受益良多。
“攝政王,您心中不是已經又了答案了嗎!又何必再問我。”和嶠微微一愣,隨即問道。
司馬幹不知可否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說實話,我這心裏也還是有些糾結啊!”從私交上來說,司馬幹與司馬倫並無交情。可從大義上來說,他應該投降東晉才是,畢竟無論是東晉還是西晉,這都是他們司馬家族的天下。所以,司馬幹如果部歸附東晉,反而投奔外姓的蜀漢的話,會
引起無數人的詬病。
和嶠也有些明白司馬幹的苦衷,直言不諱的問道:“攝政王,您以為這天下大勢最終如何?”
司馬幹聞言沉默了,半晌後,輕唿了一口氣道:“自古以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是恐怕最終還是蜀漢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和嶠點點頭,正色道:“既然攝政王您如此想,又何必再猶豫呢!您雖然是司馬家族的一員,可是您也是我們大晉的攝政王。而且齊王如果不脫離大晉的話,或許我們大晉也不會淪落到此啊!”說到這裏,和嶠頓了頓,接著說道:“再者,您現在即便選擇暫時屈辱的歸附齊王。說句難聽的話,恐怕遲早有一天還是要再次受辱投降蜀漢啊。既如此,於公於私,您都應該下定決心歸漢,又何必糾結猶
豫呢!”
聽了和嶠的話後,司馬幹深吸了一口氣,在屋中負手不停的打轉,似是再做著某種決定。
和嶠見狀,含蓄的再勸道:“攝政王,聽說司馬倫也派人去石太宰那邊去了。您當速做決斷啊!”司馬幹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了。自從石鑒當上太宰之後,為了爭權奪利,尤其是司馬幹總領的西晉朝廷大軍接連失敗的情況下,居然憑借著自身的影響,也拉攏了一批與自己政見不合的人,與自己爭
鋒相對起來。
如今司馬幹為首的攝政王派與石鑒為首的元老派,兩個派係的矛盾也是愈發強硬起來了,若不是東晉一直窮追猛打的話,恐怕兩人早已經開撕了,
“你的意思是說石鑒打算投降齊王?”司馬幹挑明話題說道,和嶠點點頭,道:“是的。不僅是他,恐怕大將軍也是有意要投降齊王啊!”
隨後,劉阿知以襄平會據點,迅速向周邊郡縣進軍。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連克遼西郡、昌黎等郡,從西晉軍背後狠狠的捅了一刀。
就在劉阿知的大軍逼近右北平的時候,固守薊縣的司馬幹才得到了消息,整個人如遭重擊一般,半天沒有說出一句話來。
與此同時,整個薊縣朝廷頓時陷入了一片大亂之中。前有東晉司馬倫的瘋狂攻擊,如今後路已斷,他們退無可退了,處於東晉與蜀漢兩大強敵的包圍前後夾擊之中,後果不言自明了。於是乎,薊縣守軍士氣低迷,人人思危。相對於以前也有過西晉文武提出投降的想法,可是都遭到了司馬幹的強力清洗與壓製。但是這一次,麵對幾乎一大半的西晉文武聯合起來說西晉氣數已盡,要求停
止無謂的反抗時,即便是司馬幹這次也保持了沉默。麵對司馬幹這近乎於默許的態度,西晉文武大臣們更是聯名上書小皇帝司馬遹,一番恐嚇和捶胸跺足之後,小皇帝司馬遹也自知自己整個皇帝當不成了,很是識趣的表示便讓他們去找攝政王司馬幹與太宰
石鑒商議即可。眾文武為了生家性命以及前途著想,隻得硬著頭皮去找這兩位大佬。說實話,這兩位大佬心中也失去了抵抗的決心,接連的慘敗對於她們信心上的打擊也不是一點點的小,他們早沒了上位者那種大權在手
的快感了。
隻是話雖如此,但是到底投降誰,怎麽個投降法,以及投降後有什麽樣的待遇,這卻是眼前他們最糾結的問題。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司馬倫也得到了劉阿知跨海攻擊遼東的事情,又驚又怒之餘,更是下定了決心要給予西晉最後一擊,以免司馬幹投降蜀漢,給他帶來極大的不利。
在最後關鍵時刻,還是石冰勸住了司馬倫,認為東西兩晉在怎麽也屬於內爭。尤其是司馬幹還是與司馬攸還是同宗親戚。在司馬幹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隻要許以承諾爭取的話,他很可能會選擇投降東晉。
司馬倫雖然還有些忌恨司馬幹拚死抵抗自己大軍,使得蜀漢白撿了便宜,但是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石冰的建議。
不過,司馬倫還是不顧石冰的反對,堅持一麵派出使者入薊縣城勸降司馬幹,承諾隻有司馬幹投降的話,既往不咎,仍然可以做他的平原王。
另一麵司馬倫派心腹去說服西晉太宰石鑒投降。按照他的想法,這叫雙管齊下,但是在石冰眼裏這卻是瞎費勁。尤其是他對於司馬幹那種態度,實在是有些不合時宜。
總之,司馬倫還是同意停戰勸降了。甚至為了表示他自己的誠意,司馬倫特令大軍後退六十裏,停止對薊縣的圍攻。
“長輿,想不到我大晉最終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司馬幹麵對自己的心腹謀士和嶠,搖頭苦歎道。
“攝政王,時也命也。大晉衰亡,非您之過。您已經盡力了,又何必太過糾結呢!”和嶠也是輕歎了一口氣,安慰道。
“哎,老夫不甘心阿!”司馬幹不甘的握了握拳頭,又慢慢的鬆開了。想了想,接著問道:“子輿,眼下大晉敗亡已經不遠,你認為我們究竟是歸附蜀漢還是齊王呢?”不久之前,司馬倫的使者已經找上了門,將司馬倫的意思轉達了,並希望他能夠看在同宗的份上率領西晉文武歸附東晉。如果單是如此,司馬幹生氣司馬倫那種態度,但是或許也會考慮。畢竟抵抗下去的
下場他很清楚。可是偏偏蜀漢劉諶居然也派人來勸降,而且派出的使者是溫縣司馬家族的司馬甬。再者,劉諶給出的價位可比司馬倫好多了。他承諾隻有司馬幹能投降的話,可以讓他做司馬家族的族長,並且重用他們的
親族子弟。
相對於,司馬倫那個不鹹不淡的平原王來說,與西晉現在他的攝政王來說,無疑就是一種變相的貶低。而留守雖然沒有許諾封王,可是給出的條件卻足以讓他的後代受益良多。
“攝政王,您心中不是已經又了答案了嗎!又何必再問我。”和嶠微微一愣,隨即問道。
司馬幹不知可否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說實話,我這心裏也還是有些糾結啊!”從私交上來說,司馬幹與司馬倫並無交情。可從大義上來說,他應該投降東晉才是,畢竟無論是東晉還是西晉,這都是他們司馬家族的天下。所以,司馬幹如果部歸附東晉,反而投奔外姓的蜀漢的話,會
引起無數人的詬病。
和嶠也有些明白司馬幹的苦衷,直言不諱的問道:“攝政王,您以為這天下大勢最終如何?”
司馬幹聞言沉默了,半晌後,輕唿了一口氣道:“自古以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我不想承認,但是恐怕最終還是蜀漢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和嶠點點頭,正色道:“既然攝政王您如此想,又何必再猶豫呢!您雖然是司馬家族的一員,可是您也是我們大晉的攝政王。而且齊王如果不脫離大晉的話,或許我們大晉也不會淪落到此啊!”說到這裏,和嶠頓了頓,接著說道:“再者,您現在即便選擇暫時屈辱的歸附齊王。說句難聽的話,恐怕遲早有一天還是要再次受辱投降蜀漢啊。既如此,於公於私,您都應該下定決心歸漢,又何必糾結猶
豫呢!”
聽了和嶠的話後,司馬幹深吸了一口氣,在屋中負手不停的打轉,似是再做著某種決定。
和嶠見狀,含蓄的再勸道:“攝政王,聽說司馬倫也派人去石太宰那邊去了。您當速做決斷啊!”司馬幹聞言,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了。自從石鑒當上太宰之後,為了爭權奪利,尤其是司馬幹總領的西晉朝廷大軍接連失敗的情況下,居然憑借著自身的影響,也拉攏了一批與自己政見不合的人,與自己爭
鋒相對起來。
如今司馬幹為首的攝政王派與石鑒為首的元老派,兩個派係的矛盾也是愈發強硬起來了,若不是東晉一直窮追猛打的話,恐怕兩人早已經開撕了,
“你的意思是說石鑒打算投降齊王?”司馬幹挑明話題說道,和嶠點點頭,道:“是的。不僅是他,恐怕大將軍也是有意要投降齊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