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別考據,寫文就為了一個爽字。求花花,求收藏
經過了前兩輪容貌、身體的挑選,接著又出來一位衣著打扮特別出挑的大宮女,約莫是女官,聽嬤嬤們說起過皇宮內的女官。
這名女官目光如炬的在一群青蔥少女中來來迴迴的逡巡著,最後挑出五十名容貌最佳的姑娘留下學規矩,一個月之後再進行最後的選拔。
五十名秀女,來自不同的陣營,如像林黛玉就是文官陣營,如鎮國公牛家、理國公柳家、修國公侯家等屬於武官陣營,還有南安郡王家是屬於皇親國戚陣營。
不同陣營住不同的院子,共有五個院子,一進秀女宮後,便有大宮女張羅著將秀女們按照不同陣營各自分開,林黛玉自然而然跟文官陣營分一院,進了院又由大宮女分房間,四人一間房,林黛玉靜靜的立著,她身量高挑,身段纖細,卻不柔弱,靜靜的站立著,如同鬆竹般挺拔有朝氣。林黛玉不爭先也不落後,不急不緩,不慍不火……
白日來跟著女官們學皇家規矩,晚間個個老實睡覺,彼此之間沒有時間說笑敘舊,隻因大宮女們就在一旁時刻盯著,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選秀結果,最後被撂了牌落了選倒也罷,可如果中途不明原因被送迴府上,那就得不償失。
在宮中的一個月基本就在學規矩中度過,期間不斷有秀女被娘娘們叫去說話,林黛玉也分別被皇後與貴妃請去見過麵,得了賞賜。
這位祝皇後,高貴美麗,約有四十來歲的年齡,是聖上的繼後,育有一子一女,慶王便是這位皇後所出。皇後背後立著一個大家族,大哥曾是當今聖上伴讀,曾是最年輕的閣老,後辭去閣老一職,到京城郊外辦著書院,目前被學子們稱為京城第一書院。
祝皇後同輩裏最大的堂哥目前任吏部尚書,管著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這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權利十分大。
相比皇後,貴妃顯得年輕溫婉些,瞧著就是不到三十歲的模樣,真難想象已十六歲的真王是她所出,能十年如一日的得寵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好在她有金手指,好在她鐵石心腸,不要男人全身心的對他,隻要給她機會掙到愛心值就可以。有了孩子,相處時間長了,男女間自然就了感情。
一晃一個月就過去了!很快便到了終選那一天,一大早女官召集了所有的秀女在宮前集合,按照五人一組,排了十列,林黛玉被排到了最後一列,也對,前頭那邊秀女的父親均是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官員。
唉,拚爹是不分時代的!
一群人就這樣子浩浩蕩蕩穿過高高的宮牆拐入宣喜閣,到了後,便有一位大太監耷拉著眼皮過來,等到各秀女站定,便對著第一列秀女淡淡道:“各位姑娘,請隨奴才進吧。”
輪到林黛玉這最後一列,已是一時辰之後。林黛玉隨著那依舊耷拉著眼皮的大太監進了宣喜閣正廳,用餘光一掃,隻有最上首坐了五位娘娘,沒有年過五旬的聖上,有些失望。
五位娘娘,除了林黛玉見過的皇後貴妃之外,還有高挑明豔的文妃,小巧玲瓏的嘉妃,以及另兩位各有千秋的主宮娘娘。
“咱們開始吧。”高高在上的祝皇後平靜無波的開了口。
過程十分簡單,就是行完禮,目光平視前方,靜立著迴答幾個娘娘拋出來的問題。約莫是聖上不在,最後也沒有說誰留誰不留的話,很快便被領了出去。
等迴到秀女宮的房間,便有大宮女過來通知,大意是各位可以收拾收拾出宮迴府了。林黛玉等人聽罷,便開始收拾自己的包裹,收拾好後便一統由大宮女領著出了宮門口。
遠遠就看見林如海與皓哥兒在自家馬車上等著,十月初十那一日因有幾百位參選姑娘,因而不許家人同行,可這一迴卻不同,不過五十位秀女,就算父兄騎馬跟車過來也不會將宮門口堵塞住。
“姐姐……”皓哥兒用那發育中的公鴨嗓一喊,林黛玉頓時一樂,笑嫣如花。
“先上車!”林如海示意著大丫頭阿琴。
三日後,恰恰是朝廷一旬一休的休沐日。
林如海陪著妻子兒女在林府正院正房用早膳,便有麵白無須的中年大太監前來宣旨,一家六口急急放下碗筷整整衣著,趕去堂屋接旨。
“恭喜林老爺林夫人了。”等候多時的大太監沒有一絲不悅,反而笑容滿麵地道起喜來。林如海夫婦不敢托大,忙笑著迎上前去。
“那,咱們接旨吧。”簡單寒暄完畢,大太監忙道,林府之後還有幾家得跑,跑完後還得趕緊迴宮向皇後複命。
林家六口忙跪下接旨,林如海跪最前頭,賈敏落後林如海半個身子跪拜,林氏姐弟依次排開。
“奉天承運……林氏女出身名門,德才兼備,特封為慶王正妃,欽此。”
慶王正妃!?林黛玉心下一突,忙喚了係統界麵,盯著煥然一新的任務目標三秒,才舒了一口氣,不知為何那‘皇上’變成了司徒慶,慶王。
不管如何,能嫁給任務目標就行,年輕力.壯的男人比起年老體弱的男.人總是好上一些的吧,是吧?雖然慶王府是個血雨腥風的宮鬥場,聽說那裏鬥死了兩任慶王妃,第二任慶王妃還是三月前剛剛下葬,留下兩個麵團兒似的兒子,不過,兩任慶王妃都挺能生的,都是三年抱兩,都是留下兩個兒子,也就是說慶王府有四位嫡出的小皇孫。
林黛玉思忖著,還好自己不是為了宮鬥,隻是為了生娃掙‘愛心值’,拋開所有的不去想,林黛玉第一個念頭就是先護食,在儲物格內戳了戳‘清心禁.欲符’,給煥然一新的司徒慶來一次先。
皓哥兒見姐姐聽完聖旨就完全呆滯不止,忙帶著她接旨謝恩。
領旨謝恩後,林如海熱絡地請宣旨大太監去廳堂用茶,暗中塞了個大封紅給對方。
宣旨大太監不動聲色的一摸,滿意地對林如海低語幾句便離開了,徒留林如海在原地哭笑不得。
夜間
賈敏一掃前一個月的憂慮,喜上眉梢問有些不大對勁的林如海:“老爺,你不高興?”
“……唉,高興。”聖上親自賜下的婚,三品京官的嫡長女能嫁給王爺當正妃,實屬高攀。可,他還真的高興不起來,特別是聽了宣旨大太監耳語的那一句。
“可您……”瞧不出一點喜氣,賈敏不能問出口,禍從口出她還是明白的。
林如海拍了拍嫡妻的手,道:“我舍不得黛玉啊?明日進宮麵聖謝恩時,看能不能求聖上延後三年再成親?三年後,黛玉才不過十六歲呢。”宣旨大太監那一句‘慶王要為前王妃守孝三年’就不必讓敏兒知道了。
“如此甚好!還是老爺想得周到……還要悄悄使不相幹的人去打聽一下慶王府後院之事,目前哪位側妃受寵?除了兩位側妃外還有幾個伺候王爺的老人?咱們隻聽說過大家都知道的消息,這不夠……”賈敏反握住林如海溫暖有力的手。
“放心,你隻要好好準備黛玉的嫁妝……別的就交給我吧。”不光光要打聽,還要安排人進入慶王府,到時黛玉嫁入府才能有人效命。不知道讓黛玉多在府上留三年,是皇後的意思還是聖上的意思,亦或是慶王自己的意思,也有可能是三方博弈結果。慶王前頭有嫡子又有長子,希望不大,可卻因為有了中宮皇後,希望又大了起來。
為什麽會選擇黛玉呢?
或者說為什麽會選擇林家?
因為林家不是大家族,除了他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林家人來支撐,早些年他讓林管事帶入京城的林家人,目前還都是不入流的六七品小官。唉,不得不承認,林家後繼無人啊!皓哥兒才十三歲呢。
為什麽要等三年呢?
是因想那四位嫡出小皇孫長大一些,讓後入府的嫡母無法抱養,或是怕後入府的嫡母傷害到小皇孫。四個嫡出兒子,林如海覺得自己理解了釋然了,如果是他,也會如此選擇的,子嗣大如天啊,聽說慶王拒了聖上賞的新宮女,理由是讓後院清靜一些。
好在黛玉還小著呢。
次日,林如海入宮麵聖,如願的求到了三年後成親的旨意。下朝迴府時,聽林管家匯報今日的房客,有史家有王家有薛家,當然也有賈家,就連多年未進林府的嶽母竟然親自來林府慶賀,他搖了搖頭迴了前院書房。
慶王府明麵上的消息不是很難打聽,不過數日就全部用文字方式送了過來,林如海用心的看了數遍,又在腦子裏過了一遍,才下筆開始默寫,一連默了五遍才罷手。喚了林管家進書房,本想讓他一一送給妻子兒女,慶王府是黛玉三年後要立足之地,林家人都得用心了解慶王府的情況,不能無意中扯了黛玉的後腿……但迴頭一想,還是作罷,自己跑一跑吧。
經過了前兩輪容貌、身體的挑選,接著又出來一位衣著打扮特別出挑的大宮女,約莫是女官,聽嬤嬤們說起過皇宮內的女官。
這名女官目光如炬的在一群青蔥少女中來來迴迴的逡巡著,最後挑出五十名容貌最佳的姑娘留下學規矩,一個月之後再進行最後的選拔。
五十名秀女,來自不同的陣營,如像林黛玉就是文官陣營,如鎮國公牛家、理國公柳家、修國公侯家等屬於武官陣營,還有南安郡王家是屬於皇親國戚陣營。
不同陣營住不同的院子,共有五個院子,一進秀女宮後,便有大宮女張羅著將秀女們按照不同陣營各自分開,林黛玉自然而然跟文官陣營分一院,進了院又由大宮女分房間,四人一間房,林黛玉靜靜的立著,她身量高挑,身段纖細,卻不柔弱,靜靜的站立著,如同鬆竹般挺拔有朝氣。林黛玉不爭先也不落後,不急不緩,不慍不火……
白日來跟著女官們學皇家規矩,晚間個個老實睡覺,彼此之間沒有時間說笑敘舊,隻因大宮女們就在一旁時刻盯著,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選秀結果,最後被撂了牌落了選倒也罷,可如果中途不明原因被送迴府上,那就得不償失。
在宮中的一個月基本就在學規矩中度過,期間不斷有秀女被娘娘們叫去說話,林黛玉也分別被皇後與貴妃請去見過麵,得了賞賜。
這位祝皇後,高貴美麗,約有四十來歲的年齡,是聖上的繼後,育有一子一女,慶王便是這位皇後所出。皇後背後立著一個大家族,大哥曾是當今聖上伴讀,曾是最年輕的閣老,後辭去閣老一職,到京城郊外辦著書院,目前被學子們稱為京城第一書院。
祝皇後同輩裏最大的堂哥目前任吏部尚書,管著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這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權利十分大。
相比皇後,貴妃顯得年輕溫婉些,瞧著就是不到三十歲的模樣,真難想象已十六歲的真王是她所出,能十年如一日的得寵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好在她有金手指,好在她鐵石心腸,不要男人全身心的對他,隻要給她機會掙到愛心值就可以。有了孩子,相處時間長了,男女間自然就了感情。
一晃一個月就過去了!很快便到了終選那一天,一大早女官召集了所有的秀女在宮前集合,按照五人一組,排了十列,林黛玉被排到了最後一列,也對,前頭那邊秀女的父親均是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官員。
唉,拚爹是不分時代的!
一群人就這樣子浩浩蕩蕩穿過高高的宮牆拐入宣喜閣,到了後,便有一位大太監耷拉著眼皮過來,等到各秀女站定,便對著第一列秀女淡淡道:“各位姑娘,請隨奴才進吧。”
輪到林黛玉這最後一列,已是一時辰之後。林黛玉隨著那依舊耷拉著眼皮的大太監進了宣喜閣正廳,用餘光一掃,隻有最上首坐了五位娘娘,沒有年過五旬的聖上,有些失望。
五位娘娘,除了林黛玉見過的皇後貴妃之外,還有高挑明豔的文妃,小巧玲瓏的嘉妃,以及另兩位各有千秋的主宮娘娘。
“咱們開始吧。”高高在上的祝皇後平靜無波的開了口。
過程十分簡單,就是行完禮,目光平視前方,靜立著迴答幾個娘娘拋出來的問題。約莫是聖上不在,最後也沒有說誰留誰不留的話,很快便被領了出去。
等迴到秀女宮的房間,便有大宮女過來通知,大意是各位可以收拾收拾出宮迴府了。林黛玉等人聽罷,便開始收拾自己的包裹,收拾好後便一統由大宮女領著出了宮門口。
遠遠就看見林如海與皓哥兒在自家馬車上等著,十月初十那一日因有幾百位參選姑娘,因而不許家人同行,可這一迴卻不同,不過五十位秀女,就算父兄騎馬跟車過來也不會將宮門口堵塞住。
“姐姐……”皓哥兒用那發育中的公鴨嗓一喊,林黛玉頓時一樂,笑嫣如花。
“先上車!”林如海示意著大丫頭阿琴。
三日後,恰恰是朝廷一旬一休的休沐日。
林如海陪著妻子兒女在林府正院正房用早膳,便有麵白無須的中年大太監前來宣旨,一家六口急急放下碗筷整整衣著,趕去堂屋接旨。
“恭喜林老爺林夫人了。”等候多時的大太監沒有一絲不悅,反而笑容滿麵地道起喜來。林如海夫婦不敢托大,忙笑著迎上前去。
“那,咱們接旨吧。”簡單寒暄完畢,大太監忙道,林府之後還有幾家得跑,跑完後還得趕緊迴宮向皇後複命。
林家六口忙跪下接旨,林如海跪最前頭,賈敏落後林如海半個身子跪拜,林氏姐弟依次排開。
“奉天承運……林氏女出身名門,德才兼備,特封為慶王正妃,欽此。”
慶王正妃!?林黛玉心下一突,忙喚了係統界麵,盯著煥然一新的任務目標三秒,才舒了一口氣,不知為何那‘皇上’變成了司徒慶,慶王。
不管如何,能嫁給任務目標就行,年輕力.壯的男人比起年老體弱的男.人總是好上一些的吧,是吧?雖然慶王府是個血雨腥風的宮鬥場,聽說那裏鬥死了兩任慶王妃,第二任慶王妃還是三月前剛剛下葬,留下兩個麵團兒似的兒子,不過,兩任慶王妃都挺能生的,都是三年抱兩,都是留下兩個兒子,也就是說慶王府有四位嫡出的小皇孫。
林黛玉思忖著,還好自己不是為了宮鬥,隻是為了生娃掙‘愛心值’,拋開所有的不去想,林黛玉第一個念頭就是先護食,在儲物格內戳了戳‘清心禁.欲符’,給煥然一新的司徒慶來一次先。
皓哥兒見姐姐聽完聖旨就完全呆滯不止,忙帶著她接旨謝恩。
領旨謝恩後,林如海熱絡地請宣旨大太監去廳堂用茶,暗中塞了個大封紅給對方。
宣旨大太監不動聲色的一摸,滿意地對林如海低語幾句便離開了,徒留林如海在原地哭笑不得。
夜間
賈敏一掃前一個月的憂慮,喜上眉梢問有些不大對勁的林如海:“老爺,你不高興?”
“……唉,高興。”聖上親自賜下的婚,三品京官的嫡長女能嫁給王爺當正妃,實屬高攀。可,他還真的高興不起來,特別是聽了宣旨大太監耳語的那一句。
“可您……”瞧不出一點喜氣,賈敏不能問出口,禍從口出她還是明白的。
林如海拍了拍嫡妻的手,道:“我舍不得黛玉啊?明日進宮麵聖謝恩時,看能不能求聖上延後三年再成親?三年後,黛玉才不過十六歲呢。”宣旨大太監那一句‘慶王要為前王妃守孝三年’就不必讓敏兒知道了。
“如此甚好!還是老爺想得周到……還要悄悄使不相幹的人去打聽一下慶王府後院之事,目前哪位側妃受寵?除了兩位側妃外還有幾個伺候王爺的老人?咱們隻聽說過大家都知道的消息,這不夠……”賈敏反握住林如海溫暖有力的手。
“放心,你隻要好好準備黛玉的嫁妝……別的就交給我吧。”不光光要打聽,還要安排人進入慶王府,到時黛玉嫁入府才能有人效命。不知道讓黛玉多在府上留三年,是皇後的意思還是聖上的意思,亦或是慶王自己的意思,也有可能是三方博弈結果。慶王前頭有嫡子又有長子,希望不大,可卻因為有了中宮皇後,希望又大了起來。
為什麽會選擇黛玉呢?
或者說為什麽會選擇林家?
因為林家不是大家族,除了他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林家人來支撐,早些年他讓林管事帶入京城的林家人,目前還都是不入流的六七品小官。唉,不得不承認,林家後繼無人啊!皓哥兒才十三歲呢。
為什麽要等三年呢?
是因想那四位嫡出小皇孫長大一些,讓後入府的嫡母無法抱養,或是怕後入府的嫡母傷害到小皇孫。四個嫡出兒子,林如海覺得自己理解了釋然了,如果是他,也會如此選擇的,子嗣大如天啊,聽說慶王拒了聖上賞的新宮女,理由是讓後院清靜一些。
好在黛玉還小著呢。
次日,林如海入宮麵聖,如願的求到了三年後成親的旨意。下朝迴府時,聽林管家匯報今日的房客,有史家有王家有薛家,當然也有賈家,就連多年未進林府的嶽母竟然親自來林府慶賀,他搖了搖頭迴了前院書房。
慶王府明麵上的消息不是很難打聽,不過數日就全部用文字方式送了過來,林如海用心的看了數遍,又在腦子裏過了一遍,才下筆開始默寫,一連默了五遍才罷手。喚了林管家進書房,本想讓他一一送給妻子兒女,慶王府是黛玉三年後要立足之地,林家人都得用心了解慶王府的情況,不能無意中扯了黛玉的後腿……但迴頭一想,還是作罷,自己跑一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