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 作者:鍵盤大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他認真開始思考起海無涯的問題。
根據他豐富的作死經驗,他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刷死亡評價裝逼的好機會。
如果在海無涯的麵前大談一番濟世救民、以武伐仙的大道理,想來以海無涯對異人的敵對立場,這次的分不會低。
但他這個鐵分奴,在聽了之前海無涯對武道的理解之後,突然不想這麽迴答了。
“練武,自然是為了變強。”這是喬木的心裏話,而不是什麽偉光正的大道理:
“把拳頭練大練硬,就是我的目標。”
海無涯不置可否,麵上沒有什麽表情。
他在天牢三十年,可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關於武聖人的死,以及這位獄友鬧出的幾次風波,他可都聽聞了。
盡管如此,聽到喬木的初衷如此簡單時,他麵上也並沒有什麽失望之色。
隻見喬木繼續道:“隻有拳頭大了,才能夠在麵對不平不公之事時,可以站出來用拳頭去平。”
“若是拳頭不夠大,能力不足,貿然站出來不隻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還可能救不了人,甚至是禍及家人。”
“我所求者,無非一個念頭通達,一個人間道義而已。”
世人都說喬家人急公好義,敢為天下先,但喬木自然心知自己不是道德聖人,更從未去想做什麽道德聖人。
殺身之禍喬木一點都不怕,甚至還很想要。
但若是救人不成,甚至禍及身邊人,這就不是他所想要的了。
剛穿越時,喬木行事莽撞,後來看見事情鬧大,可能會波及身邊人,行事才更加周全了一點。
當然,莽還是要莽的,隻是沒以前那麽無腦莽而已。
“順己心,求道義。確實令人心向往之。”海無涯點了點頭,露出讚許之色。
“嗯?老海你不說點別的?我的武道所求,可沒有你的武道即人道般理念宏大吧。”喬木略微驚訝。
“嗬嗬,那隻是理念而已。”海無涯笑道:
“這世上沒有什麽聖人,我早年其實也隻是想做官光耀門庭而已,隻是屢次科舉不中,才有了後來的事。”
“我當年入少林寺練武,隻是將練武看做做官的捷徑。”
“在因異人之事觸怒聖上,關押入天牢之前,我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二品文官,隻是練了一點武功而已。當時朝堂上比我位高權重的,比我武功高強的大臣,可還是有的。”
壯年時的少林武僧海無涯,可不是一開始就抱著“武道即人道”的理念,這是被關押進天牢之後,慢慢形成的理念。
“儒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不是一開始就以‘平天下’這種大而空的話作為目標。”海無涯如此說道。
海無涯起身,在周圍的書堆裏上下翻找了半天,才找出來一本手稿。
“還有一個問題。”
海無涯手裏拿著那部手稿,天牢窗口灑落的那一縷陽光披在他的肩上,一頭灰白色的散發在此時陽光下仿佛熠熠生輝:
“我的功法並不是什麽絕世神功。”
“在我的設想之中,這將會是一部人人皆可修習的武道功法,哪怕資質愚鈍之人,隻要毅力足夠,都可以修煉,無非就是修煉速度慢一點。”
“這部功法,是為天下人所創,而並非為資質絕頂的頂尖武夫所創,並不驚豔,更無神異。”
“最重要的是,這功法是我自行開創,並不完善,學了可能是誤入歧途,會走火入魔而死!即使如此,你可還願學?”海無涯問道。
“哈哈哈...”天牢之中,迴蕩著喬木的長笑聲:
“有何不願?唯死而已。我喬鍾,求之不得!”
海無涯麵色稍稍一肅,將那一份手稿遞了過來。
以武夫的強大目力,喬木看清了這部手稿第一頁上的書名。
《人道經》
但讓他有些吃驚的是,這《人道經》三字,竟然還有一道橫劃,是被劃去的。
而在這《人道經》的旁邊,還有著一行較小一號的副標題:
《須彌山王經》
“為何這功法,會有兩個名字?”喬木問道。
“起初我將這功法命名為《須彌山王經》。”海無涯淡淡道:
“但須彌山太小,承載不了我的人道理念,所以更名為《人道經》。”
“但《人道經》這個名字,又太大。”
“這門功法尚不完善,並未達到武道即人道,讓人人都可修習的程度,將來有朝一日,若是這《須彌山王經》推演到了足夠完善的程度,再更名為《人道經》,才是名副其實。”
海無涯早年當過少年武僧,所以取的名字,聽起來倒像是佛經。
隻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儒生,所以才會口出“須彌山太小”這樣的說法。
“喬鍾,你可知道,武道不如仙道,具體是何處不如?”海無涯問。
喬木思索片刻,答道:
“除卻仙道本身比武道探索得更遠之外,在我看來,武夫不如修仙者的根本,在於兩點。”
“晚年氣血下滑,以及壽命大限。”
“人到晚年,便會氣血下滑,不複巔峰。”
“一些年輕時受的暗傷多的外家武者,甚至過了三十歲,就開始氣血下滑了。”
“同時,武夫的壽命並不比普通人多多少,與仙道中人比起來,自然積累不足。”
說到這裏,喬木倒是想起了他心心念念的河陽喬家長生拳:
“說起來,昔日河陽喬家的族長,據說便可以八十歲氣血不衰。”
“百年前的河陽喬家宗師,更是可以百歲氣血不衰。”
“長生拳?”海無涯聽到這個名字,卻是似笑非笑:
“說起來,你也姓喬吧?五百年前或許都是一家。”
“你可知道長生拳,起源何處,為何唯獨這一門拳術,擁有晚年氣血不衰的特性?”
“長生拳的起源我還是聽說過的。”喬木迴憶起喬殘雪說過的話:
“這長生拳,據說是道門內家拳,乃是河陽喬家先祖受道門高人所授,甚至還有一種說法,乃是仙人授藝---”
話到這裏,喬木一下戛然而止。
他已經跟修仙者打過交道了,哪不知道這些所謂仙人,都是些什麽德行。
“老而不衰?”他迴想起自己打過交道的那些修仙者。
仙道重神魂,而他們這些修仙者,便有許多在外形上是年輕人模樣,比如之前的玄天宗弟子明月。又比如剛才的大道宗道
真。
海無涯淡淡道:
“其實這九大仙門之中,便有其中一個仙門,其名為....長生門。”
長生門,長生拳,老而不衰....這並不是毫無關聯的事情。
海無涯說道:“九大仙門各有異同。雄踞中州的大道宗,不乏之前道真這般,率性而為,隻為悟道的修仙者。”
“而長生門的修仙者嘛...他們在很多年以前,就對武者萌發了興趣。”
“甚至所謂‘仙道重神魂,武道重肉身,兩條道路並無高下,隻有先後之分’這樣的說法,也是長生門的修仙者第一個提出來的。”
“很多年以前,長生門的修仙者,就開始研究武道....而他們的成果,其實便是《長生拳經》。”
喬木先是吃驚,而後狐疑。
“可據我所知,河陽喬家與仙門並無瓜葛,沒有仙門背景,是純粹的武道世家啊?”
當初雙目俱盲的喬殘雪,甚至並不知道異人便是修仙者這迴事。
“河陽喬家確實隻是武道世家,與仙道無關。”海無涯說道:
“長生門的修仙者們試圖鑽研武道,鑽研出了《長生拳經》。隻是這條路並未完全走通,所以最終被長生門放棄了。”
“否則,《長生拳經》就不是老而不衰,而應該是道武雙修的驚世絕學!”
長生拳放在舊日的武林中,自然是上乘的武學。
但要說絕頂、跟武聖人的新法相提並論,還是缺了點底氣。
喬木沉默了一下。
長生拳,是沒有走通的一條道路嗎?而且還是被壽命悠長的修仙者放棄的?
聽海無涯這意思,或許這長生拳也有不足之處,否則怎麽至於被長生門的修仙者放棄?
“別惦記著那長生拳了,來練我的《人道經》吧。”海無涯如此下了結論。
“聽老海你這意思,你的《人道經》難道也能讓武者老而不衰?”喬木眼前一亮。
他想起來,這海無涯可是在天牢之中,以七八十歲的高齡,重入七品的人傑。
喬家的長生拳,不夠好!
武聖人開創的頂尖功法,不行!
因為海無涯有更好的《人道經》?
他一臉期待地準備翻看手裏的書稿,緊接著卻聽見了海無涯的話;
“老而不衰?那當然是做不到的。”海無涯淡淡道:
“生老病死,年老力衰,乃是世間常態,這才是正常的,而且為什麽要解決?”
“我聽說,你喬鍾不是已經見過武聖人了麽?”
“武聖人今年已經八十五歲,你看他的氣血衰落了嗎?”
“再說,這世上的普通武夫,三四十歲之後便會氣血下滑。”
“那麽八十五歲的武聖人,與三十歲的普通武夫相比較,哪個的氣血更充沛?”
“這兩者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了。”喬木一攤手。
“那不就對了。”海無涯說道:
“年老力衰是常態,但隻要氣血能繼續壯大,繼續突破,衰老了又如何?”
第121章 那便斬首吧
海無涯的《人道經》有兩個有別於古今武道的特點。
其一,是對武道資質的要求很低,隻要毅力足,終究可以通過日積月累,緩慢提高。
其二,便是這門功夫有望讓武夫在晚年也依舊維持氣血的上漲。
衰老是不可抗力,所以隻要氣血繼續上漲,老又如何?
海無涯說道:“我早年是少林寺的武僧,練的也是外家功夫,而今這《須彌山王經》,也算是外家武功...不,這是一門氣血武道的功法。”
武夫四道,力勁技神。
而海無涯則認為,所謂的“力”,也就是武者的肉身、氣血,才是根本。
“武者練力期極限,氣血內壯之後,內勁自生。內勁因強大的氣血而誕生。”
“若是人到晚年,身體衰老,那麽首先下滑的便是氣血。”
“氣血一旦衰弱,即使一身內勁還在,也難以維持水平...更別說繼續精進了。”
“所以我的《須彌山王經》,便是專修氣血的功法。”
“正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須彌山王經這個名字,寓意便是通過日積月累,積土成山,從一開始小如砂石的人體氣血,逐漸積累成須彌山。”
這是要將人體練成所謂的須彌山?氣血如須彌山般浩瀚無量?
喬木咋舌。
“而這門功法目前的最大缺陷....便是耗費的時間。”說到這,海無涯喟然一歎:
根據他豐富的作死經驗,他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刷死亡評價裝逼的好機會。
如果在海無涯的麵前大談一番濟世救民、以武伐仙的大道理,想來以海無涯對異人的敵對立場,這次的分不會低。
但他這個鐵分奴,在聽了之前海無涯對武道的理解之後,突然不想這麽迴答了。
“練武,自然是為了變強。”這是喬木的心裏話,而不是什麽偉光正的大道理:
“把拳頭練大練硬,就是我的目標。”
海無涯不置可否,麵上沒有什麽表情。
他在天牢三十年,可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關於武聖人的死,以及這位獄友鬧出的幾次風波,他可都聽聞了。
盡管如此,聽到喬木的初衷如此簡單時,他麵上也並沒有什麽失望之色。
隻見喬木繼續道:“隻有拳頭大了,才能夠在麵對不平不公之事時,可以站出來用拳頭去平。”
“若是拳頭不夠大,能力不足,貿然站出來不隻可能招來殺身之禍,還可能救不了人,甚至是禍及家人。”
“我所求者,無非一個念頭通達,一個人間道義而已。”
世人都說喬家人急公好義,敢為天下先,但喬木自然心知自己不是道德聖人,更從未去想做什麽道德聖人。
殺身之禍喬木一點都不怕,甚至還很想要。
但若是救人不成,甚至禍及身邊人,這就不是他所想要的了。
剛穿越時,喬木行事莽撞,後來看見事情鬧大,可能會波及身邊人,行事才更加周全了一點。
當然,莽還是要莽的,隻是沒以前那麽無腦莽而已。
“順己心,求道義。確實令人心向往之。”海無涯點了點頭,露出讚許之色。
“嗯?老海你不說點別的?我的武道所求,可沒有你的武道即人道般理念宏大吧。”喬木略微驚訝。
“嗬嗬,那隻是理念而已。”海無涯笑道:
“這世上沒有什麽聖人,我早年其實也隻是想做官光耀門庭而已,隻是屢次科舉不中,才有了後來的事。”
“我當年入少林寺練武,隻是將練武看做做官的捷徑。”
“在因異人之事觸怒聖上,關押入天牢之前,我也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二品文官,隻是練了一點武功而已。當時朝堂上比我位高權重的,比我武功高強的大臣,可還是有的。”
壯年時的少林武僧海無涯,可不是一開始就抱著“武道即人道”的理念,這是被關押進天牢之後,慢慢形成的理念。
“儒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不是一開始就以‘平天下’這種大而空的話作為目標。”海無涯如此說道。
海無涯起身,在周圍的書堆裏上下翻找了半天,才找出來一本手稿。
“還有一個問題。”
海無涯手裏拿著那部手稿,天牢窗口灑落的那一縷陽光披在他的肩上,一頭灰白色的散發在此時陽光下仿佛熠熠生輝:
“我的功法並不是什麽絕世神功。”
“在我的設想之中,這將會是一部人人皆可修習的武道功法,哪怕資質愚鈍之人,隻要毅力足夠,都可以修煉,無非就是修煉速度慢一點。”
“這部功法,是為天下人所創,而並非為資質絕頂的頂尖武夫所創,並不驚豔,更無神異。”
“最重要的是,這功法是我自行開創,並不完善,學了可能是誤入歧途,會走火入魔而死!即使如此,你可還願學?”海無涯問道。
“哈哈哈...”天牢之中,迴蕩著喬木的長笑聲:
“有何不願?唯死而已。我喬鍾,求之不得!”
海無涯麵色稍稍一肅,將那一份手稿遞了過來。
以武夫的強大目力,喬木看清了這部手稿第一頁上的書名。
《人道經》
但讓他有些吃驚的是,這《人道經》三字,竟然還有一道橫劃,是被劃去的。
而在這《人道經》的旁邊,還有著一行較小一號的副標題:
《須彌山王經》
“為何這功法,會有兩個名字?”喬木問道。
“起初我將這功法命名為《須彌山王經》。”海無涯淡淡道:
“但須彌山太小,承載不了我的人道理念,所以更名為《人道經》。”
“但《人道經》這個名字,又太大。”
“這門功法尚不完善,並未達到武道即人道,讓人人都可修習的程度,將來有朝一日,若是這《須彌山王經》推演到了足夠完善的程度,再更名為《人道經》,才是名副其實。”
海無涯早年當過少年武僧,所以取的名字,聽起來倒像是佛經。
隻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儒生,所以才會口出“須彌山太小”這樣的說法。
“喬鍾,你可知道,武道不如仙道,具體是何處不如?”海無涯問。
喬木思索片刻,答道:
“除卻仙道本身比武道探索得更遠之外,在我看來,武夫不如修仙者的根本,在於兩點。”
“晚年氣血下滑,以及壽命大限。”
“人到晚年,便會氣血下滑,不複巔峰。”
“一些年輕時受的暗傷多的外家武者,甚至過了三十歲,就開始氣血下滑了。”
“同時,武夫的壽命並不比普通人多多少,與仙道中人比起來,自然積累不足。”
說到這裏,喬木倒是想起了他心心念念的河陽喬家長生拳:
“說起來,昔日河陽喬家的族長,據說便可以八十歲氣血不衰。”
“百年前的河陽喬家宗師,更是可以百歲氣血不衰。”
“長生拳?”海無涯聽到這個名字,卻是似笑非笑:
“說起來,你也姓喬吧?五百年前或許都是一家。”
“你可知道長生拳,起源何處,為何唯獨這一門拳術,擁有晚年氣血不衰的特性?”
“長生拳的起源我還是聽說過的。”喬木迴憶起喬殘雪說過的話:
“這長生拳,據說是道門內家拳,乃是河陽喬家先祖受道門高人所授,甚至還有一種說法,乃是仙人授藝---”
話到這裏,喬木一下戛然而止。
他已經跟修仙者打過交道了,哪不知道這些所謂仙人,都是些什麽德行。
“老而不衰?”他迴想起自己打過交道的那些修仙者。
仙道重神魂,而他們這些修仙者,便有許多在外形上是年輕人模樣,比如之前的玄天宗弟子明月。又比如剛才的大道宗道
真。
海無涯淡淡道:
“其實這九大仙門之中,便有其中一個仙門,其名為....長生門。”
長生門,長生拳,老而不衰....這並不是毫無關聯的事情。
海無涯說道:“九大仙門各有異同。雄踞中州的大道宗,不乏之前道真這般,率性而為,隻為悟道的修仙者。”
“而長生門的修仙者嘛...他們在很多年以前,就對武者萌發了興趣。”
“甚至所謂‘仙道重神魂,武道重肉身,兩條道路並無高下,隻有先後之分’這樣的說法,也是長生門的修仙者第一個提出來的。”
“很多年以前,長生門的修仙者,就開始研究武道....而他們的成果,其實便是《長生拳經》。”
喬木先是吃驚,而後狐疑。
“可據我所知,河陽喬家與仙門並無瓜葛,沒有仙門背景,是純粹的武道世家啊?”
當初雙目俱盲的喬殘雪,甚至並不知道異人便是修仙者這迴事。
“河陽喬家確實隻是武道世家,與仙道無關。”海無涯說道:
“長生門的修仙者們試圖鑽研武道,鑽研出了《長生拳經》。隻是這條路並未完全走通,所以最終被長生門放棄了。”
“否則,《長生拳經》就不是老而不衰,而應該是道武雙修的驚世絕學!”
長生拳放在舊日的武林中,自然是上乘的武學。
但要說絕頂、跟武聖人的新法相提並論,還是缺了點底氣。
喬木沉默了一下。
長生拳,是沒有走通的一條道路嗎?而且還是被壽命悠長的修仙者放棄的?
聽海無涯這意思,或許這長生拳也有不足之處,否則怎麽至於被長生門的修仙者放棄?
“別惦記著那長生拳了,來練我的《人道經》吧。”海無涯如此下了結論。
“聽老海你這意思,你的《人道經》難道也能讓武者老而不衰?”喬木眼前一亮。
他想起來,這海無涯可是在天牢之中,以七八十歲的高齡,重入七品的人傑。
喬家的長生拳,不夠好!
武聖人開創的頂尖功法,不行!
因為海無涯有更好的《人道經》?
他一臉期待地準備翻看手裏的書稿,緊接著卻聽見了海無涯的話;
“老而不衰?那當然是做不到的。”海無涯淡淡道:
“生老病死,年老力衰,乃是世間常態,這才是正常的,而且為什麽要解決?”
“我聽說,你喬鍾不是已經見過武聖人了麽?”
“武聖人今年已經八十五歲,你看他的氣血衰落了嗎?”
“再說,這世上的普通武夫,三四十歲之後便會氣血下滑。”
“那麽八十五歲的武聖人,與三十歲的普通武夫相比較,哪個的氣血更充沛?”
“這兩者自然不能相提並論了。”喬木一攤手。
“那不就對了。”海無涯說道:
“年老力衰是常態,但隻要氣血能繼續壯大,繼續突破,衰老了又如何?”
第121章 那便斬首吧
海無涯的《人道經》有兩個有別於古今武道的特點。
其一,是對武道資質的要求很低,隻要毅力足,終究可以通過日積月累,緩慢提高。
其二,便是這門功夫有望讓武夫在晚年也依舊維持氣血的上漲。
衰老是不可抗力,所以隻要氣血繼續上漲,老又如何?
海無涯說道:“我早年是少林寺的武僧,練的也是外家功夫,而今這《須彌山王經》,也算是外家武功...不,這是一門氣血武道的功法。”
武夫四道,力勁技神。
而海無涯則認為,所謂的“力”,也就是武者的肉身、氣血,才是根本。
“武者練力期極限,氣血內壯之後,內勁自生。內勁因強大的氣血而誕生。”
“若是人到晚年,身體衰老,那麽首先下滑的便是氣血。”
“氣血一旦衰弱,即使一身內勁還在,也難以維持水平...更別說繼續精進了。”
“所以我的《須彌山王經》,便是專修氣血的功法。”
“正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須彌山王經這個名字,寓意便是通過日積月累,積土成山,從一開始小如砂石的人體氣血,逐漸積累成須彌山。”
這是要將人體練成所謂的須彌山?氣血如須彌山般浩瀚無量?
喬木咋舌。
“而這門功法目前的最大缺陷....便是耗費的時間。”說到這,海無涯喟然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