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 作者:鍵盤大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一個喬家人都練了《武聖靈犀訣》,所以彼此之間可以直覺感應,這很合理。
“喬森林前輩....”方圓嘴唇囁嚅了一下,想要說話,而喬木卻擺擺手。
方圓與喬森林不熟,但喬木對方圓卻是很熟稔了,當下沒有廢話的意思,直接開門見山:
“我族弟被構陷一事,我已經調查清楚了。以那毒婦為首的幾人,明日便會到官府投案自首...”
喬木這一夜忙得很,之前的少婦隻是他見的第一個人。
白天時逼迫喬木的群眾演員有好多個,而他們的構陷自然要付出代價。
這一點,當時身在局中的喬雙林不好對他們出手,但對於死而複生之後的局外人喬森林確很簡單。
他可以輕易找上落單的他們,通過扮鬼、恫嚇之類的方法,一一攻破其心神防線,讓他們自陳罪狀。
而他找到方圓的目的,便是通過這個天牢獄卒的渠道,做一個保底計劃。
要是天亮之後,那少婦等人反悔不去自首,那麽喬木便會借助方圓的身份,揭露他們的罪狀..
“這喬森林前輩,這行事也太雷厲風行,神通廣大了...”
聽完喬木的陳述,方圓心中隻是驚歎。
明日天亮,那少婦等人會自首,而海無涯也將在朝堂之上發力....一上一下,或許真有望撼動黑幕,恢複那喬雙林清譽,同時也與這場慘劇背後的大道宗,好好碰一碰。
第160章 真相奇聞
夜半,涼風漸起,吹拂院中的兩株棗樹簌簌作響。
兩株棗樹並立,左邊的那一棵稍高大一點,樹齡正好與方圓、方芳兩兄妹年齡等同,是方父生前特意種下的。
其含義,便是獨木不成林,讓這兩兄妹相互扶持,如這兩棵樹一般彼此映襯。
而此刻站在夜色之中,聽著喬木說起關於家中小妹方芳與萬榮華的事情,方圓隻感覺有不知所措,有一種莫名的寒冷。
在聊完了關於喬雙林的事後,喬木也將從少婦口中盤問到的,關於方芳的事情和盤告知。
喬木沒有多話,這是他的家事。
其實仔細想想也是。
之前方圓剛剛重入這方家老宅時,曾經提及年少往事,說他父親種下兩棵棗樹,說他母親在庭院一角種了小菜園。
迴憶往事曆曆在目,卻唯獨沒有關於他小妹方芳的記憶,唯一與之有關的,便是方父種下的這兩棵樹。
或許,他執著於贖迴老宅,心裏念的其實不是找迴失散的小妹方芳,隻是想要找迴昔日少年時一家團圓的生活。
隻是破鏡難以重圓,而小妹方芳這些年的變化,隻怕比勤奮練武的天牢獄卒方圓更大...
喬木一手拎起花貓無常往裏走,很快走遠了,隻留下方圓一人在寒風中靜靜站著。
.....
第二日大清早。
帝都茶樓天然居的包廂之內,說書人江辰正與順風耳激烈爭論。
哪裏有弄潮兒,哪裏就有聽潮樓,這等帝都要事,怎麽少得了聽潮樓的推波助瀾?
隻是在推波助瀾之前,他們尚有一事並未達成共識。
這一次,他們該講奇聞,還是真相?
帝都菜市口慘案,死者過百,受災民眾之數以千百計,這還是有某個人蚍蜉撼樹,用血肉阻擋風雪的緣故。
這樣的事情不可謂不小,尤其是災民還大多對此三緘其口,不敢亂談。
隻是他們閉口不談,又有官兵封鎖街區,反倒是更惹得旁人好奇,增添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自此菜市口慘案眾說紛紜,一日之間已然傳出了三四種不同的版本...而其中喬雙林這個名字,往往也都在傳聞中占據了不低的地位。
傳得最遠的一版,自然便是九旬老人喬雙林當街輕薄女子,被撞破之後憤而當街殺人,而大道宗弟子則趕來將其鎮殺...此事已經算得上是一樁奇聞了。
可江辰有他的看法。
“此事有蹊蹺。”江辰說道:
“既然練武的打不過修仙的,那麽大道宗的道真仙長,自然可以輕鬆鎮殺喬雙林。”|
“既然如此,兩者之間的戰鬥,又豈會波及如此之廣,毀了半個小半個菜市口,連臨街的茶樓都被打得坍塌了。”
而順風耳隻是搖頭:
“這件事情水很深,涉及到了仙門大道宗,真相如何其實已經不重要,老老實實講故事、講奇聞異事,便算是盡了我聽潮樓的本分。”
言下之意,是他也知道其中的不妥,但這不重要。
隻是江辰顯然頗為較真,拍了拍手,片刻後一條魁梧大漢推門而入,正是昨日的幸存者之一,“龍爪”胡涵。
“此事,的確是因大道宗的兩名弟子而起,包括喬雙林在內的我等,隻是被殃及的路人罷了...”胡涵述說了一番。
這讓順風耳不由對江辰有些刮目相看。
此人明明是他招攬的新人,加入樓中之後卻迅速成長,如今已經隱隱有了獨當一麵的勢頭,甚至還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找到了一名當事者,胡涵。
實際上,這也是雙向奔赴的結果。
江辰想要探知此案真相,而龍爪胡涵好歹也素有俠名,自然也不願見到那喬雙林背了黑鍋,死後還要被潑上髒水,於是主動去找聽潮樓的人。
兩者也算是一拍即合。
“你居然能找到胡涵,倒是真的有所成長了。”順風耳讚歎。
胡涵並不是普通的四品武者,不普通之處在於,他有一個出名的師父。
其師陸燕北,乃是一代武林名宿,聽潮樓技榜第三十,曾在年過八十,氣血已衰的前提下,光靠一柄木劍,便輕鬆戰勝了一名朝廷的壯年二品武夫。
“隻是既然真相如此,那就更不能輕舉妄動。”順風耳淡淡道:
“以我的經驗,接下來大炎朝廷,也會配合仙門掩蓋此事....”
“他們需要一個背黑鍋的人,而死者可不會站出來反駁。”
這樣的事情,在過往四十年前是發生過很多次的。
起初人們義憤填膺,但後來發現這隻是無能狂怒,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當今永和帝軟弱昏庸的名聲傳遍民間,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君王如此,朝野上下自然上行下效。
上頭態度都軟了,還能指望民間用愛發電自發抵抗的話,就多少有點離大譜了。
“連朝廷十有八九都在準備掩蓋此事,難道你們還要當出頭鳥嗎?”順風耳說道。
這話讓江辰與胡涵兩人沉默。
順風耳隨時可以編排什麽“天下十大爛褲襠”“帝都十大詭事”,一點都不怕招人記恨...但要說事情跟仙門有關,就不是他可以亂嚼舌根的了。
“出頭鳥總是要先死的,就如那喬雙林。”順風耳平靜道:
“這世道從來都是這樣的。此事也多半會向以往涉及仙門的大小案件一樣,不了了之。”
江辰隻覺心頭一沉,有種陰雲籠罩一般的唿吸不暢感。
正在此時。
一名年輕說書人急匆匆推門而入,看向這包廂內爭論的順風耳幾人。
“出大事了。”這名年輕說書人神色中有著一抹剛吃到新鮮瓜的激動。
“有好急人到官府投案自陳罪狀,其中一人還是菜市口的那少婦,自述說是她昨日在菜市口構陷了那名叫喬雙林的老人....”
“聽說剛出獄不久的禮部尚書海無涯起草了一份奏章,洋洋灑灑數千文,要向當今永和帝言明此事。”
事到如今,此事關乎的早就不是喬雙林一人之清譽,而是四十年以來一直橫亙在九州的仙凡之衝突。
第161章 蒼生為棋
金鑾殿。
龍椅上頭戴冠冕的永和帝眉頭深鎖,俯視著殿前整齊站著的朝臣們,他眼睛有些失神,麵容略顯憔悴,明顯是思慮過重之相。
自繼位以來,但凡讓他勞心憂慮之事,多半與仙門能扯上關聯。
而他今日思索之事,也一樣。
兩名築基期的大道宗弟子於帝都菜市口鬥法,餘波波及數以百計的民眾,鬧成了一出慘劇。
要知道這可是帝都,鬧出了這麽一出好戲,顯然是讓朝廷與他這個永和帝顏麵大損...
如果他年輕二十歲,說不定會衝冠一怒向大道宗討要個說法。
但他已年過四十,作為本朝皇帝,行事自當不能意氣用事。
自拔出人王劍開始,他自覺手握籌碼,九大仙門的態度也與以往有明顯區別,明麵上有所收斂....尤其是被八大仙門一齊針對的玄天宗。
永和帝自覺已經從棋盤跳出,已然是一名有資格與仙門對弈的棋手。
那麽他每次落子,自然要慎重再慎重。
天子無小事。
所以,此事如何決斷,他自然要三思而後行....
“陛下。”
正思索間,忽然有一道老邁的聲音響起。
“臣有表上奏。”
抬眼一看,禮部尚書海無涯輕咳幾聲,越眾而出。
一旁的近侍早將奏章接過,呈了上來。
隻是永和帝卻並沒看一眼奏章,而是凝視著海無涯。
海無涯已經年近八旬,白發蒼蒼,年老體衰,臉色也略黃,雖為武夫,但看起來並不怎麽健朗。
這般老邁的他,在朝臣之中頗為顯眼。
如今的海無涯,已經是朝臣中碩果僅存的先帝時期元老,比其他朝臣都大了一兩輩。
先帝時的朝臣,死的死老的老,有如王山河般歸隱者,也有如海無涯一般身陷天牢者。
能夠安穩屹立在如今朝堂上的,除了海無涯之外,隻有本朝宰相,以逢迎圓滑著稱的白相了。
隨意掃了幾眼奏章,永和帝眉頭逐漸蹙起。
奏章中所言,與他預料大差不差。
海無涯並沒有試圖給喬鍾平反,隻說喬雙林乃是忠義之士,如今不應背負惡名而死...尤其是他還是為仙門背鍋的。
“朕....乏了。有事明日再奏,退朝吧。”
朝臣麵麵相覷,隻能相繼離去。
隻是海無涯並未離開。
他待到群臣幾乎散盡之後,依然駐足在金鑾殿之中,驟然抬頭,正色道:
“陛下,為眾人抱薪者,豈能在其凍斃之後,任其清譽被汙?”
“菜市口受災之民不計其數,其中親眼目睹者隻怕也以千百計,哪怕捂蓋子,又能捂住幾時,捂得住這天下人悠悠之口麽?”
“異人跋扈,人災遍地,此類事早已不是一次兩次發生,這一次異人之災已然出現在了帝都鬧市,若這一次朝廷如以往一般退了,那麽下一次呢?”
“陛下,一步退,步步退,何日不退?”
海無涯這一次顯得頗為剛烈,不顧永和帝退朝的命令,強自發言,一番話擲地有聲。
昔日剛烈的文武大臣幾乎都死絕了,而今的朝堂幾乎都是曲意逢迎的應聲蟲,鮮有如海無涯這般的剛烈者。
永和帝蹙了蹙眉,顯出明顯的不悅,但還是耐著性子說道:
“朕是天子,天子行事自當三思而後行。”
“小不忍則亂大謀,今日之退,隻是為來日計,為大炎子孫後代計。”
海無涯沉默片刻,慨然道:
“陛下,異人戰爭至今已有四十年,先帝四十年前的退卻,換來了九大仙門的道觀開遍九州各大城,換來了如今人災遍地。”
“老臣鬥膽問一句...陛下的大謀,又在何處?”
“喬森林前輩....”方圓嘴唇囁嚅了一下,想要說話,而喬木卻擺擺手。
方圓與喬森林不熟,但喬木對方圓卻是很熟稔了,當下沒有廢話的意思,直接開門見山:
“我族弟被構陷一事,我已經調查清楚了。以那毒婦為首的幾人,明日便會到官府投案自首...”
喬木這一夜忙得很,之前的少婦隻是他見的第一個人。
白天時逼迫喬木的群眾演員有好多個,而他們的構陷自然要付出代價。
這一點,當時身在局中的喬雙林不好對他們出手,但對於死而複生之後的局外人喬森林確很簡單。
他可以輕易找上落單的他們,通過扮鬼、恫嚇之類的方法,一一攻破其心神防線,讓他們自陳罪狀。
而他找到方圓的目的,便是通過這個天牢獄卒的渠道,做一個保底計劃。
要是天亮之後,那少婦等人反悔不去自首,那麽喬木便會借助方圓的身份,揭露他們的罪狀..
“這喬森林前輩,這行事也太雷厲風行,神通廣大了...”
聽完喬木的陳述,方圓心中隻是驚歎。
明日天亮,那少婦等人會自首,而海無涯也將在朝堂之上發力....一上一下,或許真有望撼動黑幕,恢複那喬雙林清譽,同時也與這場慘劇背後的大道宗,好好碰一碰。
第160章 真相奇聞
夜半,涼風漸起,吹拂院中的兩株棗樹簌簌作響。
兩株棗樹並立,左邊的那一棵稍高大一點,樹齡正好與方圓、方芳兩兄妹年齡等同,是方父生前特意種下的。
其含義,便是獨木不成林,讓這兩兄妹相互扶持,如這兩棵樹一般彼此映襯。
而此刻站在夜色之中,聽著喬木說起關於家中小妹方芳與萬榮華的事情,方圓隻感覺有不知所措,有一種莫名的寒冷。
在聊完了關於喬雙林的事後,喬木也將從少婦口中盤問到的,關於方芳的事情和盤告知。
喬木沒有多話,這是他的家事。
其實仔細想想也是。
之前方圓剛剛重入這方家老宅時,曾經提及年少往事,說他父親種下兩棵棗樹,說他母親在庭院一角種了小菜園。
迴憶往事曆曆在目,卻唯獨沒有關於他小妹方芳的記憶,唯一與之有關的,便是方父種下的這兩棵樹。
或許,他執著於贖迴老宅,心裏念的其實不是找迴失散的小妹方芳,隻是想要找迴昔日少年時一家團圓的生活。
隻是破鏡難以重圓,而小妹方芳這些年的變化,隻怕比勤奮練武的天牢獄卒方圓更大...
喬木一手拎起花貓無常往裏走,很快走遠了,隻留下方圓一人在寒風中靜靜站著。
.....
第二日大清早。
帝都茶樓天然居的包廂之內,說書人江辰正與順風耳激烈爭論。
哪裏有弄潮兒,哪裏就有聽潮樓,這等帝都要事,怎麽少得了聽潮樓的推波助瀾?
隻是在推波助瀾之前,他們尚有一事並未達成共識。
這一次,他們該講奇聞,還是真相?
帝都菜市口慘案,死者過百,受災民眾之數以千百計,這還是有某個人蚍蜉撼樹,用血肉阻擋風雪的緣故。
這樣的事情不可謂不小,尤其是災民還大多對此三緘其口,不敢亂談。
隻是他們閉口不談,又有官兵封鎖街區,反倒是更惹得旁人好奇,增添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自此菜市口慘案眾說紛紜,一日之間已然傳出了三四種不同的版本...而其中喬雙林這個名字,往往也都在傳聞中占據了不低的地位。
傳得最遠的一版,自然便是九旬老人喬雙林當街輕薄女子,被撞破之後憤而當街殺人,而大道宗弟子則趕來將其鎮殺...此事已經算得上是一樁奇聞了。
可江辰有他的看法。
“此事有蹊蹺。”江辰說道:
“既然練武的打不過修仙的,那麽大道宗的道真仙長,自然可以輕鬆鎮殺喬雙林。”|
“既然如此,兩者之間的戰鬥,又豈會波及如此之廣,毀了半個小半個菜市口,連臨街的茶樓都被打得坍塌了。”
而順風耳隻是搖頭:
“這件事情水很深,涉及到了仙門大道宗,真相如何其實已經不重要,老老實實講故事、講奇聞異事,便算是盡了我聽潮樓的本分。”
言下之意,是他也知道其中的不妥,但這不重要。
隻是江辰顯然頗為較真,拍了拍手,片刻後一條魁梧大漢推門而入,正是昨日的幸存者之一,“龍爪”胡涵。
“此事,的確是因大道宗的兩名弟子而起,包括喬雙林在內的我等,隻是被殃及的路人罷了...”胡涵述說了一番。
這讓順風耳不由對江辰有些刮目相看。
此人明明是他招攬的新人,加入樓中之後卻迅速成長,如今已經隱隱有了獨當一麵的勢頭,甚至還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找到了一名當事者,胡涵。
實際上,這也是雙向奔赴的結果。
江辰想要探知此案真相,而龍爪胡涵好歹也素有俠名,自然也不願見到那喬雙林背了黑鍋,死後還要被潑上髒水,於是主動去找聽潮樓的人。
兩者也算是一拍即合。
“你居然能找到胡涵,倒是真的有所成長了。”順風耳讚歎。
胡涵並不是普通的四品武者,不普通之處在於,他有一個出名的師父。
其師陸燕北,乃是一代武林名宿,聽潮樓技榜第三十,曾在年過八十,氣血已衰的前提下,光靠一柄木劍,便輕鬆戰勝了一名朝廷的壯年二品武夫。
“隻是既然真相如此,那就更不能輕舉妄動。”順風耳淡淡道:
“以我的經驗,接下來大炎朝廷,也會配合仙門掩蓋此事....”
“他們需要一個背黑鍋的人,而死者可不會站出來反駁。”
這樣的事情,在過往四十年前是發生過很多次的。
起初人們義憤填膺,但後來發現這隻是無能狂怒,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當今永和帝軟弱昏庸的名聲傳遍民間,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君王如此,朝野上下自然上行下效。
上頭態度都軟了,還能指望民間用愛發電自發抵抗的話,就多少有點離大譜了。
“連朝廷十有八九都在準備掩蓋此事,難道你們還要當出頭鳥嗎?”順風耳說道。
這話讓江辰與胡涵兩人沉默。
順風耳隨時可以編排什麽“天下十大爛褲襠”“帝都十大詭事”,一點都不怕招人記恨...但要說事情跟仙門有關,就不是他可以亂嚼舌根的了。
“出頭鳥總是要先死的,就如那喬雙林。”順風耳平靜道:
“這世道從來都是這樣的。此事也多半會向以往涉及仙門的大小案件一樣,不了了之。”
江辰隻覺心頭一沉,有種陰雲籠罩一般的唿吸不暢感。
正在此時。
一名年輕說書人急匆匆推門而入,看向這包廂內爭論的順風耳幾人。
“出大事了。”這名年輕說書人神色中有著一抹剛吃到新鮮瓜的激動。
“有好急人到官府投案自陳罪狀,其中一人還是菜市口的那少婦,自述說是她昨日在菜市口構陷了那名叫喬雙林的老人....”
“聽說剛出獄不久的禮部尚書海無涯起草了一份奏章,洋洋灑灑數千文,要向當今永和帝言明此事。”
事到如今,此事關乎的早就不是喬雙林一人之清譽,而是四十年以來一直橫亙在九州的仙凡之衝突。
第161章 蒼生為棋
金鑾殿。
龍椅上頭戴冠冕的永和帝眉頭深鎖,俯視著殿前整齊站著的朝臣們,他眼睛有些失神,麵容略顯憔悴,明顯是思慮過重之相。
自繼位以來,但凡讓他勞心憂慮之事,多半與仙門能扯上關聯。
而他今日思索之事,也一樣。
兩名築基期的大道宗弟子於帝都菜市口鬥法,餘波波及數以百計的民眾,鬧成了一出慘劇。
要知道這可是帝都,鬧出了這麽一出好戲,顯然是讓朝廷與他這個永和帝顏麵大損...
如果他年輕二十歲,說不定會衝冠一怒向大道宗討要個說法。
但他已年過四十,作為本朝皇帝,行事自當不能意氣用事。
自拔出人王劍開始,他自覺手握籌碼,九大仙門的態度也與以往有明顯區別,明麵上有所收斂....尤其是被八大仙門一齊針對的玄天宗。
永和帝自覺已經從棋盤跳出,已然是一名有資格與仙門對弈的棋手。
那麽他每次落子,自然要慎重再慎重。
天子無小事。
所以,此事如何決斷,他自然要三思而後行....
“陛下。”
正思索間,忽然有一道老邁的聲音響起。
“臣有表上奏。”
抬眼一看,禮部尚書海無涯輕咳幾聲,越眾而出。
一旁的近侍早將奏章接過,呈了上來。
隻是永和帝卻並沒看一眼奏章,而是凝視著海無涯。
海無涯已經年近八旬,白發蒼蒼,年老體衰,臉色也略黃,雖為武夫,但看起來並不怎麽健朗。
這般老邁的他,在朝臣之中頗為顯眼。
如今的海無涯,已經是朝臣中碩果僅存的先帝時期元老,比其他朝臣都大了一兩輩。
先帝時的朝臣,死的死老的老,有如王山河般歸隱者,也有如海無涯一般身陷天牢者。
能夠安穩屹立在如今朝堂上的,除了海無涯之外,隻有本朝宰相,以逢迎圓滑著稱的白相了。
隨意掃了幾眼奏章,永和帝眉頭逐漸蹙起。
奏章中所言,與他預料大差不差。
海無涯並沒有試圖給喬鍾平反,隻說喬雙林乃是忠義之士,如今不應背負惡名而死...尤其是他還是為仙門背鍋的。
“朕....乏了。有事明日再奏,退朝吧。”
朝臣麵麵相覷,隻能相繼離去。
隻是海無涯並未離開。
他待到群臣幾乎散盡之後,依然駐足在金鑾殿之中,驟然抬頭,正色道:
“陛下,為眾人抱薪者,豈能在其凍斃之後,任其清譽被汙?”
“菜市口受災之民不計其數,其中親眼目睹者隻怕也以千百計,哪怕捂蓋子,又能捂住幾時,捂得住這天下人悠悠之口麽?”
“異人跋扈,人災遍地,此類事早已不是一次兩次發生,這一次異人之災已然出現在了帝都鬧市,若這一次朝廷如以往一般退了,那麽下一次呢?”
“陛下,一步退,步步退,何日不退?”
海無涯這一次顯得頗為剛烈,不顧永和帝退朝的命令,強自發言,一番話擲地有聲。
昔日剛烈的文武大臣幾乎都死絕了,而今的朝堂幾乎都是曲意逢迎的應聲蟲,鮮有如海無涯這般的剛烈者。
永和帝蹙了蹙眉,顯出明顯的不悅,但還是耐著性子說道:
“朕是天子,天子行事自當三思而後行。”
“小不忍則亂大謀,今日之退,隻是為來日計,為大炎子孫後代計。”
海無涯沉默片刻,慨然道:
“陛下,異人戰爭至今已有四十年,先帝四十年前的退卻,換來了九大仙門的道觀開遍九州各大城,換來了如今人災遍地。”
“老臣鬥膽問一句...陛下的大謀,又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