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 作者:鍵盤大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百紙人兵,隻斬了十三大炎軍士,獲魂十三,你的紙人術法可退步了?”
高大道人道順冷哼一聲:
“那些軍士能活到現在的,都不是易於之輩,自然越來越難殺了。”
“更何況,還有一個外來的攪局武夫。”
“外來的?運氣好找到那座孤城,這四十年來偶爾也有這樣的個例。”
“不是運氣好,似乎是拿著破界符進來的。”
“破界符?那倒是難怪。”道人微微一笑:
“此地有來無迴,有進無出,若有外來武夫能為這孤城老卒續上一二鬥誌,也是好事。”
“四十年前十萬軍士,如今僅剩三百老卒。”
“若是鬥誌消磨殆盡,可就前功盡棄了。”
道順微微點頭:
“我聽聞南州玄天宗的道觀山下,還設了專供信眾香客居住的小鎮。”
“說是人世苦濁饑荒遍地,又有青冥鎮那麽一個能讓信眾吃飽飯的地方,信徒心中兩相對比之下,自然便有源源不斷的精純香火願力。”
“而我大道宗這百裏拘魂大陣,手筆可比那玄天宗大多了。”
對於仙道修士而言,九州凡人便是提供給他們香火願力的牛羊。
起初他們隻懂得讓凡人虔誠朝拜,但隨著仙門修士對香火之道的理解加深,花樣也就越玩越多了。
心誌堅韌、神魂強大的凡人,對於仙道修士而言,是比普通凡人信徒更為珍貴的資源。
於是南州有了青冥山脈腳下的青冥鎮,中州則有這大漠百裏拘魂大陣。
“道順師兄,這迴就願賭服輸,扯的這些都是借口。”
道順眉頭一皺,拋出腰間一個儲物囊,被另外一名道人收在手裏。
後者神識一動,掃視了一番儲物囊內的靈石,這才心滿意足。
“道順師兄莫要氣餒。”
“我大道宗宗門對於煉製道兵的法門,比其餘仙門都要更加精妙,自然博大精深,難以精通。”
“師兄還需多多習練...”
.
孤城之前。
喬木席地而坐,用繃帶簡單包紮傷口。
這些繃帶傷藥、乃至是幹糧水囊之類,都是安息關的那位女將準備的,明顯是軍用的物資。
這讓遠處默默觀察著喬木的老卒們心中微微有點激動。
從孤城中走出的老卒們在此時朝著喬木邁步走來,為首的老將朝著喬木拱手行禮,對他剛才伸以援手道謝。
為首的老將此時摘下頭盔,露出一張飽經風霜的麵龐。
他身上甲胄上多有劈砍痕跡,磨損嚴重。臉上皮膚呈現出古銅色,身材略微消瘦,白發已蒼蒼,隻有一雙老眼尚算明亮,在上下審視著喬木。
在他的眼中,身體年齡已經過百的喬木比他們這些老卒都還要更蒼老,但打起仗來卻是勇猛無畏,身上未穿甲胄,未穿軍服,但手上使得卻是一手圓滿無缺的大炎軍用槍術。
這讓他很疑惑喬木的身份。
說他是老兵吧,也太蒼老了。
說他不是吧,但那一手圓滿無缺的軍用槍術著實讓人難忘。
“我們是昔日隨著武將軍征伐異人的十萬軍士殘軍。”老將微微一歎:
“方才那些,是仙門的修仙者操縱的紙人兵。”
“最近這些年,異人已經極少上場了,隻會躲在幕後耍些術法。”
“你們兩人既是大炎的子民,來者是客,且隨我入城吧。”
老將嘴上說要帶他入城,眼光卻不自覺往喬木身上瞥,幾次欲言又止之後,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敢問這位老丈,可是大炎的軍士?”老將開口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曾經是。”喬木想了想,迴答道。
他昔日在雁城之中也曾經投軍過,雖然時間不長,但也算是大炎的軍士。
這個迴答讓老將眼神微微黯淡了一下。
他心中本想問,這個作戰勇猛的外來老兵,是不是大炎援軍的先鋒.....現在卻是問不出口了。
“敢問如今的大炎皇帝,猶念困守此城的軍民否?”老將再問。
喬木一時無言。
於是周邊的老卒們也一並沉默,無人再說話,隻是繼續包紮傷口,收殮死去戰友的遺體。
第179章 無血無淚
夕陽已經有半邊落入雲層,如同半邊巨大的血塊在天空中凝固。
如血的陽光落在這片孤城之外的戰場上,照在老卒們的肩上,影子拉得很長。
這支孤軍正在打掃戰場,收殮遺體,老將本要帶著喬木兩人入城,但到了城門口,卻又腳步忽然停頓住。
“老先生,先別急著入城,入城之前我還有一些話想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且隨我來吧。”老將轉過身來。
自從他問了喬木那兩個問題之後,他便陷入了深思,在此刻作出了一個決定。
其餘老卒也隨之腳步停頓,嗅到了氣氛有異,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老將,悄然圍了過來。
他們並不知道老將在想什麽,隻以為是老將察覺到喬木兩人身份有蹊蹺,所以不讓他們入城。
隻是老將卻衝他們微微搖了搖頭,轉頭對喬木說道:
“這座孤城之中,如今隻剩下三百老卒,以及上不了戰場的婦孺...”
他沒有帶著喬木入城,而是帶著他沿殘破不堪的城牆走了半圈。
“城牆對於異人的紙人兵作用不大,尤其是四十年前的現在,城牆也已經殘破不堪,經不起戰事的摧殘了。”
“如今的城牆,隻剩下抵禦風沙的作用...”
走過城牆轉角,視野陡然開闊。
出現在喬木視野之中的,是大漠上茫茫多的墓碑,密集如林。
安息關外有十萬碑林,但隻是虛塚,而這座大漠孤城之下,也同樣有十萬碑林,葬的則是將士的屍骨。
“四十年前的十萬將士,如今隻剩下三百老卒了。”
老將眼神微微暗淡,朝著喬木拱手:
“我名海思遠,為大炎六品都尉。”
“喬雙森。”喬木也同樣自報姓名,隻是隨後也心生一念;
“海都尉可聽說過,大炎禮部尚書海無涯?”
海思遠雙手微微顫抖了一下,看著喬木的眼睛:
“海無涯正是家父的名諱....家父還活著嗎?”
“還活著,而且如今依然是當朝禮部尚書,我...我的幾名家族後輩,也曾受過海無涯的關照。”喬木沒有將海無涯剛從天牢中出獄的事情說出來,繼續道:
“不僅如此,老夫還在這片大漠之外遇見了一名同樣自稱是海無涯之子的人物,應當是你的弟弟..”
海思遠嘴唇囁嚅了一下,似乎有很多話想說想問,但最後隻是稍稍側過頭,看向城牆下的密集碑林。
他的一頭白發與黃沙一同隨風揚起,背影看起來有些寂寥。
海無涯如果還活著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快八十歲了吧?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的父親能活到這麽大歲數,已然是值得慶賀的喜事。
甚至連家中小弟也還掛念著他這個大哥的存在,確實出乎他的預料。
隻是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他很難心生喜意。
二十從軍征,六十未得歸。
出征時他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現在的他已年過花甲,已經比記憶中尚在中年的父親還要蒼老了。
“既是禮部尚書之子,為何隻是六品都尉?城中其他的將官可還在?”
問話的不是喬木,而是旁邊的說書人千裏眼。
他對這支困守大漠的孤軍相當之好奇,此刻終於憋不住問題了。
他原本以為這位老將或許是當年武聖人麾下的某位將軍,卻沒想到隻是個六品都尉。
“哪還有什麽將官?”海思遠看著這片碑林,輕輕一笑:
“都在這躺著呢。”
“六品都尉已經是這座孤城中最高的官了。”
千裏眼明顯一怔,再問道:
“那李長歌,李將軍可還在?”
李長歌在大炎朝廷武官之中,也是一位頗為耀眼的人物,在昔日的十萬精銳之中,他是僅在武聖人之下的二把手。
武聖人孤身遁走,那麽李長歌應當便是這座孤軍的領袖。
海思遠沒有說話,隻是朝前邁了幾步,在一座墓碑之前停步。
“李將軍帶著我們抵抗了二十年.....隻是他也死了,二十年前就死了。”
這座墓碑與其餘墓碑並無不同,隻是位置稍前,若不是海思遠指引,千裏眼自問是無法發現的。
二十年...喬木目光微動。
安息關的建立,也就是二十年曆史。
算算時間,剛好是那守關的白夫人出現在安息關的時候。
這並不像是巧合。
最初的《靈犀訣》,取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意,本是指引李長歌夫妻遙相感應的秘法。
也許是這《靈犀訣》,讓白夫人知道李長歌尚在,所以才抵達這安息關。
《靈犀訣》是冥冥之中的直覺感應,心神可以跨過這片百裏大漠,跨過仙道大陣遙遙感應,但肉身卻隔著這座大陣無法聚首。
而李長歌的死...是否也與這《靈犀訣》有關?
“你們太苦了。”說書人千裏眼微微一歎:
“而且你們的敵人並不是血肉之軀,並不是什麽異族蠻夷,而是修仙者的紙人。”
“紙人無血無淚,哪怕紙人粉身碎骨了,隻要修仙者法力恢複,又可以卷土重來。”
“你們英勇奮戰至今,固然令人敬佩,但換來的又是什麽呢?”
千裏眼這句話,可算是說進海思遠等人的心坎裏去了,讓不少人心中沉痛。
如果他們的敵人是普通的異族蠻夷還好。
作為大炎的精銳軍士,他們比普通的士兵更勇猛。
若是殺異族蠻夷,他們自忖哪怕是一換一也不算太虧,殺兩個夠本,殺五個十個,死了也血賺。
但這支孤軍並不是普通的戍邊軍士,他們麵對的敵人,是遠比敵國蠻夷更可怕的修仙者,是修仙者手中無血無淚、沒有知覺的紙人。
紙人隻是仙道術法所製成的,哪怕一名軍士的一條命,去換一百個一千個紙人,想想也覺得虧。
與敵國搏殺,戰死沙場,對於大炎軍士,或許稱得上是一場榮耀。
與紙人搏殺而死,卻是另外一迴事了。
這些軍士的犧牲,於戰局無益,於九州大勢隻怕也無益。
更讓千裏眼心中戚戚然的是,如今的大炎,恐怕已經無人知道這支孤軍尚在。
高大道人道順冷哼一聲:
“那些軍士能活到現在的,都不是易於之輩,自然越來越難殺了。”
“更何況,還有一個外來的攪局武夫。”
“外來的?運氣好找到那座孤城,這四十年來偶爾也有這樣的個例。”
“不是運氣好,似乎是拿著破界符進來的。”
“破界符?那倒是難怪。”道人微微一笑:
“此地有來無迴,有進無出,若有外來武夫能為這孤城老卒續上一二鬥誌,也是好事。”
“四十年前十萬軍士,如今僅剩三百老卒。”
“若是鬥誌消磨殆盡,可就前功盡棄了。”
道順微微點頭:
“我聽聞南州玄天宗的道觀山下,還設了專供信眾香客居住的小鎮。”
“說是人世苦濁饑荒遍地,又有青冥鎮那麽一個能讓信眾吃飽飯的地方,信徒心中兩相對比之下,自然便有源源不斷的精純香火願力。”
“而我大道宗這百裏拘魂大陣,手筆可比那玄天宗大多了。”
對於仙道修士而言,九州凡人便是提供給他們香火願力的牛羊。
起初他們隻懂得讓凡人虔誠朝拜,但隨著仙門修士對香火之道的理解加深,花樣也就越玩越多了。
心誌堅韌、神魂強大的凡人,對於仙道修士而言,是比普通凡人信徒更為珍貴的資源。
於是南州有了青冥山脈腳下的青冥鎮,中州則有這大漠百裏拘魂大陣。
“道順師兄,這迴就願賭服輸,扯的這些都是借口。”
道順眉頭一皺,拋出腰間一個儲物囊,被另外一名道人收在手裏。
後者神識一動,掃視了一番儲物囊內的靈石,這才心滿意足。
“道順師兄莫要氣餒。”
“我大道宗宗門對於煉製道兵的法門,比其餘仙門都要更加精妙,自然博大精深,難以精通。”
“師兄還需多多習練...”
.
孤城之前。
喬木席地而坐,用繃帶簡單包紮傷口。
這些繃帶傷藥、乃至是幹糧水囊之類,都是安息關的那位女將準備的,明顯是軍用的物資。
這讓遠處默默觀察著喬木的老卒們心中微微有點激動。
從孤城中走出的老卒們在此時朝著喬木邁步走來,為首的老將朝著喬木拱手行禮,對他剛才伸以援手道謝。
為首的老將此時摘下頭盔,露出一張飽經風霜的麵龐。
他身上甲胄上多有劈砍痕跡,磨損嚴重。臉上皮膚呈現出古銅色,身材略微消瘦,白發已蒼蒼,隻有一雙老眼尚算明亮,在上下審視著喬木。
在他的眼中,身體年齡已經過百的喬木比他們這些老卒都還要更蒼老,但打起仗來卻是勇猛無畏,身上未穿甲胄,未穿軍服,但手上使得卻是一手圓滿無缺的大炎軍用槍術。
這讓他很疑惑喬木的身份。
說他是老兵吧,也太蒼老了。
說他不是吧,但那一手圓滿無缺的軍用槍術著實讓人難忘。
“我們是昔日隨著武將軍征伐異人的十萬軍士殘軍。”老將微微一歎:
“方才那些,是仙門的修仙者操縱的紙人兵。”
“最近這些年,異人已經極少上場了,隻會躲在幕後耍些術法。”
“你們兩人既是大炎的子民,來者是客,且隨我入城吧。”
老將嘴上說要帶他入城,眼光卻不自覺往喬木身上瞥,幾次欲言又止之後,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敢問這位老丈,可是大炎的軍士?”老將開口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曾經是。”喬木想了想,迴答道。
他昔日在雁城之中也曾經投軍過,雖然時間不長,但也算是大炎的軍士。
這個迴答讓老將眼神微微黯淡了一下。
他心中本想問,這個作戰勇猛的外來老兵,是不是大炎援軍的先鋒.....現在卻是問不出口了。
“敢問如今的大炎皇帝,猶念困守此城的軍民否?”老將再問。
喬木一時無言。
於是周邊的老卒們也一並沉默,無人再說話,隻是繼續包紮傷口,收殮死去戰友的遺體。
第179章 無血無淚
夕陽已經有半邊落入雲層,如同半邊巨大的血塊在天空中凝固。
如血的陽光落在這片孤城之外的戰場上,照在老卒們的肩上,影子拉得很長。
這支孤軍正在打掃戰場,收殮遺體,老將本要帶著喬木兩人入城,但到了城門口,卻又腳步忽然停頓住。
“老先生,先別急著入城,入城之前我還有一些話想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且隨我來吧。”老將轉過身來。
自從他問了喬木那兩個問題之後,他便陷入了深思,在此刻作出了一個決定。
其餘老卒也隨之腳步停頓,嗅到了氣氛有異,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老將,悄然圍了過來。
他們並不知道老將在想什麽,隻以為是老將察覺到喬木兩人身份有蹊蹺,所以不讓他們入城。
隻是老將卻衝他們微微搖了搖頭,轉頭對喬木說道:
“這座孤城之中,如今隻剩下三百老卒,以及上不了戰場的婦孺...”
他沒有帶著喬木入城,而是帶著他沿殘破不堪的城牆走了半圈。
“城牆對於異人的紙人兵作用不大,尤其是四十年前的現在,城牆也已經殘破不堪,經不起戰事的摧殘了。”
“如今的城牆,隻剩下抵禦風沙的作用...”
走過城牆轉角,視野陡然開闊。
出現在喬木視野之中的,是大漠上茫茫多的墓碑,密集如林。
安息關外有十萬碑林,但隻是虛塚,而這座大漠孤城之下,也同樣有十萬碑林,葬的則是將士的屍骨。
“四十年前的十萬將士,如今隻剩下三百老卒了。”
老將眼神微微暗淡,朝著喬木拱手:
“我名海思遠,為大炎六品都尉。”
“喬雙森。”喬木也同樣自報姓名,隻是隨後也心生一念;
“海都尉可聽說過,大炎禮部尚書海無涯?”
海思遠雙手微微顫抖了一下,看著喬木的眼睛:
“海無涯正是家父的名諱....家父還活著嗎?”
“還活著,而且如今依然是當朝禮部尚書,我...我的幾名家族後輩,也曾受過海無涯的關照。”喬木沒有將海無涯剛從天牢中出獄的事情說出來,繼續道:
“不僅如此,老夫還在這片大漠之外遇見了一名同樣自稱是海無涯之子的人物,應當是你的弟弟..”
海思遠嘴唇囁嚅了一下,似乎有很多話想說想問,但最後隻是稍稍側過頭,看向城牆下的密集碑林。
他的一頭白發與黃沙一同隨風揚起,背影看起來有些寂寥。
海無涯如果還活著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快八十歲了吧?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的父親能活到這麽大歲數,已然是值得慶賀的喜事。
甚至連家中小弟也還掛念著他這個大哥的存在,確實出乎他的預料。
隻是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他很難心生喜意。
二十從軍征,六十未得歸。
出征時他還是風華正茂的青年,現在的他已年過花甲,已經比記憶中尚在中年的父親還要蒼老了。
“既是禮部尚書之子,為何隻是六品都尉?城中其他的將官可還在?”
問話的不是喬木,而是旁邊的說書人千裏眼。
他對這支困守大漠的孤軍相當之好奇,此刻終於憋不住問題了。
他原本以為這位老將或許是當年武聖人麾下的某位將軍,卻沒想到隻是個六品都尉。
“哪還有什麽將官?”海思遠看著這片碑林,輕輕一笑:
“都在這躺著呢。”
“六品都尉已經是這座孤城中最高的官了。”
千裏眼明顯一怔,再問道:
“那李長歌,李將軍可還在?”
李長歌在大炎朝廷武官之中,也是一位頗為耀眼的人物,在昔日的十萬精銳之中,他是僅在武聖人之下的二把手。
武聖人孤身遁走,那麽李長歌應當便是這座孤軍的領袖。
海思遠沒有說話,隻是朝前邁了幾步,在一座墓碑之前停步。
“李將軍帶著我們抵抗了二十年.....隻是他也死了,二十年前就死了。”
這座墓碑與其餘墓碑並無不同,隻是位置稍前,若不是海思遠指引,千裏眼自問是無法發現的。
二十年...喬木目光微動。
安息關的建立,也就是二十年曆史。
算算時間,剛好是那守關的白夫人出現在安息關的時候。
這並不像是巧合。
最初的《靈犀訣》,取心有靈犀一點通之意,本是指引李長歌夫妻遙相感應的秘法。
也許是這《靈犀訣》,讓白夫人知道李長歌尚在,所以才抵達這安息關。
《靈犀訣》是冥冥之中的直覺感應,心神可以跨過這片百裏大漠,跨過仙道大陣遙遙感應,但肉身卻隔著這座大陣無法聚首。
而李長歌的死...是否也與這《靈犀訣》有關?
“你們太苦了。”說書人千裏眼微微一歎:
“而且你們的敵人並不是血肉之軀,並不是什麽異族蠻夷,而是修仙者的紙人。”
“紙人無血無淚,哪怕紙人粉身碎骨了,隻要修仙者法力恢複,又可以卷土重來。”
“你們英勇奮戰至今,固然令人敬佩,但換來的又是什麽呢?”
千裏眼這句話,可算是說進海思遠等人的心坎裏去了,讓不少人心中沉痛。
如果他們的敵人是普通的異族蠻夷還好。
作為大炎的精銳軍士,他們比普通的士兵更勇猛。
若是殺異族蠻夷,他們自忖哪怕是一換一也不算太虧,殺兩個夠本,殺五個十個,死了也血賺。
但這支孤軍並不是普通的戍邊軍士,他們麵對的敵人,是遠比敵國蠻夷更可怕的修仙者,是修仙者手中無血無淚、沒有知覺的紙人。
紙人隻是仙道術法所製成的,哪怕一名軍士的一條命,去換一百個一千個紙人,想想也覺得虧。
與敵國搏殺,戰死沙場,對於大炎軍士,或許稱得上是一場榮耀。
與紙人搏殺而死,卻是另外一迴事了。
這些軍士的犧牲,於戰局無益,於九州大勢隻怕也無益。
更讓千裏眼心中戚戚然的是,如今的大炎,恐怕已經無人知道這支孤軍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