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 作者:鍵盤大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姓喬的凡人倒確實不凡,能讓道真師兄另眼相看,果然不虛。”
道逆落地,順手拿起丹藥瓶中一枚補氣丹,補充迅速消耗的法力。
先用紙人假冒自身,並布下幻陣遮掩身形,再在周圍布下流沙與火符兩種陣法,最後喚出三百豆將,並不斷服用補氣丹,用以彌補飛快消耗的法力。
來迴幾個後手,每一步都很燒錢,可以說是用靈石堆成的不敗堡壘。
更讓道逆訝異的是,他這些後手,居然真用上了?
平日被他針對的仙道修士,一般可騙不出他這幾層的手段。
“事不宜遲,得馬上聯係宗門,將這些事告知。”道逆向來謹慎,確認敵人已死之後,馬上拿出兩份傳訊玉簡。
道虛的傳訊玉簡,本意是讓道逆用於求援的手段。
若是事情超乎掌控,自然便可及時求援,很快便會有宗門執事來援。
道逆此時已經得勝,並無危險,但他卻拿出了兩份傳訊玉簡。
一份通知道虛,一份通知道真。
道逆平時給道虛通風報信,但實際上暗地裏與道真也有聯絡。
他仙道資質也不算太好,遠不如這些前途光明的長老子弟,因而隻能比別人多億點點心眼。
無他,有備無患,求一個“穩”字而已。
隻是當他做完這事寫,卻忽然心有所覺,低頭看向腳下的沙盤。
片刻之前。
孤城之前的沙地戰場上。
喬叒森的身影在十幾把巨兵劈落之下四分五裂,再一度血灑黃沙,身死魂滅。
喬叒森是這支孤軍中最鋒利的矛尖,可當矛尖折損,也還剩下兩百多名豆將,這說明大勢已去。
隻是三百餘名老卒並未止步,反倒奮勇當先。
老卒們的總數有三百餘人,已經比豆將的數量要更多一點,隻是當兩支軍隊迎麵撞上,一轉眼老卒們這邊便有了死傷。
他們對這種皮糙肉厚豆將還沒研究出克製的戰法,貿然交戰,幾乎等於是以卵擊石。
老卒們雖然沒有卻步,但也基本都心知肚明,大勢已去了。
喬叒森攔不住,他們同樣也攔不住。
他們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與這座在大漠之中聳立了四十年的孤城一同走向末日。
海都尉渾身浴血,舉刀長嘯:
“老兄弟們,今日請諸位與我同赴黃泉。”
“我們是大炎的兵,可死不可跪。若我們也跪了,還有大炎嗎?”
身後老卒也一樣高舉戰刀,浴血衝殺。
身後城門樓上,說書人千裏眼也微微歎息。
聽潮樓的宗旨是隻聽潮,不幹預世間事。他千裏眼已經是樓內台柱之一,結果安穩日子過慣了,非得突發奇想闖一闖這百裏大漠。
這是他第一次介入塵世大潮之中,誰曾想這一試之下,反倒將自己性命都搭上了。
聽潮樓的規矩,果然是不能隨便壞的,哪怕他是千裏眼,是身懷異能的奇人也一樣。
在他歎息的時候,身後則有青衣的白發中年人緩步走來,他並不為這悲壯氣氛所動,麵上隻有微微的茫然。
“說書人,你說說看,他們的死值得麽?你不是很能說嗎?”劍謫仙緩緩問道:
“你從九州來,自然知道外界的九州、外界的大炎是一副如何糜爛的局麵。”
劍謫仙雖然也在城中困了三十年,但陸燕北是他的兄弟,陸燕北雖然對城中老手三緘其口,但卻告知了劍謫仙九州事。
“這些大炎殘軍效忠的大炎王朝早已經腐朽了,跪倒了。”劍謫仙淡淡道:
“老卒們說他們如果跪了,就沒有大炎...那麽若是大炎早就跪了呢?”
“這是否算是一種愚忠?”
“昔日大炎朝廷的很多文臣武將,最大的追求便是名垂青史。”
“身雖死,名可垂於青史?”
“不,這些老卒們麵對的可是更加嚴酷的局勢。”劍謫仙緩緩道:
“朝廷早已遺忘了他們,他們會籍籍無名地死,無論死得如何壯烈,史書上也不會有他們的姓名...”
說書人千裏眼一怔,隨後迴頭。
“愚忠?”千裏眼深深說道:
“事到如今,你還以為他們在效忠的,是一個四十年對孤城不聞不問的大炎王朝麽?”
“若以今人之眼光、異人之眼光來看,這或許也算是一種‘愚’。”
“明知弱小卻舍生忘死,為身後民眾安危而死,為所謂人族氣節而死,這確實算是一種‘愚’。”
“可若人人都精明利己,見小利而忘義,幹大事而惜身....那麽九州人族注定永世會活在異人之下。”說書人千裏眼說道:
“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不必抵抗異人,因為打不過就加入異人才是最優的選擇,為何要為他人的死活拚上性命?”
“聰明人向來不少,但這世上終究還是有一些死不完的愚者,從古至今,向來如此。”千裏眼不再多言,隻是靜靜俯視戰場。
他要見證這些妄圖移山的愚者生命最後一戰。
劍謫仙恍然無言,隻是在城門樓上憑欄遠望。
而城牆之下,戰局也已經岌岌可危。
陸燕北也在戰場上,他與其餘老卒一樣衝在前線。
作為有數的武林名宿,技榜三十的高手,陸燕北的內勁技藝比老卒們要高明許多,因而處境稍好一些。
長劍之下,已有數名豆將被他劍鋒貫穿,內勁爆發之下頹然倒地不起。
陸燕北已經衰老,高齡八十七歲,氣血虧損許多,但苦修多年的內勁尚在。
雖然遠不如喬木的百餘年功力,但也比老卒們強出不少。
隻是如喬木那般揮霍內勁,根本不是長久之計,不過片刻他已經內勁消耗許多,虛汗連連,喘息不已。
他也快死了。
這個老江湖客的心中閃過這樣的明悟。
八十七年的漫長人生,如走馬燈一般在心頭流轉而過。
年幼時兩兄弟在帝都陸家受盡冷眼,於是幼時便出走闖蕩江湖彼此扶持,已經有數十年。
陸燕北是個嘴碎的老好人,每逢外人說劍謫仙不是的時候,他總愛給自家親弟弟洗地,說他親弟弟天性涼薄,是因為生父生母都是徒有虛名的道貌岸然之輩,自小便未感受過什麽舐犢之情。
別說舔舐情深..時任禮部尚書的父親,為了避免他們這倆私生子的事跡敗露,甚至還請過高手江湖追殺...
兩兄弟早年經曆相同,為何弟弟天性涼薄,獨他是個老好人?
隻是因為他陸燕北心中念著自己作為兄長,總得以身作則,哪怕是要演,也要演一個好人的姿態,給自己的親弟弟看。
他是兄長,他先練劍習武,他教劍謫仙劍道啟蒙,他學著演一個好人。
一開始是演。
隻是後來慢慢的,他逐漸在受他幫助過的百姓口中一聲聲的“大俠”中迷失了自我。
演著演著,也就演到了老年,僅此而已。
陸燕北不是大炎的兵,他並無海都尉等人的情懷大義。
這一年來與此城老卒並肩作戰,起初也隻是因為想給自家弟弟擦屁股而已。
他並無大的覺悟,也無什麽遠見大局觀。
巔峰時也曾破入一品,晚年時劍術足以問鼎當世前十,這其中自然也有劍謫仙反過來教導的原因。
武道早已雖不算當世頂尖,但也已成一代武林名宿,更早有中州大俠之名流傳於世。
到人生晚年,失蹤三十年的親弟弟劍謫仙,也被他找著了。
八十七年漫長人生,雖不乏曲折艱辛,但此時迴首再看前塵往事,他自忖也可稱一句...
“老夫人生已無遺憾。”
陸燕嘴角微微上揚,那一把追隨他多年的璿璣劍一點一點拔劍出鞘。
“斬天拔劍術...”
陸燕北是劍謫仙的劍術啟蒙老師,但劍謫仙後來者居上,也反過來將他的劍術教給了陸燕北。
這是將要燃盡生命的一劍,體內僅存的內勁匯聚在劍尖,這個老邁不堪的老者體內氣血內勁在飛速幹涸。
劍還未出,已如璀璨星辰閃耀,凜冽劍芒一時無二。
周圍豆將似乎也隱隱察覺到了威脅,在飛快迫近。
隻是他的劍並未完全拔出,才剛剛乍現的鋒芒便不受控製地收斂了下來。
因為在他的身前多了一個人。
“在我的麵前,用我的劍術?”一個淡淡的聲音說:
“自我犧牲這種感動自己的事,還是免了吧。”
劍謫仙手上無劍,氣勢也並不淩厲,依舊如往日一般,有一種頹唐的懶散感。
隻是陸燕北蓄勢到一般的劍芒卻不自覺收斂了。
甚至周圍一圈並非活物的豆將,都仿佛被無形氣勢所震懾,僵立在那裏。
“燕南?”陸燕北目露詫異之色,又不自覺迴頭望了眼孤城古舊的城門樓。
這麽多年以來,這應該是劍謫仙第一次出了這座城門樓,踏足這片浸滿了血與淚的戰場。
“燕南,你終於有覺悟了?我就知道你----”陸燕北有很多話想說,可還剛說一半,便被劍謫仙不耐煩地打斷:
“別自作多情了,三哥。”
“....你喊我什麽?”
劍謫仙無視了自家親哥的疑問,自顧自說道:
“不論是四十年前還是四十年後的現在,我都沒在意過什麽蒼生死活,什麽天下大義,城中婦孺老幼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是否還能活下去,還能活多久...”
“所以,我隻是來保你的命,僅此而已。”劍謫仙緩緩道。
他站在戰場中央,眼神中卻有些微的迷茫,像是迷途的旅人。
生父是大炎高官,一代大儒,所以他對大炎王朝毫無歸屬感,對儒家所說仁義禮智信嗤之以鼻。
生母是江湖女俠,所以他對所謂俠義也並無好感。
天地萬物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人生到死都是孤單一人,他人也隻是短暫同行的旅客。
這世上沒有人是一定要對你好的,哪怕是生父生母也不例外。
就如同他當初身患花柳,重病將死,那時紅顏知己紛紛離開,武當也將他逐出師門。
隻有親兄長陸燕北對他不離不棄,生死守望。
劍謫仙還是不懂所謂大義,但他大約知道,這些老卒是為何奮不顧身犧牲的了。
“我屢次問,為他人而犧牲有何意義...這個問題太空泛了,難怪我會被困住。”劍謫仙暗暗搖頭。
“原來隻是不忍見其死而已。”
劍謫仙不是兵,不是俠,他對家國無概念,對俠義無追求,是個看似沒架子性子隨和,實則無情之人。
隻是在這人世間,他終究也不是完全孤單的。
所以哪怕擺爛三十年,他也不會坐視親兄長在眼前死去。
“不忍見其死,所以願為他人而戰,僅此而已。”他心中默默道。
他愛的是一個具體的家人,一個單獨的人。
而孤城的老卒們與他所見的前後兩代喬家人有更大的格局,他們心中所懷的,不隻有自己的家人,也有城中老幼婦孺們的家人,或許還有外頭的九州...
他雖做不到,但如今也算是大約理解了。
道逆落地,順手拿起丹藥瓶中一枚補氣丹,補充迅速消耗的法力。
先用紙人假冒自身,並布下幻陣遮掩身形,再在周圍布下流沙與火符兩種陣法,最後喚出三百豆將,並不斷服用補氣丹,用以彌補飛快消耗的法力。
來迴幾個後手,每一步都很燒錢,可以說是用靈石堆成的不敗堡壘。
更讓道逆訝異的是,他這些後手,居然真用上了?
平日被他針對的仙道修士,一般可騙不出他這幾層的手段。
“事不宜遲,得馬上聯係宗門,將這些事告知。”道逆向來謹慎,確認敵人已死之後,馬上拿出兩份傳訊玉簡。
道虛的傳訊玉簡,本意是讓道逆用於求援的手段。
若是事情超乎掌控,自然便可及時求援,很快便會有宗門執事來援。
道逆此時已經得勝,並無危險,但他卻拿出了兩份傳訊玉簡。
一份通知道虛,一份通知道真。
道逆平時給道虛通風報信,但實際上暗地裏與道真也有聯絡。
他仙道資質也不算太好,遠不如這些前途光明的長老子弟,因而隻能比別人多億點點心眼。
無他,有備無患,求一個“穩”字而已。
隻是當他做完這事寫,卻忽然心有所覺,低頭看向腳下的沙盤。
片刻之前。
孤城之前的沙地戰場上。
喬叒森的身影在十幾把巨兵劈落之下四分五裂,再一度血灑黃沙,身死魂滅。
喬叒森是這支孤軍中最鋒利的矛尖,可當矛尖折損,也還剩下兩百多名豆將,這說明大勢已去。
隻是三百餘名老卒並未止步,反倒奮勇當先。
老卒們的總數有三百餘人,已經比豆將的數量要更多一點,隻是當兩支軍隊迎麵撞上,一轉眼老卒們這邊便有了死傷。
他們對這種皮糙肉厚豆將還沒研究出克製的戰法,貿然交戰,幾乎等於是以卵擊石。
老卒們雖然沒有卻步,但也基本都心知肚明,大勢已去了。
喬叒森攔不住,他們同樣也攔不住。
他們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與這座在大漠之中聳立了四十年的孤城一同走向末日。
海都尉渾身浴血,舉刀長嘯:
“老兄弟們,今日請諸位與我同赴黃泉。”
“我們是大炎的兵,可死不可跪。若我們也跪了,還有大炎嗎?”
身後老卒也一樣高舉戰刀,浴血衝殺。
身後城門樓上,說書人千裏眼也微微歎息。
聽潮樓的宗旨是隻聽潮,不幹預世間事。他千裏眼已經是樓內台柱之一,結果安穩日子過慣了,非得突發奇想闖一闖這百裏大漠。
這是他第一次介入塵世大潮之中,誰曾想這一試之下,反倒將自己性命都搭上了。
聽潮樓的規矩,果然是不能隨便壞的,哪怕他是千裏眼,是身懷異能的奇人也一樣。
在他歎息的時候,身後則有青衣的白發中年人緩步走來,他並不為這悲壯氣氛所動,麵上隻有微微的茫然。
“說書人,你說說看,他們的死值得麽?你不是很能說嗎?”劍謫仙緩緩問道:
“你從九州來,自然知道外界的九州、外界的大炎是一副如何糜爛的局麵。”
劍謫仙雖然也在城中困了三十年,但陸燕北是他的兄弟,陸燕北雖然對城中老手三緘其口,但卻告知了劍謫仙九州事。
“這些大炎殘軍效忠的大炎王朝早已經腐朽了,跪倒了。”劍謫仙淡淡道:
“老卒們說他們如果跪了,就沒有大炎...那麽若是大炎早就跪了呢?”
“這是否算是一種愚忠?”
“昔日大炎朝廷的很多文臣武將,最大的追求便是名垂青史。”
“身雖死,名可垂於青史?”
“不,這些老卒們麵對的可是更加嚴酷的局勢。”劍謫仙緩緩道:
“朝廷早已遺忘了他們,他們會籍籍無名地死,無論死得如何壯烈,史書上也不會有他們的姓名...”
說書人千裏眼一怔,隨後迴頭。
“愚忠?”千裏眼深深說道:
“事到如今,你還以為他們在效忠的,是一個四十年對孤城不聞不問的大炎王朝麽?”
“若以今人之眼光、異人之眼光來看,這或許也算是一種‘愚’。”
“明知弱小卻舍生忘死,為身後民眾安危而死,為所謂人族氣節而死,這確實算是一種‘愚’。”
“可若人人都精明利己,見小利而忘義,幹大事而惜身....那麽九州人族注定永世會活在異人之下。”說書人千裏眼說道:
“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不必抵抗異人,因為打不過就加入異人才是最優的選擇,為何要為他人的死活拚上性命?”
“聰明人向來不少,但這世上終究還是有一些死不完的愚者,從古至今,向來如此。”千裏眼不再多言,隻是靜靜俯視戰場。
他要見證這些妄圖移山的愚者生命最後一戰。
劍謫仙恍然無言,隻是在城門樓上憑欄遠望。
而城牆之下,戰局也已經岌岌可危。
陸燕北也在戰場上,他與其餘老卒一樣衝在前線。
作為有數的武林名宿,技榜三十的高手,陸燕北的內勁技藝比老卒們要高明許多,因而處境稍好一些。
長劍之下,已有數名豆將被他劍鋒貫穿,內勁爆發之下頹然倒地不起。
陸燕北已經衰老,高齡八十七歲,氣血虧損許多,但苦修多年的內勁尚在。
雖然遠不如喬木的百餘年功力,但也比老卒們強出不少。
隻是如喬木那般揮霍內勁,根本不是長久之計,不過片刻他已經內勁消耗許多,虛汗連連,喘息不已。
他也快死了。
這個老江湖客的心中閃過這樣的明悟。
八十七年的漫長人生,如走馬燈一般在心頭流轉而過。
年幼時兩兄弟在帝都陸家受盡冷眼,於是幼時便出走闖蕩江湖彼此扶持,已經有數十年。
陸燕北是個嘴碎的老好人,每逢外人說劍謫仙不是的時候,他總愛給自家親弟弟洗地,說他親弟弟天性涼薄,是因為生父生母都是徒有虛名的道貌岸然之輩,自小便未感受過什麽舐犢之情。
別說舔舐情深..時任禮部尚書的父親,為了避免他們這倆私生子的事跡敗露,甚至還請過高手江湖追殺...
兩兄弟早年經曆相同,為何弟弟天性涼薄,獨他是個老好人?
隻是因為他陸燕北心中念著自己作為兄長,總得以身作則,哪怕是要演,也要演一個好人的姿態,給自己的親弟弟看。
他是兄長,他先練劍習武,他教劍謫仙劍道啟蒙,他學著演一個好人。
一開始是演。
隻是後來慢慢的,他逐漸在受他幫助過的百姓口中一聲聲的“大俠”中迷失了自我。
演著演著,也就演到了老年,僅此而已。
陸燕北不是大炎的兵,他並無海都尉等人的情懷大義。
這一年來與此城老卒並肩作戰,起初也隻是因為想給自家弟弟擦屁股而已。
他並無大的覺悟,也無什麽遠見大局觀。
巔峰時也曾破入一品,晚年時劍術足以問鼎當世前十,這其中自然也有劍謫仙反過來教導的原因。
武道早已雖不算當世頂尖,但也已成一代武林名宿,更早有中州大俠之名流傳於世。
到人生晚年,失蹤三十年的親弟弟劍謫仙,也被他找著了。
八十七年漫長人生,雖不乏曲折艱辛,但此時迴首再看前塵往事,他自忖也可稱一句...
“老夫人生已無遺憾。”
陸燕嘴角微微上揚,那一把追隨他多年的璿璣劍一點一點拔劍出鞘。
“斬天拔劍術...”
陸燕北是劍謫仙的劍術啟蒙老師,但劍謫仙後來者居上,也反過來將他的劍術教給了陸燕北。
這是將要燃盡生命的一劍,體內僅存的內勁匯聚在劍尖,這個老邁不堪的老者體內氣血內勁在飛速幹涸。
劍還未出,已如璀璨星辰閃耀,凜冽劍芒一時無二。
周圍豆將似乎也隱隱察覺到了威脅,在飛快迫近。
隻是他的劍並未完全拔出,才剛剛乍現的鋒芒便不受控製地收斂了下來。
因為在他的身前多了一個人。
“在我的麵前,用我的劍術?”一個淡淡的聲音說:
“自我犧牲這種感動自己的事,還是免了吧。”
劍謫仙手上無劍,氣勢也並不淩厲,依舊如往日一般,有一種頹唐的懶散感。
隻是陸燕北蓄勢到一般的劍芒卻不自覺收斂了。
甚至周圍一圈並非活物的豆將,都仿佛被無形氣勢所震懾,僵立在那裏。
“燕南?”陸燕北目露詫異之色,又不自覺迴頭望了眼孤城古舊的城門樓。
這麽多年以來,這應該是劍謫仙第一次出了這座城門樓,踏足這片浸滿了血與淚的戰場。
“燕南,你終於有覺悟了?我就知道你----”陸燕北有很多話想說,可還剛說一半,便被劍謫仙不耐煩地打斷:
“別自作多情了,三哥。”
“....你喊我什麽?”
劍謫仙無視了自家親哥的疑問,自顧自說道:
“不論是四十年前還是四十年後的現在,我都沒在意過什麽蒼生死活,什麽天下大義,城中婦孺老幼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是否還能活下去,還能活多久...”
“所以,我隻是來保你的命,僅此而已。”劍謫仙緩緩道。
他站在戰場中央,眼神中卻有些微的迷茫,像是迷途的旅人。
生父是大炎高官,一代大儒,所以他對大炎王朝毫無歸屬感,對儒家所說仁義禮智信嗤之以鼻。
生母是江湖女俠,所以他對所謂俠義也並無好感。
天地萬物之逆旅,光陰百代之過客,人生到死都是孤單一人,他人也隻是短暫同行的旅客。
這世上沒有人是一定要對你好的,哪怕是生父生母也不例外。
就如同他當初身患花柳,重病將死,那時紅顏知己紛紛離開,武當也將他逐出師門。
隻有親兄長陸燕北對他不離不棄,生死守望。
劍謫仙還是不懂所謂大義,但他大約知道,這些老卒是為何奮不顧身犧牲的了。
“我屢次問,為他人而犧牲有何意義...這個問題太空泛了,難怪我會被困住。”劍謫仙暗暗搖頭。
“原來隻是不忍見其死而已。”
劍謫仙不是兵,不是俠,他對家國無概念,對俠義無追求,是個看似沒架子性子隨和,實則無情之人。
隻是在這人世間,他終究也不是完全孤單的。
所以哪怕擺爛三十年,他也不會坐視親兄長在眼前死去。
“不忍見其死,所以願為他人而戰,僅此而已。”他心中默默道。
他愛的是一個具體的家人,一個單獨的人。
而孤城的老卒們與他所見的前後兩代喬家人有更大的格局,他們心中所懷的,不隻有自己的家人,也有城中老幼婦孺們的家人,或許還有外頭的九州...
他雖做不到,但如今也算是大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