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支主力部隊卻並沒有關建如的部隊那麽輕鬆了。
四萬定南軍於鄭州化為一道橫亙的山脈,兇狠又堅決地阻擋在關正興劍指長安的道路之上。
而各處的府兵也是正在支援的路上,欲圖將關正興的部隊合圍。
誰都知道關家人很厲害,但是定南軍的名聲,如雷貫耳,尤其是對南吳人來說。
就如同北疆軍之於突兀人。
雖然倉促,但是定南軍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各處的人數足有兩三萬的府兵,大多數已經距離鄭州,尤其是關正興的部隊越來越近了。
天下人全部都在關注著這一場戰爭的結果,一旦鄭州陷落,那麽就意味著長安的境況岌岌可危。
狂風暴雨一陣接著一陣,擊打得浩瀚土地上的人們心膽俱裂。
在這風雨雷霆交加的時光裏,長安抑鬱得像是要滴出水來。
相比於那些豪門大院門前的車水馬龍,這條街道顯得尤其狹小同時安靜得可憐。
關閉許久的朱門“吱呀”一聲開了。
那位鼎鼎大名的將軍提著長槍,一身黑甲,站在了門檻前麵。
他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凝神望著南方,雖然前麵是大片的長安建築物,可是他卻仿佛望見了更遠的東西,遠在城外,遠出長安。
末了,許久許久之後,他腳步鏗鏘有力地走下台階,沿著石板街,一直到了朱雀大街,再一路往前,在周圍無數長安百姓以及貴族驚訝同時敬畏的目光下,接近了皇宮。
已經到了傍晚,紅霞滿天。
夕陽下的皇宮,有著一種奇偉般的瑰美。
瓊樓玉宇,璀璨輝煌。
斜陽把他的影子拉長,他提著長槍,忽視掉周圍看熱鬧的形形色色的長安人,以及那些麵露警惕同時又帶有著敬畏之色的宮廷禁衛們,一步一步徐徐逼近。
“鎮武將軍,請留步!”
得到消息的宮將急匆匆地趕到,他看著這一位威名赫赫,雖然“失蹤”了好久好久,但是卻一直留存在人們心中的將領,臉上充滿了尊敬,以及難以言喻的複雜。
王獨看了他一眼,腳步卻並沒有絲毫的停留。
他依舊提著長槍,接近皇宮的最最邊緣。
那名宮將露出沉抑的神色,不得不拔出刀來,向前幾步,擋在了他的麵前十丈之外。
整齊莊嚴的步伐聲在皇宮內響徹,密密麻麻的宮廷禁衛魚貫而出。
而本來就守護在那邊的宮廷禁衛們,更是麵色嚴肅地跟著自己的宮將一起擋在了王獨的前麵。
王獨看著他們,終於是停止住了步伐。
他的眸子裏麵有光,很亮很亮,也很攝人心魄。
“我要見李擇南。”他說道。
“放肆!”
盡管明知道他和李擇南現如今的那種微妙的境地,但是作為一種態度,一名宮廷禁衛還是大喝出聲。
這是現如今所有北唐人的陛下,而不應該稱唿這麽一個名字。
王獨並沒有看向那一名禁衛,隻是說道:
“我覺得,現在並不應該是糾結這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大唐有著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解決,而我今天過來,就是要去解決這一件事情的。”
遠處觀望的長安人們,甚至還有那些宮廷禁衛們,大多數都麵麵相覷,大概是都沒有明白他的這句話的用意。
但是總是有一些人懂了。
那名宮將的神情變得更加複雜,他明白自己應該讓道,並且馬上,那是站在大局上麵,事關大唐的安危。可是作為他的職責,還有基於他的項上人頭,他絕對不能夠一時衝動就這麽做。
他的決定很快就下了——他必須把事情傳遞到陛下的耳邊,同時試圖讓陛下清醒關於王獨的事情。
他轉過身去,卻看到了那一名李擇南身邊的小太監步履匆匆而來。
他不禁微微一怔。
轉頭看向那一名一身黑甲的男人,對方的神情不變,甚至還有著那麽一種了然於胸的隱秘東西。
在長安血雨腥風的那一夜,對於李擇南來講,王獨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許多人都覺得他會被李擇南誅殺,於是王獨出了長安,便不會再迴來。可是,王獨卻仿佛自己什麽都沒有做一般,迴到了王府之內,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李擇南也完全沒有尋找他的麻煩。
對於其中的原因,懂的人很少,李擇南和王獨自己心知肚明,而現在,又有一些人懂了。
李擇南需要他,便不會殺他,李擇南熟悉王獨的性格,這就是他解決管清和和李顯嶽,卻偏偏不解決王獨的原因。
“讓鎮武將軍進來吧,這是陛下的口諭。”那名小太監尖聲尖氣地說道。
宮廷禁衛的阻礙緩緩散開,那些嚴陣以待的遠方的禁衛,也是歸到了兩側。
那名宮將作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在長安人的議論紛紛之中,王獨入了皇宮。
……
……
又是一年春天,好時節。
這是李擇南的開遠元年,也是他的第一個真正的春天。
他喜歡春天,春天裏那個百花開,從前,他的秦王府內美不勝收,現在,他的皇宮內風景如畫。
他徜徉在花海裏,擁抱著這個春天,也擁抱著這片天下,感覺心中很充實,但是也有著很不穩定的東西。
南吳,他想征服卻無法輕易征服的國度。
現在,它過來征服他了。
他有能力治理好北唐,可是他還需要人保護好它,這樣的人在北唐有一些,很少很少,他想利用,卻不好利用。
好在,他知道那些人的弱點,於是他便還算安定。
“不用卸下他的武器,讓他就這樣進來吧。”
他帶著迷人的微笑,說道。
“陛下,這不行!”他最親近的那位帶刀侍衛眼神之中滿帶著堅決。
“他不敢殺朕的,”李擇南笑著說道,“因為他愛大唐,愛得很深。”
他愛大唐,愛得很深,這一句話,讓周圍的所有人都感覺到一種隱約的震撼。
為什麽他痛恨那麽多東西,卻依舊義無反顧,甚至隨時隨地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因為他深愛著這片土地。
(本章完)
四萬定南軍於鄭州化為一道橫亙的山脈,兇狠又堅決地阻擋在關正興劍指長安的道路之上。
而各處的府兵也是正在支援的路上,欲圖將關正興的部隊合圍。
誰都知道關家人很厲害,但是定南軍的名聲,如雷貫耳,尤其是對南吳人來說。
就如同北疆軍之於突兀人。
雖然倉促,但是定南軍的部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各處的人數足有兩三萬的府兵,大多數已經距離鄭州,尤其是關正興的部隊越來越近了。
天下人全部都在關注著這一場戰爭的結果,一旦鄭州陷落,那麽就意味著長安的境況岌岌可危。
狂風暴雨一陣接著一陣,擊打得浩瀚土地上的人們心膽俱裂。
在這風雨雷霆交加的時光裏,長安抑鬱得像是要滴出水來。
相比於那些豪門大院門前的車水馬龍,這條街道顯得尤其狹小同時安靜得可憐。
關閉許久的朱門“吱呀”一聲開了。
那位鼎鼎大名的將軍提著長槍,一身黑甲,站在了門檻前麵。
他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凝神望著南方,雖然前麵是大片的長安建築物,可是他卻仿佛望見了更遠的東西,遠在城外,遠出長安。
末了,許久許久之後,他腳步鏗鏘有力地走下台階,沿著石板街,一直到了朱雀大街,再一路往前,在周圍無數長安百姓以及貴族驚訝同時敬畏的目光下,接近了皇宮。
已經到了傍晚,紅霞滿天。
夕陽下的皇宮,有著一種奇偉般的瑰美。
瓊樓玉宇,璀璨輝煌。
斜陽把他的影子拉長,他提著長槍,忽視掉周圍看熱鬧的形形色色的長安人,以及那些麵露警惕同時又帶有著敬畏之色的宮廷禁衛們,一步一步徐徐逼近。
“鎮武將軍,請留步!”
得到消息的宮將急匆匆地趕到,他看著這一位威名赫赫,雖然“失蹤”了好久好久,但是卻一直留存在人們心中的將領,臉上充滿了尊敬,以及難以言喻的複雜。
王獨看了他一眼,腳步卻並沒有絲毫的停留。
他依舊提著長槍,接近皇宮的最最邊緣。
那名宮將露出沉抑的神色,不得不拔出刀來,向前幾步,擋在了他的麵前十丈之外。
整齊莊嚴的步伐聲在皇宮內響徹,密密麻麻的宮廷禁衛魚貫而出。
而本來就守護在那邊的宮廷禁衛們,更是麵色嚴肅地跟著自己的宮將一起擋在了王獨的前麵。
王獨看著他們,終於是停止住了步伐。
他的眸子裏麵有光,很亮很亮,也很攝人心魄。
“我要見李擇南。”他說道。
“放肆!”
盡管明知道他和李擇南現如今的那種微妙的境地,但是作為一種態度,一名宮廷禁衛還是大喝出聲。
這是現如今所有北唐人的陛下,而不應該稱唿這麽一個名字。
王獨並沒有看向那一名禁衛,隻是說道:
“我覺得,現在並不應該是糾結這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大唐有著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解決,而我今天過來,就是要去解決這一件事情的。”
遠處觀望的長安人們,甚至還有那些宮廷禁衛們,大多數都麵麵相覷,大概是都沒有明白他的這句話的用意。
但是總是有一些人懂了。
那名宮將的神情變得更加複雜,他明白自己應該讓道,並且馬上,那是站在大局上麵,事關大唐的安危。可是作為他的職責,還有基於他的項上人頭,他絕對不能夠一時衝動就這麽做。
他的決定很快就下了——他必須把事情傳遞到陛下的耳邊,同時試圖讓陛下清醒關於王獨的事情。
他轉過身去,卻看到了那一名李擇南身邊的小太監步履匆匆而來。
他不禁微微一怔。
轉頭看向那一名一身黑甲的男人,對方的神情不變,甚至還有著那麽一種了然於胸的隱秘東西。
在長安血雨腥風的那一夜,對於李擇南來講,王獨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許多人都覺得他會被李擇南誅殺,於是王獨出了長安,便不會再迴來。可是,王獨卻仿佛自己什麽都沒有做一般,迴到了王府之內,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李擇南也完全沒有尋找他的麻煩。
對於其中的原因,懂的人很少,李擇南和王獨自己心知肚明,而現在,又有一些人懂了。
李擇南需要他,便不會殺他,李擇南熟悉王獨的性格,這就是他解決管清和和李顯嶽,卻偏偏不解決王獨的原因。
“讓鎮武將軍進來吧,這是陛下的口諭。”那名小太監尖聲尖氣地說道。
宮廷禁衛的阻礙緩緩散開,那些嚴陣以待的遠方的禁衛,也是歸到了兩側。
那名宮將作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在長安人的議論紛紛之中,王獨入了皇宮。
……
……
又是一年春天,好時節。
這是李擇南的開遠元年,也是他的第一個真正的春天。
他喜歡春天,春天裏那個百花開,從前,他的秦王府內美不勝收,現在,他的皇宮內風景如畫。
他徜徉在花海裏,擁抱著這個春天,也擁抱著這片天下,感覺心中很充實,但是也有著很不穩定的東西。
南吳,他想征服卻無法輕易征服的國度。
現在,它過來征服他了。
他有能力治理好北唐,可是他還需要人保護好它,這樣的人在北唐有一些,很少很少,他想利用,卻不好利用。
好在,他知道那些人的弱點,於是他便還算安定。
“不用卸下他的武器,讓他就這樣進來吧。”
他帶著迷人的微笑,說道。
“陛下,這不行!”他最親近的那位帶刀侍衛眼神之中滿帶著堅決。
“他不敢殺朕的,”李擇南笑著說道,“因為他愛大唐,愛得很深。”
他愛大唐,愛得很深,這一句話,讓周圍的所有人都感覺到一種隱約的震撼。
為什麽他痛恨那麽多東西,卻依舊義無反顧,甚至隨時隨地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因為他深愛著這片土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