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畫蓮的兒子,親的。”
“你是我的外孫,親的。”
“我想她了,你想不想她啊,我也想憂作了,你想他嗎?”
管闊點點頭。
他自然是思念母親和老金的,但是很多時候,他嚐試不去思考這些東西,因為這會讓他覺得很無助,覺得自己又變迴了那些時候很弱小的管闊。
一股幽幽的香味淡淡飄來,管闊覺得自己的手觸摸到了溫軟,側頭一看,李惜芸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在了身邊,握住了自己的手,她的目光很柔和,就像是那一次昏迷後初次醒來的時候。
她也經曆過悲歡離合,她和管闊的心靈能夠產生共鳴,當兩隻刺蝟蜷縮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強大和互相的溫暖,盡管不能夠靠得特別近,但是已經足夠。
金憂在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有關金畫蓮和金憂作從前的事情,那些管闊和李惜芸包括李千容甚至是吳皇都沒有經曆過,可是經由金憂在的言語,可以稍微想象到一些情景來。
他講了很久很久,隨後對著管闊溫聲說道:
“和我講講他們在北唐的時候的一些事情吧。”
那裏麵隱含著一些懇求,並不強烈。
有些話,管闊不會輕易說出來,可是今天卻不一樣。
不管他和金憂在分別站在怎樣的立場之上,但是最起碼,他現在可以對著對方說一些。
很長時間之後,他不說了,因為他實在想不出來更多,而金憂在的眸子之中,隱藏著一些淚花。
這個老人,對著吳皇跪了跪,便轉身往殿門外走去。
“好好活著,”臨走的時候,他朝著管闊說道,“我們金家不會再動你了。”
在當時沒覺得,但是在以後的以後,管闊才忽然發現:那是自己和這一位老人的第一次見麵,也是最後一次,他們以後再也沒有見到過,對方臨走時說的話,也成為了訣別之語。
外祖父和外孫兩位,就這樣在人生之路上匆匆照了個麵,又匆匆分別,誰也沒有迴頭。
很多時候,人生就是這樣的,不是嗎?
大殿內,除了那些暗中的仿佛永遠都不會現身的目光以外,便隻剩下了吳皇、管闊、李惜芸、李千容四位。
長遠的沉默、安靜。
時間緩緩流淌。
漸漸的,吳皇無情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安靜:
“他走了。”
關直霄不過來了,金憂在又走了,現在,隻剩下南吳的陛下,和北唐的三個人,不,管闊到底算是南吳人還是北唐人,也已經誰都說不清了。
“陛下是有些話,隻想和我們說嗎?”管闊問道。
“其實和別的一些人說也無所謂,隻是不想和憂在說。”吳皇迴答道。
“是有關讓金關二府還有張家,以及其他勢力對付他的事情嗎?”李惜芸的笑容令人驚豔,同時又意味莫名。
她雖然身在南吳,也不再是什麽有點權勢的北唐廣樂公主殿下,可是她還是知道很多事情,也非常聰慧。
對於北唐南吳的一些人對待自己的一些事情,她是很反感的,對於北唐南吳的一些人對待管闊的一些事情,她同樣很反感。所以即使是南吳不可一世的皇帝陛下,她也想要質問幾下、問個明白。
“你知道的挺多,小丫頭。”吳皇神情淡漠地看著她。
李惜芸不予迴答。
管闊沒有說話。
吳皇看向管闊,看得出來管闊眼神之中的詢問是存在的。
管闊的確很不明白,既然下旨召見自己,又為什麽要通緝自己,讓張家、關家、金家還有其他的各個勢力和自己鬥個你死我活的,這真的對於一代帝王來說很有趣嗎?
有趣這麽一個詞,在不可一世的吳皇陛下心中,肯定是不存在的,他的很多看起來無厘頭的行為,必定是有著深刻的含義的。
“剛才金憂在沒有說,”吳皇的聲音依舊緩慢、沉重,並且無情,“你們也沒有說,也或者是你們第一次見到朕,並不清楚今天以前的朕是怎樣的。”
管闊很迅速地瞄了吳皇一眼。
“想說就說吧。”吳皇說道。
“其實我一直都想要說,隻是覺得這對陛下不尊敬。”
“陛下的氣色看起來不太好。”
“老了。”吳皇的這兩個字顯得特別輕飄飄的,歲月給他雕刻的痕跡,好像再自然不過的了。
“前幾天朕看起來還挺有精神的,可是今天卻很是乏力。”
“這樣的日子越來越多,讓朕確信朕真的是老了,即使是朕,也會有燈枯油盡的時刻。”
“但是陛下的光芒照耀萬古。”管闊沉聲說道。
“這和朕是不是老朽了並沒有關係。”
“很多時日以前,朕就在想著這些問題,”吳皇自顧自地說話,“朕老了,於是朕也會離開,那麽朕在離開之前,可以為姬家皇朝做一些什麽事情呢?”
“那麽這些就是陛下所做的很關鍵的事情?”李惜芸插口道。
這很不尊敬,但是放在這一頭鳳凰的身上,卻反而襯托了她的光彩奪目。
“這些都隻是冰山一角,而已。”吳皇淡漠的容顏上,終於是第一次顯出了點滴的笑意,很淡,很淡。
牽扯進了那麽多的勢力,在很多人看來爆發了一場場大事件,可是於他而言,隻是翻手覆手而已,隻是冰山一角而已。
“朕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些隻是其中之一。”
“所以陛下就利用我和惜芸,削弱各個勢力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您覺得以後會對姬家皇朝造成威脅的勢力?”
“削弱?”吳皇像是在提問,可是其實卻並不是。
“在沒有見識到你們的力量之前,朕並沒有想過這些,朕隻是想試探一下他們的態度,也看看他們的底蘊,最後再做其他的判斷。”
“陛下洞察秋毫,的確能夠從點點滴滴之中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李惜芸玉容上的嘲諷意味更濃。
隻是吳皇一直都不想和她一般見識。
“小丫頭,你能夠在我大吳肆無忌憚這麽久,是因為朕在你的背後,這一點,你應該早就猜到了。”
(本章完)
“你是我的外孫,親的。”
“我想她了,你想不想她啊,我也想憂作了,你想他嗎?”
管闊點點頭。
他自然是思念母親和老金的,但是很多時候,他嚐試不去思考這些東西,因為這會讓他覺得很無助,覺得自己又變迴了那些時候很弱小的管闊。
一股幽幽的香味淡淡飄來,管闊覺得自己的手觸摸到了溫軟,側頭一看,李惜芸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在了身邊,握住了自己的手,她的目光很柔和,就像是那一次昏迷後初次醒來的時候。
她也經曆過悲歡離合,她和管闊的心靈能夠產生共鳴,當兩隻刺蝟蜷縮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感覺到強大和互相的溫暖,盡管不能夠靠得特別近,但是已經足夠。
金憂在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有關金畫蓮和金憂作從前的事情,那些管闊和李惜芸包括李千容甚至是吳皇都沒有經曆過,可是經由金憂在的言語,可以稍微想象到一些情景來。
他講了很久很久,隨後對著管闊溫聲說道:
“和我講講他們在北唐的時候的一些事情吧。”
那裏麵隱含著一些懇求,並不強烈。
有些話,管闊不會輕易說出來,可是今天卻不一樣。
不管他和金憂在分別站在怎樣的立場之上,但是最起碼,他現在可以對著對方說一些。
很長時間之後,他不說了,因為他實在想不出來更多,而金憂在的眸子之中,隱藏著一些淚花。
這個老人,對著吳皇跪了跪,便轉身往殿門外走去。
“好好活著,”臨走的時候,他朝著管闊說道,“我們金家不會再動你了。”
在當時沒覺得,但是在以後的以後,管闊才忽然發現:那是自己和這一位老人的第一次見麵,也是最後一次,他們以後再也沒有見到過,對方臨走時說的話,也成為了訣別之語。
外祖父和外孫兩位,就這樣在人生之路上匆匆照了個麵,又匆匆分別,誰也沒有迴頭。
很多時候,人生就是這樣的,不是嗎?
大殿內,除了那些暗中的仿佛永遠都不會現身的目光以外,便隻剩下了吳皇、管闊、李惜芸、李千容四位。
長遠的沉默、安靜。
時間緩緩流淌。
漸漸的,吳皇無情的聲音打破了這種安靜:
“他走了。”
關直霄不過來了,金憂在又走了,現在,隻剩下南吳的陛下,和北唐的三個人,不,管闊到底算是南吳人還是北唐人,也已經誰都說不清了。
“陛下是有些話,隻想和我們說嗎?”管闊問道。
“其實和別的一些人說也無所謂,隻是不想和憂在說。”吳皇迴答道。
“是有關讓金關二府還有張家,以及其他勢力對付他的事情嗎?”李惜芸的笑容令人驚豔,同時又意味莫名。
她雖然身在南吳,也不再是什麽有點權勢的北唐廣樂公主殿下,可是她還是知道很多事情,也非常聰慧。
對於北唐南吳的一些人對待自己的一些事情,她是很反感的,對於北唐南吳的一些人對待管闊的一些事情,她同樣很反感。所以即使是南吳不可一世的皇帝陛下,她也想要質問幾下、問個明白。
“你知道的挺多,小丫頭。”吳皇神情淡漠地看著她。
李惜芸不予迴答。
管闊沒有說話。
吳皇看向管闊,看得出來管闊眼神之中的詢問是存在的。
管闊的確很不明白,既然下旨召見自己,又為什麽要通緝自己,讓張家、關家、金家還有其他的各個勢力和自己鬥個你死我活的,這真的對於一代帝王來說很有趣嗎?
有趣這麽一個詞,在不可一世的吳皇陛下心中,肯定是不存在的,他的很多看起來無厘頭的行為,必定是有著深刻的含義的。
“剛才金憂在沒有說,”吳皇的聲音依舊緩慢、沉重,並且無情,“你們也沒有說,也或者是你們第一次見到朕,並不清楚今天以前的朕是怎樣的。”
管闊很迅速地瞄了吳皇一眼。
“想說就說吧。”吳皇說道。
“其實我一直都想要說,隻是覺得這對陛下不尊敬。”
“陛下的氣色看起來不太好。”
“老了。”吳皇的這兩個字顯得特別輕飄飄的,歲月給他雕刻的痕跡,好像再自然不過的了。
“前幾天朕看起來還挺有精神的,可是今天卻很是乏力。”
“這樣的日子越來越多,讓朕確信朕真的是老了,即使是朕,也會有燈枯油盡的時刻。”
“但是陛下的光芒照耀萬古。”管闊沉聲說道。
“這和朕是不是老朽了並沒有關係。”
“很多時日以前,朕就在想著這些問題,”吳皇自顧自地說話,“朕老了,於是朕也會離開,那麽朕在離開之前,可以為姬家皇朝做一些什麽事情呢?”
“那麽這些就是陛下所做的很關鍵的事情?”李惜芸插口道。
這很不尊敬,但是放在這一頭鳳凰的身上,卻反而襯托了她的光彩奪目。
“這些都隻是冰山一角,而已。”吳皇淡漠的容顏上,終於是第一次顯出了點滴的笑意,很淡,很淡。
牽扯進了那麽多的勢力,在很多人看來爆發了一場場大事件,可是於他而言,隻是翻手覆手而已,隻是冰山一角而已。
“朕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些隻是其中之一。”
“所以陛下就利用我和惜芸,削弱各個勢力的力量,尤其是那些您覺得以後會對姬家皇朝造成威脅的勢力?”
“削弱?”吳皇像是在提問,可是其實卻並不是。
“在沒有見識到你們的力量之前,朕並沒有想過這些,朕隻是想試探一下他們的態度,也看看他們的底蘊,最後再做其他的判斷。”
“陛下洞察秋毫,的確能夠從點點滴滴之中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李惜芸玉容上的嘲諷意味更濃。
隻是吳皇一直都不想和她一般見識。
“小丫頭,你能夠在我大吳肆無忌憚這麽久,是因為朕在你的背後,這一點,你應該早就猜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