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要不是他有張連嶽這麽一個猛人,恐怕早就輸了,現在事已至此,他也下不了別的任何的命令,就像是一個看客,和外麵那些咋咋唿唿的民眾們沒有任何的區別,這樣的感覺,不難受才怪。
張連嶽的長刀柄從金安的鐵棒上擦過,被卸了不少力,但是最終還是抽中了流雲蒼甲覆蓋著的肩頭。
金安蹙了蹙眉,看起來還真的很痛。
“你很強,”張連嶽終於開口說話了,“但是你暫時還不是我的對手,不過我挺欣賞你的,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你會比我更強。”
“這又如何?無所謂,”金安忽然一笑道,“你還是輸了。”
張連嶽挑了挑眉。
金安環顧了一下四周,道:“你看。”
張連嶽懷疑這家夥是不是有詐,但是思索許久之後,感覺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這個家夥還不至於這麽不要臉,於是朝著四周看了看。
他微微一怔。
他帶來的人全部都被拿下了,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他朝著背後高處望了望。
司兵大人攤了攤手,露出一絲苦笑來。
……
……
當一切都已成定局的時候,迎來的並非是歡唿聲和喝彩聲,而是短暫的沉寂。
不是說金安的部署不夠精彩,而是他和張連嶽的對決實在是太精彩了,人們都目不轉睛地注意著他們,當一切都塵埃落定之時,才發現最終的結果。
金安的這一手很妙,可是到底妙在哪裏,卻沒有人說得出來。
張連嶽默聲不響了片刻後,將長刀柄收了迴來。
這意味著,他承認大勢已去,自己都沒有必要繼續攻擊了。
他策馬,調轉馬首。
陣法分開,士兵們為他讓出一條路來。
不管他是不是代表了失敗者,他的餘威還在,所有人都敬畏他、親眼看到了他的實力。
“啪!”
“啪!”
“啪!”
……
看台上,隱約傳來鼓掌的聲音,那是胡王吉。
不論心裏麵誠心與否,他都應該是表麵上最最支持金安的人,更何況,他現在看見了金安的真實能力。
他的心最起碼安定了一些。
他周圍的各家家主們陸陸續續也鼓掌起來。
緊接著,人群中爆發出一大片雷鳴般的掌聲。
金安披著流雲蒼甲,騎著金燦燦重甲的戰馬,越過他所指揮的士兵,緩緩來到人潮之前。
人們看清楚了他。
他的確英俊優美,而且能力非凡。
“臨安公!”
忽然有少女紅著俏臉大喊了一聲。
“臨安公!”
又有少女附和。
“臨安公!”
“臨安公!”
……
人潮之中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起初還有點雜亂,但是到了後來,卻是越來越整齊。
“臨安公”這三個字,迴蕩在四野裏,空前激蕩,蔚為壯觀。
遠處的馬車頂上,姬如是舉起秀拳,興奮得兩眼彎彎如同月牙兒。
“小安安!”
“小安安!”
……
她激動萬分地隨著人潮之中的聲音,同樣也是大聲叫嚷道。
管闊略微有些無言,側頭望了望李惜芸。
李惜芸也望了望他,絕美的容顏上蕩漾起一絲笑意。
“我希望,這將會是我們的最後一次逃亡。”
她看到管闊也笑了笑。
“難道不是嗎?”她問。
“你說得都對。”管闊聞著她的發香,心中稍微有些觸動。
李惜芸沒有生氣,因為她意識到管闊並沒有對著她開玩笑的意思。
她款款走過去,管闊順勢牽起了她的手。
柔柔的、溫溫的,這樣挺好。
而遠方的那名年輕人,無疑是今天這裏當之無愧的主角。
他的笑容仿佛陽光一般溫暖。
“該做的我已經做了,我已經給你們看了,”他的聲音並不大,卻能夠讓大多數人都聽到,“接下來,就看你們自己的想法了。”
“我不會強迫你們,願意跟著我的,我會全力以赴,報答你們,不願意的,那就早點收拾收拾,想好出路,去往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說完這些話,他策馬轉身就走。
背後,一大片如同海浪一般的歡唿聲此起彼伏。
“願意追隨!”
“我要跟著臨安公和北唐人決一死戰!”
“兄弟們,一雪前恥的時刻來臨了!”
……
策馬遠去的金安,一向淡定的金安,嘴角終於勾起一抹叫做欣慰的微笑。
……
……
揚子江水向東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巨大的樓船頂部雕著龍,繪著祥雲。
周圍是北唐水師守護。
北唐的陛下李擇南,在禦駕親征這麽久之後,終於往長安歸去。
南吳那些正在糾結的大多數人,完全不會知道他的迴歸隱含了這樣一則石破天驚的信息——阿史那沁大舉來犯,突兀大軍壓境。
三樓之上,李擇南修長的手端著茶,動作如同往昔一樣優雅。
滔滔江水就在樓船之下,龍袍那繪著祥雲的廣袖在江風中飄起,帶有著幾分仙意。
任世事沉浮、江山晃動,他自泰然處之,這是一位真正的帝王所應該擁有的氣度。
他就像是賞花一樣賞著江山,將之玩弄於股掌之間。
南吳看起來已經頹廢,如果一切都毫無波折,完全覆滅將是必然,那固然會讓他感覺到欣慰,然而終究是缺少了一些挑戰性。
而今,阿史那沁帶領著突兀人卷土重來,在現在的時刻,那才具有挑戰性。
他即將成為千古一帝,而突兀人是必須要滅亡的,本來他還準備消滅南吳之後,休養生息幾年,再發動雷霆攻勢,現在看起來不需要等待了,因為突兀人自己送上了門來。
“這幾年之內,南吳、突兀都將從曆史上消失,而後是畏兀……”
他的嘴角噙著笑意,輕輕抿了一口茶。
遠處的揚子江中,江水疊起幾層浪來。
半個時辰之後,樓船停泊在揚州那一岸,他登上了大輦,三千禁軍護衛,浩浩蕩蕩地繼續往北進發。
一路過揚州,迴望身後的揚子江,還有這一偌大的、曾經繁華的城池,許多人迴想起多久以前的血戰,那些戰友們安眠在了這片土地上,隻留下依稀的血色微茫,不禁有些歎息。
一將功成萬骨枯,而千古一帝的塑造,需要更多的熱血。
張連嶽的長刀柄從金安的鐵棒上擦過,被卸了不少力,但是最終還是抽中了流雲蒼甲覆蓋著的肩頭。
金安蹙了蹙眉,看起來還真的很痛。
“你很強,”張連嶽終於開口說話了,“但是你暫時還不是我的對手,不過我挺欣賞你的,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你會比我更強。”
“這又如何?無所謂,”金安忽然一笑道,“你還是輸了。”
張連嶽挑了挑眉。
金安環顧了一下四周,道:“你看。”
張連嶽懷疑這家夥是不是有詐,但是思索許久之後,感覺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這個家夥還不至於這麽不要臉,於是朝著四周看了看。
他微微一怔。
他帶來的人全部都被拿下了,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他朝著背後高處望了望。
司兵大人攤了攤手,露出一絲苦笑來。
……
……
當一切都已成定局的時候,迎來的並非是歡唿聲和喝彩聲,而是短暫的沉寂。
不是說金安的部署不夠精彩,而是他和張連嶽的對決實在是太精彩了,人們都目不轉睛地注意著他們,當一切都塵埃落定之時,才發現最終的結果。
金安的這一手很妙,可是到底妙在哪裏,卻沒有人說得出來。
張連嶽默聲不響了片刻後,將長刀柄收了迴來。
這意味著,他承認大勢已去,自己都沒有必要繼續攻擊了。
他策馬,調轉馬首。
陣法分開,士兵們為他讓出一條路來。
不管他是不是代表了失敗者,他的餘威還在,所有人都敬畏他、親眼看到了他的實力。
“啪!”
“啪!”
“啪!”
……
看台上,隱約傳來鼓掌的聲音,那是胡王吉。
不論心裏麵誠心與否,他都應該是表麵上最最支持金安的人,更何況,他現在看見了金安的真實能力。
他的心最起碼安定了一些。
他周圍的各家家主們陸陸續續也鼓掌起來。
緊接著,人群中爆發出一大片雷鳴般的掌聲。
金安披著流雲蒼甲,騎著金燦燦重甲的戰馬,越過他所指揮的士兵,緩緩來到人潮之前。
人們看清楚了他。
他的確英俊優美,而且能力非凡。
“臨安公!”
忽然有少女紅著俏臉大喊了一聲。
“臨安公!”
又有少女附和。
“臨安公!”
“臨安公!”
……
人潮之中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起初還有點雜亂,但是到了後來,卻是越來越整齊。
“臨安公”這三個字,迴蕩在四野裏,空前激蕩,蔚為壯觀。
遠處的馬車頂上,姬如是舉起秀拳,興奮得兩眼彎彎如同月牙兒。
“小安安!”
“小安安!”
……
她激動萬分地隨著人潮之中的聲音,同樣也是大聲叫嚷道。
管闊略微有些無言,側頭望了望李惜芸。
李惜芸也望了望他,絕美的容顏上蕩漾起一絲笑意。
“我希望,這將會是我們的最後一次逃亡。”
她看到管闊也笑了笑。
“難道不是嗎?”她問。
“你說得都對。”管闊聞著她的發香,心中稍微有些觸動。
李惜芸沒有生氣,因為她意識到管闊並沒有對著她開玩笑的意思。
她款款走過去,管闊順勢牽起了她的手。
柔柔的、溫溫的,這樣挺好。
而遠方的那名年輕人,無疑是今天這裏當之無愧的主角。
他的笑容仿佛陽光一般溫暖。
“該做的我已經做了,我已經給你們看了,”他的聲音並不大,卻能夠讓大多數人都聽到,“接下來,就看你們自己的想法了。”
“我不會強迫你們,願意跟著我的,我會全力以赴,報答你們,不願意的,那就早點收拾收拾,想好出路,去往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說完這些話,他策馬轉身就走。
背後,一大片如同海浪一般的歡唿聲此起彼伏。
“願意追隨!”
“我要跟著臨安公和北唐人決一死戰!”
“兄弟們,一雪前恥的時刻來臨了!”
……
策馬遠去的金安,一向淡定的金安,嘴角終於勾起一抹叫做欣慰的微笑。
……
……
揚子江水向東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巨大的樓船頂部雕著龍,繪著祥雲。
周圍是北唐水師守護。
北唐的陛下李擇南,在禦駕親征這麽久之後,終於往長安歸去。
南吳那些正在糾結的大多數人,完全不會知道他的迴歸隱含了這樣一則石破天驚的信息——阿史那沁大舉來犯,突兀大軍壓境。
三樓之上,李擇南修長的手端著茶,動作如同往昔一樣優雅。
滔滔江水就在樓船之下,龍袍那繪著祥雲的廣袖在江風中飄起,帶有著幾分仙意。
任世事沉浮、江山晃動,他自泰然處之,這是一位真正的帝王所應該擁有的氣度。
他就像是賞花一樣賞著江山,將之玩弄於股掌之間。
南吳看起來已經頹廢,如果一切都毫無波折,完全覆滅將是必然,那固然會讓他感覺到欣慰,然而終究是缺少了一些挑戰性。
而今,阿史那沁帶領著突兀人卷土重來,在現在的時刻,那才具有挑戰性。
他即將成為千古一帝,而突兀人是必須要滅亡的,本來他還準備消滅南吳之後,休養生息幾年,再發動雷霆攻勢,現在看起來不需要等待了,因為突兀人自己送上了門來。
“這幾年之內,南吳、突兀都將從曆史上消失,而後是畏兀……”
他的嘴角噙著笑意,輕輕抿了一口茶。
遠處的揚子江中,江水疊起幾層浪來。
半個時辰之後,樓船停泊在揚州那一岸,他登上了大輦,三千禁軍護衛,浩浩蕩蕩地繼續往北進發。
一路過揚州,迴望身後的揚子江,還有這一偌大的、曾經繁華的城池,許多人迴想起多久以前的血戰,那些戰友們安眠在了這片土地上,隻留下依稀的血色微茫,不禁有些歎息。
一將功成萬骨枯,而千古一帝的塑造,需要更多的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