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倫帖和林雕距離很遠,這樣的距離,一般人可以分辨得出帥旗的方位,但是絕對看不清楚對方的表情。
不過瑪倫帖是突兀人中的一個另類,她的視力可以達到極致,算是一位奇人。
瑪倫帖說得對,身為像她一樣高傲的女子,看看林雕這並算不上強勢的表情,便會失去了殺他的興趣。
當然,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阿史那沁僅僅隻是作為一個玩笑話而和瑪倫帖調侃,林雕可不是那麽容易可以接近的,即使是接近了,也不是那麽容易殺死的。
如今的林雕,愁眉緊鎖,看著明顯處於下風的北唐軍隊,實在是想不出來多好的對敵良策。
這群百族聯盟,為的就是燒殺搶掠而來,以騎兵居多,機動性很強,而他的手裏,並沒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鐵騎更是一個都沒有,能夠抵擋住對方,算是他林雕本領高強了。
以突兀狼騎為首的百族騎兵猛不可當,北唐的步兵節節敗退,林雕眼見那裏前麵快要頂不住了,於是便準備撤退。
還是如此,他雖然願意為北唐一戰,可是並不想折在這裏,太虧了。
仿佛無盡風雨撲麵而來,突兀狼騎衝在最前麵,衝垮北唐的陣列,突入進去,再衝出來,來迴衝殺,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
那樣的情景,在北疆軍還在的時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尤其是丘鏡山和李顯嶽的時代,這是北唐的奇恥大辱。
阿史那沁意識到落定的時刻來臨了,他作出了新的部署。
但是林雕撤退的意願是如此強烈,不需要大聲喊叫,便可以叫人體會出來,那令阿史那沁都有些意外,因為和北疆軍作戰多了之後,他從來沒有想象過北唐軍隊會有這麽懦弱的時刻,尤其是現在形勢並不算差,李顯嶽、王獨、哪怕是蘇印,不論是以前北疆軍的哪一個將領,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都會像瘋子一樣有決心反撲一試,而林雕實在是太不禁打了。
“且戰且退,不能打了。”林雕下令的聲音低沉,這個命令他重複了許多遍,看起來有些焦急,因為他很害怕在阿史那沁的攻勢之下,自己沒有撤退的可能。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聽見後麵傳來一陣輕微的喧囂。
他迴頭望過去,隻見後方幾百丈外,幾騎很迅速地衝了過來。
沒有任何人阻攔他們,一個是因為戰鬥正在進行,一片兵荒馬亂,另一個是許多人發自靈魂的戰栗正在產生。
為首的一人一身黃金盔甲,戰馬同樣披著黃金戰甲,腰畔一把寶劍懸著,充滿了貴氣和凜人的殺氣。
……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很久很久以後,是非成敗轉頭空,昔日不可一世的帝王們紛紛沉入時間的深淵,但是這一段佳話還是在傳唱著。
不論故事裏的主角最終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他都有足夠的資本獲得古往今來的人的敬意。
開遠大帝禦駕親征,金馬雄風,威震八方!
在這一場戰爭裏,有兩個人作出了令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動作。
首先是突兀名將阿史那沁急行軍,超前了預計一日到達,殺了林雕一個措手不及。
其次是開遠大帝脫離了護衛他而來的一千兵馬,僅僅帶了七八人一路疾馳,在戰鬥開始的時候,同樣令人猝不及防地殺到。
他來了,於是遠方的雲在升騰,仿佛有龍氣在飄揚。
當李擇南速度不減分毫,越來越近的時候,林雕是怔住的,他完全就沒有反應過來。
他感受著迎麵而來的帝王的無上威嚴,除了難以置信之外,還有一股寒意陡然產生。
要知道,他可是林雕,先帝時期便已經大權在握,那些時候,李擇南還羽翼未滿。
但是時過境遷,這一位帝王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在對方的麵前,他頓覺自己的渺小。
李擇南距離林雕隻有十幾丈。
“傳朕旨意,不許退,跟著朕殺!”
他的聲音並不高亢,但是仿佛有著一種魔力,那種魔力讓本能地覺得這很荒謬的林雕在第一時間便選擇了服從。
撤退的命令是林雕下達的,而且下達的時間並不長久。
可是李擇南趕到了,下了一個與之完全對立的命令——不許退,殺!
前後的反差太大,林雕沒有完全反應過來。
可是也不需要他反應了,因為開遠大帝禦駕親征,於是這裏的統帥在李擇南到達的時候便已經換人了。
某些人的氣勢,或者說氣場,影響特別大。就在李擇南到達之後不多久,這一則消息便在全軍傳唱。
完全沒有人可以阻攔他,也沒有人敢阻攔他。
所有人都隻見到黃金戰馬載著披著黃金戰甲的他,拔出腰畔的皇龍劍,往突兀狼騎進攻最猛烈的地方衝殺過去。
他很快便來到了戰鬥交鋒的地方。
為首的突兀狼將大殺四方,猛不可當,他的腰間已經掛了七八顆頭顱,個個血腥猙獰恐怖,那是他的戰利品、榮耀的象征。
接著他便看到了那名速度不減,滿身貴氣的騎士疾馳而來。
從對方的身上,他感覺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威懾力,但是與此同時,也叫他露出了獰笑。
他喜歡北唐那些身份尊貴的人殺到自己麵前,然後再被自己殺死的感覺,那樣的成就感真的很美妙。
金色的閃電仿佛十萬大山一般壓迫過來。
突兀狼將舉起了馬刀,那上麵還在兀自向下滴落著北唐人的鮮血。
那名滿身貴氣的俊美男人高高地揚起了皇龍劍。
“刷——”
揮舞的速度和馬匹衝刺的速度疊加,於是快得隻能夠看到一道虛淡的影跡。
馬刀被一劍兩斷,突兀狼將那猙獰的頭顱帶著血花往後飛去。
那些情景發生得太快,周圍的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不論是北唐人,還是百族的人。
於是那些跟著突兀狼將一起衝的將士們便如同海浪一樣將那個男人淹沒了。
戰馬的速度依舊不變。
李擇南劍掃南山,劍鋒所向,人仰馬翻。
不過瑪倫帖是突兀人中的一個另類,她的視力可以達到極致,算是一位奇人。
瑪倫帖說得對,身為像她一樣高傲的女子,看看林雕這並算不上強勢的表情,便會失去了殺他的興趣。
當然,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阿史那沁僅僅隻是作為一個玩笑話而和瑪倫帖調侃,林雕可不是那麽容易可以接近的,即使是接近了,也不是那麽容易殺死的。
如今的林雕,愁眉緊鎖,看著明顯處於下風的北唐軍隊,實在是想不出來多好的對敵良策。
這群百族聯盟,為的就是燒殺搶掠而來,以騎兵居多,機動性很強,而他的手裏,並沒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鐵騎更是一個都沒有,能夠抵擋住對方,算是他林雕本領高強了。
以突兀狼騎為首的百族騎兵猛不可當,北唐的步兵節節敗退,林雕眼見那裏前麵快要頂不住了,於是便準備撤退。
還是如此,他雖然願意為北唐一戰,可是並不想折在這裏,太虧了。
仿佛無盡風雨撲麵而來,突兀狼騎衝在最前麵,衝垮北唐的陣列,突入進去,再衝出來,來迴衝殺,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
那樣的情景,在北疆軍還在的時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尤其是丘鏡山和李顯嶽的時代,這是北唐的奇恥大辱。
阿史那沁意識到落定的時刻來臨了,他作出了新的部署。
但是林雕撤退的意願是如此強烈,不需要大聲喊叫,便可以叫人體會出來,那令阿史那沁都有些意外,因為和北疆軍作戰多了之後,他從來沒有想象過北唐軍隊會有這麽懦弱的時刻,尤其是現在形勢並不算差,李顯嶽、王獨、哪怕是蘇印,不論是以前北疆軍的哪一個將領,在這樣的形勢之下都會像瘋子一樣有決心反撲一試,而林雕實在是太不禁打了。
“且戰且退,不能打了。”林雕下令的聲音低沉,這個命令他重複了許多遍,看起來有些焦急,因為他很害怕在阿史那沁的攻勢之下,自己沒有撤退的可能。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他聽見後麵傳來一陣輕微的喧囂。
他迴頭望過去,隻見後方幾百丈外,幾騎很迅速地衝了過來。
沒有任何人阻攔他們,一個是因為戰鬥正在進行,一片兵荒馬亂,另一個是許多人發自靈魂的戰栗正在產生。
為首的一人一身黃金盔甲,戰馬同樣披著黃金戰甲,腰畔一把寶劍懸著,充滿了貴氣和凜人的殺氣。
……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很久很久以後,是非成敗轉頭空,昔日不可一世的帝王們紛紛沉入時間的深淵,但是這一段佳話還是在傳唱著。
不論故事裏的主角最終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他都有足夠的資本獲得古往今來的人的敬意。
開遠大帝禦駕親征,金馬雄風,威震八方!
在這一場戰爭裏,有兩個人作出了令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動作。
首先是突兀名將阿史那沁急行軍,超前了預計一日到達,殺了林雕一個措手不及。
其次是開遠大帝脫離了護衛他而來的一千兵馬,僅僅帶了七八人一路疾馳,在戰鬥開始的時候,同樣令人猝不及防地殺到。
他來了,於是遠方的雲在升騰,仿佛有龍氣在飄揚。
當李擇南速度不減分毫,越來越近的時候,林雕是怔住的,他完全就沒有反應過來。
他感受著迎麵而來的帝王的無上威嚴,除了難以置信之外,還有一股寒意陡然產生。
要知道,他可是林雕,先帝時期便已經大權在握,那些時候,李擇南還羽翼未滿。
但是時過境遷,這一位帝王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在對方的麵前,他頓覺自己的渺小。
李擇南距離林雕隻有十幾丈。
“傳朕旨意,不許退,跟著朕殺!”
他的聲音並不高亢,但是仿佛有著一種魔力,那種魔力讓本能地覺得這很荒謬的林雕在第一時間便選擇了服從。
撤退的命令是林雕下達的,而且下達的時間並不長久。
可是李擇南趕到了,下了一個與之完全對立的命令——不許退,殺!
前後的反差太大,林雕沒有完全反應過來。
可是也不需要他反應了,因為開遠大帝禦駕親征,於是這裏的統帥在李擇南到達的時候便已經換人了。
某些人的氣勢,或者說氣場,影響特別大。就在李擇南到達之後不多久,這一則消息便在全軍傳唱。
完全沒有人可以阻攔他,也沒有人敢阻攔他。
所有人都隻見到黃金戰馬載著披著黃金戰甲的他,拔出腰畔的皇龍劍,往突兀狼騎進攻最猛烈的地方衝殺過去。
他很快便來到了戰鬥交鋒的地方。
為首的突兀狼將大殺四方,猛不可當,他的腰間已經掛了七八顆頭顱,個個血腥猙獰恐怖,那是他的戰利品、榮耀的象征。
接著他便看到了那名速度不減,滿身貴氣的騎士疾馳而來。
從對方的身上,他感覺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威懾力,但是與此同時,也叫他露出了獰笑。
他喜歡北唐那些身份尊貴的人殺到自己麵前,然後再被自己殺死的感覺,那樣的成就感真的很美妙。
金色的閃電仿佛十萬大山一般壓迫過來。
突兀狼將舉起了馬刀,那上麵還在兀自向下滴落著北唐人的鮮血。
那名滿身貴氣的俊美男人高高地揚起了皇龍劍。
“刷——”
揮舞的速度和馬匹衝刺的速度疊加,於是快得隻能夠看到一道虛淡的影跡。
馬刀被一劍兩斷,突兀狼將那猙獰的頭顱帶著血花往後飛去。
那些情景發生得太快,周圍的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不論是北唐人,還是百族的人。
於是那些跟著突兀狼將一起衝的將士們便如同海浪一樣將那個男人淹沒了。
戰馬的速度依舊不變。
李擇南劍掃南山,劍鋒所向,人仰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