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地看著說話吞吞吐吐的英台,山伯不由好笑地打趣:


    “英台小郎君,今天怎麽了?說話怎麽這麽不爽快?這可不是你的風格喲?”


    “嗯,嗯,咳,咳!”


    英台猶豫地清了清嗓子,目光躲閃,始終不敢直視山伯的雙眼,但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輕聲說道:


    “這個,自打你進入品級後,我就感覺頭腦靈活了許多,而且易道水平也無端地大有精進,這幾天,我一直在研究原因,最終發現在腦海的文人身上,多了一隻玉蝶的光影,偶爾會向外散發出一道飄帶似的靈光,不知是怎麽迴事?想,想,和你研究一下!”


    看到山伯正凝神地看著自己,仔細傾聽,英台騰地一下臉色越發地紅了,這位五品的大儒,此時竟然忘了控製自己的氣血,渾身精氣、血液一陣陣奔流、翻湧,全身發燙,隻是仍舊強自鎮定,目光雖然仍舊慌亂地閃爍,但並未垂首。


    “取來玉蝶給我看看!”


    山伯聽了英台的話,若有所思,一邊占卜,一邊想看看英台的玉蝶,現在又與自己的玉蝶有何不同。


    瞟過山伯的目光,英台發現其瞳中充滿的八卦符文,正在毫無規律地旋轉著,顯然山伯正在推算前因後果。


    “咦?”


    山伯施展了儒功占卜,目中自然也充滿了儒氣,卻看到籠罩英台周身的雙生花樹,上麵灑落的花朵,原本是按照某種陣法在周身浮蕩,現在,卻又有了《周易》的意境,開始按照八卦符文的占卜之法,緩緩律動,此時的花海大陣,正在不降低陣法威能的前提下,做著微微的調整,企圖將周易的占卜之道也添加進去。


    而此時山伯再看英台躲閃的雙眼,發現其眸中的花瓣,同樣在按著《周易》的意境,做著緩緩的改變。


    “我看英台小郎君的《易道》水準,確實是高了許多啊,就連成儒的根基,難道也都要改變了嗎?”


    山伯見了,輕“咦”一聲,目現驚訝之色,不過並未說出來,他知道英台生性靦腆,潔身自好,性情孤高,不愛說話,所以與其相處,有些話,能不說的就免了!


    二人獨居,雖然隻有在做學問時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其餘時間大都對坐無言,但卻不顯沉悶,也不妨礙二人之間的感情。


    “咳咳,這個,你送我的玉蝶,平時都掛在,掛在,脖子上,自打你進入品級後,它就,它就鑽入皮肉,取,取不下來了!”


    英台的腦海中,不斷地產生著粉紅色的霧氣,而念頭組成的海洋,正劇烈地激蕩著,顯示著他的思想並不平靜,連帶著話音也語無倫次了!


    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山伯從袍服中間拉開衣衫,給英台看了一眼,又整理好,這才深深地自語道:


    “竟然如我的境遇一般,看來是這對玉蝶的玄妙了。我猜測是佩戴的雙方,如果有一個人進入品級,就會打開它的禁製,讓它發揮作用。現在我以《周易》入品,精善占卜,想不到它也會不時的產生靈光,看來是也引動了你的玉蝶,自動打開禁製了吧?”


    “這對玉蝶,煉製時必然是成對出現的,並非偶然湊到了一起,被我得到。隻是,隻是......”


    山伯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顯然正在思索。


    英台又疑惑地失聲說道:


    “隻是誰能如此奢靡,將世間含有的靈光都封印其中,除此之外,任何的典籍,可都未記載過有靈光問世啊?它們不都在開天辟地時散逸、消融了嗎?”


    “是啊,這可真是稀奇了,靈光這種寶物,太過罕有,必然會引人覬覦,看來有生之年,都不能說出去了,此等寶貝,可真是......”


    山伯一邊思索,一邊漫不經心地隨口提醒英台。


    “嗯,這個我曉得,而且,我感覺它還有其它功效,可惜我們並不懂激發它的方法,隻能被動接受它散逸出來的靈光,或許,......是我們的功力不足?”


    “以後再試吧,看看我們每進一級,是否會再次引出它的什麽功能?”


    “可我進階時怎麽沒有反應?而且你儒家都進階到六品了,怎麽......”


    二人在一起研究了很久,都沒有什麽結果,臨近子時,隻好不歡而散。


    隨後的兩天,山伯忙碌地拜訪同窗,索取他們手中的妖精蟲怪,供自己研究其身體結構,氣血運行的法門。


    雖然很多妖精都是中下品,更多的都還沒入品,但山伯看的也僅僅是它們的身體結構,並不是功法,所以也不妨礙山伯研究。


    作為迴報,山伯也根據研究的結果,卜算出最適合它們的行功路線,其中不乏像碧玉蠍得到的那種入了品的功法,贈與這些妖精。


    所以對於這些靠著自己摸索修煉,資質低下,沒有天賦和傳承的小蟲子來說,反而是一次相當大的機遇,相較於被人研究,倒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了!


    山伯所至之處,很受這些妖蟲的歡迎,而自家的主人也都與山伯交好,所以此事也沒什麽人反對,行事頗為順利,兩天內,山伯就研究了數十種妖蟲的軀體。


    加之以前不斷地研究,現在山伯已經掌握了近百種草木、蟲豸以及一些野獸的身體結構,氣血運行法門,經過占卜,總結出了許多實用的功法,對他兵家的武技、道家的吞吐練氣以及儒家的儒氣賦形,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晉永和七年(351年)三月十三,宜動土,宜遠行,宜祭祀,忌嫁娶,忌飲酒。


    這天一早登山迴來,飯後,山伯來到書房,輕輕拿起書架上自己辛苦謄錄的一卷手抄本,緩緩撫摸。


    腦海中,一座恢弘的文宮從懸浮於空中的寶典飛出,轟然坐落於腦海的髓島,落地生根。


    下部是船形的黃金屋拔地而起,飛過祖竅,從雙眉間噴出的紫光中顯露出來,懸浮在山伯麵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梁祝劫運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狼居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狼居胥並收藏梁祝劫運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