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江碼頭,一群賣苦力的人蹲在草棚子裏,煩悶的歎著氣。
風大雨急,一整天都沒有船停泊靠岸,自然也沒有人雇傭他們扛活,從早上到現在都窩在草棚子裏,一文錢都沒賺到,迴去後看到的估計又是妻兒們失望的臉。
“第三天了,這賊老天,都下了三天雨了,究竟什麽時候停啊!”
“雨大,米行的糧價都漲了,一斤米漲了兩文錢了,估計明天還漲。”
“那趕緊買點米存著吧,要不然明天又貴了。”
“城外賣柴火的也不來了,買到米有什麽用,沒柴也做不了飯。”
一群苦力唉聲歎氣,隨即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有的人抱怨自家婆娘,有的人抱怨天氣,也有人抱怨這世道。
如果是以往,一旦有人說出抱怨世道的話,周圍肯定會變得針落可聞。
畢竟這種話傳到官府耳中就謀反的嫌疑,很容易被丟進大牢裏。
但是這一次,短暫的寂靜之後,有幾個人開始附和起來。
“咱們每天累死累活掙幾個血汗錢還不夠買米買柴的,那些官老爺什麽也不用幹,每天喝喝小酒就有人往他們袖子裏送銀票。”
“前年個俺家還有四畝地,兩間房,可是老娘害了一場病,吃藥吃光了田,又吃光了屋,最後還欠了一屁股債,婆娘想不開,帶著娃娃一起投河了,哎。”
“你還好,地主老財看上俺家的宅子了,俺家不賣,就栽贓俺家通匪,結果俺爹受不住拷打咬舌自盡了,俺娘活活氣死了,俺兄弟倆蹲了十年牢,出來的時候,俺家宅子已經是地主老財十八房姨太太的小院了。”
人的心理就是這麽奇怪,平常沒人敢說的話題,一旦開了個頭就完全停不下來。
平時說話還唯恐別人告密,可是當大多數人都參與進來之後,人們便生出一種“法不責眾”的心態,開始暢所欲言。
而憤怒、仇恨等情緒就像是毒草的種子,在種種負麵情緒的滋養下開始瘋了似的蔓延、狂野生長。
不知何時,草棚子又安靜下來,變得針落可聞,雨水流下形成的水簾仿佛將草棚子和外麵隔絕成兩個天地。
剛才興奮之下說得上頭的人們全都後怕的縮了縮脖子,小心翼翼的瞅著周圍,仿佛隨時都會有帶著枷鎖的官差過來抓自己。彡彡訁凊
而這時候,一個人打破了安靜。
“你們……聽說過救世的神嗎?”
與此同時,類似的一幕出現在寧江城各個角落。
無數貧苦之人被有心人煽動,信仰起了一個救世的神,哪怕不信,至少也知道了這個救世神的存在。
也有人悄悄去衙門裏告發,可是衙門都當做無稽之談,將告發者哄走。
好在人們都知道了官府的低效和無能,沒了官府的管製,救世神的傳說開始瘋狂蔓延,短短幾天工夫就在寧江的窮苦人們中遍地開花,再然後連鄉下的老婆婆都念叨起了大慈大悲救世神。
這一幕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
畢竟之前就有傳言說魔教在寧江出現,並且準備蠱惑信徒生事。
這所謂的救世神八成就是魔教的把戲,反正魔教每次出來都會換一個名號,比如無生老母、白蓮聖女、阿鼻魔王之類的。
可是,有兩種人感到了意外,甚至震驚。
其一就是傳謠的七宗。
整個謠言就是他們炮製出來的,傳謠的目的就是為了將葉家抹黑成魔教成員,吸引武林人士將其誅殺。
另一個就是魔教成員了。
天下間冒充魔教名頭的人多了去,很多惡貫滿盈的事情都是找不到兇手,幹脆栽贓到魔教頭上,然後發現魔教照單全收,無論多少鍋都牢牢穩穩的接住,從不辟謠,也從不否認,於是人們也就放心大膽的往魔教身上扣鍋。
可是這次,魔教表示,真不是我們幹的。
雖然是造反專業戶,可魔教也成了官府和江湖門派重點盯防的對象,江南富庶之地基本沒有魔教的立足之地,沒辦法,魔教隻能將業務中心轉到了西南和西北等苦寒之地。
由於是邊疆地區,官府對這裏的掌控相對較低,再者這裏大都是窮人,無論煽動還是洗腦都更加方便、容易。
而且這裏連接西域、天竺等地,可以從境外招募人手,如果戰事不順還可以逃遁到異域,免得像以前那樣被官府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時刻關注朝廷局勢的魔教早已看出風雲動蕩的跡象,尤其是齊王在青州叛亂卻轉眼被平息的鬧劇,更是撥動了無數野心家的心弦。
這種時候,誰跳出來就是眾矢之的,還會被別人砍了腦袋邀功,進而占據大義的名分。
魔教當了那麽多年的打工仔,給一個又一個皇朝做嫁衣,堅決不會再吃這鍾虧了,所以他們出奇的冷靜、耐心。
然而,西邊不亮東邊亮,有人在寧江這旮旯地方打出了魔教的旗號,還祭出了“救世神”這麵大旗,魔教能坐得住才怪。
頭可斷、血可流,但魔教的名聲堅決不能毀。
魔教還沒起事呢,如果有人先打著魔教的旗號起事了,以後魔教不就成了冒牌貨了麽。
不行,不能忍!
一定得滅了那個什麽救世神!
不僅要滅了他,還得狠狠地整治一番,叫世人知道魔教的厲害。
於是,一個個魔教信使行動起來,西南、西北以及西域諸國的魔教成員紛紛動了起來。
他們紛紛以商隊、駝隊、雜耍班子、手藝人甚至歌姬舞姬的身份進入中原,而他們最終的目的地都出奇的一致——寧江。
要說起來,他們能如此輕易進入中原,一來是魔教經營數百年,關係多、人脈廣,二來是葉家經營南北雜貨初始時就派人前往天南地北,尋找域外的商品貨物,那些人隻需要跟葉家的掌櫃搭上線,就能在葉家的安排下一路直達寧江。
無需摸索路線,無需準備夥食飲水,也無需打探客棧酒家,隻用跟著葉家的人走,沿途所有的關卡葉家都打點好了,根本沒有任何阻攔,一路暢通無阻。
順利的程度,魔教都驚呆了。
這,跟想象中有點不一樣啊。
風大雨急,一整天都沒有船停泊靠岸,自然也沒有人雇傭他們扛活,從早上到現在都窩在草棚子裏,一文錢都沒賺到,迴去後看到的估計又是妻兒們失望的臉。
“第三天了,這賊老天,都下了三天雨了,究竟什麽時候停啊!”
“雨大,米行的糧價都漲了,一斤米漲了兩文錢了,估計明天還漲。”
“那趕緊買點米存著吧,要不然明天又貴了。”
“城外賣柴火的也不來了,買到米有什麽用,沒柴也做不了飯。”
一群苦力唉聲歎氣,隨即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有的人抱怨自家婆娘,有的人抱怨天氣,也有人抱怨這世道。
如果是以往,一旦有人說出抱怨世道的話,周圍肯定會變得針落可聞。
畢竟這種話傳到官府耳中就謀反的嫌疑,很容易被丟進大牢裏。
但是這一次,短暫的寂靜之後,有幾個人開始附和起來。
“咱們每天累死累活掙幾個血汗錢還不夠買米買柴的,那些官老爺什麽也不用幹,每天喝喝小酒就有人往他們袖子裏送銀票。”
“前年個俺家還有四畝地,兩間房,可是老娘害了一場病,吃藥吃光了田,又吃光了屋,最後還欠了一屁股債,婆娘想不開,帶著娃娃一起投河了,哎。”
“你還好,地主老財看上俺家的宅子了,俺家不賣,就栽贓俺家通匪,結果俺爹受不住拷打咬舌自盡了,俺娘活活氣死了,俺兄弟倆蹲了十年牢,出來的時候,俺家宅子已經是地主老財十八房姨太太的小院了。”
人的心理就是這麽奇怪,平常沒人敢說的話題,一旦開了個頭就完全停不下來。
平時說話還唯恐別人告密,可是當大多數人都參與進來之後,人們便生出一種“法不責眾”的心態,開始暢所欲言。
而憤怒、仇恨等情緒就像是毒草的種子,在種種負麵情緒的滋養下開始瘋了似的蔓延、狂野生長。
不知何時,草棚子又安靜下來,變得針落可聞,雨水流下形成的水簾仿佛將草棚子和外麵隔絕成兩個天地。
剛才興奮之下說得上頭的人們全都後怕的縮了縮脖子,小心翼翼的瞅著周圍,仿佛隨時都會有帶著枷鎖的官差過來抓自己。彡彡訁凊
而這時候,一個人打破了安靜。
“你們……聽說過救世的神嗎?”
與此同時,類似的一幕出現在寧江城各個角落。
無數貧苦之人被有心人煽動,信仰起了一個救世的神,哪怕不信,至少也知道了這個救世神的存在。
也有人悄悄去衙門裏告發,可是衙門都當做無稽之談,將告發者哄走。
好在人們都知道了官府的低效和無能,沒了官府的管製,救世神的傳說開始瘋狂蔓延,短短幾天工夫就在寧江的窮苦人們中遍地開花,再然後連鄉下的老婆婆都念叨起了大慈大悲救世神。
這一幕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
畢竟之前就有傳言說魔教在寧江出現,並且準備蠱惑信徒生事。
這所謂的救世神八成就是魔教的把戲,反正魔教每次出來都會換一個名號,比如無生老母、白蓮聖女、阿鼻魔王之類的。
可是,有兩種人感到了意外,甚至震驚。
其一就是傳謠的七宗。
整個謠言就是他們炮製出來的,傳謠的目的就是為了將葉家抹黑成魔教成員,吸引武林人士將其誅殺。
另一個就是魔教成員了。
天下間冒充魔教名頭的人多了去,很多惡貫滿盈的事情都是找不到兇手,幹脆栽贓到魔教頭上,然後發現魔教照單全收,無論多少鍋都牢牢穩穩的接住,從不辟謠,也從不否認,於是人們也就放心大膽的往魔教身上扣鍋。
可是這次,魔教表示,真不是我們幹的。
雖然是造反專業戶,可魔教也成了官府和江湖門派重點盯防的對象,江南富庶之地基本沒有魔教的立足之地,沒辦法,魔教隻能將業務中心轉到了西南和西北等苦寒之地。
由於是邊疆地區,官府對這裏的掌控相對較低,再者這裏大都是窮人,無論煽動還是洗腦都更加方便、容易。
而且這裏連接西域、天竺等地,可以從境外招募人手,如果戰事不順還可以逃遁到異域,免得像以前那樣被官府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時刻關注朝廷局勢的魔教早已看出風雲動蕩的跡象,尤其是齊王在青州叛亂卻轉眼被平息的鬧劇,更是撥動了無數野心家的心弦。
這種時候,誰跳出來就是眾矢之的,還會被別人砍了腦袋邀功,進而占據大義的名分。
魔教當了那麽多年的打工仔,給一個又一個皇朝做嫁衣,堅決不會再吃這鍾虧了,所以他們出奇的冷靜、耐心。
然而,西邊不亮東邊亮,有人在寧江這旮旯地方打出了魔教的旗號,還祭出了“救世神”這麵大旗,魔教能坐得住才怪。
頭可斷、血可流,但魔教的名聲堅決不能毀。
魔教還沒起事呢,如果有人先打著魔教的旗號起事了,以後魔教不就成了冒牌貨了麽。
不行,不能忍!
一定得滅了那個什麽救世神!
不僅要滅了他,還得狠狠地整治一番,叫世人知道魔教的厲害。
於是,一個個魔教信使行動起來,西南、西北以及西域諸國的魔教成員紛紛動了起來。
他們紛紛以商隊、駝隊、雜耍班子、手藝人甚至歌姬舞姬的身份進入中原,而他們最終的目的地都出奇的一致——寧江。
要說起來,他們能如此輕易進入中原,一來是魔教經營數百年,關係多、人脈廣,二來是葉家經營南北雜貨初始時就派人前往天南地北,尋找域外的商品貨物,那些人隻需要跟葉家的掌櫃搭上線,就能在葉家的安排下一路直達寧江。
無需摸索路線,無需準備夥食飲水,也無需打探客棧酒家,隻用跟著葉家的人走,沿途所有的關卡葉家都打點好了,根本沒有任何阻攔,一路暢通無阻。
順利的程度,魔教都驚呆了。
這,跟想象中有點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