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江,藏書閣處。
大賢者及其手下的學者們不眠不休的口述,由旁人代筆,抄錄書籍。
餓了就啃一個饅頭,渴了就喝一壺茶水,困了就拿錐子紮一下大腿,最終失血過多被抬下去醫治。
三天了!
這種情形已經三天了。
其他人多多少少還都休息了一下,而大賢者從賭注開始那一刻,就一刻鍾也沒停過,不停地向身邊的書生們口述,由他們代筆。
一圈書生奮筆疾書的同時,又熱淚盈眶。
“先生,您休息一下吧。”
“先生,已經三天了,歇一會兒吧。”
代筆的書生都是中原人,是阿卜杜拉花錢雇來的,原本都是拿人錢財替人辦事,就像為別人代寫書信、訟紙一樣。
可是這十天裏每天為大賢者代筆,書生們全都被折服了,一者是大賢者淵博的學識,二者是大賢者強大的記憶力,三者是大賢者對知識的崇敬和熱愛。
“先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您再這麽下去,身體就垮了。”
出奇的,大賢者停了下來,旁邊的人立刻送上摻了蜂蜜的溫水。m.33yqxs?.??m
大賢者喝了一口,隨即淡淡說道:“生前何須久睡,死後自會長眠。老朽這幅殘軀活在世上有何益,被史家銘刻在青史上才是歸宿。你們不要耽誤老朽證道!”
說完,大賢者將手中的蜜水一口飲盡,再次用平淡的聲音念誦起來。
身邊的書生們立刻提起筆,快速的記錄起來。
幾個書生堅持不住,一頭栽倒在書案上,隨即響起了唿唿的鼾聲。
沒有人嘲笑,也沒有人鄙夷,有的隻是尊敬,畢竟這些書生都好幾天沒合眼了,全靠意誌力堅持著,隻是他們的意誌力並不如大賢者那般強大。
睡著的書生被拖下去,立刻又有人接替他們的位置,繼續執筆代寫。
與此同時,藏書閣周圍人頭湧動,全都是看熱鬧的人們,隻不過,所有人都屏住唿吸,閉緊嘴巴,吵鬧的小孩也被大人捂住嘴巴,不讓他們發出任何聲音。
幾個穿著文士服的年輕人甚至自發的來到藏書閣周圍的額街道上,請求小商小販們不要吆喝,還有人手拉手站在街道上,勸說路過的車馬不要經過藏書閣。
還有人站在牆頭上、樹梢上,驅趕鳥雀,不讓其靠近藏書閣。
一切,都隻為安靜。
讓藏書閣有一個安靜的氛圍,使得大賢者和諸多學者們不要分心,也讓那些代筆的書生們可以準確分辨大賢者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避免大賢者重複。
最重要的,這一切都是自發的。
沒有人要求書生們這麽做,也沒有人給錢讓那些小商小販們這麽做,所有人都是由衷的。
第四天,大賢者依然沒有休息,仍然保持著之前的語速,平靜而緩和的敘述,由身邊的書生們代筆記錄。
看熱鬧的人更多了。
而且,看熱鬧的人不再是以市井平民為主,而是讀書人。
之前代筆的都是生活窘迫的貧寒子弟,為了銀子甘願執筆代寫,而現在,許多家境優渥的書生也來到了藏書閣,一分錢不要的代筆。
他們來的時候恭恭敬敬,坐下的時候安安靜靜。
一言不發。
分文不取。
他們不像是來完成一本書,更像是來體驗一次修行。
再然後,寧江的清流世家也出現在了藏書閣,這些之前與葉家勢同水火的人們也都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藏書閣,幫大賢者等人代筆,親手完成一本著作。
雖然這些著作中記錄的都是番邦異域的風俗人文,晦澀難懂的故事,但是落在紙上那一瞬間,它們便已經是中原的文化。
至少是用中原文字書寫的文化。
這些文化已經被記錄,被閱讀,至於被傳頌,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與此同時,一本本、一摞摞裝訂完畢的書籍被擺放在藏書閣中,並且由專門的人統計、整理。
已經等不及的書生們已經脫掉靴子,換成木屐,淨手之後在藏書閣中翻閱起來,更是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討論。
販夫走卒們自覺卑賤,不敢踏足藏書閣,仿佛有一條無形的線,將他們攔在入口外。
每當一個書生出來的時候,立刻有一群人簇擁過去,這個端上一碗茶,那個抓上一把棗,還有人遞來一捧瓜子,更有人搖著扇子,舉著傘。
他們的目的出奇的一致,都是向書生們打聽藏書閣中的事情。
一群人走出上百步之後,壓低聲音問道:
“這位小哥,西出玉門關三千五百裏真的有火焰山嗎?女兒國到底在哪?”
“小哥,西域是不是真的有貔貅、麒麟?有沒有狐狸精啊?”
書生連忙擺手,眾人太熱情了,根本無法消受,隨即同樣壓低聲音,嘶嘶的說道:
“各位鄉親父老,玉門關以西有三百六十小國,七十二中國,八個大國,連年征戰,廝殺不休,最後由一個受到智慧神眷顧的王者南征北戰,完成大一統。”
“西域確實有麒麟、貔貅,還有各種異獸,地上有、水中有,天上也有,還經常化成人形,四處喝血吃肉。”
“不好意思各位,小生隻是出來打醬油的,再不迴家就得挨娘子的棍子了。”
圍觀的人全都捂著嘴,想笑又不敢笑。
隻是短短幾天的時間,寧江城的風氣就變了。
說書人沒了生意,喜歡聽書的人全都跑去藏書閣看西域記了,不識字的人一個勁的催著說書人,會不會西域記,講點稀罕事。
說書人納了悶了,西域記什麽東西,有什麽好講的。
可是眼看著老主顧都跑光了,說書人也急了,把折扇往領子裏一插,蹬蹬蹬走下茶樓,向著藏書閣而去。
戲班子見風使舵,找幾個書生編了西域記中的戲文,隨即咿咿呀呀的唱開了,還別說,第一場就爆滿,博得滿堂彩,鼓掌的、喝彩的差點把房頂掀掉。
達官貴人的夫人小姐們也都聊起了西域的景觀,刺繡的時候也都琢磨起了西域的花草鳥獸,以及書籍中描述的人和事。
就連葉家,也吹進了西域的風。
吃飯的時候,葉天信不停地炫耀,“我那對白駱駝,你們還記得不?那個色目人阿卜杜拉送我的,最近可是個稀罕物,多少老爺小姐的都來看,還有人專程從蘇州、揚州跑過來。我尋思著,咱是不是可以賣票,看一眼一兩銀子。”
葉林氏立刻啐了一口,“看一眼一兩銀子,你真是掉錢眼裏了。”
葉天信立刻縮了縮脖子,“不弄就不弄,誰稀罕那一兩銀子似的。“
葉林氏一叉腰,“誰說不弄了?看一眼至少也得一百文,白駱駝也不能白看!”
聽到爹娘拌嘴,葉依若偷偷發笑。
可是旁邊,蕭戰一臉的凝重,吃飯都心不在焉,一直啃饅頭卻不見夾菜。
吃完飯,兩人在院子裏散步消食的時候,葉依若忍不住問道:“夫君,你怎麽了?是不是有心事?”
蕭戰點了點頭,略顯苦澀的說道:“為夫終日打雁,卻不想被啄了眼,這迴失策,被一個老頭子給算計了。”
葉依若聞言哼了一聲,氣唿唿的問道:“是誰?哪個糟老頭子那麽壞?”
蕭戰欲言又止,許久之後才說道:“那糟老頭,也不算太壞,相反,他是一個可敬的人。”
大賢者及其手下的學者們不眠不休的口述,由旁人代筆,抄錄書籍。
餓了就啃一個饅頭,渴了就喝一壺茶水,困了就拿錐子紮一下大腿,最終失血過多被抬下去醫治。
三天了!
這種情形已經三天了。
其他人多多少少還都休息了一下,而大賢者從賭注開始那一刻,就一刻鍾也沒停過,不停地向身邊的書生們口述,由他們代筆。
一圈書生奮筆疾書的同時,又熱淚盈眶。
“先生,您休息一下吧。”
“先生,已經三天了,歇一會兒吧。”
代筆的書生都是中原人,是阿卜杜拉花錢雇來的,原本都是拿人錢財替人辦事,就像為別人代寫書信、訟紙一樣。
可是這十天裏每天為大賢者代筆,書生們全都被折服了,一者是大賢者淵博的學識,二者是大賢者強大的記憶力,三者是大賢者對知識的崇敬和熱愛。
“先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您再這麽下去,身體就垮了。”
出奇的,大賢者停了下來,旁邊的人立刻送上摻了蜂蜜的溫水。m.33yqxs?.??m
大賢者喝了一口,隨即淡淡說道:“生前何須久睡,死後自會長眠。老朽這幅殘軀活在世上有何益,被史家銘刻在青史上才是歸宿。你們不要耽誤老朽證道!”
說完,大賢者將手中的蜜水一口飲盡,再次用平淡的聲音念誦起來。
身邊的書生們立刻提起筆,快速的記錄起來。
幾個書生堅持不住,一頭栽倒在書案上,隨即響起了唿唿的鼾聲。
沒有人嘲笑,也沒有人鄙夷,有的隻是尊敬,畢竟這些書生都好幾天沒合眼了,全靠意誌力堅持著,隻是他們的意誌力並不如大賢者那般強大。
睡著的書生被拖下去,立刻又有人接替他們的位置,繼續執筆代寫。
與此同時,藏書閣周圍人頭湧動,全都是看熱鬧的人們,隻不過,所有人都屏住唿吸,閉緊嘴巴,吵鬧的小孩也被大人捂住嘴巴,不讓他們發出任何聲音。
幾個穿著文士服的年輕人甚至自發的來到藏書閣周圍的額街道上,請求小商小販們不要吆喝,還有人手拉手站在街道上,勸說路過的車馬不要經過藏書閣。
還有人站在牆頭上、樹梢上,驅趕鳥雀,不讓其靠近藏書閣。
一切,都隻為安靜。
讓藏書閣有一個安靜的氛圍,使得大賢者和諸多學者們不要分心,也讓那些代筆的書生們可以準確分辨大賢者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避免大賢者重複。
最重要的,這一切都是自發的。
沒有人要求書生們這麽做,也沒有人給錢讓那些小商小販們這麽做,所有人都是由衷的。
第四天,大賢者依然沒有休息,仍然保持著之前的語速,平靜而緩和的敘述,由身邊的書生們代筆記錄。
看熱鬧的人更多了。
而且,看熱鬧的人不再是以市井平民為主,而是讀書人。
之前代筆的都是生活窘迫的貧寒子弟,為了銀子甘願執筆代寫,而現在,許多家境優渥的書生也來到了藏書閣,一分錢不要的代筆。
他們來的時候恭恭敬敬,坐下的時候安安靜靜。
一言不發。
分文不取。
他們不像是來完成一本書,更像是來體驗一次修行。
再然後,寧江的清流世家也出現在了藏書閣,這些之前與葉家勢同水火的人們也都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藏書閣,幫大賢者等人代筆,親手完成一本著作。
雖然這些著作中記錄的都是番邦異域的風俗人文,晦澀難懂的故事,但是落在紙上那一瞬間,它們便已經是中原的文化。
至少是用中原文字書寫的文化。
這些文化已經被記錄,被閱讀,至於被傳頌,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與此同時,一本本、一摞摞裝訂完畢的書籍被擺放在藏書閣中,並且由專門的人統計、整理。
已經等不及的書生們已經脫掉靴子,換成木屐,淨手之後在藏書閣中翻閱起來,更是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討論。
販夫走卒們自覺卑賤,不敢踏足藏書閣,仿佛有一條無形的線,將他們攔在入口外。
每當一個書生出來的時候,立刻有一群人簇擁過去,這個端上一碗茶,那個抓上一把棗,還有人遞來一捧瓜子,更有人搖著扇子,舉著傘。
他們的目的出奇的一致,都是向書生們打聽藏書閣中的事情。
一群人走出上百步之後,壓低聲音問道:
“這位小哥,西出玉門關三千五百裏真的有火焰山嗎?女兒國到底在哪?”
“小哥,西域是不是真的有貔貅、麒麟?有沒有狐狸精啊?”
書生連忙擺手,眾人太熱情了,根本無法消受,隨即同樣壓低聲音,嘶嘶的說道:
“各位鄉親父老,玉門關以西有三百六十小國,七十二中國,八個大國,連年征戰,廝殺不休,最後由一個受到智慧神眷顧的王者南征北戰,完成大一統。”
“西域確實有麒麟、貔貅,還有各種異獸,地上有、水中有,天上也有,還經常化成人形,四處喝血吃肉。”
“不好意思各位,小生隻是出來打醬油的,再不迴家就得挨娘子的棍子了。”
圍觀的人全都捂著嘴,想笑又不敢笑。
隻是短短幾天的時間,寧江城的風氣就變了。
說書人沒了生意,喜歡聽書的人全都跑去藏書閣看西域記了,不識字的人一個勁的催著說書人,會不會西域記,講點稀罕事。
說書人納了悶了,西域記什麽東西,有什麽好講的。
可是眼看著老主顧都跑光了,說書人也急了,把折扇往領子裏一插,蹬蹬蹬走下茶樓,向著藏書閣而去。
戲班子見風使舵,找幾個書生編了西域記中的戲文,隨即咿咿呀呀的唱開了,還別說,第一場就爆滿,博得滿堂彩,鼓掌的、喝彩的差點把房頂掀掉。
達官貴人的夫人小姐們也都聊起了西域的景觀,刺繡的時候也都琢磨起了西域的花草鳥獸,以及書籍中描述的人和事。
就連葉家,也吹進了西域的風。
吃飯的時候,葉天信不停地炫耀,“我那對白駱駝,你們還記得不?那個色目人阿卜杜拉送我的,最近可是個稀罕物,多少老爺小姐的都來看,還有人專程從蘇州、揚州跑過來。我尋思著,咱是不是可以賣票,看一眼一兩銀子。”
葉林氏立刻啐了一口,“看一眼一兩銀子,你真是掉錢眼裏了。”
葉天信立刻縮了縮脖子,“不弄就不弄,誰稀罕那一兩銀子似的。“
葉林氏一叉腰,“誰說不弄了?看一眼至少也得一百文,白駱駝也不能白看!”
聽到爹娘拌嘴,葉依若偷偷發笑。
可是旁邊,蕭戰一臉的凝重,吃飯都心不在焉,一直啃饅頭卻不見夾菜。
吃完飯,兩人在院子裏散步消食的時候,葉依若忍不住問道:“夫君,你怎麽了?是不是有心事?”
蕭戰點了點頭,略顯苦澀的說道:“為夫終日打雁,卻不想被啄了眼,這迴失策,被一個老頭子給算計了。”
葉依若聞言哼了一聲,氣唿唿的問道:“是誰?哪個糟老頭子那麽壞?”
蕭戰欲言又止,許久之後才說道:“那糟老頭,也不算太壞,相反,他是一個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