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你們葉家為何不惜花費重金購買香料,製作這賴魚湯呢?有這些錢,如果用來采買糧食、布匹,能接濟數十萬災民吧?”
一想起在碼頭上看到的那些香料,大儒便心疼得胸口絞痛。
暴殄天物啊!
然而,蕭戰擺了擺手。
“老先生,小子問你一句,如果出現饑荒,應該如何應對?”
大儒不假思索的迴答道:“自然是開倉放糧!給饑民一口吃的他們就不會鬧事,待災情過去便各還其鄉。”
蕭戰哈哈一笑,“老先生,如果朝廷無糧,該如何?“
大儒哼了一聲,“朝廷每次都會撥下來賑災的銀子,就地采買糧食、藥物。”
蕭戰點了點頭,“平日裏糧價五文錢一斤粗糧,眼下三千文,不知朝廷采買賑災的糧食是按照哪個價格?”
這……
大儒傻眼了。
一旦遇到災年,聖上隻要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就會得到一個明君的稱唿,如果聖上再用自己的內庫賑濟災區,幾乎就是聖明了,如果皇後再帶領妃子們織布熬藥,節省內宮開支,史官都得大書特書。
然而,文章寫得再花團錦簇,最終還是迴到一個問題上——糧食從哪裏來?
以往大儒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現在,他隱約明白了蕭戰的用意。
“老先生,全天下的糧食都掌握在四大糧商手中,而四大糧商又和七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就拿關隴的糧商來說,基本上就是李家的產業。”
大儒點了點頭,“沒錯!清流世家都是讀書人,高中之後有功名田,種地不用交租,農人都會將自己的田地投獻到有功名的人名下,如此一來,天下間的糧田土地都落入了清流世家名下。”
說到這個程度,大儒再不明白就是傻瓜了。
七宗為代表的清流世家掌握了全天下的糧田,又掌握了輿論喉舌,一旦遇到災年,所有的讀書人都告訴皇帝,要撥錢賣糧食給災民賑災,隻有這樣才是明君,是聖君。
皇帝一聽這話,準了。
銀子到了清流世家手上,買完糧食送到災區,一路上層層盤剝,一袋糧食發到災民手上能有一粒就不錯了。
災民們沒辦法,隻能賣掉田地去換取一點活命的糧食,流離失所變成災民。
然而,讀書人對皇帝歌功頌德,皇帝也聽不到災民的怨聲載道,還以為災情消弭,天下太平。
即便有人把事情捅到禦前,派出欽差大臣徹查,也能以糧價飛漲為由搪塞,再不濟拿幾個為富不仁的地主老財開刀,泄一泄民憤。
皇帝又成了讀書人眼中明察秋毫的治世明君,名流世家隻需要花少量錢財就能把地主老財收刮的田地弄到自己名下。
如此一來,皇帝得了好名聲,名流世家得到了土地,災民們出了一口惡氣,似乎都得到了實惠,皆大歡喜。
下次在發生天災人禍,同樣的劇本又會上演,通過一次又一次災情,清流世家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廣,為他們種地的佃農也越來越多,清流世家就能自如的操縱糧價,甚至人為的製造災情。
就如這次寧江。
“苛政猛於虎!世家貪勝狼!該殺,真是該殺!”
看到大儒臉上越來越濃的怒色,蕭戰得意一笑,“老先生,我在寧江推廣賴魚湯一共有三個,您之前說的隻是其一。”33yqxs?.??m
大儒驚訝的抖了抖眉毛,自己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沒想到這還隻是其中之一。
“小友,莫要欺老朽讀書少。”
蕭戰歎了口氣,“寧江百姓經曆了亂兵,又經曆了魔教徒,身心飽受摧殘,家中的糧食被搜刮幹淨,為了活命隻能吃草根樹皮甚至鳥屎,一個個身體中都有隱疾,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來,時間長了肯定會生病。”
大儒迴想了一下賴魚湯的配方,以及其中幾味藥材的功效,頓時眼睛一亮。
“小友真是菩薩心腸,用賴魚湯做藥,為百姓們調理脾胃,宣泄邪毒,免得他們虛不受補。這算是一個理由,那第三個呢?”
蕭戰看了一眼西方,淡淡的問道:“老先生一定聽過徐福吧?”
大儒點頭,“徐神醫的先祖嗎?曾經為一統六合的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藥。”
說到這,大儒渾身一震。
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傾盡國力造大船赴東海。
長生不老藥在海外仙山上,尋常人根本沒有能力去尋找,即便皇帝也得傾盡全力打造巨船,積攢物資,用金山銀山去博取那渺茫的希望。
但是香料不同。
西域盛產香料,尤其是各種高品質的香料,這些香料的價值等同黃金,換句話說就是,西域遍地黃金。
不需要造大船,不需要尋方士,也不需要三千童男童女,隻要一人一馬帶足幹糧,如果沒馬,光憑兩條腿也能闖蕩西域。
零成本,高收益,隻要找到香料帶迴中原,必定一夜暴富。
拋開那些高端的頂級香料不說,中低檔次的普通香料也有龐大的市場。
畢竟賴魚湯的配方已經公開,老百姓們無論烹飪做飯還是熬湯製藥,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香料。
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闖蕩西域,必然會給西域帶來繁榮,朝廷也有必要在玉門關等地建城設卡,收取商稅,為過往的商旅提供保護。
想到種種好處,大儒的心砰砰直跳,眼睛也越來越亮。
隻見其深吸一口氣,平複心中的激蕩,隨即顫著音說道:“年輕人,你天生就該出將入相!曆朝曆代能臣良將加一起也比不過你這一個計謀啊。”
大儒這話是真心的,沒有半點奉承。
中原國家一向是開拓進取的,隻不過開拓的時候總是想著種地,適宜耕種的地方都成了中原的領土,而不適宜耕種的地方,中原國家興趣缺缺,既無意開拓也無意占領。
如此一來的結果就是,中原國家的領土北至漠北、西至西域、南至嶺南、東至大海。
聽上去似乎很遼闊,然而中原的領土也到此為止了,無力再拓展一寸。
因為再向外全都是不適宜耕種的荒野隔壁。
說白了就是,沒好處。
而香料就是蕭戰為中原國家尋找的“好處”,開拓西域的好處。
種地打糧食才掙幾個錢?一斤糧食賣給糧商也就兩三文錢,而一斤香料可以換迴等重的黃金。
那就種香料啊!
種一株香料就是一顆搖錢樹,以後每年有了收成就可以躺在地上撿錢。
財帛動人心,試問天下,誰能擋得住這種誘惑?
以往朝廷開發西域,都是移民墾邊,移民不夠就用囚犯湊,流放八百裏、三千裏之類的懲罰。
而《萬金方》一出,西域將是遍地黃金的寶地,人們非但不會畏懼西域的苦寒,反而還會想盡一切辦法往西域去。
而中原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在西域的利益,自然而然的會拿起刀劍,修築塢堡,抵禦一切敵人。
大儒由衷的說道:“西域,將成為中原故土了,這一切都是小友的功勞。”
蕭戰撣了撣袖子,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畢竟《萬金方》不是自己發明的,而是師門記載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丹方,自己不過是拿來改良了一下。
相比西域,蕭戰更在意中原的四大糧商,更在意葉家的糧票。
一想起在碼頭上看到的那些香料,大儒便心疼得胸口絞痛。
暴殄天物啊!
然而,蕭戰擺了擺手。
“老先生,小子問你一句,如果出現饑荒,應該如何應對?”
大儒不假思索的迴答道:“自然是開倉放糧!給饑民一口吃的他們就不會鬧事,待災情過去便各還其鄉。”
蕭戰哈哈一笑,“老先生,如果朝廷無糧,該如何?“
大儒哼了一聲,“朝廷每次都會撥下來賑災的銀子,就地采買糧食、藥物。”
蕭戰點了點頭,“平日裏糧價五文錢一斤粗糧,眼下三千文,不知朝廷采買賑災的糧食是按照哪個價格?”
這……
大儒傻眼了。
一旦遇到災年,聖上隻要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就會得到一個明君的稱唿,如果聖上再用自己的內庫賑濟災區,幾乎就是聖明了,如果皇後再帶領妃子們織布熬藥,節省內宮開支,史官都得大書特書。
然而,文章寫得再花團錦簇,最終還是迴到一個問題上——糧食從哪裏來?
以往大儒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現在,他隱約明白了蕭戰的用意。
“老先生,全天下的糧食都掌握在四大糧商手中,而四大糧商又和七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就拿關隴的糧商來說,基本上就是李家的產業。”
大儒點了點頭,“沒錯!清流世家都是讀書人,高中之後有功名田,種地不用交租,農人都會將自己的田地投獻到有功名的人名下,如此一來,天下間的糧田土地都落入了清流世家名下。”
說到這個程度,大儒再不明白就是傻瓜了。
七宗為代表的清流世家掌握了全天下的糧田,又掌握了輿論喉舌,一旦遇到災年,所有的讀書人都告訴皇帝,要撥錢賣糧食給災民賑災,隻有這樣才是明君,是聖君。
皇帝一聽這話,準了。
銀子到了清流世家手上,買完糧食送到災區,一路上層層盤剝,一袋糧食發到災民手上能有一粒就不錯了。
災民們沒辦法,隻能賣掉田地去換取一點活命的糧食,流離失所變成災民。
然而,讀書人對皇帝歌功頌德,皇帝也聽不到災民的怨聲載道,還以為災情消弭,天下太平。
即便有人把事情捅到禦前,派出欽差大臣徹查,也能以糧價飛漲為由搪塞,再不濟拿幾個為富不仁的地主老財開刀,泄一泄民憤。
皇帝又成了讀書人眼中明察秋毫的治世明君,名流世家隻需要花少量錢財就能把地主老財收刮的田地弄到自己名下。
如此一來,皇帝得了好名聲,名流世家得到了土地,災民們出了一口惡氣,似乎都得到了實惠,皆大歡喜。
下次在發生天災人禍,同樣的劇本又會上演,通過一次又一次災情,清流世家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廣,為他們種地的佃農也越來越多,清流世家就能自如的操縱糧價,甚至人為的製造災情。
就如這次寧江。
“苛政猛於虎!世家貪勝狼!該殺,真是該殺!”
看到大儒臉上越來越濃的怒色,蕭戰得意一笑,“老先生,我在寧江推廣賴魚湯一共有三個,您之前說的隻是其一。”33yqxs?.??m
大儒驚訝的抖了抖眉毛,自己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沒想到這還隻是其中之一。
“小友,莫要欺老朽讀書少。”
蕭戰歎了口氣,“寧江百姓經曆了亂兵,又經曆了魔教徒,身心飽受摧殘,家中的糧食被搜刮幹淨,為了活命隻能吃草根樹皮甚至鳥屎,一個個身體中都有隱疾,一時半會兒看不出來,時間長了肯定會生病。”
大儒迴想了一下賴魚湯的配方,以及其中幾味藥材的功效,頓時眼睛一亮。
“小友真是菩薩心腸,用賴魚湯做藥,為百姓們調理脾胃,宣泄邪毒,免得他們虛不受補。這算是一個理由,那第三個呢?”
蕭戰看了一眼西方,淡淡的問道:“老先生一定聽過徐福吧?”
大儒點頭,“徐神醫的先祖嗎?曾經為一統六合的秦始皇尋長生不老藥。”
說到這,大儒渾身一震。
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傾盡國力造大船赴東海。
長生不老藥在海外仙山上,尋常人根本沒有能力去尋找,即便皇帝也得傾盡全力打造巨船,積攢物資,用金山銀山去博取那渺茫的希望。
但是香料不同。
西域盛產香料,尤其是各種高品質的香料,這些香料的價值等同黃金,換句話說就是,西域遍地黃金。
不需要造大船,不需要尋方士,也不需要三千童男童女,隻要一人一馬帶足幹糧,如果沒馬,光憑兩條腿也能闖蕩西域。
零成本,高收益,隻要找到香料帶迴中原,必定一夜暴富。
拋開那些高端的頂級香料不說,中低檔次的普通香料也有龐大的市場。
畢竟賴魚湯的配方已經公開,老百姓們無論烹飪做飯還是熬湯製藥,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香料。
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闖蕩西域,必然會給西域帶來繁榮,朝廷也有必要在玉門關等地建城設卡,收取商稅,為過往的商旅提供保護。
想到種種好處,大儒的心砰砰直跳,眼睛也越來越亮。
隻見其深吸一口氣,平複心中的激蕩,隨即顫著音說道:“年輕人,你天生就該出將入相!曆朝曆代能臣良將加一起也比不過你這一個計謀啊。”
大儒這話是真心的,沒有半點奉承。
中原國家一向是開拓進取的,隻不過開拓的時候總是想著種地,適宜耕種的地方都成了中原的領土,而不適宜耕種的地方,中原國家興趣缺缺,既無意開拓也無意占領。
如此一來的結果就是,中原國家的領土北至漠北、西至西域、南至嶺南、東至大海。
聽上去似乎很遼闊,然而中原的領土也到此為止了,無力再拓展一寸。
因為再向外全都是不適宜耕種的荒野隔壁。
說白了就是,沒好處。
而香料就是蕭戰為中原國家尋找的“好處”,開拓西域的好處。
種地打糧食才掙幾個錢?一斤糧食賣給糧商也就兩三文錢,而一斤香料可以換迴等重的黃金。
那就種香料啊!
種一株香料就是一顆搖錢樹,以後每年有了收成就可以躺在地上撿錢。
財帛動人心,試問天下,誰能擋得住這種誘惑?
以往朝廷開發西域,都是移民墾邊,移民不夠就用囚犯湊,流放八百裏、三千裏之類的懲罰。
而《萬金方》一出,西域將是遍地黃金的寶地,人們非但不會畏懼西域的苦寒,反而還會想盡一切辦法往西域去。
而中原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在西域的利益,自然而然的會拿起刀劍,修築塢堡,抵禦一切敵人。
大儒由衷的說道:“西域,將成為中原故土了,這一切都是小友的功勞。”
蕭戰撣了撣袖子,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畢竟《萬金方》不是自己發明的,而是師門記載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丹方,自己不過是拿來改良了一下。
相比西域,蕭戰更在意中原的四大糧商,更在意葉家的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