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誰敢不信?
蕭戰這話再說得露骨一點就是——我叫你們三更死,誰敢留你們到五更。
葉家本就是寧江第一大勢力,隱隱有席卷東海郡之勢,可是徐氏宗族亡了之後,葉家就真的一飛衝天,再也沒有掣肘。
沾上了巫蠱之事,徐妃娘娘自己都未必能全身而退,就算風頭過去那也是三年五載之後了,這段時間裏,葉家想整死誰整死誰。
東海郡的權貴們互相對視一眼,然後齊齊低下頭。
“我等認捐!”
至於每家捐多捐少,那就是內部的事情了,反正五百兩這個數得拿出來。
蕭戰冷哼一聲,留下一批人駐守郡城,清點這裏的鋪麵、財貨,順便堅實徐氏宗族和其他權貴們動態,然後一撥馬頭迴到寧江。
此時的寧江城燈火通明,大街小巷上全是歡歌勝利的人們。
這不僅僅是葉家的勝利,還是寧江的勝利,更是學生們的勝利、工匠們的勝利,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勝利。
這一天,很多人都悄悄出門,找到附近的剃頭攤子剃頭發,到了攤子前才發現,這裏不知何時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剃頭的老漢還扯著嗓門吆喝道:“光剃頭不刮臉,今天沒空。剃頭隻剃短,不剃短的請到別家。”
如果是昨天,老漢敢說這樣的話肯定會有一群人圍過來跟他理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可是今天人群全都奇怪的沉默著。
葉天信在學堂中的一番講話已經傳揚開來,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了講話的內容,尤其是關於頭發的爭論。
人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頭發不是孝順與否的判斷標準,而是區別窮富的象征。
窮人終日為三餐奔波勞碌,根本沒時間也沒心力去打理頭發,蓬頭垢麵就成了窮人的象征,富人有時間和心情打理頭發,還有一堆仆人伺候著打理,自然吹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
葉天信還說了,把頭發剃掉,別人就不能通過頭發來判斷一個人的窮富,沒了頭發的羈絆,也有更多時間去幹活,掙更多的錢給父母撕布做衣服,買吃的用的,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如今城中到處是神情狂熱的短發學生、工匠,留長發的人反而成了異類。
以前還敢因為祖宗法製這事爭論一二,現在誰還敢。
仔細想想,葉家小姐和葉家姑爺從占城國迴來,一群酸書生堵著他們爭論,結果呢,死了七八個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大都是徐氏宗族的,結果就是徐氏宗族抬棺鬧事,結果又被葉家一通棒打,宗主氣死,繼承人也被殺,前前後後死了七八百人。
這還不夠,徐氏宗族又仗著自己有娘娘撐腰,有眾多權貴幫襯,糾集起了十萬人來攻打寧江,然後又是大敗而歸。
因為一個剃發易服的事,徐氏宗族前前後後死了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也正是因為剃發易服的事,寧江葉家已經打出了名聲,打出了氣勢,誰敢在這種時候跟葉家擰著來。
哎,變天嘍。
至少寧江是變天了。33yqxs?.??m
與此同時,京城中。
一個老者端坐在龍椅上,雙腳並攏,雙膝微微向兩側打開,衣服的蔽膝部分被雙膝撐起,平平整整看不到一絲褶皺。
老者身上無處不平,無處不整,衣著、坐姿甚至麵部表情全都一絲不苟,就連須發也梳理得根根筆直。
老者控製不了頭發和胡須變白,但是他能控製這根須發究竟是直的,還是彎的。
“沒想到啊,小小的宮中,竟然也有朕看不到的地方,聽不到的事情,管不住的人。”
聽到老者的話,下方跪著的婦人瞬間惶恐起來。
“陛下,臣妾冤枉啊,臣妾隻是派李公公給老家捎帶了一筆銀錢,並沒有祝囑咐其做其他事情,這一切都是李公公自作主張,臣妾並不知情啊。陛下,臣妾入宮十六年,從未與娘家有任何來往,臣妾一直謹守本分,從未有出格之舉,臣妾真的是冤枉的啊。”
然而,老者沒有說話。
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以及影響。
後宮嬪妃縱容母族橫行鄉裏,勾結地方官員鄉紳聚眾十萬攻打宿仇,這成何體統,這與造反有什麽區別。
還有巫蠱之事,這東西向來是皇家的禁忌。
之前太子生龍活虎,身體康健,又正值雙十年華,一副朝氣向上的大好景象,可是突然間就倒了,大內侍衛騎快馬胳膊彎夾著太醫趕來都遲了。
不是外傷,不是中毒,也沒有什麽隱疾,除了巫蠱之術還能是什麽。
因為太子的死,皇帝震怒之下將東宮所有太監、宮女、侍衛等殺得一幹二淨,平日裏與太子不睦的大小官員也都殺的殺關的關,大大小小株連了兩萬六千八百人。
然而,讓皇帝沒想到的是,刀子上的血還沒幹,寧江又出了巫蠱之事,而且還牽扯到後宮的徐貴妃。
看到皇帝不說話,徐貴妃也知道自己說什麽都無濟於事了。
巫蠱之事絕對是皇家的禁忌,徐貴妃也是親眼見到了去年那場腥風血雨,連續三個月,宮中每天都在殺人,宮中向外麵運送雜物的廂車所經之處血腥味經久不散,蚊蠅緊隨,就像是魔影黑煞。
真正的天潢貴胄、朝野權臣都殺了一批又一批,更何況自己一個小小的後宮嬪妃。
“陛下,臣妾死而無怨,隻忘陛下莫要株連臣妾母族,徐氏女叩謝陛下。”
徐妃娘娘聲聲泣血,磕頭連連。
皇帝動了,緩緩點了點頭,然後閉上眼睛,剛毅的臉上沒有任何波瀾。
王公公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徐妃身邊,左手拂塵一甩搭在肩上,微微躬身,右手引向門外。
“娘娘,請吧,老奴送娘娘上路。”
徐妃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然後撫平雙鬢的發絲,又理了理衣衫。
“公公莫急,容我向陛下作別。”
王公公迴頭看了一眼陛下,這才伸右手,徐妃娘娘左手搭在王公公掌上借力站起身來,雙袖向兩側一擺,整個人就像是一朵盛開的芙蓉。
而後,徐妃娘娘雙手交疊擋在麵前,向著皇帝深深一拜、再拜、三拜。
就像是民間拜天地一樣。
許久,徐妃娘娘轉過身來,手搭在王公公掌上。
“王公公,如果沒記錯的話,當初是你接我入宮的吧,今天就勞煩公公再送我出去吧。徐氏女此生未能迴母族盡孝,惟願公公能將這支發簪送迴東海,替我向徐氏列祖列宗贖罪。”
王公公深深地看了一眼徐妃娘娘,隨即手掌合攏,緊緊握住那根發簪。
“娘娘信得過老奴,老奴必不負娘娘所托。”
徐妃娘娘掂起衣擺跨過門檻,站在台陛上向外望去。
“起風了,是北風。公公快些動手,臣妾說不定還能乘著這風迴到朝思夜想的故鄉。”
風吹在徐妃娘娘淒婉的臉上,帶走了所有的血色,就連嘴唇也變得青紫。
衣裙緊緊貼在身上,徐妃娘娘就像是竹紙紮成的假人,顯得格外纖細、脆弱。
誰敢不信?
蕭戰這話再說得露骨一點就是——我叫你們三更死,誰敢留你們到五更。
葉家本就是寧江第一大勢力,隱隱有席卷東海郡之勢,可是徐氏宗族亡了之後,葉家就真的一飛衝天,再也沒有掣肘。
沾上了巫蠱之事,徐妃娘娘自己都未必能全身而退,就算風頭過去那也是三年五載之後了,這段時間裏,葉家想整死誰整死誰。
東海郡的權貴們互相對視一眼,然後齊齊低下頭。
“我等認捐!”
至於每家捐多捐少,那就是內部的事情了,反正五百兩這個數得拿出來。
蕭戰冷哼一聲,留下一批人駐守郡城,清點這裏的鋪麵、財貨,順便堅實徐氏宗族和其他權貴們動態,然後一撥馬頭迴到寧江。
此時的寧江城燈火通明,大街小巷上全是歡歌勝利的人們。
這不僅僅是葉家的勝利,還是寧江的勝利,更是學生們的勝利、工匠們的勝利,是新事物對舊事物的勝利。
這一天,很多人都悄悄出門,找到附近的剃頭攤子剃頭發,到了攤子前才發現,這裏不知何時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剃頭的老漢還扯著嗓門吆喝道:“光剃頭不刮臉,今天沒空。剃頭隻剃短,不剃短的請到別家。”
如果是昨天,老漢敢說這樣的話肯定會有一群人圍過來跟他理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可是今天人群全都奇怪的沉默著。
葉天信在學堂中的一番講話已經傳揚開來,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了講話的內容,尤其是關於頭發的爭論。
人們都明白了一個道理,頭發不是孝順與否的判斷標準,而是區別窮富的象征。
窮人終日為三餐奔波勞碌,根本沒時間也沒心力去打理頭發,蓬頭垢麵就成了窮人的象征,富人有時間和心情打理頭發,還有一堆仆人伺候著打理,自然吹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
葉天信還說了,把頭發剃掉,別人就不能通過頭發來判斷一個人的窮富,沒了頭發的羈絆,也有更多時間去幹活,掙更多的錢給父母撕布做衣服,買吃的用的,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如今城中到處是神情狂熱的短發學生、工匠,留長發的人反而成了異類。
以前還敢因為祖宗法製這事爭論一二,現在誰還敢。
仔細想想,葉家小姐和葉家姑爺從占城國迴來,一群酸書生堵著他們爭論,結果呢,死了七八個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大都是徐氏宗族的,結果就是徐氏宗族抬棺鬧事,結果又被葉家一通棒打,宗主氣死,繼承人也被殺,前前後後死了七八百人。
這還不夠,徐氏宗族又仗著自己有娘娘撐腰,有眾多權貴幫襯,糾集起了十萬人來攻打寧江,然後又是大敗而歸。
因為一個剃發易服的事,徐氏宗族前前後後死了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也正是因為剃發易服的事,寧江葉家已經打出了名聲,打出了氣勢,誰敢在這種時候跟葉家擰著來。
哎,變天嘍。
至少寧江是變天了。33yqxs?.??m
與此同時,京城中。
一個老者端坐在龍椅上,雙腳並攏,雙膝微微向兩側打開,衣服的蔽膝部分被雙膝撐起,平平整整看不到一絲褶皺。
老者身上無處不平,無處不整,衣著、坐姿甚至麵部表情全都一絲不苟,就連須發也梳理得根根筆直。
老者控製不了頭發和胡須變白,但是他能控製這根須發究竟是直的,還是彎的。
“沒想到啊,小小的宮中,竟然也有朕看不到的地方,聽不到的事情,管不住的人。”
聽到老者的話,下方跪著的婦人瞬間惶恐起來。
“陛下,臣妾冤枉啊,臣妾隻是派李公公給老家捎帶了一筆銀錢,並沒有祝囑咐其做其他事情,這一切都是李公公自作主張,臣妾並不知情啊。陛下,臣妾入宮十六年,從未與娘家有任何來往,臣妾一直謹守本分,從未有出格之舉,臣妾真的是冤枉的啊。”
然而,老者沒有說話。
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以及影響。
後宮嬪妃縱容母族橫行鄉裏,勾結地方官員鄉紳聚眾十萬攻打宿仇,這成何體統,這與造反有什麽區別。
還有巫蠱之事,這東西向來是皇家的禁忌。
之前太子生龍活虎,身體康健,又正值雙十年華,一副朝氣向上的大好景象,可是突然間就倒了,大內侍衛騎快馬胳膊彎夾著太醫趕來都遲了。
不是外傷,不是中毒,也沒有什麽隱疾,除了巫蠱之術還能是什麽。
因為太子的死,皇帝震怒之下將東宮所有太監、宮女、侍衛等殺得一幹二淨,平日裏與太子不睦的大小官員也都殺的殺關的關,大大小小株連了兩萬六千八百人。
然而,讓皇帝沒想到的是,刀子上的血還沒幹,寧江又出了巫蠱之事,而且還牽扯到後宮的徐貴妃。
看到皇帝不說話,徐貴妃也知道自己說什麽都無濟於事了。
巫蠱之事絕對是皇家的禁忌,徐貴妃也是親眼見到了去年那場腥風血雨,連續三個月,宮中每天都在殺人,宮中向外麵運送雜物的廂車所經之處血腥味經久不散,蚊蠅緊隨,就像是魔影黑煞。
真正的天潢貴胄、朝野權臣都殺了一批又一批,更何況自己一個小小的後宮嬪妃。
“陛下,臣妾死而無怨,隻忘陛下莫要株連臣妾母族,徐氏女叩謝陛下。”
徐妃娘娘聲聲泣血,磕頭連連。
皇帝動了,緩緩點了點頭,然後閉上眼睛,剛毅的臉上沒有任何波瀾。
王公公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徐妃身邊,左手拂塵一甩搭在肩上,微微躬身,右手引向門外。
“娘娘,請吧,老奴送娘娘上路。”
徐妃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然後撫平雙鬢的發絲,又理了理衣衫。
“公公莫急,容我向陛下作別。”
王公公迴頭看了一眼陛下,這才伸右手,徐妃娘娘左手搭在王公公掌上借力站起身來,雙袖向兩側一擺,整個人就像是一朵盛開的芙蓉。
而後,徐妃娘娘雙手交疊擋在麵前,向著皇帝深深一拜、再拜、三拜。
就像是民間拜天地一樣。
許久,徐妃娘娘轉過身來,手搭在王公公掌上。
“王公公,如果沒記錯的話,當初是你接我入宮的吧,今天就勞煩公公再送我出去吧。徐氏女此生未能迴母族盡孝,惟願公公能將這支發簪送迴東海,替我向徐氏列祖列宗贖罪。”
王公公深深地看了一眼徐妃娘娘,隨即手掌合攏,緊緊握住那根發簪。
“娘娘信得過老奴,老奴必不負娘娘所托。”
徐妃娘娘掂起衣擺跨過門檻,站在台陛上向外望去。
“起風了,是北風。公公快些動手,臣妾說不定還能乘著這風迴到朝思夜想的故鄉。”
風吹在徐妃娘娘淒婉的臉上,帶走了所有的血色,就連嘴唇也變得青紫。
衣裙緊緊貼在身上,徐妃娘娘就像是竹紙紮成的假人,顯得格外纖細、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