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江葉家開辦賬房學堂、裁縫學堂、廚子學堂都已經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了,可想而知葉家再開辦道術學堂時會是什麽景象。
但是眼下東海郡的局麵十分嚴峻,蕭戰需要一大批修道之人。
不求他們能行雲布雨,移山填海,至少能修煉出一絲絲法力,畫個符,捉個鬼。
就算修煉不出法力,至少明白點陰陽五行的常識,可以幫忙打個下手,布置一下場地,能治療傷員,撒撒糯米,貼貼紙符什麽的。
所以,佛道學院勢在必行。
哪怕不公開大範圍招生,至少也能給前來申請通行證的人們臨陣磨槍,臨時拔高一下。
消息傳出去,外界瞬間炸開了鍋,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堵著衙門口唾罵不止的讀書人,此時都敲鑼打鼓慶祝。
“這葉家上門女婿是真蠢,竟然讓我們拿到這麽大的把柄。”
“崇佛信道,這可是大忌,前朝更是大動幹戈毀寺滅佛,這次葉家徹底完蛋了!”
“三教九流,三教者儒釋道,葉家拋開儒教,專門搞了一個佛道學院,這是自絕於儒林。”
隨即,雪片一樣的信件向外麵飛去。
讀書人紛紛發動自己的關係,請親朋好友們幫忙鼓舌搖旗。
讀書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對寧江葉家的一係列舉措大書特書。
首先是對徐氏宗族的打壓,在讀書人口中葉家就成了橫行鄉裏的惡霸。
然後是對東海百姓的逼迫,刨墳焚屍,還挫骨揚灰,簡直是大逆不道。
還有就是聲稱有鬼魅出現,邀請了大量的僧道人士進入東海降妖除魔,堂堂朝廷命官竟然大肆宣揚這種亂力怪神的東西,簡直滑天下大稽。
最後就是這佛道學院了。
寧江葉家不僅將殺豬的,打鐵的,織布的這些賤業搬入學堂,侮辱聖賢,還讓女子就學,傷風敗俗,現在竟然要給和尚道士開學堂,這簡直……
讀書人竟然找不出什麽詞匯來形容寧江葉家的行為。
總之,這是前所未有的,可一旦葉家開了先河,今後肯定崇佛信道,上行下效,各種求長生的歪風邪氣又要盛行起來,地方官員趁機斂財,江湖騙子招搖撞騙,最終鬧得百姓們家破人亡。
類似的事情前朝比比皆是。
幾乎每一個王朝的衰亡都是妖僧妖道誤國開始。
所以,有官身的讀書人上奏疏,沒有官身的讀書人就上血書,要求朝廷整治東海郡亂象,捉拿葉家眾人。
然而,皇帝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對朝政置之不理,成籮筐的奏折全都堆砌在那不予理會。
皇帝是真的病了。
徐妃的死給了他很沉重的打擊,老來得子,卻沒能保住這個孩子。
身體和心靈雙重打擊,皇帝一夜白頭。
再者,皇帝自稱天子,是天下氣運凝聚的所在,皇陵變故就像當頭一刀砍在皇帝腦袋上,當場就昏厥過去,一群太醫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查出病因來。
最後是,皇帝實在不想理會眼下這個爛攤子,蘇醒之後索性繼續躺著不起來了。
這就使得天下間的讀書人麻爪了。
你說葉家管理東海郡不合法吧,這是王公公臨走前親口囑托的,而王公公當時又提著尚方寶劍,相當於陛下親臨,金口玉言。
可要說葉家合法吧,這一係列倒行逆施,真是天怒人怨,貽害萬千。
東海郡的讀書人們全都坐不住了,再讓葉家這麽猖狂下去,東海將再無讀書人的生存之地,十年後東海郡讀書人將成為少數,百年後東海郡讀書人將成為異端。
不行!
不能這樣!
於是讀書人開始竄連起事。
他們要求驅逐葉家,驅逐僧道人士,停止佛道學院的建立。.33yqxs?.??m
對於這三者要求,蕭戰是一個都沒采納。
讀書人也有骨氣,外麵的事我管不住,但是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還是做的了主的。
於是東海郡再次出現了攔路的。
不是那些攔路搶劫的,而是專門針對出家人的,無論道士還是和尚,都不能從自己地頭經過。
和尚、道士們警告說此地有屍鬼出沒,如果不加以防範會釀成血光之災。
然而讀書人哈哈大笑,認為這些都是江湖騙子的伎倆,先危言聳聽,再推銷自己的手段,一番操作之後騙錢騙物。
“賊禿,有多遠滾多遠,別在這裏瞎說!”
“牛鼻子老道,我讀書人胸中有浩然正氣,區區鬼物,別說他不存在,就是存在也奈何不得我讀書人。”
“有多遠走多遠,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忙著捉鬼驅邪的道士、和尚們都氣炸了。
我們東奔西走,為了天下萬民著想,磨破嘴皮,踏破鐵鞋,沒想到這些讀書人一個個都是榆木疙瘩,屬驢子的嗎,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如果是尋常百姓,一哄二嚇也就差不多了,可是讀書人不行,和尚、道士們不敢對他們不敬。
一來讀書人是儒家弟子,而儒家又是儒釋道三教中排第一的,這天底下當官的基本都是儒家弟子,和尚、道士們打讀書人,這事鬧大了誰也兜不住。
所以呢,和尚、道士們隻能搖頭離開,對那些倔強的讀書人不理不睬。
或許,他們的浩然正氣真的能嚇退屍鬼吧。
看到和尚、道士們離開,讀書人就像打了勝仗一樣,紛紛派人到衙門口,堵著蕭戰,要求他停止佛道學堂的建設,停止對東海老百姓的欺壓,停止造謠,停止種種倒行逆施。
林林種種,給蕭戰和葉家羅列出來一個十宗罪。
蕭戰對此不予理睬,依舊每天考核和尚、道士的修行水平,給他們發放通行證。
有基礎的還發放度牒,沒基礎的就留在衙門周圍先住著,人攢多了一起教學。
時間一天天過去,沒通過考核的和尚、道士攢了差不多七十二人。
於是蕭戰開堂授課,向這些人傳授修行的知識,教導他們盡快引氣入體,能夠念念經,畫畫符,捉拿一些小鬼。
佛道學堂外匯聚了上百個讀書人,他們來自各個縣城,甚至還有外郡甚至外州的讀書人過來聲援。
“葉家上門女婿真是狂妄,竟然收納七十二個和尚道士,真以為這是他的七十二賢嗎?”
“可笑!一群和尚道士,於國無益、於民無益,此等人竟然也要專門開堂授課,真是天大的笑話!”
“我等不如一同撞進去,講這些臭雞蛋、爛菜葉扔到他們身上。”
可是,在場的讀書人全都沉默了。
他們罵和尚罵道士倒沒什麽,畢竟讀書人嘴皮子利索,罵天罵地的習慣了。
可要讓他們跟和尚、道士動手,還是算了吧。
這些出家人別的沒有,就是拳腳功夫好,跟他們鬥不是找死麽。
這時候,一個騎著快馬的身影由遠及近,嘚嘚的馬蹄聲就像一串緊密的鼓點。
“讓開!都讓開!別擋道!”
圍在學堂周圍的人們早就離得遠遠的,誰也不敢擋在路上。
“哎呀,竟然是龍川縣誌高兄,誌高兄不愧是我輩楷模,竟然挺槍躍馬,向佛道學堂發起衝擊!”
“是啊!聽說誌高兄弓馬嫻熟,將來肯定是出將入相的棟梁之材啊!”
“大家夥打起精神,準備跟著誌高兄一起衝進去揍他們!”
“對!跟緊誌高兄!”
“咱們人多,不要怕!”
“棍子都帶好,別等會兒打起來吃虧了。”
“快走快走,一起上!”
就在所有人跟在馬屁股後麵準備一波衝鋒,摁著那些和尚、道士暴打的時候,卻沒想到一馬當先的誌高兄翻身下馬。
“哎呀,誌高兄從快馬上躍下都這麽幹脆利落,佩服,佩服!”
“誌高兄這是要呐喊一聲,然後飛身而起踹飛學堂大門嗎?”
可是在無數讀書人的期待中,那位誌高兄一個滑跪衝到學堂門外,砰砰砰三個響頭。
“代郡守大人,求求你,救救學生的族人吧!”
其他學生全都僵在原地,喉嚨裏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但是眼下東海郡的局麵十分嚴峻,蕭戰需要一大批修道之人。
不求他們能行雲布雨,移山填海,至少能修煉出一絲絲法力,畫個符,捉個鬼。
就算修煉不出法力,至少明白點陰陽五行的常識,可以幫忙打個下手,布置一下場地,能治療傷員,撒撒糯米,貼貼紙符什麽的。
所以,佛道學院勢在必行。
哪怕不公開大範圍招生,至少也能給前來申請通行證的人們臨陣磨槍,臨時拔高一下。
消息傳出去,外界瞬間炸開了鍋,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堵著衙門口唾罵不止的讀書人,此時都敲鑼打鼓慶祝。
“這葉家上門女婿是真蠢,竟然讓我們拿到這麽大的把柄。”
“崇佛信道,這可是大忌,前朝更是大動幹戈毀寺滅佛,這次葉家徹底完蛋了!”
“三教九流,三教者儒釋道,葉家拋開儒教,專門搞了一個佛道學院,這是自絕於儒林。”
隨即,雪片一樣的信件向外麵飛去。
讀書人紛紛發動自己的關係,請親朋好友們幫忙鼓舌搖旗。
讀書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對寧江葉家的一係列舉措大書特書。
首先是對徐氏宗族的打壓,在讀書人口中葉家就成了橫行鄉裏的惡霸。
然後是對東海百姓的逼迫,刨墳焚屍,還挫骨揚灰,簡直是大逆不道。
還有就是聲稱有鬼魅出現,邀請了大量的僧道人士進入東海降妖除魔,堂堂朝廷命官竟然大肆宣揚這種亂力怪神的東西,簡直滑天下大稽。
最後就是這佛道學院了。
寧江葉家不僅將殺豬的,打鐵的,織布的這些賤業搬入學堂,侮辱聖賢,還讓女子就學,傷風敗俗,現在竟然要給和尚道士開學堂,這簡直……
讀書人竟然找不出什麽詞匯來形容寧江葉家的行為。
總之,這是前所未有的,可一旦葉家開了先河,今後肯定崇佛信道,上行下效,各種求長生的歪風邪氣又要盛行起來,地方官員趁機斂財,江湖騙子招搖撞騙,最終鬧得百姓們家破人亡。
類似的事情前朝比比皆是。
幾乎每一個王朝的衰亡都是妖僧妖道誤國開始。
所以,有官身的讀書人上奏疏,沒有官身的讀書人就上血書,要求朝廷整治東海郡亂象,捉拿葉家眾人。
然而,皇帝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了,而且一病不起,對朝政置之不理,成籮筐的奏折全都堆砌在那不予理會。
皇帝是真的病了。
徐妃的死給了他很沉重的打擊,老來得子,卻沒能保住這個孩子。
身體和心靈雙重打擊,皇帝一夜白頭。
再者,皇帝自稱天子,是天下氣運凝聚的所在,皇陵變故就像當頭一刀砍在皇帝腦袋上,當場就昏厥過去,一群太醫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查出病因來。
最後是,皇帝實在不想理會眼下這個爛攤子,蘇醒之後索性繼續躺著不起來了。
這就使得天下間的讀書人麻爪了。
你說葉家管理東海郡不合法吧,這是王公公臨走前親口囑托的,而王公公當時又提著尚方寶劍,相當於陛下親臨,金口玉言。
可要說葉家合法吧,這一係列倒行逆施,真是天怒人怨,貽害萬千。
東海郡的讀書人們全都坐不住了,再讓葉家這麽猖狂下去,東海將再無讀書人的生存之地,十年後東海郡讀書人將成為少數,百年後東海郡讀書人將成為異端。
不行!
不能這樣!
於是讀書人開始竄連起事。
他們要求驅逐葉家,驅逐僧道人士,停止佛道學院的建立。.33yqxs?.??m
對於這三者要求,蕭戰是一個都沒采納。
讀書人也有骨氣,外麵的事我管不住,但是我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還是做的了主的。
於是東海郡再次出現了攔路的。
不是那些攔路搶劫的,而是專門針對出家人的,無論道士還是和尚,都不能從自己地頭經過。
和尚、道士們警告說此地有屍鬼出沒,如果不加以防範會釀成血光之災。
然而讀書人哈哈大笑,認為這些都是江湖騙子的伎倆,先危言聳聽,再推銷自己的手段,一番操作之後騙錢騙物。
“賊禿,有多遠滾多遠,別在這裏瞎說!”
“牛鼻子老道,我讀書人胸中有浩然正氣,區區鬼物,別說他不存在,就是存在也奈何不得我讀書人。”
“有多遠走多遠,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忙著捉鬼驅邪的道士、和尚們都氣炸了。
我們東奔西走,為了天下萬民著想,磨破嘴皮,踏破鐵鞋,沒想到這些讀書人一個個都是榆木疙瘩,屬驢子的嗎,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如果是尋常百姓,一哄二嚇也就差不多了,可是讀書人不行,和尚、道士們不敢對他們不敬。
一來讀書人是儒家弟子,而儒家又是儒釋道三教中排第一的,這天底下當官的基本都是儒家弟子,和尚、道士們打讀書人,這事鬧大了誰也兜不住。
所以呢,和尚、道士們隻能搖頭離開,對那些倔強的讀書人不理不睬。
或許,他們的浩然正氣真的能嚇退屍鬼吧。
看到和尚、道士們離開,讀書人就像打了勝仗一樣,紛紛派人到衙門口,堵著蕭戰,要求他停止佛道學堂的建設,停止對東海老百姓的欺壓,停止造謠,停止種種倒行逆施。
林林種種,給蕭戰和葉家羅列出來一個十宗罪。
蕭戰對此不予理睬,依舊每天考核和尚、道士的修行水平,給他們發放通行證。
有基礎的還發放度牒,沒基礎的就留在衙門周圍先住著,人攢多了一起教學。
時間一天天過去,沒通過考核的和尚、道士攢了差不多七十二人。
於是蕭戰開堂授課,向這些人傳授修行的知識,教導他們盡快引氣入體,能夠念念經,畫畫符,捉拿一些小鬼。
佛道學堂外匯聚了上百個讀書人,他們來自各個縣城,甚至還有外郡甚至外州的讀書人過來聲援。
“葉家上門女婿真是狂妄,竟然收納七十二個和尚道士,真以為這是他的七十二賢嗎?”
“可笑!一群和尚道士,於國無益、於民無益,此等人竟然也要專門開堂授課,真是天大的笑話!”
“我等不如一同撞進去,講這些臭雞蛋、爛菜葉扔到他們身上。”
可是,在場的讀書人全都沉默了。
他們罵和尚罵道士倒沒什麽,畢竟讀書人嘴皮子利索,罵天罵地的習慣了。
可要讓他們跟和尚、道士動手,還是算了吧。
這些出家人別的沒有,就是拳腳功夫好,跟他們鬥不是找死麽。
這時候,一個騎著快馬的身影由遠及近,嘚嘚的馬蹄聲就像一串緊密的鼓點。
“讓開!都讓開!別擋道!”
圍在學堂周圍的人們早就離得遠遠的,誰也不敢擋在路上。
“哎呀,竟然是龍川縣誌高兄,誌高兄不愧是我輩楷模,竟然挺槍躍馬,向佛道學堂發起衝擊!”
“是啊!聽說誌高兄弓馬嫻熟,將來肯定是出將入相的棟梁之材啊!”
“大家夥打起精神,準備跟著誌高兄一起衝進去揍他們!”
“對!跟緊誌高兄!”
“咱們人多,不要怕!”
“棍子都帶好,別等會兒打起來吃虧了。”
“快走快走,一起上!”
就在所有人跟在馬屁股後麵準備一波衝鋒,摁著那些和尚、道士暴打的時候,卻沒想到一馬當先的誌高兄翻身下馬。
“哎呀,誌高兄從快馬上躍下都這麽幹脆利落,佩服,佩服!”
“誌高兄這是要呐喊一聲,然後飛身而起踹飛學堂大門嗎?”
可是在無數讀書人的期待中,那位誌高兄一個滑跪衝到學堂門外,砰砰砰三個響頭。
“代郡守大人,求求你,救救學生的族人吧!”
其他學生全都僵在原地,喉嚨裏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