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幾個醫學世家共聚一堂,招待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今天是杏林大會嗎?怎麽來了這麽多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胡扯,杏林大會十年一屆,天下各州神醫共聚一堂,交流切磋,眼下還不到時間。”


    “沒錯,就算十年之期到了,也不會在咱們東海這小旮旯舉辦。”


    “但是我剛才看到青州城的百濟堂張老前輩了,還帶了好幾個隨從。”


    “我也看到了,張老前輩媽車上還扶下來一個病癆鬼,難不成是張老前輩都束手無策的病號,來咱東海郡求醫?”


    無論杏林大會也好,求醫問藥也罷,東海本地人都覺得麵上有光。


    自己家鄉出名了。


    長臉!


    真是長臉啊!


    而在醫學世家內部,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宋賢弟,你發出書信,說是杏林到了生死關頭,此話當真?”


    被眾人問到,宋申毅一臉肅容,手掌拍在桌子上,長長歎息一聲。


    “之前我還不敢確定,但是現在,我確信無疑。諸位如果不信老朽,至少也該信其他幾個老弟兄吧?”


    說著,宋申毅指了指旁邊的五個人。


    他們六家都是東海郡開醫館的,每一家都傳承百年以上,有著金字招牌的美譽。


    可即便如此,其他人還是半信半疑。


    杏林和儒林一樣,都是一個群體的代指,是天下所有郎中、大夫的合稱。


    儒生求取功名,操縱天下。


    無論怎麽改朝換代,朝堂上的總是儒林眾人,流水的皇帝,鐵打的儒林。


    杏林亦是如此,甚至比儒林更加鐵板。


    皇帝或許還會因為立場、政見不同,對儒生大興殺戮,儒林總會傷筋動骨一陣,至少幾十年


    但古往今來,從沒見過哪個皇帝對杏林大加殺戮的。


    太平盛世,郎中們賺錢,兵荒馬亂,郎中們更賺錢。


    就連山賊麻匪,也不敢對郎中們不敬,畢竟誰都有得病的時候,說不得到時候就要犯在郎中手裏。


    越是醫術精湛的郎中,受到的禮遇也就越高。


    所以,眾人實在不敢相信,杏林會有什麽危機,而且是顛覆性的危機。


    “這不可能!”


    “聳人聽聞!”


    “誇大事實!”


    但是聽了宋申毅等人的講述,外來的神醫們全都愣住了。


    “西域綠洲國國醫?”


    “王室的禦用大夫?”


    “學的是胡人醫術?”


    聽到這話,眾人如同三九天置身冰窖,從頭涼到腳。


    如果是中原杏林內部的矛盾,不外乎誰家醫術高,誰家手藝菜,也就是多掙點錢少掙點錢的事。


    但是開醫館的,誰不是富甲一方,三五代人都不愁吃喝。


    這一代手藝不行,那就盡心培養下一代,隻要三五代之內出一個好手藝,不就又掙下一份偌大的家業嗎?


    但是胡人的醫師進來就不一樣了。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


    胡人醫師學的不是中原正統,不拜神農,不敬扁鵲,就算能治人活命,那也不是祖師爺的功勞。


    這是要刨根啊。


    “這些異族蠻子,一旦叫他們得勢,我等的日子就難過了!”


    “不行!堅決不能讓葉家上門女婿那麽幹,否則咱們杏林就完了,醫學世家也都完了!”


    “真要讓那些泥腿子都當上大夫,天下人全都懂得醫術了,咱還怎麽掙銀子?”


    時下確實有醫德高尚的神醫,但更多的是依靠這門手藝養家糊口,甚至發家致富的。


    小病誇成大病,大病誇成絕症,都是他們擅長的手段。


    反正病人對自己的病情一無所知,對用藥也都兩眼一抹黑,郎中說什麽就是什麽,郎中說多少就是多少。


    還不帶還價的。


    如果今後百姓們對這一行了解了,明白了,豈不是要討價還價?


    真要讓官辦醫學堂普及開來,推廣開來,郎中就成了地攤上的白菜,不值錢了。


    一群人咬牙切齒半天,最終全都唉聲歎氣。


    “這葉家上門女婿是代郡守,有錢有勢,還拿著印把子,咱們能咋辦?”


    “上次那獨眼龍都聽說了吧,代郡守當時要是點點頭,咱們幾個老家夥的頭都得拿到衙門裏點數了。”


    “玩陰的玩不過他們,玩明的更玩不過他們。”


    但是這時候,州城來的一個老者捋著胡子笑了,“嗬嗬嗬,什麽明的暗的,咱們就跟他堂堂正正過招。老夫這次帶了一個病患過來,原本是想給大家開開眼界,現在看來,不用了。”


    “巧了,老朽的家鄉也有一個得了怪病的人,正好帶過來給大家掌掌眼,也一並交給官辦醫學堂吧。”


    要說當郎中的,打交道最多的肯定是病患。


    而經常打交道的,肯定都是疑難雜症患者。


    有個笑話說,郎中望聞聽切之後,直接去翻書了,是不是不專業?


    有人答道:他要是在書上翻到這個病還好說,要是翻不著,估計要用病患的名字來命名了。


    “明天是東海郡公立醫館開張的日子,咱們叫手底下的人一起過去,捧捧場,湊湊熱鬧!”


    於是第二天一早,公立醫館還沒開張,門外就停了十幾個擔架。


    這些擔架上全都躺著各式各樣的病患。


    這些病患都是杏林人士在各地搜集的,他們自己上手都覺得難的。


    之所以把人帶過來,就是想當做稀世珍品互相顯擺。


    沒錯,就是顯擺。


    對於正常人而言,能顯擺的不外乎金銀財寶,嬌妻美妾,詩詞文章。


    但是杏林人士不同,他們平生都是和醫藥傷病打交道,癖好也和正常人不同。


    他們喜歡各種各樣的藥材,喜歡各種各樣的病患。


    尤其是醫書上說的那些疑難雜症患者。


    很多郎中一輩子都可能見不到一個。


    對常人而言是疑難雜症,甚至絕症的患者,對這些醫學世家、杏林人士而言,就成了稀世珍寶。


    有些杏林人士專門派人出去打探消息,搜尋民間的病患,然後當稀罕物養起來。


    一般人家裏出一個藥罐子,保管能把家裏吃窮,所以,麵對外鄉人開出的價錢,基本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把家裏的病癆鬼賣掉,少一個負擔,還能多拿點銀子,雙喜臨門。


    而醫學世家得到這些病患,通常會養著,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


    養病千日,用病一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降神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治愈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治愈豬並收藏天降神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