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這一夜纏綿,可也是不知道何時方休。
劉備和張飛等人此時,請出了諸葛臥龍,正在各處準備招兵買馬,大幹一場呢!
但是,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之前亂紛紛的天下,好像忽然之間,已經變了一個摸樣,各處的人們,也已經是不亂了,流民也少了,亂賊也不見了,大家都是縮在家裏,安心地做良民了。收割播種,一個個的,都是做起了田舍翁。
他們想招兵,沒人來應征了,他們想買馬,也沒處去買馬了。各處都已經在出現一片安定祥和的局麵了。
這個世界,已經變了嗎?他們想成事,已經不行了嗎?劉備心裏麵是有些哀歎。時不我待呀!那時的亂世,他一直被別人壓製,現在強手已經沒有了,他發現自己,還是做不成什麽事。
難道,現在已經是一個不需要強者的時代了嗎?劉備心頭,是覺得很苦悶。
“臥龍先生,這天下三分,可似乎是分不成呢。揚州的袁術已敗,這天下,現在可似乎已經全是律香川的了。”劉備是諸葛先生問計。
臥龍先生沉吟半晌,對劉備說道:“主公若是覺得事有不成,不若前往荊益之間,或許會有收獲。”
劉備搖頭道:“此甚難。荊州,乃劉表的地盤,此地不要說是別的,就是劉表,也是一塊硬骨頭。以前劉表治地,就不容許別人插足其州一步。這一個州,可謂是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現在,還加上律香川的兵馬,又是駐紮在其境內,聽說是要對抗漢中的張魯。荊州之地,現在可說是已經是猶如銅牆鐵壁,別人根本是很難滲透地進去。去荊州,一點希望都沒有。”
臥龍先生說道:“主公不去,如何能知道沒用呢?說不定劉表並不服律香川的統治呢!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劉表也姓劉,也是漢家餘胄,難道真就甘心漢家歸入律香川之手?”
劉備說道:“劉表其人,其誌隻在荊州,之前天下大亂,劉表擁兵十萬,也隻固守荊州一域,對漢家天下,並沒有多少忠心。如今律香川得了天下,讓劉表依舊做他的荊州公。劉表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且,他以前還老擔心著,曹操袁紹會取他的荊州而代之呢!現在,律香川替他把這二人都給平滅掉了。說不定由此,劉表還對律香川心懷感激呢!這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沒有了外部危險,荊州卻還依然是他的,劉表如何不心中驚喜,他怎麽還會與我等舉事?”
這一番話,說的諸葛臥龍啞口無言。沉默了一下,他又說道:“那益州又何如呢?”
“益州?那地方更不能讓!益州劉璋以為律香川天高皇帝遠,未必會對他益州怎樣。正還在努力發展自己的力量呢!去了益州,又能如何?劉璋更是不想別人染指他州中的事務呢!現在,他還在準備著,徐養兵力,以對抗律香川呢!”劉備說道。
臥龍先生說道:“如此,不正好?主公投奔到益州去,假借劉璋的力量,不正是可以對抗律香川?”
劉備說法:“此計雖聽來是妙,但是,到了益州之後,外部卻都是律香川的地盤,我等,恐怕就隻能困守在益州一地,終身再不得出來了。如此,還能夠爭霸天下嗎?”
這也的確是一個問題呀!之前臥龍先生的計劃,是天下三分,則劉備就算困守益州,他還有出來的機會。因為外麵還有他的出路。揚州豫州勢力不統一,很難對他進行封鎖。
如今,誰想到豫州眨眼滅了揚州,益州,就成了困守一隅之地。他這要是一頭鑽進益州去,想出來可就難了。
而且,益州劉璋又是心胸狹窄,善事猜疑之輩。他們這去了益州,受人排擠,又怎麽算?他們可是沒有一點自己的根基呀!
他這一番話,說得臥龍先生都是隻能長歎了。如今外部的局勢,可是和他當初的設想,完全不一樣了呀!首先這三分就分不成,那還談什麽爭霸中原。
“天啦,難道我劉備就隻能平庸終老嗎?”劉備是仰天長歎。
“主公,天無絕人之路,為今之計,依我看,還是隻能去益州,在他處,我等可以說,沒有一點出路。唯有在益州,尚還有力量,是對抗著律香川的。外麵的力量,都已經唯律香川馬首是瞻了。如此,在益州,隻要得到劉璋的信任,咱們慢慢做大,或許還能有一旦成事的機會。否則,主公這心願,可是完成不了了。”臥龍先生還是對劉備說道。
“真的在別處,我們就完全沒有機會嗎?”劉備抬起無神的眼睛,望向諸葛臥龍。看到諸葛先生那肯定的眼神,劉備的眼神,又黯淡了幾分。
“如此,我們就往益州而去吧!反正先生已經被我們請出山了,不多走幾個地方,碰碰運氣,怎麽行呢?”劉備是說道。
“走吧!去益州。”他是長出了一口氣,對張飛和關羽二人道。
子張飛關羽二人,此刻和他,已經是在一條賊船上了。不想去也得去。於是一行人,這就是又往益州而去。
一路上,風餐露宿,行了大半個月,好不容易才到益州。沿途所見,各地人們都是在忙各自的事情,風風火火,急急慥慥,雖然看起來一個個都好像忙得失了魂,腳不沾地,可是,人人臉上,可都是一副充實的表情。這讓關張二人,忽然是感覺心有觸動。
或許,他們這樣,四處輾轉,並沒有意義。兩人心裏,是隱隱地想。
ps:本書首發起點中文網,請大家到起點中文網來支持正版。謝謝!
三人這一夜纏綿,可也是不知道何時方休。
劉備和張飛等人此時,請出了諸葛臥龍,正在各處準備招兵買馬,大幹一場呢!
但是,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之前亂紛紛的天下,好像忽然之間,已經變了一個摸樣,各處的人們,也已經是不亂了,流民也少了,亂賊也不見了,大家都是縮在家裏,安心地做良民了。收割播種,一個個的,都是做起了田舍翁。
他們想招兵,沒人來應征了,他們想買馬,也沒處去買馬了。各處都已經在出現一片安定祥和的局麵了。
這個世界,已經變了嗎?他們想成事,已經不行了嗎?劉備心裏麵是有些哀歎。時不我待呀!那時的亂世,他一直被別人壓製,現在強手已經沒有了,他發現自己,還是做不成什麽事。
難道,現在已經是一個不需要強者的時代了嗎?劉備心頭,是覺得很苦悶。
“臥龍先生,這天下三分,可似乎是分不成呢。揚州的袁術已敗,這天下,現在可似乎已經全是律香川的了。”劉備是諸葛先生問計。
臥龍先生沉吟半晌,對劉備說道:“主公若是覺得事有不成,不若前往荊益之間,或許會有收獲。”
劉備搖頭道:“此甚難。荊州,乃劉表的地盤,此地不要說是別的,就是劉表,也是一塊硬骨頭。以前劉表治地,就不容許別人插足其州一步。這一個州,可謂是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現在,還加上律香川的兵馬,又是駐紮在其境內,聽說是要對抗漢中的張魯。荊州之地,現在可說是已經是猶如銅牆鐵壁,別人根本是很難滲透地進去。去荊州,一點希望都沒有。”
臥龍先生說道:“主公不去,如何能知道沒用呢?說不定劉表並不服律香川的統治呢!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劉表也姓劉,也是漢家餘胄,難道真就甘心漢家歸入律香川之手?”
劉備說道:“劉表其人,其誌隻在荊州,之前天下大亂,劉表擁兵十萬,也隻固守荊州一域,對漢家天下,並沒有多少忠心。如今律香川得了天下,讓劉表依舊做他的荊州公。劉表已經心滿意足了。”
“而且,他以前還老擔心著,曹操袁紹會取他的荊州而代之呢!現在,律香川替他把這二人都給平滅掉了。說不定由此,劉表還對律香川心懷感激呢!這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沒有了外部危險,荊州卻還依然是他的,劉表如何不心中驚喜,他怎麽還會與我等舉事?”
這一番話,說的諸葛臥龍啞口無言。沉默了一下,他又說道:“那益州又何如呢?”
“益州?那地方更不能讓!益州劉璋以為律香川天高皇帝遠,未必會對他益州怎樣。正還在努力發展自己的力量呢!去了益州,又能如何?劉璋更是不想別人染指他州中的事務呢!現在,他還在準備著,徐養兵力,以對抗律香川呢!”劉備說道。
臥龍先生說道:“如此,不正好?主公投奔到益州去,假借劉璋的力量,不正是可以對抗律香川?”
劉備說法:“此計雖聽來是妙,但是,到了益州之後,外部卻都是律香川的地盤,我等,恐怕就隻能困守在益州一地,終身再不得出來了。如此,還能夠爭霸天下嗎?”
這也的確是一個問題呀!之前臥龍先生的計劃,是天下三分,則劉備就算困守益州,他還有出來的機會。因為外麵還有他的出路。揚州豫州勢力不統一,很難對他進行封鎖。
如今,誰想到豫州眨眼滅了揚州,益州,就成了困守一隅之地。他這要是一頭鑽進益州去,想出來可就難了。
而且,益州劉璋又是心胸狹窄,善事猜疑之輩。他們這去了益州,受人排擠,又怎麽算?他們可是沒有一點自己的根基呀!
他這一番話,說得臥龍先生都是隻能長歎了。如今外部的局勢,可是和他當初的設想,完全不一樣了呀!首先這三分就分不成,那還談什麽爭霸中原。
“天啦,難道我劉備就隻能平庸終老嗎?”劉備是仰天長歎。
“主公,天無絕人之路,為今之計,依我看,還是隻能去益州,在他處,我等可以說,沒有一點出路。唯有在益州,尚還有力量,是對抗著律香川的。外麵的力量,都已經唯律香川馬首是瞻了。如此,在益州,隻要得到劉璋的信任,咱們慢慢做大,或許還能有一旦成事的機會。否則,主公這心願,可是完成不了了。”臥龍先生還是對劉備說道。
“真的在別處,我們就完全沒有機會嗎?”劉備抬起無神的眼睛,望向諸葛臥龍。看到諸葛先生那肯定的眼神,劉備的眼神,又黯淡了幾分。
“如此,我們就往益州而去吧!反正先生已經被我們請出山了,不多走幾個地方,碰碰運氣,怎麽行呢?”劉備是說道。
“走吧!去益州。”他是長出了一口氣,對張飛和關羽二人道。
子張飛關羽二人,此刻和他,已經是在一條賊船上了。不想去也得去。於是一行人,這就是又往益州而去。
一路上,風餐露宿,行了大半個月,好不容易才到益州。沿途所見,各地人們都是在忙各自的事情,風風火火,急急慥慥,雖然看起來一個個都好像忙得失了魂,腳不沾地,可是,人人臉上,可都是一副充實的表情。這讓關張二人,忽然是感覺心有觸動。
或許,他們這樣,四處輾轉,並沒有意義。兩人心裏,是隱隱地想。
ps:本書首發起點中文網,請大家到起點中文網來支持正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