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妮剛起床就看到娘正在燒火。“娘,現在是不是有些早了?”外麵的天都還黑著呐。
劉翠指了指房間,意思是弟弟要上學。
其實劉翠長得真不錯,要不是因為不能說話,當年求親的人多了去了。
一大早,劉翠乘著丈夫兒子還在睡覺,麻利的穿好衣服,準備給兒子做一頓豐盛的早飯。
“娘,俺來吧。”
劉翠知道二閨女做的飯好吃,把鏟子遞過去,到吊著的籃子裏拿了兩個雞蛋。
“小寶,中午的時候你記得去大姐家吃飯啊。”
“知道大姐家在哪吧?”三妮想著弟弟還小,也沒去過大姐家幾次,怕弟弟不記得。
“三姐,俺記得,俺去過。”
“俺家小寶就是乖巧。”
顧大妮嫁的白風,就是劉家村的。在知道弟弟在劉家村的學堂讀書後,包了小弟的午飯。
故而,三妮才會這樣叮囑。
自次,顧宸赫開啟了讀書上學的日常。
剛到學舍,稀稀散散的隻來了三四個學生。看到有新的麵孔,好奇卻又不好意思上詢問。
顧宸赫正要詢問,有沒有空位子,還沒來得及開口。
門口出現一個胖嘟嘟的男孩子穿著長衫,整個人怏怏的。一來就爬到桌子上。
“哎,為什麽非要來讀書。”
“先生也太嚴了,那麽多東西怎麽背的完啊。”
他一個人叨叨絮絮,看同學沒人迴應他,轉身準備下桌位。
“咦,來了新的同學嗎?”剛一看到顧宸赫,那小孩立馬起身跑過來圍著他。
“先生昨日和我們說了。今日會來個新同學。哎,小矮子,先生給你安排了新座位。呐,就最後那個。”
“你叫什麽名字?”
“顧宸赫”
“哇,你穿的那麽土,沒想到你名字還蠻好聽的。我叫劉家寶。”
”我爹是叫劉大怪,他力氣可大了。哎,其實我不怎麽想上學,但是我爹說要是不來上學就不給我飯吃。”
“真開心,別人都不願意同我講話。你還願意一直聽著。”劉家寶看顧宸赫臉上沒有露出不情願的樣子,心裏樂開了花。終於有新同學陪他玩了。
顧宸赫看了看還在喋喋不休的小孩,他知道為什麽沒有同學願意接她話了。
劉家寶一說起來就沒停過。
不一會兒,所以學生都到齊了。整整齊齊的等著先生來上課。
先生未到之前,大家自覺的朗聲讀著書本。
“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在一片朗誦中,劉先生進了乙班。
看到學生們自覺的表現,劉先生欣慰的點點頭。
轉到顧宸赫麵前時,看他座位上沒書,再一想這個孩童的家庭狀況,道:“先借你一用,待你買書了再還予我。”
“謝謝先生。”
轉眼到了晌午。
顧宸赫正在收拾書包,不經意間就從學舍的窗戶看到了自家大姐。
顧大妮穿著一身素色的衣裳,頭上包著頭巾,雖然帶著幾個補丁,但看起來幹幹淨淨。
“小弟,這裏。”
“大姐。”
“哎,小寶餓不餓,姐中午給你做了白白的米飯。”本來大妮是想讓丈夫來接弟弟熟悉熟悉家門的,又怕弟弟不認識白風,做完了飯放在鍋前頭熱著,趕過來接弟弟。
顧宸赫和大姐到家的時候,白風正準備把菜往桌子上端。
“大姐夫。”
“哎,小寶來了啊。”白風咧嘴一笑,顯得有些生硬,往常他也不怎麽愛笑。
前幾日,自從村裏的半吊子大夫把脈說妻子有了兩個月的身孕後,他整個人都處於一種蒙圈的狀態。
老人們都說,懷孕不到三個月不能到處瞎說,不然留不住孩子,因此,大妮懷孕了,白風還沒通知嶽父家。
現在聽到小舅子奶聲奶氣的說話,心裏的父愛一下子有了表達的地方。“快來,你姐炒了臘肉。”
白風是個外姓人,在村裏沒有田地。日常就是在山上打獵,看運氣。
家裏最不缺的就是肉食,顧家因為結了這麽一個親事,偶爾也能嚐嚐肉味。
吃完飯迴到學舍。
顧宸赫正好遇見上次拿石頭扔他得小孩。
“哼。”田旭路過的時候哼唧一聲,腳步特意走的重了些。因為顧宸赫的事,先生罰他們迴去寫一百個大字。
心裏想著怎麽報仇,見到當事人卻隻能逞個威風。
況且上次的確是他錯了,小孩子一般都傲嬌,不願意示弱。
晚上迴家後,顧宸赫同父親說要買筆墨。
顧二山這才想起來,兒子沒有筆哪裏能行。
“明日爹爹就趕早去鎮上。”顧二山向兒子保證。
“爹爹,你隻用買紙筆,到時候俺自己照著先生的《三字經》抄一遍。”
“行,爹爹聽你的。”顧二山雖然口頭上應著,心裏卻暗暗把書的名字記著,想要明日給孩子買。
卻不成想第二日到書局買了紙筆,再詢問《三字經》多少錢時,的確讓人砸口。
“二兩一錢。你在本店買了紙筆,客官你若是想要,二兩買給你。”店小二客氣的說。
顧二山手伸進口袋摸了摸,銀子不夠。
為了節省筆墨,顧宸赫特意叫父親找了一塊平滑的石頭。每每下了學就在石頭上練字。
雖說在紙上練習更能形成一個人的風骨,但對於穿梭了許多世界的宸赫來說,這些都是他早已經熟知的。
用係統518的話來說,就是冷靜且自持。宸赫總能快速入“戲”,完美的延續原身的一切。
時間如梭,一晃眼。
當年的小童如今彬彬少年相貌更隨母親長的顧宸赫,五官精致中帶著大氣,任誰見了都要誇一句好。
十歲的顧宸赫背著父親手製的書箱,顯的書生氣十足。
“師母好。”
“小寶,你過來。”今日阮氏特意在學舍門口等著。
這幾年裏,顧宸赫是劉先生的得意門生,顧家同劉先生的交往也密切起來,阮氏平日裏習慣叫小名。
進了後院,阮氏指了指書房。
“你師父在裏麵,你進去,他有些話同你說。”
“是。”
書房內,劉先生看著自己書架上的書,其實他的藏書也就這麽多,都已經被那小子看完了,如今是時候了。
“宸赫,你天資聰穎,在讀書這一方麵頗有天
賦。”如今他已到垂暮之年,此生有次佳徒,善也。
“我有一同窗,名何仲屹,乃縣內秀才,以他之才,你當更近一步。我寫一封推薦信,你自可上門拜訪。”
“多謝恩師。”
劉先生又叮囑些話,交代好愛徒代他像老友問好。說著說著傷感了起來,揮揮手讓顧宸赫出了門。
劉翠指了指房間,意思是弟弟要上學。
其實劉翠長得真不錯,要不是因為不能說話,當年求親的人多了去了。
一大早,劉翠乘著丈夫兒子還在睡覺,麻利的穿好衣服,準備給兒子做一頓豐盛的早飯。
“娘,俺來吧。”
劉翠知道二閨女做的飯好吃,把鏟子遞過去,到吊著的籃子裏拿了兩個雞蛋。
“小寶,中午的時候你記得去大姐家吃飯啊。”
“知道大姐家在哪吧?”三妮想著弟弟還小,也沒去過大姐家幾次,怕弟弟不記得。
“三姐,俺記得,俺去過。”
“俺家小寶就是乖巧。”
顧大妮嫁的白風,就是劉家村的。在知道弟弟在劉家村的學堂讀書後,包了小弟的午飯。
故而,三妮才會這樣叮囑。
自次,顧宸赫開啟了讀書上學的日常。
剛到學舍,稀稀散散的隻來了三四個學生。看到有新的麵孔,好奇卻又不好意思上詢問。
顧宸赫正要詢問,有沒有空位子,還沒來得及開口。
門口出現一個胖嘟嘟的男孩子穿著長衫,整個人怏怏的。一來就爬到桌子上。
“哎,為什麽非要來讀書。”
“先生也太嚴了,那麽多東西怎麽背的完啊。”
他一個人叨叨絮絮,看同學沒人迴應他,轉身準備下桌位。
“咦,來了新的同學嗎?”剛一看到顧宸赫,那小孩立馬起身跑過來圍著他。
“先生昨日和我們說了。今日會來個新同學。哎,小矮子,先生給你安排了新座位。呐,就最後那個。”
“你叫什麽名字?”
“顧宸赫”
“哇,你穿的那麽土,沒想到你名字還蠻好聽的。我叫劉家寶。”
”我爹是叫劉大怪,他力氣可大了。哎,其實我不怎麽想上學,但是我爹說要是不來上學就不給我飯吃。”
“真開心,別人都不願意同我講話。你還願意一直聽著。”劉家寶看顧宸赫臉上沒有露出不情願的樣子,心裏樂開了花。終於有新同學陪他玩了。
顧宸赫看了看還在喋喋不休的小孩,他知道為什麽沒有同學願意接她話了。
劉家寶一說起來就沒停過。
不一會兒,所以學生都到齊了。整整齊齊的等著先生來上課。
先生未到之前,大家自覺的朗聲讀著書本。
“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在一片朗誦中,劉先生進了乙班。
看到學生們自覺的表現,劉先生欣慰的點點頭。
轉到顧宸赫麵前時,看他座位上沒書,再一想這個孩童的家庭狀況,道:“先借你一用,待你買書了再還予我。”
“謝謝先生。”
轉眼到了晌午。
顧宸赫正在收拾書包,不經意間就從學舍的窗戶看到了自家大姐。
顧大妮穿著一身素色的衣裳,頭上包著頭巾,雖然帶著幾個補丁,但看起來幹幹淨淨。
“小弟,這裏。”
“大姐。”
“哎,小寶餓不餓,姐中午給你做了白白的米飯。”本來大妮是想讓丈夫來接弟弟熟悉熟悉家門的,又怕弟弟不認識白風,做完了飯放在鍋前頭熱著,趕過來接弟弟。
顧宸赫和大姐到家的時候,白風正準備把菜往桌子上端。
“大姐夫。”
“哎,小寶來了啊。”白風咧嘴一笑,顯得有些生硬,往常他也不怎麽愛笑。
前幾日,自從村裏的半吊子大夫把脈說妻子有了兩個月的身孕後,他整個人都處於一種蒙圈的狀態。
老人們都說,懷孕不到三個月不能到處瞎說,不然留不住孩子,因此,大妮懷孕了,白風還沒通知嶽父家。
現在聽到小舅子奶聲奶氣的說話,心裏的父愛一下子有了表達的地方。“快來,你姐炒了臘肉。”
白風是個外姓人,在村裏沒有田地。日常就是在山上打獵,看運氣。
家裏最不缺的就是肉食,顧家因為結了這麽一個親事,偶爾也能嚐嚐肉味。
吃完飯迴到學舍。
顧宸赫正好遇見上次拿石頭扔他得小孩。
“哼。”田旭路過的時候哼唧一聲,腳步特意走的重了些。因為顧宸赫的事,先生罰他們迴去寫一百個大字。
心裏想著怎麽報仇,見到當事人卻隻能逞個威風。
況且上次的確是他錯了,小孩子一般都傲嬌,不願意示弱。
晚上迴家後,顧宸赫同父親說要買筆墨。
顧二山這才想起來,兒子沒有筆哪裏能行。
“明日爹爹就趕早去鎮上。”顧二山向兒子保證。
“爹爹,你隻用買紙筆,到時候俺自己照著先生的《三字經》抄一遍。”
“行,爹爹聽你的。”顧二山雖然口頭上應著,心裏卻暗暗把書的名字記著,想要明日給孩子買。
卻不成想第二日到書局買了紙筆,再詢問《三字經》多少錢時,的確讓人砸口。
“二兩一錢。你在本店買了紙筆,客官你若是想要,二兩買給你。”店小二客氣的說。
顧二山手伸進口袋摸了摸,銀子不夠。
為了節省筆墨,顧宸赫特意叫父親找了一塊平滑的石頭。每每下了學就在石頭上練字。
雖說在紙上練習更能形成一個人的風骨,但對於穿梭了許多世界的宸赫來說,這些都是他早已經熟知的。
用係統518的話來說,就是冷靜且自持。宸赫總能快速入“戲”,完美的延續原身的一切。
時間如梭,一晃眼。
當年的小童如今彬彬少年相貌更隨母親長的顧宸赫,五官精致中帶著大氣,任誰見了都要誇一句好。
十歲的顧宸赫背著父親手製的書箱,顯的書生氣十足。
“師母好。”
“小寶,你過來。”今日阮氏特意在學舍門口等著。
這幾年裏,顧宸赫是劉先生的得意門生,顧家同劉先生的交往也密切起來,阮氏平日裏習慣叫小名。
進了後院,阮氏指了指書房。
“你師父在裏麵,你進去,他有些話同你說。”
“是。”
書房內,劉先生看著自己書架上的書,其實他的藏書也就這麽多,都已經被那小子看完了,如今是時候了。
“宸赫,你天資聰穎,在讀書這一方麵頗有天
賦。”如今他已到垂暮之年,此生有次佳徒,善也。
“我有一同窗,名何仲屹,乃縣內秀才,以他之才,你當更近一步。我寫一封推薦信,你自可上門拜訪。”
“多謝恩師。”
劉先生又叮囑些話,交代好愛徒代他像老友問好。說著說著傷感了起來,揮揮手讓顧宸赫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