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嵐楓聽話的坐在了餘婉的對麵,眉頭緊鎖,目光灼灼的看著她。
餘婉沉了口氣這才解釋道,“景軒王那邊,很快就會有信兒來了。讓你去衙門做典簿,一來是想你查一查私鹽的事,二來,是為你造勢。東縉的私鹽屢禁不止,可你若能將義扈城的私鹽一事辦的漂亮,景軒王才會真的相信那封信。否則,即便你去了京城王府做謀臣,也難有作為。”
“是因為景軒王不信任?”
“不止。還有我那堂哥餘商。謀臣之間的明爭暗鬥,說起來也是無情。所以,他定不會讓你輕易出頭。”
葉嵐楓不解,“既然如此,那他為何還要將那封信交給景軒王?”
“所謂謀臣,便是思主所思,謀主所謀。景軒王若是沒有奪帝的心思,又怎麽會廣納謀臣賢士?正因如此,餘商便順遂了他的心意,為他求賢。景軒王之所以這般重視餘商,就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表麵看來,餘商是一心為了景軒王的,但隻要你的功勞蓋過了他,你覺得你還會有出頭的機會嗎?或許,他甚連你在景軒王麵前進言的機會都不給。”
餘婉飲茶頓了片刻又道,“典簿之職,需秀才出生。不過朱仇仁不笨,這些事,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了。隻典簿雖不是什麽重要職位,但私鹽一事備受矚目。各地私鹽,最大的一個禍根就是官府了。此事如果你能辦成,不僅景軒王對你刮目相看,汝襄王自然也會主意到你了。”
葉嵐楓恍然大悟,“婉姐姐是想我借著典簿之便,調查私鹽一事?”
餘婉點頭輕笑,“楓兒,你須得記住,如今你麵前的路荊棘滿布,你想要走的順暢,就必須要多深思。思前想後,既不僅是眼前的,還有日後的所有牽扯你都要早早想到。因為也許你的一個決定,都與生死息息相關。”
葉嵐楓點點頭,“楓兒都記下了。”
“不過私鹽一事由來已久,想要根除,也並非易事。義扈城雖說離著京城山高水遠,但越是如此,私鹽就越是猖獗。上一次在交易所見到那個虎爺,本名李昌虎,便是義扈城中最大的私鹽商販。而得利於李昌虎的私鹽商鋪,不計其數。”
葉嵐楓微微一驚,“婉姐姐如何得知的?”
“那一日去救吉兒的時候,順便查探到的。”
餘婉說的雲淡風輕,可葉嵐楓卻是聽的心驚膽戰。私鹽商販說起來也算是生意人,可這私鹽背後鬧出的人命也多不勝數。有些私鹽商販會與山匪勾結,而有一些私鹽商販則是直接將那些亡命之徒養在府中,名義上以作護院和打手,實則是為了確保運鹽路途,不被官府查辦。
若是不幸被查,那這些亡命之徒便是連官差也敢殺的主兒。
餘婉獨自去了那麽危險的地方,葉嵐楓想想就覺後怕。後怕之後,更多的是欣喜。
不知為何,一想到餘婉做這些是為了自己,葉嵐楓的心頭便覺溫暖。似有一股暖流,將她那顆敏感脆弱的不平心,慢慢撫平。
葉嵐楓正看著餘婉出神,餘婉卻似又想起什麽道,“哦,對了。調查私鹽一事的時候,帶上阿蘭,她或許能幫到你。”
葉嵐楓皺了皺眉,她要憑一己之力調查就已經很吃力了。如今還要帶上個累贅,豈不是更不容易調查了。
餘婉知她心思,卻是笑了,“阿蘭的功夫不差,她能幫到你。”
“阿蘭會功夫?”與阿蘭相處了好些日子,葉嵐楓還真是沒有看出來。
“她隱藏的很好,而且她的力氣比一般男子還要大。她來餘家堡那日,手上的勒痕應該就是想要掙脫繩索所至。全叔替她解開繩索的時候,那繩索已經有斷裂的痕跡了。”
葉嵐楓看著餘婉,打心底的佩服。
“婉姐姐心細如塵,觀察入微,楓兒今日算是領教了。”
“這些你都要學著,日後你一個人,也該如此。”
“楓兒明白。”
……
京城
景軒王府
餘商拿著一幅字畫還有從餘婉那裏得來的信,一並交到了景軒王趙德景的手中。
趙德景身著蟒紋紫色錦緞襖子,一手握著一隻玉扳指,一手拿著那信對著陽光下麵細細觀摩。
餘商揮了揮手,遣退了一眾下人,而後走近趙德景身邊道,“王爺,下官比對過字跡,這封信的確出自隴西聖人天機子之手。”
“哦?看來這信是真的了。那個誰來著?”
餘商急忙答道,“王爺,那孩子叫葉嵐楓。”
“對,葉嵐楓。東縉三分,君者賢臣。嗬,嗬嗬,你說這隴西聖人,真有那麽大的本事?他說那孩子是東晉帝王的賢臣,他就真的是了?”
餘商笑了笑,“王爺,當年天機子助宣帝得位,後來天機子的徒弟又助昭帝得位,這隴西聖人的名頭可不是空穴來風的。而助昭帝的那位謀士就是靜妃娘娘。天機子一共收了兩位徒弟,一個是靜妃,另一個正是下官的堂妹餘婉。如今這位是未曾讓人得知的關門弟子。想來,是這位隴西聖人最得以的弟子。”
趙德景眯眼盯著餘商,忽的大笑起來。
“所以,你覺得這信是真的?”
餘商想了想,遂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王爺。”
趙德景將手上的玉扳指用力拍在了桌上,啪的一聲,玉扳指碎成了幾塊。
這一下也驚的餘商臉色微變,急忙低下頭去。
趙德景將玉扳指的碎片拾起,搖了搖頭,“假的。這興隆街的玩意兒果然假的很。”
天氣還未到不動便出汗的時候,可餘商的額上已經滲出細汗。他細細揣摩著趙德景的心思,而後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王爺不信,那這二人是否該留?”
趙德景撇了餘商一眼,“留,為什麽不留。既然是君者身邊的賢臣,那自然是要留著的。本王還想要看看,這小子究竟能有多大本事呢!你速去迴信,本王已經迫不及待想見一見這個所謂的賢臣了。”
“是,下官這就去。”
……
京城的信,來的有些晚。
這一點讓餘婉有些意外。
打開信,餘婉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葉嵐楓候在一旁,還不知這信中究竟是何內容。但看餘婉臉色,她猜測或許不是太順利。
“婉姐姐,可是京城的事情有變?”
餘婉搖頭,將信遞給了她。“八九不離十。”
葉嵐楓看了信後,也微微凝眉深思。
信中隻說景軒王要見她,可卻沒有提及一句讓她入府做謀臣之事。很顯然,景軒王此番十分謹慎。看來,是還未盡信那信中所言。
“婉姐姐想的果然不錯,景軒王的確不是表麵那般膽小無能。”
“所以私鹽一事,你須得盡快做出點成績來。”
“楓兒知道了。”
“這樣也好,他越是不信,你便越要做到信中所言。這樣於你才有利。”
葉嵐楓細想片刻也點了點頭,“那這迴信,婉姐姐打算如何寫?”
“照實寫,就寫你在衙門做典簿,意在查私鹽一事。三年時間,定將此事徹底查清,給他一個交代。”餘婉嘴角微微上揚,素手在葉嵐楓柔軟的頭發上輕輕撫摸著,“這三年,我要楓兒之名,人盡皆知!”
餘婉沉了口氣這才解釋道,“景軒王那邊,很快就會有信兒來了。讓你去衙門做典簿,一來是想你查一查私鹽的事,二來,是為你造勢。東縉的私鹽屢禁不止,可你若能將義扈城的私鹽一事辦的漂亮,景軒王才會真的相信那封信。否則,即便你去了京城王府做謀臣,也難有作為。”
“是因為景軒王不信任?”
“不止。還有我那堂哥餘商。謀臣之間的明爭暗鬥,說起來也是無情。所以,他定不會讓你輕易出頭。”
葉嵐楓不解,“既然如此,那他為何還要將那封信交給景軒王?”
“所謂謀臣,便是思主所思,謀主所謀。景軒王若是沒有奪帝的心思,又怎麽會廣納謀臣賢士?正因如此,餘商便順遂了他的心意,為他求賢。景軒王之所以這般重視餘商,就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表麵看來,餘商是一心為了景軒王的,但隻要你的功勞蓋過了他,你覺得你還會有出頭的機會嗎?或許,他甚連你在景軒王麵前進言的機會都不給。”
餘婉飲茶頓了片刻又道,“典簿之職,需秀才出生。不過朱仇仁不笨,這些事,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了。隻典簿雖不是什麽重要職位,但私鹽一事備受矚目。各地私鹽,最大的一個禍根就是官府了。此事如果你能辦成,不僅景軒王對你刮目相看,汝襄王自然也會主意到你了。”
葉嵐楓恍然大悟,“婉姐姐是想我借著典簿之便,調查私鹽一事?”
餘婉點頭輕笑,“楓兒,你須得記住,如今你麵前的路荊棘滿布,你想要走的順暢,就必須要多深思。思前想後,既不僅是眼前的,還有日後的所有牽扯你都要早早想到。因為也許你的一個決定,都與生死息息相關。”
葉嵐楓點點頭,“楓兒都記下了。”
“不過私鹽一事由來已久,想要根除,也並非易事。義扈城雖說離著京城山高水遠,但越是如此,私鹽就越是猖獗。上一次在交易所見到那個虎爺,本名李昌虎,便是義扈城中最大的私鹽商販。而得利於李昌虎的私鹽商鋪,不計其數。”
葉嵐楓微微一驚,“婉姐姐如何得知的?”
“那一日去救吉兒的時候,順便查探到的。”
餘婉說的雲淡風輕,可葉嵐楓卻是聽的心驚膽戰。私鹽商販說起來也算是生意人,可這私鹽背後鬧出的人命也多不勝數。有些私鹽商販會與山匪勾結,而有一些私鹽商販則是直接將那些亡命之徒養在府中,名義上以作護院和打手,實則是為了確保運鹽路途,不被官府查辦。
若是不幸被查,那這些亡命之徒便是連官差也敢殺的主兒。
餘婉獨自去了那麽危險的地方,葉嵐楓想想就覺後怕。後怕之後,更多的是欣喜。
不知為何,一想到餘婉做這些是為了自己,葉嵐楓的心頭便覺溫暖。似有一股暖流,將她那顆敏感脆弱的不平心,慢慢撫平。
葉嵐楓正看著餘婉出神,餘婉卻似又想起什麽道,“哦,對了。調查私鹽一事的時候,帶上阿蘭,她或許能幫到你。”
葉嵐楓皺了皺眉,她要憑一己之力調查就已經很吃力了。如今還要帶上個累贅,豈不是更不容易調查了。
餘婉知她心思,卻是笑了,“阿蘭的功夫不差,她能幫到你。”
“阿蘭會功夫?”與阿蘭相處了好些日子,葉嵐楓還真是沒有看出來。
“她隱藏的很好,而且她的力氣比一般男子還要大。她來餘家堡那日,手上的勒痕應該就是想要掙脫繩索所至。全叔替她解開繩索的時候,那繩索已經有斷裂的痕跡了。”
葉嵐楓看著餘婉,打心底的佩服。
“婉姐姐心細如塵,觀察入微,楓兒今日算是領教了。”
“這些你都要學著,日後你一個人,也該如此。”
“楓兒明白。”
……
京城
景軒王府
餘商拿著一幅字畫還有從餘婉那裏得來的信,一並交到了景軒王趙德景的手中。
趙德景身著蟒紋紫色錦緞襖子,一手握著一隻玉扳指,一手拿著那信對著陽光下麵細細觀摩。
餘商揮了揮手,遣退了一眾下人,而後走近趙德景身邊道,“王爺,下官比對過字跡,這封信的確出自隴西聖人天機子之手。”
“哦?看來這信是真的了。那個誰來著?”
餘商急忙答道,“王爺,那孩子叫葉嵐楓。”
“對,葉嵐楓。東縉三分,君者賢臣。嗬,嗬嗬,你說這隴西聖人,真有那麽大的本事?他說那孩子是東晉帝王的賢臣,他就真的是了?”
餘商笑了笑,“王爺,當年天機子助宣帝得位,後來天機子的徒弟又助昭帝得位,這隴西聖人的名頭可不是空穴來風的。而助昭帝的那位謀士就是靜妃娘娘。天機子一共收了兩位徒弟,一個是靜妃,另一個正是下官的堂妹餘婉。如今這位是未曾讓人得知的關門弟子。想來,是這位隴西聖人最得以的弟子。”
趙德景眯眼盯著餘商,忽的大笑起來。
“所以,你覺得這信是真的?”
餘商想了想,遂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王爺。”
趙德景將手上的玉扳指用力拍在了桌上,啪的一聲,玉扳指碎成了幾塊。
這一下也驚的餘商臉色微變,急忙低下頭去。
趙德景將玉扳指的碎片拾起,搖了搖頭,“假的。這興隆街的玩意兒果然假的很。”
天氣還未到不動便出汗的時候,可餘商的額上已經滲出細汗。他細細揣摩著趙德景的心思,而後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王爺不信,那這二人是否該留?”
趙德景撇了餘商一眼,“留,為什麽不留。既然是君者身邊的賢臣,那自然是要留著的。本王還想要看看,這小子究竟能有多大本事呢!你速去迴信,本王已經迫不及待想見一見這個所謂的賢臣了。”
“是,下官這就去。”
……
京城的信,來的有些晚。
這一點讓餘婉有些意外。
打開信,餘婉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葉嵐楓候在一旁,還不知這信中究竟是何內容。但看餘婉臉色,她猜測或許不是太順利。
“婉姐姐,可是京城的事情有變?”
餘婉搖頭,將信遞給了她。“八九不離十。”
葉嵐楓看了信後,也微微凝眉深思。
信中隻說景軒王要見她,可卻沒有提及一句讓她入府做謀臣之事。很顯然,景軒王此番十分謹慎。看來,是還未盡信那信中所言。
“婉姐姐想的果然不錯,景軒王的確不是表麵那般膽小無能。”
“所以私鹽一事,你須得盡快做出點成績來。”
“楓兒知道了。”
“這樣也好,他越是不信,你便越要做到信中所言。這樣於你才有利。”
葉嵐楓細想片刻也點了點頭,“那這迴信,婉姐姐打算如何寫?”
“照實寫,就寫你在衙門做典簿,意在查私鹽一事。三年時間,定將此事徹底查清,給他一個交代。”餘婉嘴角微微上揚,素手在葉嵐楓柔軟的頭發上輕輕撫摸著,“這三年,我要楓兒之名,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