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種的薯莨,林母不時的上山去打理著。奚悅去山上采藥的時候,也會順手幫忙照看。幾個月下來,薯莨的長勢良好,也到了收獲的時候。


    “要你知道做什麽?山上的地還沒後院的地一半大,順手的事兒,不需要你知道。


    反正明天全家一起上山去,把東西背迴來就是了。我前些天去看,要是都挖起來,還真是不少呢!”


    林母想著山上的收獲,心情不錯。薯莨平時不需要隨時照看,隔三差五的去給拔拔野草捉捉蟲就可以了,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和精力。


    但是這薯莨收獲起來,不論是賣去藥鋪,還是染坊,肯定比種菜要劃算很多倍。相比於一文錢一大把的青菜,好幾文一斤的薯莨,完全就是白賺的。


    “娘,這山上種的是什麽啊?你還沒跟我說過呢!”


    明天要一起上山的事兒,林小弟倒是沒什麽意見。幫家裏做活兒嘛,他應該的。要不是他年紀小,又要去讀書,他其實願意幫家裏分擔活計的。


    “是……是山芋。”


    料想林小弟不認識什麽薯莨,林母故意忽悠他。


    山芋是村裏常種的一種作物,吃著很有飽腹感,和地瓜是不同的滋味。山芋不如地瓜那樣不挑地方,種在山上倒也很合適。


    林小弟一點都沒起疑,林母說是山芋他也就信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一家人就挑筐背簍的上了山。路上沒遇到什麽人,要不然林母還得擔心怎麽把這事兒給圓過去。


    目前來說,林父和林母商量了一下,還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家在山上開荒種了什麽的。


    開荒這個事兒,村裏倒沒什麽可說的。你要是覺得自家的田地不夠種,買賣或者開荒,都是隨意。


    反正開荒之後,要去村長那裏登記信息,三年之內都不會收稅的。過了三年,這地就要開始納稅了。


    林父林母不想讓人知道的,主要是薯莨。這關乎一個麵子問題,要是他們沒種成功,或者說是沒賣出去,那要讓人知道了,不是很丟臉嗎?


    因此,他們商量之後,打算先去把東西賣出去了。後麵有人再問,他們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說出來了。


    奚悅和林母來山上的時候多,當仁不讓的走在了最前麵。樹林子裏的這一小片範圍,奚悅自認為閉著眼睛都不會走岔道的。


    “到了,就這兒了,開幹吧!”


    林父和林母兩個人拿著鋤頭就開始挖,之前種的時候,其實也就種了兩排,並沒有多少。


    在奚悅看來,說不定林父帶來的兩個筐都不一定能裝滿,更別說她們三個小的帶的那些背簍提籃了。


    “這是、這是山芋?”


    林小弟看著林父林母挖起來的泥疙瘩,很是懷疑自己的認知。在他的印象裏,山芋好像不長這樣的。


    再說,地麵上能看到的,山芋的葉子根莖也不長這個樣子的啊!


    “說什麽話,還不趕緊幫忙。這幾天的太陽曬人得很,早幹完早迴家。”


    對於林小弟的不敢相信,林父林母卻沒心思搭理他。露娘已經蹲下身去把薯莨抖抖泥巴塊,往筐裏放了。


    林小弟撇撇嘴,不敢再多說什麽了。不過林小弟心裏的疑惑,是一點都不少。特別是在看到林母挖爛了一個‘山芋’,斷麵是紅彤彤一片的時候。


    這會兒不是問話的時候,林小弟暫且把心裏的疑惑都先憋住了,打算等迴家了以後再去問。


    林父林母那邊,有露娘和林小弟幫忙就顧得過來了。奚悅想了一下,幹脆跑到邊上采藥去了。


    秋日裏,山上的藥材不少,拿迴去炮製炮製,送到徐廣白他們藥鋪裏,又是一筆零用錢。


    事情都是做慣了的,奚悅手裏的動作幹脆利落。這山上草木豐茂,不一會兒,奚悅就采了小半背簍。


    當然,這是沒有經過整理的時候。看著多,等拿迴家去炮製一下,說不定就隻有那麽幾兩,連一斤都湊不齊。


    不過半個多時辰,這一小片薯莨,就已經全部被挖起來,放到了林父帶來的兩個大竹筐裏。


    “雪娘,你好了嗎?我們要迴家去了。”


    林母看著不遠處蹲在地上背對著他們的奚悅,高聲招唿道。


    聽到林母的喊話,奚悅把手上的這株車前草放到背簍裏,起身過來和眾人匯合。


    因為奚悅要背著她裝著藥材的背簍,這次挖的薯莨,分了幾個給露娘和林小弟拎著,剩下的就由林父和林母輪著挑下山去。


    下山的路上,林小弟總不自覺的看向自己手上的籃子。林父給他和露娘選的,都是些個頭小些的,這樣輕些的拎著不墜手。


    這個個頭,這個形狀,的確和山芋很類似。不過,這山芋的表麵,好像不是這個樣子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生活玩家+番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妮的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妮的白茶並收藏古代生活玩家+番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