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上玉皇大帝養著一群侍女,有一部分專門負責栽培管理蓮花及采摘蓮子的工作,其中為首一位蓮花仙女,因為她有煲蓮子糖水和做蓮子糖羹的技巧,所以還要做蓮子製品給玉帝、王母享用。


    這一年,皇宮裏又要舉辦蟠桃盛會,蓮花仙女手捧翡翠托盆,把煮好的蓮子糖水送給玉帝享用。


    由於皇宮地麵光滑,心情一緊張,腳下一滑,倒瀉了蓮子糖水,濺濕了玉帝的龍袍。


    玉帝便大發雷霆,處罰蓮花仙女,以後不準她參加各種盛宴的招待工作,貶她到仙宮蓮花瑤種養蓮花,隻準她到了收獲季節還可同其他仙女一起采摘蓮子。


    蓮花仙女性格倔強,不畏權勢。


    她認為,玉帝對她這無意的小小失誤就作這麽重的處罰,實在有點小題大做,心裏很不服氣。


    這一年,又到蓮子成熟的季節,摘蓮子時,蓮花仙女想起玉帝對自己的處罰,越想越氣。


    蓮花仙女一氣之下,便把采摘下的一批蓮子撒下了凡間大地。


    從此,人間各地才有了蓮藕、蓮花、蓮子等物。


    這天,蓮花仙女和四個金童玉女相約,騎著五匹神馬偷偷下凡,遊覽人間美景。


    路上,蓮花仙女告誡大家說:“一直往前走,不準說話,以免驚動宮廷,惹來懲罰。”


    蓮花仙女等離開仙界後,揮動神鞭,神馬飛騰,踏著五彩祥雲,來新州天露山上空,按下雲頭,俯視凡間……隻見下麵有一片汪洋大海,海邊有一大片淺灘,長滿了無邊無際的綠葉紅花,感到十分驚奇,便策馬向著這一帶飛馬而去。


    蓮花仙女他們到了一看,原來是荷塘裏盛開著的是紅的、紫的、白的蓮花。


    蓮花仙女這時對四個金童玉女說:“我前時撒向人間的蓮子已經開花結果了,我們前去觀賞觀賞吧。”


    由於一時高興,他們已忘記了剛才的告誡,於是嘻嘻哈哈,嘈嘈嚷嚷。


    這下可糟了,嬉鬧之聲驚動了天宮裏的護法大神。


    大神不敢隱瞞,於是告知了玉帝。


    玉帝聽了稟奏,大怒曰:“蓮花仙女等違犯天條,私自下凡,以後不準蓮花仙女和四個金童玉女以及五匹神馬再迴天界。”


    從此以後,蓮花仙女、四個金童玉女及五匹神馬便都留在了人間。


    那時人間尚無五穀,她們吃的是蓮子、蓮藕,穿戴的都是蓮葉、蓮花,那五匹神馬隻好吃草充饑,由於缺乏飼料,長年累月,越來越瘦,直到一匹匹趴在地下,變成五座山岡,馬頭都向著馬廄,後來人們就叫這五個山岡為“五馬迴巢(廄)”。


    那兩對金童玉女,則結成夫妻,在這一帶地方種植蓮荷,繁衍後代,後人就把這裏叫做“蓮塘”。


    金童玉女成了夫妻以後,蓮花仙女便不好意思和他們住在一塊了。她走到蓮塘背後一座高山之頂,搭棚居住,日間仍迴蓮塘指導金童玉女耕作,種蓮種茶等。


    ……


    雖然說,神話世界裏的東西都非常天真和神奇,甚至經過後人的加工而變得更加美化和富有神秘色彩,但它的產生畢竟是有深刻的生活依據的。


    惠能講完蓮花仙女的故事後,李氏搭腔道:“有這麽好的環境,種出這樣的蓮和茶,當然會很好的了。”


    惠能講完故事後,背著李氏進入到洞裏,裏麵地方也較為寬敞,旁邊還有一個小廚房,鍋頭碗筷等東西一應俱全,這是阿輝他爹幾年前修建的。他們在茶場幹活累了就在這裏休息休息。


    這時,偶爾傳來了幾聲鷓鴣的叫聲,使這本來已是寂靜的山坳顯得更加謐靜幽愴。


    “阿能,這個地方,雖然簡陋,偏僻,住在這裏,用作避難隱居,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容身之處了。”李氏打量著四周的環境說。


    “阿娘,我覺得這個地方清靜,不錯,就自然而然地來了。”惠能風趣地說。


    李氏聽了惠能這樣一說,心情立馬好轉起來,慢慢地移步出石門,揚手指著石門右側旁的一畦畦菜地,頗有興致地說:“如果住下了,我們還可以在那裏幫阿輝家種種菜或種其他東西,享受躬耕的樂趣。”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李氏話音剛一出口,這時,阿輝一家三口踏著晨露而來。


    “阿能哥,你不是到湖北黃梅寺求佛法去了嗎?阿輝的妹妹梁金蓮,甫一見到惠能,一連串地問,“今天是什麽風把你吹來這裏啦?”


    “阿成叔、阿輝、阿蓮妹,早啊!剛和我娘提到您們就來了。真是心有靈犀呀!”惠能一見到阿輝他們,打過招唿後,看向李氏,“這是我娘親。”介紹完後惠能把離開新州到黃梅寺求得佛法,遭同門師殺,昨晚一迴到家,追兵又至,情急之下背著娘親來到這裏,並打算在這小住躲避追兵說了一下。


    惠能對阿輝的爹爹梁耀成有過救命之恩。有一次上山打柴,惠能發現梁耀成被毒蛇咬傷,把危在旦夕的梁耀成救迴家中。自此,他們一家對惠能就像家人一樣。


    “嫂子、阿能,這裏這麽簡陋,怎麽住,到我們家去,食住都方便。”梁耀成一聽說惠能母子要在石門住下,極力反對。


    在李氏的一再堅持下,梁耀成隻好作出了讓步,說道:“說實話,你母子在這裏住,我心裏很過意不去,阿蓮、阿輝你們先迴家帶二床蚊帳被褥來,把恩人安頓好。”


    “好的。”梁金輝和梁金蓮應聲而去。


    張少飛感激地:“成叔,我們到來,太打擾你們全家了。”


    李氏也感激地:“耀成,太麻煩你們一家了。”


    “一家人不要講兩家話。你們來到這裏,我們全家都很高興。”梁耀成熱情地,“總之,我們會將一切事情都盡量安排好的。”梁耀成將他手中的竹竿長煙鬥往前一伸,指著擱在石門洞口一角的幾根獵叉,朗聲說:“大恩人,有我們一家在,誰也休想在這天露山上找你的麻煩!”


    “石門旁有清清的流水,後麵有菜地,這確是個可安身的好地方。”惠能忍不住誇讚。


    “這裏的溪水十分清甜,可以直接用來飲用的。”梁耀成指著溪流,“還有,這石門四處都有柴薪,你們可以生火煮飯。日後,我還會給你們帶米、油鹽和菜過來。”


    惠能感激地:“阿成叔,你想得可真周到。”


    “能兒,我們這次進天露山是遇到貴人了。”李氏看著梁耀成說。


    “貴人?”梁耀成被李氏的話點了一下,說,“如果那一天我不是遇到阿能這個貴人,我早就死在山中的荒草堆裏麵了。”


    “這是你的命中注定。”惠能言罷,仰頭往山上望去,眯著眼睛想了一會,道,“喲,我看右麵這座山的形狀很像一隻老虎。”


    “哈哈!阿能,你的眼光真犀利。這座山叫老羅頂,又叫白虎山。”梁耀成笑了起來,伸手指點著,“你看,山的形狀這邊像老虎頭,那邊像老虎身軀與尾巴,好似下山的老虎。”


    惠能看後,說:“這山的形狀確實像隻下山的老虎。”


    梁耀成繼續說:“加上這座山的岩石是灰白色的,所以我們這裏的人,把這座山叫做白虎山。”


    “白虎山?”李氏指著山坳深處,對著梁耀成說,“聽你這麽說,我越看這山,就覺得它越像一隻白老虎。”


    梁耀成指著遠處的一條分叉小徑,山溪沿著那兩條小路分流而下,說:“右邊小溪通往的地方叫茶溪穀,左邊小溪通往山坳深處叫老虎坑。”


    李氏不大明白地望著梁耀成:“老虎坑?難道那山坳裏麵藏有老虎?”


    梁耀成照直說道:“老虎坑裏的確藏有老虎,所以我們很少進裏麵去。”


    李氏頓時臉色一變:“啊,裏麵真的藏有老虎?!”


    梁耀成揚起了手,往下壓了壓:“不過,你們大可放心,這些年來,老虎在山中尋覓它該食的東西,卻從來沒有咬傷過人,更沒有食過人。”


    李氏懼色未全褪:“不會吧,這山裏麵的老虎沒有食過人?”


    惠能搭上話來:“有道是,人怕虎三分,虎怕人七分。”


    梁耀成講出了他的見解:“你不去惹怒那老虎,它就不會對你進行攻擊的。我們也從來沒有去激怒它,所以我在這裏種茶休息並沒有什麽顧忌。”


    李氏不解地:“老虎又不是大慈大悲的菩薩,它要活命總要吃東西的呀!”


    梁耀成臉上流露出憎惡的神態:“山上山下的牛羊牲畜倒是被它咬死拖走了不少。”


    李氏又問:“那老虎咬死了牛羊牲畜,鄉親們肯定恨死它了。”


    梁耀成吐出了心中的悶氣:“是呀,我們山裏人打獵時遠遠見到那老虎,並不敢貿然前去打它,隻好在草叢中安裝捕獸鐵夾。那隻老虎精靈得很,我們想了許多辦法,卻總是撞它不著,對它真是無可奈何。”


    惠能的眼睛怔定定的,在想著什麽:“看來那隻老虎很有靈性。”


    梁耀成點了點頭:“近日,我和村裏的幾個獵戶正在研究,如何改裝這些捕獸鐵夾,讓它們能夠有效地將老虎夾住,以除去我們山中的禍患。”


    李氏聽完梁耀成的研究後,連聲說:“好。”


    “大恩人,你們就先暫住在這裏,我們一家會經常過來探望你們的。你們也不要客氣,有空就到我家裏去食飯、聊天。”梁耀成見天色已晚,拱手與惠能母子告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落難情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門十一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門十一少並收藏落難情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