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用備好的木板、木頭、石頭、泥沙等把潭口封閉死,切斷妖蛇的歸路。


    ……


    第二天清晨,妖蛇因昨天不能戰勝六祖惠能怒不可遏,決心要在今天這場決鬥中吃掉那個不知死活的小子。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它就早早伸出頭來,等待決一死戰。


    這次,六祖惠能倒也不急於進攻,更不進潭,手裏拿著一根木棒,隻在潭外同妖蛇周旋,佯裝膽怯疲憊的樣子。


    妖蛇以為今天這個不知死活的小子也疲憊乏力了,有些輕視他,越戰越起勁,急著要把這個不知死活的小子一口吞下肚裏。


    六祖惠能則隻作迴避,以柔製剛,消耗著妖蛇的體力。


    就這樣,磨蹭了一個多時辰,眼看妖蛇的體力已走下坡路,六祖惠能則虛晃一棒,掉頭佯敗。


    妖蛇以為機會到了,縱身躍離深潭隨尾猛追。


    當妖蛇遠離深潭後,六祖惠能就掉轉頭來揮棒猛打,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弄得妖蛇暈頭轉向。


    那邊的龍寨主一見妖蛇離潭,指揮群眾,按原計劃行動,燃物的燃物,填潭的填潭。


    六祖惠能和妖蛇交鋒又過了半個時辰,妖蛇體力漸漸不支了,想要掉頭逃竄迴潭。


    但是,此時煙霧蔽天,方向模糊,濃濃的硫磺味更把它熏得頭昏腦眩,走動也慢了。


    這時,天堂都司伍伯滔帶領都司武差王巨、張飛趕到現場,王巨見那條妖蛇在地麵上往水潭逃去,不由得拉弓搭箭,“嗖、嗖”地向妖蛇射去,妖蛇即身中數箭威力猛減。


    又見張飛從腰間抽出佩劍,一個泰山壓頂之勢,向著妖蛇舉劍猛揮下去。


    六祖惠能見狀,大喝一聲:“且慢!”一個箭步衝上來,想托起張飛揮劍的手,但還是慢了半拍。


    隻見張飛手起劍落,妖蛇立刻身首異處,被斬成兩段。


    ……


    妖蛇被除了,這時人群歡唿之聲響徹雲霄,奔走相告:“妖蛇被除了,妖蛇被除了。”


    百姓簇擁著六祖惠能迴寨,還有的焚香載道迎接六祖惠能凱旋。


    天堂都司代表當地群眾要隆重酬謝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說,“我之前就同大家說過,不要什麽報酬。我是想降服妖蛇,不殺生。但……事已至此,希望大家協力同心填平深潭吧。”說罷,拱手與現場的人匆匆告別。


    龍寨主與眾鄉親再三挽留,要六祖惠能在寨子裏多住上一天,歡度端午佳節。


    六祖惠能感動地說:“多謝大家的好意!我還有急事要辦。”說罷,飄然而去。


    當時我想:這次南海龍王敖光之子被斬了,按照敖光的性格和為龍處世的霸道獨斷專為,肯定要捉拿我是問,輕則革職,重則問斬。但事已至此,唯有聽天由命了。


    我在誠惶誠恐中度過了半月餘,而想象中的事並未發生。


    這樣,又過了十幾天,一切依舊平靜。


    我好生奇怪,又想:難道這個南海龍王敖光轉了性?抑或動了惻忍之心,良心發現而放過我一馬?


    我發散蝦兵蟹將外出四處打探,後來才知得:六祖惠能那天所說的“我還有急事要辦”,急急腳匆匆離去,原來,他是去找到那條妖蛇,把它背到山中,采集生草藥給它敷治。


    在六祖惠能的悉心治療下,那條妖蛇的傷口慢慢地愈合而得救了。


    ……


    河神講到這裏,不無感激地對連惠他們說,“從這角度上來說,你爹的阿能哥救了那條妖蛇,就是救了我命的大恩人啊!”


    “阿能叔救了那條妖蛇,那豈不是放蛇歸潭,後患無窮?”連惠不解地看著河神,擔心地說。


    “賢弟,這你就不用擔心了。你阿能叔是什麽樣的人?難道你還不知道?遠的不說,就說在天露山,連猛虎、猴子都被他降服,心甘情願地為他效勞,這條小龍呀,自然就不在話下了,況且,你阿能叔還救了他的命呢!”河神充滿敬意地說。


    連惠聽後,方才如夢初醒,連連點頭稱是,更為能有這樣一位阿能叔而感到自豪,沉浸在對他這位素未見麵的阿能叔究竟是何模樣的遐想之中……


    “連惠,你在呆呆地想什麽呀?我不能上來得太久,要迴到河裏去了,有機會見到六祖惠能大師,替我好好謝謝六祖惠能大師!”河神邊說邊上前輕輕拍了一下還在癡呆著的連惠的頭,“連惠,你記住了嗎?”


    “哦……哦……記住了,一定替河神您轉告。”連惠伸手摸了摸頭,不好意思地說。


    河神轉向金魚,說道:“你就不用跟我迴去了,好好地和你阿惠哥一起生活吧。”


    ……


    六祖惠能大師微閉雙眼,靜靜地聽完阿英講述這段如神話般的經曆,勾起了對天堂龍坪潭降小龍那段往事的追憶,禁不住扼腕唏噓,無限感慨。


    “阿能叔,後來被你救了的那條妖蛇去了哪裏呢?”阿英如癡如醉地注視眼前,如神話傳說中的六祖惠能大師,充滿敬佩地說。


    六祖惠能大師道:“南海龍王敖光的小兒被我救治痊愈後,懇求我,要效仿那兩隻猴子和那頭老虎,留在天露山追隨我,效犬馬之勞。”


    阿英問:“阿能叔,您有答應它嗎?”


    “當時我想,不答應它吧,它迴了南海,耳濡目染,恐怕又要學壞,日後又為害民間百姓。後來想起天露山禪龍峽,正好是它的棲身之處,便答應它的要求,把小龍留在了天露山禪龍峽……”六祖惠能大師迴憶著說。


    “阿能叔,那條小龍在天露山禪龍峽,還有沒有出來幹壞事,傷害當地人畜呢?”阿英打破沙煲問到底。


    “非但沒有,小龍還為它為害過的天堂勞苦百姓解旱情呢!”六祖惠能大師高興地說。


    “那真是應了那句‘浪子迴頭金不換’呀!”梁金輝在旁忍不住插了一句。


    六祖惠能大師仰天頗有感觸地說:“是啊!”然後,向梁金輝、阿英講出了小龍當年為天堂勞苦百姓解旱情的事——


    再說,當時那條妖蛇被天堂都司伍伯滔帶去的武差張飛斬成兩段後,雖然後來被我救活帶迴天露山,但這個南海龍王敖光,因他一個小兒子恃勢橫行在天堂坪區作惡多端,被那裏的人給整治了一直耿耿於懷,懷恨在心,故意刁難天堂坪區民眾,不按天規興雲布雨,給天堂坪區製造旱患。


    地處天堂坪區的幌崗仙山,居住著一位仙姑,由於她為人忠直善良,忠肝義膽,關愛百姓,想,為當地百姓之所想,急,為當地百姓之所急,好打擊民間不平之事,紓解民憂,且生得貌美天仙,有幌崗俠女之稱,而當地百姓都親切地叫她“幌崗仙姑”。


    南海龍王敖光的所作所為,遭到幌崗仙姑在玉帝麵前舉報。玉皇大帝可是個統治三界的大帝,初登帝位時秉公辦事,公正清明,對吹捧奉承他的人比較反感。


    後來,玉帝聽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再後來,不但越聽越舒服,越聽越愛聽,而且還以為先前不愛聽奉承話是少見多怪。


    玉帝接到幌崗仙姑的舉報後,下旨宣敖光上天宮核實此事。


    敖光進宮下跪,隻見玉帝一拍驚堂木,開口道:“敖光!幌崗仙姑狀告你故意刁難天堂坪區民眾,不按天規興雲布雨,給該區製造旱患,可有此事?如實招來!”


    敖光微微抬了一下頭,偷偷斜視了玉帝一眼,心想:憑自己往日與玉帝的關係,又怎會治他不按天規興雲布雨的罪呢?玉帝隻不過是在裝模作樣,整色整水,巡巡例,走走過場,過問一下有個交待罷了。


    於是,敖光裝成滿肚子委屈的樣子,好像有苦難言。


    玉帝心領神會,故意斥道:“敖光,還不從實招來!”


    “臣蒙陛下賜予興雲布雨之職責,本應按照天規辦事,但執行起來卻有人幹擾啊!”敖光話中有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落難情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門十一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門十一少並收藏落難情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