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是這樣啊!”三叔公恍然大悟。
三叔婆沒說什麽,眼中帶著狐疑的神色打量著薑凝。她是幫薑凝擦洗過身子的,很清楚地記得薑凝那手腳形狀都有些怪異,就像是被折斷的,結果隻是皮外傷嗎?
但三叔婆轉念一想,人家姑娘不就好端端地站在這兒嗎?柳明安有什麽理由騙她呢?
三叔婆不再糾結,笑著衝薑凝點點頭:“薑丫頭,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薑凝衝老人微微頷首,以示感謝。
三叔公“哈哈”一笑,又道:“明安啊,我還要趕著去給福生酒樓送柴,今天就先不跟你說話了,走了啊!”
三叔婆看著柳明安,有心想說些什麽,又顧慮著薑凝,最後還是把話咽下去了,隻招唿道:“明安,薑丫頭,我們先走了啊。”
目的已經達成,柳明安笑著對二老道:“三叔公三叔婆慢走。”
“唷!”三叔公又一聲吆喝,牛車緩緩向前滾動,沒過一會兒就把柳明安和薑凝甩在身後。
柳明安等二老走遠,柳明安轉頭對薑凝道:“我們也走吧。”嗓音清潤,帶著明晃晃的笑意。
之後二人又遇到好幾個去趕集的村民,柳明安故技重施,主動上前打招唿,再順勢把薑凝的那套說辭說一遍。
薑凝知道,對於古代這種村莊而言,家家戶戶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處,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秘密可言的。柳明安看似隻跟四五個人透露了她的情況,但不出兩日,整個荷花村的人都會知道她是個手腳健全的人。
柳明安和薑凝出了村子,順了一條筆直的大道走,一路上繞過一片群山,又穿過一大片竹林,還從一條小河的石橋上走過,從天黑走到天光大亮,終於在一個石頭牌坊上看到了“靈山鎮”三個大字。
“唿~到了。”
柳明安長長地唿出一口氣,走了兩個時辰,到底還是有些累,抬起袖子擦了擦額上的一層薄汗。往身側一看,卻見薑凝臉不紅氣不喘的,一點疲憊之色都看不見,跟個沒事人一樣。
“薑凝,你一點都不累嗎?”柳明安疑惑不已。
薑凝正興致勃勃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挑著擔子的,背著背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正好應了那句“傴僂提攜,往來不絕”。
聽到柳明安問話,薑凝收迴目光,淡淡迴了句“不累”。徒步四小時而已,這點強度,不值一提。
“你覺得累?”薑凝反問道。
“有一點。”柳明安實話實說。
接著,柳明安就聽見薑凝認真說道:“那是你太虛了。”
柳明安:“……”
這麽直白,怪讓人不好意思的。
“那你要歇一會兒再走嗎?”薑凝又問道。
“不用”,柳明安斬釘截鐵地拒絕,大步往前:“我一點都不累,剛才開玩笑的。”
薑凝將信將疑地跟上柳明安,順著人流走進了靈山鎮。
過了靈山鎮那個界碑,街道就不再是泥濘土路,全都鋪上了石板,多年來人來車往,石板棱角已被磨平,留下歲月風霜印記。
街道越走越寬,街道兩旁擠滿了小販攤位,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看起來是個熱鬧繁榮的小鎮。
隻是走到某處,所有攤販都消失不見,來往的行人也腳步匆匆,就算說話也壓低了聲音,像是一條喧囂的河流被人用刀砍了一截。
薑凝跟著柳明安走在突然就冷清了下來的街道上,內心疑惑不解,直到看到一座寬大宅邸,上麵朱紅色的匾額上寫著方方正正“寶吉縣衙”四個大字,薑凝這才明白過來。
這裏是官府,衙門肅靜,不容喧鬧,在這個時代,民畏官,當官的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屬於特權階級,自然是要避而遠之。
衙門外一左一右站著兩個佩刀的捕快,門口放著一麵大鼓,薑凝隻掃了一眼就收迴了目光,跟著柳明安走出了這一段路,再次踏入鬧哄哄的集市。
“這裏不是靈山鎮嗎?為什麽寶吉縣的衙門設在這裏?”薑凝問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寶吉縣下麵管轄六個鎮,分別叫靈山、靈水、靈雲、靈風、靈星、靈月,按照本朝律法,縣衙門不可固定在一處,每個鎮輪流駐守五年,現在正好輪到我們靈山鎮,再過兩年就會搬到靈水鎮。”
薑凝懂了,這個製度現代也有,就是為了防止官府在一處待久了,形成自己的勢力,老百姓隻知知縣大人,不知皇帝。
“那逢五趕集是隻有官府在的那個鎮才有嗎?”薑凝又問。
“並不是,趕集的習俗是一代代傳下來的,你現在看到的這些人,也不全是靈山鎮的。” 柳明安看薑凝神色困惑,耐心解釋道:“寶吉縣幾個鎮離得不遠,有些做生意的會互相走動。為了方便交易,避免時間衝突,每個鎮趕集時間是錯開的。六個鎮分別在三、五、六、七、八、九趕集,咱們靈山鎮就是五。”
薑凝還想再問兩句,柳明安停下腳步,指著一塊隨風翻飛的藍色旗幟對她道:“薑凝,福生酒樓到了。”
第30章 酒樓賣兔,得銀一兩
福生酒樓是靈山鎮最大的酒樓,老板洪福生,是個會做生意的,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官家貴人,走進他店裏,他都笑臉相迎,不輕慢不諂媚,有禮有節,任誰也挑不出個錯來。
此時尚未至巳時,福生酒樓沒有客人,幾個店小二來跑來跑去拖地擦桌子,柳明安帶著薑凝徑直走了進去。
“喲!客官,我們還沒——”最先看到他們的店小二招唿打到一半,眼尖地看到柳明安手上提的兔籠子,連忙改口:“這位小哥是來賣兔子的嗎?”
柳明安點點頭。
“哎!這邊請,這邊請!”那小二停下手頭的活計,在前麵引路。
福生酒樓之所以成為這靈山鎮第一酒樓,除了服務周到,酒菜味道好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擅長做野味。
老板洪福生本身就是個愛吃野味的人,專門花大價錢請了個會做野味的廚子來。許多年前這店剛開張的時候洪老板就說:“各位父老鄉親,以後抓到兔子逮到蛇,還有什麽鷹啊雁啊斑鳩麻雀竹鼠呐,盡管往我福生酒樓送,我洪某人絕不會虧待大家!”
但靈山鎮雖然山多,專門打獵的卻是沒有的,頂多是運氣好碰著了蛇啊,野兔野雞,或撿著了受傷的老鷹大雁之類的,拿到這裏來換點錢。因此,來福生酒樓吃飯的,也不是頓頓都有野味吃,也得講緣分。
店小二領著他們二人走到後廚,幾個人忙得熱火朝天,剝蒜、洗菜、切肉、砍骨頭、洗鍋、刷碗、炸丸子,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於耳。
店小二停下腳步,看著兔籠子,一臉喜色:“哎,小店好久沒收到野味了,你們一下子就送來三隻兔子,老板肯定高興。這三隻兔子一看就肥,你們兩口子真有本事!”
柳明安被“兩口子”這三個字嚇了一跳,剛張嘴想解釋,又見店小二轉過頭,朝著某處扯著嗓子喊:“高大廚,高大廚,有野味來咯!”
薑凝看到幾米之外一個正在“噔噔噔”切土豆絲的中年男人抬起頭來,目光掃視了一圈,落到他們三人身上。
“等一會兒啊!”那個高大廚對著他們這方向喊了一聲,重新低下頭,手下的刀切得愈發快速,幾乎都要出現殘影了。
大概兩分鍾後,高大廚把剩下幾個土豆全切了絲,用刀把菜板上堆著的土豆絲趕到麵前的大木盆裏用清水泡著。接著從另一旁的水缸裏舀了一瓢水,把菜板菜刀衝洗幹淨後靠牆邊瀝著,自己也跟著洗了個手,一邊在圍裙上擦幹手,一邊往薑凝他們這邊過來。
“小哥,姑娘,久等了,不好意思啊。”
這位店小二口中的高大廚為人謙遜親和,一走到柳明安和薑凝麵前就先抱拳致歉,人看著胖乎乎的,大腹便便的,笑起來十分和藹,讓人生不出半點厭惡。
“高大廚客氣了。”柳明安也笑著頷首,同時把兔籠子放到他腳跟前:“這裏有三隻野兔,還請高大廚給個適合的價錢。”
高大廚從打過招唿後,眼睛就沒從兔子身上挪開過,嘴裏連忙道:“一定一定!福生酒樓開了這麽久,不會砸自己招牌。”
等柳明安一放下籠子,高大廚立馬蹲下去,伸手就往籠子裏,抓住其中一個兔耳朵把它提起來,左看右看,眉飛色舞。
“一年的兔子,好,做尖椒兔丁!”
說著放下這隻,高大廚又抓了另一隻出來。
“哎呀,這隻是五年的,用來做纏絲兔最好了!”
緊接著剩下那隻兔子也不例外,被高大廚抓在手裏細細品鑒一番:“嗯,三年的,做手撕兔也好,烤著吃也好吃。”
三隻兔子依次看完,高大廚心滿意足地起身,跟柳明安和薑凝商量道:“小哥,姑娘,這三隻兔子都很好,個頭也大。咱們這兒說的是三百錢一隻兔子,三隻兔子就是九百錢,這樣吧,我給你們湊個整……”
高大廚伸出食指比了個“一”字:“一兩銀子,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兔子是薑凝抓的,柳明安做不了主,轉頭去看薑凝,詢問她的意見。
可惜,薑凝對這個世界的物價根本沒有概念。
柳明安看到薑凝那雙露在外麵的眼睛淡淡掃了他一眼,接著聽到她道:“你拿主意就好。”
其實柳明安也沒有賣過兔子,但想到福生酒樓的聲譽,這個高大廚應該不會坑他。
於是,柳明安迴過頭來,對高大廚道:“可以。”
“哈哈哈……”高大廚爽朗一笑,再次衝柳明安抱拳:“小哥爽快!”
接著,高大廚又吩咐那個店小二道:“李成,去找何先生取一兩銀子,記賬。等老板來了再跟他說一聲。”
那小二笑嗬嗬道:“高大廚,何平大哥今日迴家了,不在,現在是覃大哥在管賬。”
“我管他誰管賬呢,給錢就是了,少囉嗦,快去!”
“哎,稍等!”
被喊作“李成”的店小二衝三人點點頭,一溜煙兒地跑出去了。
薑凝聽到“何平”這個名字時,想起來那日何依依讓柳明安寫的那封信,信封上就寫著“福生酒樓何平收”,看來就是這個何平,今天應該是迴家“相親”去了。
三人在原地等了一會兒,李成拿著錢迴來了。高大廚攤開手接過,在手裏過了一遍,確定不多不少後,再客客氣氣地遞到柳明安手上。
“二位,以後還有野味盡管往這裏送來,我們照單全收,絕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柳明安禮貌地笑笑,應和著點點頭。
高大廚提起兔籠子,和善地笑著,說完又吩咐李成:“我去幹活了,你送送他們。”
“得咧!二位,跟我來。”
店小二領著柳明安和薑凝從廚房離開,一路上不住地往柳明安握著銀子的手上看去,終於沒忍住開口感慨道:“哎,你們真是好福氣啊,這一會兒的功夫,掙的錢抵得上我在這兒幹三個月了。”
柳明安聽得出來這店小二有些眼饞,笑了笑沒接話。
幾步路走到了酒樓外,店小二停下,對他們二人道:“店裏還有活要幹,我就不遠送了,二位慢走。”
柳明安迴了句“多謝相送”,帶著薑凝離開了此處。
第31章 橋邊擺攤,冷漠本性
離開福生酒樓後,柳明安兩手空空,伸手把薑凝肩上的兩個包裹接了過來,自己背上。
“現在去賣字畫嗎?”薑凝看他好像有目的地往某一處走,遂問道。
“是,就在那個橋邊。”
柳明安用手往前指了指,薑凝看過去,大約兩百米處有一座小小的木橋,橋邊種著柳樹,時值初秋,柳葉都呈現出深綠色,隨著柔軟的枝條在風中輕輕擺動著。
“對了,這個給你。”柳明安忽然停下腳步,將手伸到薑凝麵前,攤開,手心躺著那一兩銀子。
“給我做什麽?你拿著就好。”薑凝沒有動作。
“本來就該是你的。”柳明安說著,直接伸手抓住薑凝手腕,把銀子放到了她手中。
薑凝想了想,反正都一樣,於是懶得糾纏,心安理得收下了。
二人走到橋邊,腳下歪歪斜斜地鋪著青石板,石板縫隙長著生命力頑強的雜草。
薑凝剛想問問這地方怎麽擺攤,就看見柳明安直直地朝附近一個賣桂花糕的婦人走去。
“哎,您拿好,慢走啊。”
那婦人正在接待一個客人,拿著黃油紙包著一塊熱氣騰騰的桂花糕,雙手遞給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人,然後接過那客人給的幾個銅板,放到了身前的口袋裏,坐在凳子上歇口氣。
三叔婆沒說什麽,眼中帶著狐疑的神色打量著薑凝。她是幫薑凝擦洗過身子的,很清楚地記得薑凝那手腳形狀都有些怪異,就像是被折斷的,結果隻是皮外傷嗎?
但三叔婆轉念一想,人家姑娘不就好端端地站在這兒嗎?柳明安有什麽理由騙她呢?
三叔婆不再糾結,笑著衝薑凝點點頭:“薑丫頭,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薑凝衝老人微微頷首,以示感謝。
三叔公“哈哈”一笑,又道:“明安啊,我還要趕著去給福生酒樓送柴,今天就先不跟你說話了,走了啊!”
三叔婆看著柳明安,有心想說些什麽,又顧慮著薑凝,最後還是把話咽下去了,隻招唿道:“明安,薑丫頭,我們先走了啊。”
目的已經達成,柳明安笑著對二老道:“三叔公三叔婆慢走。”
“唷!”三叔公又一聲吆喝,牛車緩緩向前滾動,沒過一會兒就把柳明安和薑凝甩在身後。
柳明安等二老走遠,柳明安轉頭對薑凝道:“我們也走吧。”嗓音清潤,帶著明晃晃的笑意。
之後二人又遇到好幾個去趕集的村民,柳明安故技重施,主動上前打招唿,再順勢把薑凝的那套說辭說一遍。
薑凝知道,對於古代這種村莊而言,家家戶戶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處,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秘密可言的。柳明安看似隻跟四五個人透露了她的情況,但不出兩日,整個荷花村的人都會知道她是個手腳健全的人。
柳明安和薑凝出了村子,順了一條筆直的大道走,一路上繞過一片群山,又穿過一大片竹林,還從一條小河的石橋上走過,從天黑走到天光大亮,終於在一個石頭牌坊上看到了“靈山鎮”三個大字。
“唿~到了。”
柳明安長長地唿出一口氣,走了兩個時辰,到底還是有些累,抬起袖子擦了擦額上的一層薄汗。往身側一看,卻見薑凝臉不紅氣不喘的,一點疲憊之色都看不見,跟個沒事人一樣。
“薑凝,你一點都不累嗎?”柳明安疑惑不已。
薑凝正興致勃勃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挑著擔子的,背著背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正好應了那句“傴僂提攜,往來不絕”。
聽到柳明安問話,薑凝收迴目光,淡淡迴了句“不累”。徒步四小時而已,這點強度,不值一提。
“你覺得累?”薑凝反問道。
“有一點。”柳明安實話實說。
接著,柳明安就聽見薑凝認真說道:“那是你太虛了。”
柳明安:“……”
這麽直白,怪讓人不好意思的。
“那你要歇一會兒再走嗎?”薑凝又問道。
“不用”,柳明安斬釘截鐵地拒絕,大步往前:“我一點都不累,剛才開玩笑的。”
薑凝將信將疑地跟上柳明安,順著人流走進了靈山鎮。
過了靈山鎮那個界碑,街道就不再是泥濘土路,全都鋪上了石板,多年來人來車往,石板棱角已被磨平,留下歲月風霜印記。
街道越走越寬,街道兩旁擠滿了小販攤位,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不絕於耳,看起來是個熱鬧繁榮的小鎮。
隻是走到某處,所有攤販都消失不見,來往的行人也腳步匆匆,就算說話也壓低了聲音,像是一條喧囂的河流被人用刀砍了一截。
薑凝跟著柳明安走在突然就冷清了下來的街道上,內心疑惑不解,直到看到一座寬大宅邸,上麵朱紅色的匾額上寫著方方正正“寶吉縣衙”四個大字,薑凝這才明白過來。
這裏是官府,衙門肅靜,不容喧鬧,在這個時代,民畏官,當官的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屬於特權階級,自然是要避而遠之。
衙門外一左一右站著兩個佩刀的捕快,門口放著一麵大鼓,薑凝隻掃了一眼就收迴了目光,跟著柳明安走出了這一段路,再次踏入鬧哄哄的集市。
“這裏不是靈山鎮嗎?為什麽寶吉縣的衙門設在這裏?”薑凝問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寶吉縣下麵管轄六個鎮,分別叫靈山、靈水、靈雲、靈風、靈星、靈月,按照本朝律法,縣衙門不可固定在一處,每個鎮輪流駐守五年,現在正好輪到我們靈山鎮,再過兩年就會搬到靈水鎮。”
薑凝懂了,這個製度現代也有,就是為了防止官府在一處待久了,形成自己的勢力,老百姓隻知知縣大人,不知皇帝。
“那逢五趕集是隻有官府在的那個鎮才有嗎?”薑凝又問。
“並不是,趕集的習俗是一代代傳下來的,你現在看到的這些人,也不全是靈山鎮的。” 柳明安看薑凝神色困惑,耐心解釋道:“寶吉縣幾個鎮離得不遠,有些做生意的會互相走動。為了方便交易,避免時間衝突,每個鎮趕集時間是錯開的。六個鎮分別在三、五、六、七、八、九趕集,咱們靈山鎮就是五。”
薑凝還想再問兩句,柳明安停下腳步,指著一塊隨風翻飛的藍色旗幟對她道:“薑凝,福生酒樓到了。”
第30章 酒樓賣兔,得銀一兩
福生酒樓是靈山鎮最大的酒樓,老板洪福生,是個會做生意的,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官家貴人,走進他店裏,他都笑臉相迎,不輕慢不諂媚,有禮有節,任誰也挑不出個錯來。
此時尚未至巳時,福生酒樓沒有客人,幾個店小二來跑來跑去拖地擦桌子,柳明安帶著薑凝徑直走了進去。
“喲!客官,我們還沒——”最先看到他們的店小二招唿打到一半,眼尖地看到柳明安手上提的兔籠子,連忙改口:“這位小哥是來賣兔子的嗎?”
柳明安點點頭。
“哎!這邊請,這邊請!”那小二停下手頭的活計,在前麵引路。
福生酒樓之所以成為這靈山鎮第一酒樓,除了服務周到,酒菜味道好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擅長做野味。
老板洪福生本身就是個愛吃野味的人,專門花大價錢請了個會做野味的廚子來。許多年前這店剛開張的時候洪老板就說:“各位父老鄉親,以後抓到兔子逮到蛇,還有什麽鷹啊雁啊斑鳩麻雀竹鼠呐,盡管往我福生酒樓送,我洪某人絕不會虧待大家!”
但靈山鎮雖然山多,專門打獵的卻是沒有的,頂多是運氣好碰著了蛇啊,野兔野雞,或撿著了受傷的老鷹大雁之類的,拿到這裏來換點錢。因此,來福生酒樓吃飯的,也不是頓頓都有野味吃,也得講緣分。
店小二領著他們二人走到後廚,幾個人忙得熱火朝天,剝蒜、洗菜、切肉、砍骨頭、洗鍋、刷碗、炸丸子,叮叮當當的聲音不絕於耳。
店小二停下腳步,看著兔籠子,一臉喜色:“哎,小店好久沒收到野味了,你們一下子就送來三隻兔子,老板肯定高興。這三隻兔子一看就肥,你們兩口子真有本事!”
柳明安被“兩口子”這三個字嚇了一跳,剛張嘴想解釋,又見店小二轉過頭,朝著某處扯著嗓子喊:“高大廚,高大廚,有野味來咯!”
薑凝看到幾米之外一個正在“噔噔噔”切土豆絲的中年男人抬起頭來,目光掃視了一圈,落到他們三人身上。
“等一會兒啊!”那個高大廚對著他們這方向喊了一聲,重新低下頭,手下的刀切得愈發快速,幾乎都要出現殘影了。
大概兩分鍾後,高大廚把剩下幾個土豆全切了絲,用刀把菜板上堆著的土豆絲趕到麵前的大木盆裏用清水泡著。接著從另一旁的水缸裏舀了一瓢水,把菜板菜刀衝洗幹淨後靠牆邊瀝著,自己也跟著洗了個手,一邊在圍裙上擦幹手,一邊往薑凝他們這邊過來。
“小哥,姑娘,久等了,不好意思啊。”
這位店小二口中的高大廚為人謙遜親和,一走到柳明安和薑凝麵前就先抱拳致歉,人看著胖乎乎的,大腹便便的,笑起來十分和藹,讓人生不出半點厭惡。
“高大廚客氣了。”柳明安也笑著頷首,同時把兔籠子放到他腳跟前:“這裏有三隻野兔,還請高大廚給個適合的價錢。”
高大廚從打過招唿後,眼睛就沒從兔子身上挪開過,嘴裏連忙道:“一定一定!福生酒樓開了這麽久,不會砸自己招牌。”
等柳明安一放下籠子,高大廚立馬蹲下去,伸手就往籠子裏,抓住其中一個兔耳朵把它提起來,左看右看,眉飛色舞。
“一年的兔子,好,做尖椒兔丁!”
說著放下這隻,高大廚又抓了另一隻出來。
“哎呀,這隻是五年的,用來做纏絲兔最好了!”
緊接著剩下那隻兔子也不例外,被高大廚抓在手裏細細品鑒一番:“嗯,三年的,做手撕兔也好,烤著吃也好吃。”
三隻兔子依次看完,高大廚心滿意足地起身,跟柳明安和薑凝商量道:“小哥,姑娘,這三隻兔子都很好,個頭也大。咱們這兒說的是三百錢一隻兔子,三隻兔子就是九百錢,這樣吧,我給你們湊個整……”
高大廚伸出食指比了個“一”字:“一兩銀子,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兔子是薑凝抓的,柳明安做不了主,轉頭去看薑凝,詢問她的意見。
可惜,薑凝對這個世界的物價根本沒有概念。
柳明安看到薑凝那雙露在外麵的眼睛淡淡掃了他一眼,接著聽到她道:“你拿主意就好。”
其實柳明安也沒有賣過兔子,但想到福生酒樓的聲譽,這個高大廚應該不會坑他。
於是,柳明安迴過頭來,對高大廚道:“可以。”
“哈哈哈……”高大廚爽朗一笑,再次衝柳明安抱拳:“小哥爽快!”
接著,高大廚又吩咐那個店小二道:“李成,去找何先生取一兩銀子,記賬。等老板來了再跟他說一聲。”
那小二笑嗬嗬道:“高大廚,何平大哥今日迴家了,不在,現在是覃大哥在管賬。”
“我管他誰管賬呢,給錢就是了,少囉嗦,快去!”
“哎,稍等!”
被喊作“李成”的店小二衝三人點點頭,一溜煙兒地跑出去了。
薑凝聽到“何平”這個名字時,想起來那日何依依讓柳明安寫的那封信,信封上就寫著“福生酒樓何平收”,看來就是這個何平,今天應該是迴家“相親”去了。
三人在原地等了一會兒,李成拿著錢迴來了。高大廚攤開手接過,在手裏過了一遍,確定不多不少後,再客客氣氣地遞到柳明安手上。
“二位,以後還有野味盡管往這裏送來,我們照單全收,絕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柳明安禮貌地笑笑,應和著點點頭。
高大廚提起兔籠子,和善地笑著,說完又吩咐李成:“我去幹活了,你送送他們。”
“得咧!二位,跟我來。”
店小二領著柳明安和薑凝從廚房離開,一路上不住地往柳明安握著銀子的手上看去,終於沒忍住開口感慨道:“哎,你們真是好福氣啊,這一會兒的功夫,掙的錢抵得上我在這兒幹三個月了。”
柳明安聽得出來這店小二有些眼饞,笑了笑沒接話。
幾步路走到了酒樓外,店小二停下,對他們二人道:“店裏還有活要幹,我就不遠送了,二位慢走。”
柳明安迴了句“多謝相送”,帶著薑凝離開了此處。
第31章 橋邊擺攤,冷漠本性
離開福生酒樓後,柳明安兩手空空,伸手把薑凝肩上的兩個包裹接了過來,自己背上。
“現在去賣字畫嗎?”薑凝看他好像有目的地往某一處走,遂問道。
“是,就在那個橋邊。”
柳明安用手往前指了指,薑凝看過去,大約兩百米處有一座小小的木橋,橋邊種著柳樹,時值初秋,柳葉都呈現出深綠色,隨著柔軟的枝條在風中輕輕擺動著。
“對了,這個給你。”柳明安忽然停下腳步,將手伸到薑凝麵前,攤開,手心躺著那一兩銀子。
“給我做什麽?你拿著就好。”薑凝沒有動作。
“本來就該是你的。”柳明安說著,直接伸手抓住薑凝手腕,把銀子放到了她手中。
薑凝想了想,反正都一樣,於是懶得糾纏,心安理得收下了。
二人走到橋邊,腳下歪歪斜斜地鋪著青石板,石板縫隙長著生命力頑強的雜草。
薑凝剛想問問這地方怎麽擺攤,就看見柳明安直直地朝附近一個賣桂花糕的婦人走去。
“哎,您拿好,慢走啊。”
那婦人正在接待一個客人,拿著黃油紙包著一塊熱氣騰騰的桂花糕,雙手遞給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人,然後接過那客人給的幾個銅板,放到了身前的口袋裏,坐在凳子上歇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