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安並沒有反對蘇亦安的這番話。


    因為這番話放在這個曆史時代,以蘇亦安之見識,已算是真知灼見。


    在封建王朝的社會,土地問題,是王朝更迭的最大問題。


    從土地私有開始,到土地被大量兼並而終。


    這似乎是一個圓,反正至今沒有哪個朝代能逃出這個圓。


    但李辰安看待這個問題顯然和蘇亦安有些不一樣。


    他點了點頭,首先肯定了蘇亦安的這些說法:“你說的都沒錯!”


    蘇亦安一捋短須,極為驕傲的坐直了身子,他本來就說的沒錯。


    “但是……”


    李辰安忽的來了一個但是,蘇亦安微微一怔,心想莫非你還有什麽更新奇的觀點?


    一旁的柳下陰嘴角一翹,在他看來,蘇亦安的迴答已無懈可擊。


    這位年輕的攝政王,還能將這事給說出個新花樣來?


    “我是這麽看待這些問題的。”


    “咱們就說說土地的問題。”


    “富人,為什麽要想方設法的去兼並農民的土地?”


    蘇亦安和柳下陰二人一怔,心想這還用問麽?


    當然是為了占有那些土地作為恆產給後人傳承下去啊!


    李辰安卻又道:“你說的那是其中的一個方麵,在我看來那是次要問題。”


    “你且聽我說說我認為的主意問題是什麽,你聽我說完,有何疑問我們再來探討。”


    “咱們來看土地兼並的本質,我認為是為了在這個時代至關重要的糧食!”


    “富人要從百姓手裏去搶田地,為的不是田地本身,而是田地裏產出的糧食!”


    “土地,因為產出的糧食才變得極有價值。”


    “有價值的東西,它就是個商品……你們別急。”


    “我先不說這個問題,我們從根子上來討論這個問題。”


    “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說,他是不是會認為老百姓手裏有地就算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便會認為他們就不會造反?”


    這個問題沒法發對。


    因為老百姓在有田有地的時候確實不會造反。


    蘇亦安和柳下陰皆點了點頭。


    “這裏就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李辰安俯過身子,手指頭在桌上咄咄的叩了叩,看著驚訝的二人,又道:


    “這是個不成立的偽命題!”


    “別急,聽我說完!”


    柳下陰活生生將到了嘴邊的話給咽了迴去,便聽李辰安又道:


    “老百姓種地,存在兩個巨大的問題!”


    “首先就是利潤極低導致了他們的收入極少!”


    “我想你們都知道當下田地畝產多少,麥不過一百五十斤,稻不過二百斤!”


    “這算是豐年!”


    “一百五十斤小麥也就十二鬥,一鬥小麥的價格在三十五文錢左右,一畝地折合成錢就是四百來文。”


    “稻穀價格也差不多,二百斤稻,也就是十六鬥,一畝田產出五百來文錢。”


    “咱們再來算算成本,以小麥為例,一畝地需要小麥種子就按三十斤算,刨去八十文錢。”


    “不計人工之成本,再去除稅收……按照寧國開國初年較低的稅收來算。”


    “一年兩稅,按照田地收益的一成來算,這需要扣除四十文。”


    “去了一百二十文,咱們不去計算各地方自行攤派的那些稅,一畝地,百姓實得二百八十文。”


    “咱們就算一戶人家種五十畝田地,年可得銀十四兩……沒算他們自己需要吃需要穿需要購買農具的錢!”


    “你們算算,扣除了這些,他們還能剩下幾兩?”


    “我算過,若是沒有病痛,一切平安,大致可剩下四兩銀子!”


    “這就是一戶人家在最好的情況下一年所得!”


    “第二個就是不可預測之巨大風險!”


    “種地,靠天吃飯!”


    “沒有人敢保證每一年都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一旦遇上災年……田地裏的作物產量將驟減,甚至絕收!”


    “我們就算朝廷的官員英明免去了他們災年的稅賦,他們沒有了收成,就隻能吃老本!”


    “就那麽點家底,能吃多久?”


    “因天災而沒有地種就沒有飯吃,沒有飯吃就種不了地!”


    “這就是個惡性循環的開始!”


    “一個百年的朝代,發生這種天災的年逢絕對不會少!”


    “那怎麽辦?人總不能眼睜睜餓死吧?”


    “於是,老百姓就會將手裏的田地賣給當地的士紳豪族去換點銀子來買糧!”


    “注意,這時候的土地流動,並不一定是士紳豪族動手去巧取豪奪,而是百姓在無奈之下的主動賣出!”


    “而他們自己,就扛著鋤頭去給那些士紳豪族當了佃戶。”


    “於是,他們的身份有了改變,從自耕農戶,變成了地主家的佃戶。”


    “當佃戶當然也賺不了幾個錢,但是,除了他們自己的體力之外,他們原本需要付出的成本沒有了。”


    “他們在田地裏幹一天的活,地主給他們一天的工錢,到了農閑時候,若是有個手藝,還能編雙草鞋做個籮筐啥的拿去集市賣了補貼家用。”


    “如此一來,就完成了風險的轉嫁……原本由自己承擔的所有風險,轉嫁到了士紳豪族的身上。”


    “國家對於士紳豪族的稅收政策又不一樣,他們可以不用繳稅或者繳納的更低,甚至他們土地上的佃戶還不需要服徭役!”


    “士紳豪族得到了那些土地之後,依舊由那些農人來耕種,在付給了那些農人的工錢之後,因為規模而產生的效益,他們反而比農人自己種地賺得更多!”


    “他們抵抗因天災帶來的風險能力更強!”


    “於是,就有了越來越多的土地流入到士紳豪族的手裏,但士紳豪族出於成本的考慮,卻並不需要那麽多的佃戶,畢竟他們更善於去計算成本,這便導致其中的一批人既沒有了田地,也沒有了當佃戶的資格!”


    “他們一家夥啥都沒了,賣地的那點銀子坐吃山空要不了多久就花光了,怎麽辦?”


    “還是不能眼睜睜給餓死啊!”


    “於是,就有了流民,有了土匪,有了各種不安定的因素!”


    “他們將目光看向了那些士紳豪族,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人侵占了他們的利益,這便導致兩個階層之間矛盾的對立。”


    李辰安洋洋灑灑說了一席話。


    這些話完全顛覆了蘇亦安和柳下陰二人的觀點——


    他們認為農民失去土地之罪魁禍首就在於士紳豪族的巧取豪奪,但李辰安這番話的意思卻恰恰相反!


    李辰安認為農民失去土地,這根本就不需要士紳豪族去費心思搶奪,反而是那些農民為了生存主動售賣給了那些富人們。


    有道理麽?


    二人蹙眉沉思。


    隻有蕭包子根本就沒去想這問題。


    她在看著天色。


    心裏在計算。


    春宵一刻值千金……到這小院已經過了半個時辰了。


    這浪費了多少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辰安寧楚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堵上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堵上西樓並收藏李辰安寧楚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