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安在鍾離若水的閨房中感受著春天般的溫暖。


    劉酌已迴到了府衙後院他的那小院子裏。


    春雨依舊。


    夜已深。


    小院子的那涼亭裏依舊亮著一盞氣死風燈。


    黃三烈就坐在那盞燈下,正極為焦慮的看著夜色中的雨絲。


    他早已知道李辰安沒有隨劉酌來府衙,而是去了鍾離園。


    這並不在意料之外。


    因為鍾離若水在鍾離園。


    李辰安來到崇慶府,他本也應該先去鍾離園見見鍾離若水。


    他很擔心鍾離園會發生些什麽。


    但鍾離園的高手眾多,他不敢派了人去探查一番。


    劉酌去了鍾離園,他在等劉酌迴來,帶迴鍾離園的消息。


    這個很重要。


    涉及到接下來的一應安排。


    就在他焦急的等待中,劉酌撐著一把油紙傘走了進來。


    黃三烈抬眼,劉酌收傘,坐在了黃三烈的對麵:


    “情況似乎並不是老侯爺所猜測的那樣!”


    劉酌一句話,黃三烈微微一怔,給劉酌斟了一杯茶遞了過去,“還請劉兄詳細說說。”


    劉酌將鍾離園的事一五一十的給黃三烈說了出來,黃三烈沒有插一句話,他一直在很仔細的聽著。


    原本劉酌以為黃三烈在聽了這些話之後會放下了心來,卻不料黃三烈臉上的表情反而變得愈發嚴肅了起來。


    他的眉間皺成了一個川。


    直到劉酌說完,黃三烈沉默了許久,又看向了亭外的夜雨想了片刻。


    “如此說來,老家主恐怕確實對老夫人有一些誤解。”


    “隻是不知道老夫人那最後的一封信裏究竟說了些什麽……不過,既然鍾離府的人確實對李辰安沒有絲毫敵意,那老夫人的那封信裏,當然也就不會有對李辰安的不利之舉。”


    “但是……”


    黃三烈一捋短須徐徐站了起來。


    他走到了亭子邊,伸出了一隻手,接住了從亭簷上滴落的雨滴,又道:


    “就算按你剛才所言,老夫人或許在選擇皇帝這件事上有過動搖之心。”


    “李辰安初入京都時候,她並沒有將李辰安真正放在眼裏,也或者說那時候她並不認為李辰安有本事執掌寧國權柄。”


    “直到李辰安在京都嶄露頭角,直到李辰安在雙蛟山剿匪的消息傳來……也或者京都有人和老夫人仔細的談過。”


    “比如長孫驚鴻。”


    “比如商滌。”


    “甚至如程老國公這樣的人。”


    “於是乎老夫人才在京都之變前改變了主意。”


    黃三烈忽的轉過身來看向了劉酌,“但老夫人既然改變了主意,她為什麽沒有告訴老家主一聲呢?”


    “老家主說這十餘年來他與老夫人之間的主要矛盾,其實就是在皇長子的這件事上!”


    “那時當然還沒李辰安什麽事,他還在廣陵城裝傻。”


    “老家主是極為希望太子殿下登基為帝的,因為太子殿下寬厚仁慈,如果太子殿下能夠當上皇帝,對於朝中的官員,對於寧國的百姓,或許是一件極大的好事。”


    “但老夫人不這麽認為。”


    “老夫人認為當下的寧國,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敢於動刀殺人的皇子來當皇帝。”


    “老夫人說寧國之弊,非雷霆之力不可治。”


    “老家主說正是因為寧國重病初愈,更應該由寬厚仁慈的皇帝來令寧國的百姓休養生息。”


    “老家主還說,沒有人知道那位皇長子究竟怎樣。”


    “他的品德,他的學識,他駕馭群臣的能力,他治理國家的本事等等,都無人知道。”


    “那麽他如果真的迴京當了皇帝……不要說太子殿下不服氣,就算是二皇子寧知行,三皇子寧知遠,他們又豈能服氣?”


    “這必然導致寧國更亂!”


    “反倒不如太子殿下成為皇帝,如果有定國侯府和皇城司在太子殿下後麵撐腰,二皇子也好三皇子也罷……他們終究翻不出什麽浪花來。”


    劉酌也仔細的聽著,單從黃三烈的這些話聽來,他也認為如果拋開李辰安,太子殿下當皇帝更好。


    畢竟太子在東宮那麽多年。


    畢竟群臣和太子之間,也都極為熟悉。


    隻要將姬泰一係扳倒,由太子登基,寧國至少不會發生大的內亂。


    但那個誰也不知道的皇長子迴京都可就說不準了。


    不過故事的演變脫離了定國侯和老夫人的預料,這忽的殺出了個李辰安來。


    偏偏在京都之亂發生之後,太子殿下死了。


    赤焰軍攻入了京都。


    奚帷將寧國的未來交到了李辰安的手裏……李辰安是鍾離府未來的姑爺,應該就是這個原因,讓樊桃花最終妥協。


    畢竟她已經看見了李辰安的一些本事。


    李辰安至少不像太子殿下那麽軟弱。


    李辰安在朝中因為他爺爺春甫先生的緣由也有一定的根基。


    於是,她改變了主意。


    隻是她還沒得及將她改變主意的想法告訴老侯爺她便在雲集別野去世。


    就在劉酌如此想著的時候,黃三烈又說話了:


    “懷平山攻打雲集別野的時候,三小姐她們都正在那地方。”


    “那時候,定國侯府的神武軍依舊牢牢把控著皇宮,赤焰軍雖然進了京都,但不知為何赤焰軍並沒有去攻打皇宮,反而赤焰軍出城去將懷平山布置在兩處衛城的大軍給消滅了!”


    “當赤焰軍出城作戰的時候,神武軍也詭異的沒有趁著這個機會重新占領京都的四方城門……”


    黃三烈沉吟三息,又道:“現在看來,這場京都之變,反倒是更像一出戲!”


    劉酌一怔:“此話怎講?”


    “奚帷讓天下人知道了赤焰軍並不聽命於燕國公府!”


    “赤焰軍入京都,原本許多人都會認為赤焰軍和神武軍將有一場生死之戰……可他們卻根本沒有戰鬥過一場……彼此根本就沒有動過一刀一槍!”


    劉酌豁然一震,京都之變的戰事早已傳到了蜀州,隻是他並沒有如黃三烈此刻這樣去梳理過。


    “你的意思是……”


    黃三烈微微頷首:“更像是赤焰軍和神武軍聯手……姬泰本以為赤焰軍掌握在燕國公府的手裏,是來幫助他和二皇子的!”


    “所以赤焰軍入城,反倒是姬泰的人給他們開了城門!”


    “但赤焰軍卻在一夜之間,將姬泰一係的官員幾乎殺了個幹淨!”


    “同時,赤焰軍入城,又將懷平山的人給誘了出來,並一舉消滅!”


    “懷平山隱忍十餘年所積蓄的力量,他是為太子殿下所準備的,可他終究沒能忍住,以為這是個巨大的機會,卻不料這是個巨大的陷阱!”


    “消滅了姬泰一係的所有人,又消滅了懷平山隱藏在京都衛城的力量,並借此而殺太子殿下……一箭三雕!”


    “再扶持李辰安登基為帝,李辰安麵前的所有障礙便被清除……”


    “赤焰軍和神武軍如此默契,這裏麵,必然是老夫人和奚帷達成了某種共識。”


    “隻是,老夫人既然知道這一結果,她為什麽還是要李辰安走一趟蜀州呢?”


    劉酌也不知道啊。


    黃三烈又看向了夜雨。


    眉間緊蹙。


    “西山!”


    “西山之局,難道要殺的並不是李辰安,而是那位皇長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辰安寧楚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堵上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堵上西樓並收藏李辰安寧楚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