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花滿庭對梅放夕有過交代,梅放夕沒有提花滿庭來過蜀州。


    李辰安並不知道這位老人與花滿庭也有著極為深厚的交情,但既然這位老人與爺爺是故交,他當然保持了足夠的尊敬。


    何況這老人說的這些話雖然直接,卻也是在為他而考慮。


    這老人大清早前來,邀請他參加踏春文會應該是順便的一件事。


    他想要問自己的這些問題,才應該是他前來的主要的事。


    大致是關乎於那些新政的疑惑。


    他的問題大抵和蘇亦安差不離。


    鍾離悠陪坐在一旁,也頗為好奇這位名滿蜀州的老大儒會向李辰安問一些什麽問題。


    他更好奇這位鍾離府的姑爺會如何去迴答這位老大儒的問題。


    茶爐上的水開,李辰安取了一撮茶葉丟了進去。


    梅放夕開口,問道:


    “你若為帝,如何對民?”


    李辰安微微一怔,這不在新政的範圍之內,但這恰好就是他推行新政所要解決的最終問題。


    國計民生,國家之一切政策,終究會落在民生之上。


    但在而今這樣的一個社會,統治者對於民的認識依舊逃不過那些老舊的觀念。


    比如不可使民富,民富則淫,淫則難治!


    也比如君權神授,君秉天之意,尊天道以養萬民。


    君之於民,不僅僅有上下高低尊卑之分,還有養育之恩!


    這顯然不是李辰安所希望的。


    但《憲法》這個東西本就是為天下之民爭取最大的權力,可偏偏沒人能夠接受。


    所以他再沒有去提憲法,因為民智未開,這步子跨得太大,真的會扯著蛋。


    他隻能默默的去做。


    他之所想,是在民富之後,是在天下百姓受教育程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也就是整個社會的文明向前大步邁進之後,再由百姓們自發升起的對於權力的渴望。


    這是自下而上的倒逼律法的完善。


    這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此刻梅放夕問出了這麽個問題……


    “觀曆史千年,”


    李辰安熄滅了爐火,斟了三杯茶,遞了兩杯過去,徐徐又道:


    “曆朝曆代之官員或者皇帝,對於民,無外乎用的以下這些法子。”


    “其一,愚民。”


    “在教育上設置諸多門檻,讓天下絕大多數的老百姓無法讀書。”


    “書是什麽?”


    “書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它是鑰匙,它能開啟智慧之門!”


    “但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為了謀取自己最大之利益……他們不能讓老百姓去開啟智慧去思考去探索去質疑。”


    “他們需要統一百姓思想,不讓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如此,百姓才會始終如一的認為他們本就應該是統治者的奴隸!”


    這話一出,梅放夕大驚!


    李辰安卻徐徐又道:


    “其二,疲民!”


    “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哪怕再勤勞,也無法過上真正衣食無憂之生活。”


    “統治者需要百姓不停的勞作,如此,天下百姓才能提供給統治者最好的生活,而百姓們所想隻能是一日三餐,因為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們不會有心思去想思考其他。”


    “其三,弱民!”


    “一旦有民抬頭望天,必殺之!”


    “一旦有民質疑於統治者的權威,必鎮壓之!”


    “他們殺強民,殺良民,削弱他們的力量,使他們生不起對朝廷對抗之勇氣。”


    “讓他們溫順如羊,任由統治者鞭撻依舊循規蹈矩。”


    “其四,貧民!”


    “民若是日子過得稍微好了一點,便增加賦稅,通過種種辦法來盤剝他們的勞動收獲,使他們無法富裕。偶爾施以小恩小惠,讓他們覺得這便是朝廷對他們的關懷,覺得隻能依靠朝廷才有安全感。”


    “其五,辱民!”


    “為了管理天下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百姓相互監督。”


    “於是,為了蠅頭小利,百姓們在他們的刻意誘導之下,相互檢舉相互揭發,彼此難以信任,便不能抱團謀反。”


    頓了頓,李辰安微微一笑:


    “大致如此,一切所為,都是為了摁住百姓的脖子,都是為了鞏固政權,都是為了統治者們的共同利益。”


    “至於我……我雖不為帝,但我亦不希望寧國的百姓如上。”


    梅放夕早已驚呆了!


    作為寧國之大儒,他這一輩子都在謀求一條治國救民之路!


    但在京都時候苦苦掙紮多年終不得,於是鬱鬱而別京都,來到了這裏當了文翁書院的一名教習。


    他一直在思索民對於國之重要,卻從未曾如李辰安這番話這般發人深省!


    李辰安這五點,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為什麽曆朝曆代的百姓如此辛苦,卻從來過不上真正的好日子的根源所在!


    勤勞並不能致富!


    這便是統治者之需要!


    不僅僅是一國之皇帝。


    而是以皇帝為首的整個利益團體!


    皇帝是一顆樹的樹幹,朝廷的所有官員都是這顆樹上的一片樹葉。


    還有那些世家門閥,他們都依附在這顆樹上。


    而百姓,便是這棵樹所需要的巨大養分的提供者。


    土地上隻能允許這一棵樹的存在。


    絕對不會允許再有一棵樹發出了芽兒來。


    而鍾離悠這時候卻嚇了一大跳。


    鍾離府在寧國算是高門大閥。


    李辰安還是寧國的攝政王!


    他本應該依舊采用這樣的法子去讓寧國的百姓埋頭苦幹來維持寧國之穩定。


    他居然這樣說了……


    這若是被打破,若是那些百姓們真的覺醒,寧國還會寧麽?


    梅放夕這時候才更加明白了花滿庭之意。


    他不得不佩服花滿庭的眼光。


    他此刻端起了茶盞,又問了一句:


    “你希望寧國的百姓是怎樣的?”


    “我希望寧國的百姓能成為真正的人!”


    “一撇一捺的挺直了腰杆的頂天立地的人!”


    梅放夕看著李辰安,沒有喝茶,過了片刻才又說了一句:“若如此,思想各異,國恐難安!”


    “不!”


    李辰安搖了搖頭:


    “若真如此,寧國之思想會開出美麗的花!”


    “寧國之脊梁,將永不會彎曲!”


    “寧國之未來……方可期!”


    李辰安看著梅放夕難以置信的表情,又笑道:


    “我曾經說過絕對的權利產生絕對的腐敗!”


    “一個不受百姓監督的朝廷,一個沒有絲毫威脅和壓力的朝廷,它一定不會去為百姓謀福利!”


    “在受到其餘國家威脅的時候,它會無止境的後退。”


    “但同時,它會用最大的力量來鎮壓本國的百姓。”


    “因為他們……絕不會放棄握在手上的利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辰安寧楚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堵上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堵上西樓並收藏李辰安寧楚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