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城的城門口不僅僅隻有鍾離秋陽和程依人。


    還有五百鍾離秋陽的親衛。


    也有得到消息的臨水城的街坊和落腳在此的商客們。


    烏泱泱一大片的人站在了城門兩側,一個個皆翹首以盼的期待著攝政王的到來!


    攝政王的大名而今在整個寧國都極為響亮,尤其是在那些商人們的心裏。


    得益於攝政王所推行的提振工商業的新政,現在寧國的商業漸漸活躍了起來。


    各道各州之間,曾經存在的商人流動的壁壘已被完全取消。


    再沒有了入城稅。


    也不需要再去官府開具路引。


    地方也不敢再從商人們的頭上去收取那些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甚至地方官府還大力鼓勵商人們來他們的治下修建作坊。


    這變化極大!


    以前想要去別的地方投資修建作坊這幾乎不可能,不僅僅是戶籍的限製,若無權無勢,可是會被地方官府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的。


    現在好了。


    現在那些地方的官員甚至會主動去找別的地方的大商賈,請這些商賈們去他們的治下建立作坊,一應手續變得極為簡單,甚至還有諸多優惠的政策。


    這令長期被壓製的商人們用了較長的時間才習慣。


    在有了某些大膽的商人們的嚐試之後,更多的商人便行動了起來。


    尤其是在江南道。


    這裏的商業氣氛本就濃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別的地方更強。


    於是,江南道便漸漸多了蜀州的商人,也多了嶺東道的商人。


    當然,江南道的商人們也有許多將產業投向了蜀州或者嶺東道等地,這漸漸有了商業互補的雛形。


    新的氣象,已漸漸在悄然形成。


    而今,攝政王安然歸來,這便給了寧國的所有商人們吃了一個定心丸。


    畢竟這一政策是攝政王兩年前離開京都的時候所製定,當攝政王離開京都去了吳國之後,許多的商人們很是觀望了一段時間。


    現在攝政王迴來了,聽說他還將成為寧國的皇帝,這一政策就必然延續,甚至還極有可能推出更多有利於商業行為的新的政策。


    這自然令所有的商人們期待。


    就在夕陽的餘暉下。


    就在臨水城外數以萬計的百姓們的視線中,有一快馬飛奔而至!


    一個聲音從遠處傳來:


    “提督大人……攝政王儀仗將至……!”


    那快馬近了,一將軍從那馬上飛躍而下,他來到了水師提督鍾離秋陽的麵前,單膝跪地,抱拳一禮,“報提督大人,攝政王儀仗距此裏許!”


    “好!”


    鍾離秋陽一撩大氅,翻身上馬,大手一揮:


    “爾等在此維護秩序,本提督親去迎接攝政王大駕!”


    他和程依人打馬而去,城門口的百姓們頓時更加激動。


    就在這人群中,有一華服中年男子踮著腳望了望官道的盡頭,收迴了視線,看向了身邊的一個老者。


    “陳公,剛才您老說潁州陳氏正在計劃前去北漠道看看……”


    “在下就是十年前從北漠道來到這江南道的,要說對北漠道的了解,就算說不上了如指掌,但對那地方的境況也還算是比較明白。”


    “姑且不說大荒國對北漠道之患,就說整個北漠道的官場……說起來北漠道的官場還幾乎都是些清官,但咱們說句實在話,那些所謂的清官們卻並沒有對北漠道改變多少。”


    “當然,這裏麵或許有許多的原因。”


    “比如朝廷不重視北漠道,故而在製定國策上便忽略了那地方。”


    “也比如北漠道本就很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些官員們手裏沒有銀子,便沒有多少建樹。”


    “除去這些之外,單就北漠道的地裏環境而言……在下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陳公啊,整個北漠道十六州,在下雖未能全部踏足,卻也聽說幾乎皆是窮山惡水!”


    “潁州陳氏做的是茶葉和冶煉的生意……北漠道未曾聽說出產什麽名茶,山倒是很多,卻也未曾聽說有什麽儲量豐富的礦山!”


    “若真去北漠道……是不是還不如去嶺東道更好一些?”


    那被稱為陳公的老叟一捋長須咧嘴一笑:


    “同舉啊,你這確是肺腑之言。”


    “這之前呢,我潁州陳氏確實沒有開拓北漠道之計劃,但聽說了攝政王去了北漠道之後的那些事,潁州陳氏便召集了家族精英開了一場族會,定下了經營北漠道之計劃。”


    “此事說來話長,你謝家與我陳氏生意往來頗多,你謝家對北漠道也比我陳氏更加熟悉。”


    “等渝州向氏的向老太爺抵達了這臨水城之後,咱們好生合計合計,老夫再給你詳細說說北漠道可能發生的變化!”


    “對了,你恐怕不知道渝州向氏家裏出了個人才,他叫向青雲。”


    “去歲秋闈,他金榜題名,後得溫首輔親自接見,據說一番談吐令溫首輔極為欣賞,隻是咱們寧國還沒有皇帝,故而才沒有被點為狀元!”


    “不過向青雲這小子卻被溫首輔留在了身邊,至今還沒有賜官,顯然是等攝政王迴京之後再做定奪!”


    “向青雲說起來在中樞打雜,但事實上他所接觸的,卻皆是寧國最核心的機密!”


    “渝州向氏向老太爺是個很有眼光的人啊!”


    “他去歲就派了他家老二向懷先去了北漠道,向青雲留在了溫首輔身邊之後沒多長時間,他又將他家的老三向懷玉也派去了北漠道……”


    “你品品,你再結合幽州那地方修建的那座燕京城細細品品……雖說那燕京城而今隻有一道城牆,但既然攝政王將之命名為京……”


    謝同舉愕然長大了嘴巴,他懂了!


    但他卻難以置信!


    “不是說京都就算是遷,也是遷去長樂城的麽?”


    陳丁卯又微微一笑,“長樂城距離玉京城也就數十裏地,有那必要麽?”


    謝同舉又疑惑道:


    “可燕京城那地方著實荒涼啊?!”


    “現在是荒涼,去的人多了,它可就不荒涼了!”


    謝同舉沉思片刻,微微頷首,拱手一禮:“多謝陳公點撥,潁州陳氏若要去北漠道實地考察,我謝氏願為向導!”


    “好……”


    “陳公,聽聞平江蘇氏家主蘇明堂不日也將抵達這臨水城……莫非蘇家也有此打算?”


    陳丁卯抬頭,望向了遠方。


    “蘇家主前來臨水城,其意有二。”


    “這第一嘛,名堂兄的孫女蘇夢,可是皇城司提舉大人王正金鍾那兒子王正浩軒的未婚妻。”


    “王正浩軒這小子可是攝政王真正的弟兄!”


    “這第二嘛……名堂兄的長子蘇亦安,他可是門下省門下侍中,還是攝政王去歲時候親自去請的!”


    “江南蘇家,這是發達了啊!”


    “名堂兄自然是要來這裏拜見一下攝政王,作為江南商賈之首……他當然也要身先士卒,成為攝政王新政的表率!”


    “老夫來此,主要也是想能夠見見名堂兄,聽聽他的高見。”


    陳丁卯懂了。


    江南道倒下了一個商氏,崛起了一個蘇氏。


    這便是當下形勢。


    那麽未來的形勢會有怎樣的大變化呢?


    陳丁卯抬頭望向了官道。


    一切,皆係在那一人身上。


    這便是所有人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辰安寧楚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堵上西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堵上西樓並收藏李辰安寧楚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