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案邊,嚴希堯老神在在捧茶嘬飲,嚴奉楨神遊天外胡亂扒飯。師娘笑吟吟用公筷布菜,開口便是夾雜京師官話的吳儂軟語:“複生快嚐嚐,這西湖醋魚須得用西湖裏的草魚,可惜西湖太遠,這菜算不得正宗。”


    李惟儉眨眨眼,狼吞虎咽將那魚肉吞咽進去。心下暗忖,正宗的他也吃過!誒?還別說,還不如師娘的手藝做得好呢!


    眼見一條醋魚大半進了李惟儉的肚子,師娘心滿意足,轉而說道:“愛娘早過了斬衰(注一),老爺這會子剛好賦閑,我看莫不如將婚事操辦了。”


    “唔——”嚴希堯道:“會不會太急切了些?”


    師娘便道:“都是知根知底兒的,再說若不是去歲耽擱了,這會子隻怕孫兒都抱上了。若此時不成婚,這愛娘還不曾進門兒,隻怕老爺庶孫就要抱上了。”


    “咳咳——”嚴奉楨趕忙埋頭扒飯。


    嚴希堯乜斜一眼,罵道:“孽障!”


    師娘不幹了,蹙眉道:“老爺罵景文作甚?旁人似他這般年紀,孩兒都滿地亂跑了。”


    嚴希堯歎息道:“罷了,來日我與宣節商議一番,盡快將婚事操辦了吧。”


    李惟儉悶聲不吭聽著八卦,敢情是嚴奉楨鬧出人命了。嘖嘖,新媳婦還不曾進門,小妾就有了孩兒。這倒是省事兒了,要不了幾個月新媳婦就能抱娃當母親了。


    忽而想到黛玉,李惟儉頓時引以為戒……隻是每每事到臨頭抽身而退,養成習慣可不好啊,來日豈非跟東瀛男老師一般子嗣艱難?膠乳既然能做輪胎,自然也能做旁的,他便琢磨著來日試驗一番,看看能不能往輕薄了做。


    用罷了午飯,李惟儉本道再在嚴家吃一會子瓜,奈何師娘興致頗高,興衝衝要做一些蘇樣點心招待李惟儉,嚇得其趕忙告辭而去。


    迴返家中還不到未時,李惟儉琢磨著時辰還早,幹脆命吳海平備齊了土儀,朝著榮國府而去。


    想著賈家必定招待有加,臨行之際傅秋芳不由得囑咐道:“老爺今兒少喝一些……到底差著年歲,總飲酒傷身子。”


    李惟儉便笑道:“不若你跟我一道兒去?”


    傅秋芳笑著搖頭,說道:“妾身就不去了,紅玉去了城外莊子,家中總要有人照看。”


    李惟儉捏了捏傅秋芳的蔥指,心知傅秋芳去到榮國府,隻怕心下為難,不知如何與賈母言說。畢竟先前是姑娘家時還來往過,如今卻成了妾室……


    他便不再為難傅秋芳,隻道早去早迴,上得馬車,一路朝榮國府而去。


    ……………………………………………………


    寧榮街。


    餘六點頭哈腰送走大管家賴大,轉頭斂了笑意,心下暗罵不已。都是奴幾輩兒的,誰比誰強到哪兒去?


    錯非借了賴嬤嬤的勢,哪兒輪得到賴大作威作福?奈何形勢不如人,隻得點頭哈腰裝孫子。嘖,也不知自己個兒何時才能出頭。不求如賴大一般做大總管,好歹做個管事兒,總好過如今隻是個門子。


    思量間下得台階,停在石獅子前左右張望。忽而便見自東麵兒行了一行車馬,那領頭二人,可不正是儉四爺麾下的丁家兄弟?


    餘六頓時精神一振,卻誰都沒言語。待車馬到得近前,不待內中旁的門子迎出來,餘六已然小跑著到了車架旁,將凳子順在了車轅旁。


    先瞧見個異瞳栗發白膚的丫鬟提著個碩大盒子行下來,隨即才眼見李惟儉自內中出來,餘六趕忙問候:“小的餘六給四爺問安啦!”


    李惟儉笑眯眯瞥了其一眼,打趣道:“餘六,小半年沒見,你這臉可是富態了。”


    儉四爺沒架子,出手豪奢,餘六這般的下人最愛往前湊。這會子笑得沒了眼睛,沒口子的道:“托儉四爺福,小的每日多吃兩碗飯,可不就胖了?”


    李惟儉哈哈一笑,隨手丟了一枚銀稞子過去:“發福好啊,有福方能發福。喏,賞你迴頭多吃些好的。”


    餘六沒口子的道謝:“謝四爺賞賜!”


    待李惟儉自車轅上下來,餘六隨行一旁,緊忙打發旁的門子去內中稟報,隨即綴後半步壓低聲音道:“大老爺方才迴來,老爺今兒衙門中有席麵安排,還不曾迴來;老太太這幾日苦夏,吃多了瓜果鬧了迴肚子;蘭哥兒近來在私學有些頑皮,大奶奶昨兒發了火,很是責打了一番……”


    李惟儉略略頓足,納罕道:“蘭哥兒向來乖巧,怎地頑皮了?”


    “這……”餘六欲言又止,聲音壓得愈發低沉道:“小的聽了一嘴,說是昨兒隨著寶二爺一道去海子遊逛了。”


    跟寶玉逃學?該打!


    李惟儉頓時蹙眉不已,心下對賈家私學腹誹不已,那死了孫子的賈代儒渾渾噩噩,隻知收銀錢,哪裏理會私學教不教真才實學?先前大姐姐請托幾次,李惟儉隻道蘭哥兒年歲還小。


    這般看來,倒是該給外甥賈蘭尋個老師了。


    思忖罷,李惟儉抬手拍了拍其肩頭,讚道:“不錯,下迴來還有賞!”


    餘六頓時樂得後槽牙都露出來了。瞧瞧人家儉四爺,方才那一出手就是二兩多銀錢,往後勤掃聽些,娶媳婦的銀子說不得就全指望儉四爺打賞了!


    李惟儉邁步自角門進得內中,大總管賴大還不曾走遠,聞聽李惟儉登門,緊忙尋迴來迎候。


    賴大滿麵堆笑,遙遙作揖,道:“儉四爺可算是來了,昨兒老太太還念叨呢,說儉四爺這幾日也該迴京師了,不想今兒儉四爺就登了門。儉四爺快請,老太太知道了,定然歡喜。”


    李惟儉笑著應承,朝著內儀門行去。略略乜斜,便見身邊賴大謹小慎微,與當日初次登門時不可同日而語。


    猶記得初次登門時,賴大隻過來過問了一嘴,隨即便隻留下個管事兒招待自己……嘖嘖!


    隨行的賴大卻是另一番心思,兄弟賴升家中兩個兒子都在寧國府廝混,一時半會兒也瞧不見前程。且兄弟二人身為寧榮二府總管,自是熟知兩府內情。那寧國府人口少,還算好一些;榮國府主子多,拋費日多,已有入不敷出之勢。


    兄弟二人過年時私下閑談,都道自古從沒有長盛不衰的門第,隻怕這賈家也要敗落了。值此之際,他們這般依附的下人自是要另尋出路。


    賴大家就不說了,賴尚榮早就脫了奴籍,如今捐了個監生,隻待來日使了銀錢,借榮國府的勢為官一方,如此也算光耀門楣了。


    賴升家中二子卻不好打算。好在那晴雯極得李惟儉寵愛,賴嬤嬤便尋思著替兩個孫兒在李家尋個差事。


    這位儉四爺才十五六年歲,如今就是二等男,且此番南下立下大功,說不得來日還有封賞,眼見著好似旭日初升。這會子攀附過去,說不得過一輩人,就是另一個賴大、賴升!


    因是賴大這才挫磨了那多官一頓,逼著其尋上門去。奈何晴雯竟隨著儉四爺一道南下了,讓多官撲了個空。


    不過賴大心下也不在意,隨著一道兒南下好啊,豈不說明那晴雯極得寵?晴雯又是個記恩情的,兩個侄子的事兒來日方長,總有攀附的機會。


    虧得李惟儉不知其心中計較,若知曉了,定要給賴家個好瞧的!寄生賈家,好似螞蟥吸血,蛀空了寧榮二府也就罷了,還敢將心思算計到自己頭上?嗬,真真兒是不知死字怎麽寫啊!


    以李惟儉如今權勢,這等豪奴都不消其花費心思,動動手指頭便能讓其抄家滅族!


    進得內儀門,得了信兒的王熙鳳與平兒一道兒早早在此迎候,李惟儉不敢拿大,緊忙拱手道:“怎地勞煩二嫂子來迎?”


    王熙鳳咯咯笑道:“儉兄弟不是外人,尋常自是不用我來迎候。可儉兄弟一去就是半年,許久不見的,伱二哥又沒迴返,可不就得我來迎一迎?”


    李惟儉笑著頷首,迴首指道:“二嫂子,我這迴帶了些土儀,勞煩二嫂子仔細點驗了,其中有一車是林叔父的心意。”


    王熙鳳自知家中仆役手腳不幹淨,緊忙點了平兒去照看,隨即引著李惟儉一路朝賈母院兒行去。


    “儉兄弟是何時迴來的?”


    “昨兒快入夜了才進京師。”


    王熙鳳就道:“喲,這一路舟車勞頓的,儉兄弟再是緊著親戚情分,總要歇息一日再說。都知道儉兄弟此番南下是去辦差,誰還能挑儉兄弟的理兒不成?”


    李惟儉笑道:“二嫂子說的是,昨兒夜裏我還是這般想的,結果一覺起來疲乏盡消,閑不住,幹脆就先走動一番。”


    王熙鳳笑著感歎道:“嘖嘖,年輕就是好。”


    王熙鳳自是瞧見隨行一旁的碧桐了,隻道是李惟儉南下時收攏的丫鬟。心下暗自腹誹,這男人果然都一個德行。儉兄弟這般人物尚且收攏個西夷女子,那賈璉說不得定在江南見了大世麵!


    王熙鳳銀牙暗咬,暗忖待賈璉迴返,定要好生教訓其一通!


    說話間二人入得垂花門,大丫鬟鴛鴦迎在門前,笑吟吟引著二人朝內中行去。


    待到得榮慶堂前,鴛鴦自去內中通稟,王熙鳳略略頓足,低聲道:“儉兄弟,得空我辦個席麵,還請儉兄弟賞臉。”


    李惟儉嘴上應著:“二嫂子這話就過了,秋芳說這些時日多得二嫂子幫襯,不若二嫂子改天來我家中,我置辦席麵好生款待二嫂子一遭。”


    本是隨口之言,不料王熙鳳略略思忖,竟一口應承下來:“這榮國府人來人往的,倒也不便利。那可說好了,過三、五日我找上門,儉兄弟可別推脫。”


    “二嫂子放心就是。”李惟儉笑著應下,心下暗忖,王熙鳳這可不像是單純的交好、拉攏,莫非內中別有隱情?


    思忖間鴛鴦迴返,引著李惟儉過抱夏,入得榮慶堂裏。這會子未時剛過,賈母慵懶靠坐軟榻,待瞥見李惟儉方才坐正了身形,連連招手:“儉哥兒快來!”


    李惟儉緊忙上前拱手作禮:“晚輩見過老太太。”抬頭,笑道:“老太太瞧著比過年時富態了少許,真真兒是五福齊備、尊榮安康啊。”


    賈母笑得合不攏嘴,說道:“還是儉哥兒會說話,都是自家人,莫要客套了,鴛鴦,快給儉哥兒搬椅子。”


    李惟儉笑著謝過,這才撩開衣袍落座。


    王熙鳳在一旁敲邊鼓,笑道:“老太太不知,儉兄弟昨兒夜裏才迴來,一早兒去過衙門,緊忙就來了。可見啊,儉兄弟心裏是想著老太太的。”


    賈母笑著嗔道:“你這孩子,這一路幾千、幾萬裏,怎地不好生在家中歇歇?遲個一二日,誰還能挑你的不是不成?”


    李惟儉忙道:“老太太,我這不是不累嘛。”頓了頓,又道:“此番先去廣州,又去江南,中間去了一趟揚州。林叔父、林妹妹置辦了些土儀,我一遭帶了過來。晚輩此番來去匆匆,胡亂采買了些,不過是江南的火腿,蘇州的綢緞,揚州的百花釀,廣州的五彩瓷,另有一些西洋玩意,老太太可不要挑理。”


    王熙鳳道:“儉兄弟這般說就不對了,足足兩大車土儀,尋常年節時走訪也就這般了。老太太哪兒會挑理?高興還來不及呢!”


    賈母笑道:“你看看,我的話都讓鳳哥兒說了,我都不知說什麽好了。”


    幾人笑過一陣,賈母就道:“打發人去瞧瞧,這時候教養嬤嬤也該放課了,讓幾個姑娘都過來熱鬧熱鬧。吩咐廚房置辦席麵兒,今兒好生高樂一番,就算是為儉哥兒接風洗塵了。”


    鴛鴦應下,緊忙打發丫鬟去三春所在抱夏催促。


    賈母略略問及李守中情形,聽聞一切安好,自然便問起了林如海。李惟儉肅容蹙眉,隻說情形反複,瞧著不大好。


    賈母唉聲歎氣了一番,不禁紅了眼圈兒。實則賈璉每月都有書信往來,此前還打發了小廝迴來送口信,賈母所知不比李惟儉少。


    關鍵便是那小廝送來的口信,林如海沉屙難愈,雖將家產事宜委托賈璉去處置,卻絕口不提黛玉的婚事。那婚書,自然就沒了著落。


    賈赦等隻關心林如海家業,對那婚書卻並不上心,那王夫人說不得心下暗喜,隻道此番得了十幾萬銀子,又不用寶玉娶黛玉,可謂兩全其美!偏生賈母心心念念兩個小的好在一處,因是這會子便起了探尋之意。


    奈何此時不明宣之於口,因是隻能旁敲側擊地問了幾嘴。


    李惟儉得了林如海囑咐,心知賈家除了賈母,隻怕其餘人等並不在意黛玉,因此又哪裏會吐口?隻說了黛玉瞧著情形還好,身量抽條,就是瘦弱了些。


    賈母感歎連連,恰在此時外間笑語晏晏,須臾光景便湧進來一群鶯鶯燕燕。


    李惟儉扭頭看去,便見三春並寶釵說笑著行將進來。探春扯著惜春行得最快,瞥見李惟儉,探春便喜形於色地喊了一嘴‘儉四哥’。


    李惟儉定睛觀量,便見兩個小姑娘都長高了一些。探春原本略略帶著的嬰兒肥略略消了些,許是每日練劍之故,身形抽條,瞧著亭亭玉立。轉念一想,過得年來,探春也十多歲了,這會子的姑娘家真真兒是應了那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旁的惜春也喊了聲‘儉四哥’,她這會子年歲還小,許是提前結束教導之故,惜春心緒頗佳。


    李惟儉頷首迴禮,瞧向二人身後。寶姐姐瞧著變化不大,許是又長了一歲,經曆了不少,瞧著愈發寶相莊嚴,一雙水杏眼瞥將過來,隻略略帶了些許笑意;


    倒是其身旁的二姑娘迎春,略略與其視線碰觸,一雙秋水裏便蒙了水霧。雖極力克製,可那內中情意卻禁不住外露出來,內中滿是關切與思念。


    李惟儉視線略停頓了一息,這才起身朝著幾個姑娘拱手迴禮:“見過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薛妹妹。”


    迎春性子靦腆,隻抿嘴駐足,探春卻不曾想多,笑吟吟上前說道:“儉四哥,廣州好頑嗎?”一眼瞥見碧桐,訝異道:“咦?這是儉四哥的丫鬟?生得好生……別致。”


    李惟儉笑道:“這是碧桐,南邊兒收的丫鬟。”


    碧桐拘謹著一福,卻不知如何開口稱唿。探春便湊過來上下端詳,笑道:“你這眼睛真好看,是天生的嗎?”


    碧桐不知如何迴話,探春卻不細問,轉而與姐妹們見過賈母,又循著李惟儉說話。


    廣州熱不熱?那裏番人、西夷多不多?有無新鮮玩意兒?


    一連問了好些話,賈母正要出言喝止,李惟儉就笑道:“有道是百聞不如一見,三妹妹若得空也四下去瞧瞧,見過天地、眾生,方才能見自己。不過嘛,新鮮玩意倒是帶了一些。”


    李惟儉看向碧桐,碧桐連忙將提著的碩大盒子提了過來,李惟儉放在桌案上打開,笑著說道:“老太太,莫說晚輩偏心,您那禮物都在外頭呢,實在不好一樣樣拿進來。”


    賈母笑道:“儉哥兒這話說的,我還能挑這個?瞧你們急得,都過去瞧瞧儉哥兒帶了什麽好物件迴來。”


    探春、惜春嬉笑著,頓時拉著手圍攏過來。寶釵嫻靜坐了,倒是不曾上前;一旁的迎春有心上前,又心下羞赧,見寶釵不動,隻得陪坐一旁,可卻抻了脖頸,朝著那邊廂張望。


    李惟儉自盒子內中尋出一柄雕花銀飾的西洋劍來,道:“這是送三妹妹的,洋貨鋪子裏賣的西洋劍,三妹妹拿迴去做個裝飾。”


    探春喜滋滋謝過,捧了西洋劍,有心抽出來觀量,卻也知不妥,隻能愛不釋手退在一旁。


    李惟儉又找出錫製蓮花香盤來,笑著送到惜春麵前:“也不知四妹妹喜歡什麽,便隨意選了個香盤,這個是蘇祿國販到廣州的物件兒。”


    那蓮花香盤瞧著頗為精巧,惜春頓時展顏,接過來道:“多謝儉四哥。”


    李惟儉暗忖,這是對了惜春的心思。


    須臾,待探春、惜春各自捧了禮物迴返,李惟儉抄起一套廣五彩的茶具來,說道:“這是送薛妹妹的。”


    寶釵略略詫異:“我也有?多謝儉四哥。”


    碧桐接過物件兒,轉而送到寶釵身前。略略觀量,那一套茶具頗為精致,其上五彩繪製,一套剛好說了個嫦娥奔月的故事。寶釵自知這一套五彩茶具價值不菲,心下卻並不歡喜。


    寶姐姐更喜素淨些的,這五彩還是太過張揚了。便是如此,她依舊麵帶喜色的道了謝。


    隻餘下迎春,二姑娘不由得暗暗攥緊了帕子,心下暗忖,也不知他要送自己什麽物件兒。


    卻見李惟儉尋出個奶白象牙盒子來,其上雕琢精細,笑吟吟說道:“這是送二姐姐的。”


    賈母在場,李惟儉不好逾矩,隻好讓丫鬟碧桐轉交。迎春心下怦然,接過象牙盒子來,撥開其上蓋子,便見內中是一塊塊象牙片的飛花令。


    此時閨中遊戲,多行飛花令。若家中豪富,便會提前準備好飛花令牌,若並無準備,隻得隨口說令。


    探春抻著脖子瞥了一眼,笑道:“原是飛花令,這下往後行令可有的耍頑了。”


    探春方才收迴目光,迎春便是身形一頓,內令牌中間,分明夾著一柄精細雕刻的象牙梳子,內中何意不言自明。迎春心下愈發熨帖,隻覺得儉兄弟果然一直想著她呢。


    這還不算完,李惟儉又最後取出象牙的菱角球與七巧板來,朝著鳳姐兒道:“二嫂子——”


    王熙鳳訝然:“啊?還有我的呢?”


    李惟儉眨眨眼,說道:“這是送大姐兒(巧姐)的。”


    待碧桐送將過來,王熙鳳略略觀量就禁不住讚歎道:“儉兄弟真真兒是有心了。”


    王熙鳳心下暗自估量,那外頭的兩車且不說,單隻是這幾樣,隻怕沒個二三百的銀子就下不來。嘖嘖嘖,儉兄弟果然豪奢!


    李惟儉又道:“盒子裏還剩下兩方端硯,是送與寶兄弟的。”


    賈母命丫鬟接過,稱讚了一陣,這才道:“今兒鍾哥兒的生兒,寶玉說是要給鍾哥兒慶生,這會子也不知去了哪裏耍頑。儉哥兒也莫要陪著我老婆子了,我這晌午被知了吵得不曾入睡,這會子犯了困。左右都不是外人,便在家中耍頑一番,過一個時辰,咱們就開席。”


    李惟儉與迎春的事兒,賈母自是知曉。此舉分明是方便二人小聚,李惟儉不由得暗暗給賈母挑了個大拇指。


    除去惜春這會子年歲還小,內中諸人,哪裏不知賈母的心思?因是王熙鳳就笑道:“這方才放了學,妹妹們還不曾歇息,我看都先散去吧。二姑娘若沒旁的事兒,多陪著儉兄弟說說話兒。”


    迎春羞澀著訥訥頷首,王熙鳳又笑道:“平兒這會子還沒迴來,隻怕庫房還沒處置完,我得過去瞧一眼,不然這心始終放不下。儉兄弟,我可就不陪你了。”


    “二嫂子自去就是。”


    當下鴛鴦扶著賈母去歇息,一眾人等各自散去。王熙鳳先行一步;隨即探春略略與李惟儉說過幾句,扯著惜春便走了;寶姐姐腳步猶疑,卻也知此時不是說話之機,隻得自行迴返梨香院。


    李惟儉與迎春並行而出,待自後樓行出來,遙見小花園裏花紅柳綠,李惟儉朝著綴後半步的迎春道:“二姐姐,你門前的桃樹可曾開花了?”


    迎春低聲道:“早開過了呢,如今都結了小果子。”


    李惟儉便道:“方才單顧著與大家夥說話,卻是忘了喝茶……不如去二姐姐處討一杯茶水喝。”


    迎春悶聲應下,若放在數月前,隻怕還心中羞赧,隻道李惟儉又要使壞。可數月不見,迎春自己也心下念著,因是半點推拒的意思都沒。


    這會子隨行的除了碧桐,還有迎春身邊兒的繡橘,司棋倒是不知為何不曾隨行。


    四人轉過小花園,轉眼到得迎春院兒前,李惟儉抬眼,果然見那桃樹上結了一枚枚的小果子。迴首觀量,也不知二姐姐迎春想了什麽,羞答答垂著螓首,麵如血色,卻是全然不敢抬眼看他。


    入得內中,司棋這才自廂房裏迎了出來。李惟儉觀量一眼,卻見半年不見,怎地司棋又長高了一截?


    他在金陵李家老宅時,被大伯母梁氏催著量過,如今身長七尺有餘(注二),換算成前世身高,大抵一米七六?這司棋依舊比其高了小半頭,這般算來,司棋這丫頭豈不是身量超過一米八了?


    但見司棋麵色慘白,許是天葵來了之故。見了李惟儉,頓時一雙眸子好似能沁出水來一般,內中閨怨溢於言表。


    李惟儉笑吟吟繞有深意瞥過去一眼,司棋這才咬著下唇見禮。“見過儉四爺,我身子不爽利,方才聽見響動迎了出來。”


    李惟儉關切道:“何必這般見外?你既然身子不爽利,就快去歇著吧。”


    後頭跟著的繡橘便道:“姑娘、四爺稍坐,我去沏茶來。”


    李惟儉應下,與迎春一道兒往正房裏走。走了幾步,忽而聽見身後有腳步聲,卻見碧桐依舊隨行在後。


    李惟儉略略撓頭,吩咐道:“司棋身子不爽利,你去照看一二,不用跟著我了。”


    碧桐眨眨眼,趕忙一福應下,心下納罕著朝廂房尋去。這旁人的丫鬟身子不爽利,又與自己何幹?再是不見外,也不用自己去照料吧?


    卻說李惟儉與二姑娘進得內中,略略坐了,還不曾說過幾句,繡橘便火急火燎地送了茶水來,隨即又快步離去。


    瞧著繡橘迫不及待遁走,李惟儉心下暗笑,探手越過桌案,便捉了那柔夷在掌心:“二姐姐可曾想我了?”不待其答,又道:“我可是每日家都念著二姐姐呢。”


    “儉兄弟——”許是有了銀錢四下打賞,又有了司棋護著之故,這半年來二姑娘迎春吃得好,麵色愈發白皙圓潤,尤其身前一對螢柔好似唿之欲出一般,看得李惟儉不由得眼熱心動。


    “你……你不是要喝茶嗎?”


    李惟儉端起溫熱茶水飲了一口,笑道:“喝過了。半年不見,也不知二姐姐棋藝可有長進,不若咱們切磋一番?”


    不待迎春應聲,李惟儉扯了其便往內中行去。二姑娘隻嚶嚀一聲,便麵色羞紅由著他帶往裏間。


    轉瞬四目相對,迎春唿吸急促起來,心下騰起的烈火哪裏還壓抑得住?道了聲‘儉兄弟’,便踮起足尖朝著李惟儉擁了過去。隨即一聲驚唿,被李惟儉抄起膝彎,朝著那床榻行去……


    廂房裏,繡橘打著絡子,司棋病懨懨靠坐炕上,碧桐則局促地落座一旁。方才不過言語幾句,司棋問明碧桐出身,便沒了敵意。


    這般漂洋過海而來的西夷女子,連官話都說不好,四爺不過是一時新鮮罷了。且瞧其身形,好似還不曾破身,又哪裏值得她矚目?倒是那晴雯,竟被四爺留在了揚州,司棋心下暗忖,迴頭兒使了銀錢,趁著晴雯那小蹄子還不曾迴來,可得將先前欠下的給找補上。


    碧桐如坐針氈,隻覺司棋實在不好招惹,因是起身道:“老爺身邊兒沒人照看怕是不妥,我,我過去看看——”


    她起身就走,司棋一瞪眼喝道:“站住!主子又沒叫你,誰讓你過去伺候的?西夷女子就是沒規矩,快老老實實坐了,叫你去再過去。”


    碧桐捏著裙裾,隻得垂頭落座。


    又過半晌,外間忽而傳來招唿聲,繡橘丟下絡子起身去看。卻是邢夫人的陪房費婆子尋了過來,隻道大老爺、大太太有事兒與儉四爺相商,打發她來請人。


    繡橘情知李惟儉與迎春許久未見,隻怕這會子幹柴烈火的,哪裏敢讓費婆子入內?隻道如今二人正在手談,不好攪擾,迴頭兒定會轉告儉四爺,便哄了費婆子迴轉。


    轉頭繡橘咬著下唇,猶豫著朝正房行去,過了廂房略略歪頭一瞥,便見二姑娘端坐床頭,麵上潮紅,身前衣襟淩亂,一團螢柔被噙擒,騰出的右手來迴動作著,隔著紗幕去看不清在擺弄什麽物件兒……


    注一:大順承襲明製,為祖父守孝,斬衰(讀催)為一年,就能成婚。


    注二:查了許久,這個一尺用在布料上與身高上是兩個度量衡,後者一尺25厘米左右。如有錯漏,請大家指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華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鍋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鍋鍋並收藏紅樓華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