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寶玉一路跑出王夫人院,進得大觀園中,隻見赤日當空,樹陰合地,滿耳蟬聲,靜無人語。


    剛到薔薇花架前,便聽得有人低聲抽噎。寶玉到得籬笆花洞前觀量,便見個女孩子一麵拿了簪子劃土,一麵默默流淚。


    寶玉瞧見女孩子顏色,暗忖必不是園中丫鬟,說不得便是十二個小戲子中的一個。因是仔細觀量,又學著那簪子筆畫在掌中寫寫畫畫,半晌才驚覺那女孩子畫的是個薔字。


    這二人一個畫的認真,一個瞧的發癡。忽而一陣涼風過了,唰唰的落下一陣雨來。


    寶玉眼見女孩子身上濕透,緊忙出言,二人略略言語,隨即各自散去。寶玉本要去瀟湘館避雨,又想著衛菅毓定然在館內,此時去了,說不得又會惹一番口舌。因是便意興闌珊,一路跑迴綺霰齋來。


    ……………………………………………………


    瀟湘館。


    驟雨忽來,紫鵑與雪雁便在簷下瞧著雨幕,倏爾園中一對多彩鴛鴦落在院兒裏,許是被打濕了翅膀,一時也不飛走,一個叫‘呱呱’,一個叫‘哦兒哦兒’,簇在一處好生有趣。


    正巧方才老太太身邊兒的丫鬟來送玫瑰露,雪雁便笑道:“走了個金鴛鴦,來了一對彩鴛鴦,咯咯,可真是好兆頭呢。”


    紫鵑笑眯眯迴首觀量了眼樓上,許是聽見了言語聲,那琴聲便停下來。紫鵑笑道:“偏你多嘴,惹得姑娘又犯了心思。”


    雪雁噘嘴不語,紫鵑丟下一嘴‘我去瞧瞧姑娘’,轉身便迴了房裏。


    那書房裏,黛玉早已挪到書案前,正擺弄著個精致的竹篾花籃,往內中插著各色花朵。


    大朵粉紅蜀葵、重瓣銀白梔子花、大紅石榴,又襯淺綠白色夜合花,粉橙、粉白色萱草花,加之花籃手提處本就綾羅纏繞,瞧著真真兒是花團錦簇,繽紛多彩。


    紫鵑喜道:“姑娘都擺弄得了?真好看。”


    黛玉犯了情思,手托香腮道:“不過隨手擺弄的,哪裏就好了?”


    紫鵑便湊過來道:“我又不曾讀過書,說不來誇讚的話,總之姑娘這端午景怎麽瞧怎麽好。”


    黛玉便笑了下,隔著月洞窗瞧著外間雨簾垂落。


    還不待其遐思,忽而便聽得院門砰砰作響。黛玉納罕看將過去,就聽雪雁問道:“是誰敲門?”


    那外間便有清脆女聲道:“林姑娘可在?我是香菱。”


    紫鵑疑惑:“香菱來了?”


    黛玉緊忙起身吩咐:“這會子過來,料想必是淋了一身雨,你快去給她尋兩件幹爽衣裳來。”


    紫鵑得了吩咐,自去找尋,黛玉停在原處,便見有小丫頭冒雨跑了去,開了院門,隨即與香菱一道笑著跑了進來。


    黛玉行出書房,便見香菱發髻貼著鬢角,絲絲點點的淌著水珠,那身上的衣裳果然濕透了。


    香菱卻不在意,瞧見黛玉便笑著喊了聲:“師父可好啊?”


    黛玉過來嗔道:“多大的人了?這會子雨勢正大,就不知避一避?”


    香菱笑著道:“怎麽沒避?我方才躲在沁芳亭裏,想著頭頂遮了雨,等過一會子再來。誰想雨不見小,風反倒愈發狂亂——”說話間抬起雙臂來迴轉身:“不信姑娘瞧,我上身可沒怎麽淋雨呢。”


    雪雁這會子拿來帕子,一條交給香菱,一條自己拿著為其擦拭。


    黛玉估算時辰,就道:“你也是,遲一會早一會的又能如何?大不了迴頭我多教伱一些時候就是了。”


    香菱隻笑著不言語。她如今日子愜意,甄大娘身子骨漸好,四爺也不拘著她,隔三差五又能來尋黛玉學詩,這般日子便是給個神仙也不換。


    當下紫鵑又來,笑著說道:“就隻兩件兒我的舊衣裳,甄姨娘可不要嫌棄。”


    此言惹得香菱啐了一口,笑鬧著這才換過衣裳。


    又須臾,黛玉香菱並肩而坐,一個手捧書卷悉心教導,一個提筆凝思時而展顏,又有沉香煙氣自香爐裏嫋嫋娜娜,內中慵懶閑適,便是李惟儉瞧了也要發癡。


    待提點著香菱改過一詩,黛玉不禁笑道:“你醉心此道,可不就日漸長進了?真好,說不得年節時聯詩,也要請你來幫襯著呢。”


    香菱喜滋滋道:“還是師父教的好。”頓了頓,眼見雪雁、紫鵑都在外頭,衛菅毓也在前頭房裏,她便從隨身背著的小包裏掏出一個油紙包了的物件來,鼓鼓囊囊的,瞧不出是什麽。


    “這是什麽?”


    香菱眨眼調皮道:“姑娘聞聞?”


    黛玉低頭果然聞了下,旋即眼睛一亮:“肉粽?”


    香菱連連頷首,笑道:“明兒就是端午,這會子家裏正包粽子呢。傅姨娘一早問四爺口味,四爺先前說隨意,臨走又轉迴來,吩咐多做些鹹蛋黃肉粽。”油紙包鋪展開,露出幾枚小巧粽子來,香菱又道:“還有些梅幹菜肉粽,我吃著還好。”


    黛玉噙著笑,心下暖融融一片。她自是知曉,儉四哥口味頗怪,極喜辣食,反倒對甜口的金陵菜不怎麽愛吃。至於粽子,反倒學著跟京師人一般愛吃棗粽、紅豆粽。


    此番點名多包些肉粽,怕也是心下念著自己個兒。


    香菱又囑咐道:“四爺說了,嚐嚐味道就好,此物不好克化,姑娘可別吃多了積食。”


    黛玉沒好氣道:“我又不是那貪嘴的,還消你說?”


    此時外間雲雨散去,斜陽晚照,香菱拾掇了詩稿,起身笑道:“時辰不早,我也該迴去了。”


    黛玉忽而叫住,返身提了那花籃,又思量著放下,說道:“你再多待會子。”


    繼而起身,又自花瓶裏抽了玉簪花,迴來往那花籃裏仔細點綴了一番。香菱也略會些,卻瞧不明白那大團的花朵中,為何偏偏要插了小巧的玉簪花。


    待須臾,黛玉提了花籃塞給香菱:“這個你拿迴去應個景。”


    香菱不迭應下,隻低聲道一準送到四爺麵前,又惹得黛玉嗔惱一番,這才歡快而去。


    這一日再無旁的事兒,到得夜裏,紫鵑眼見黛玉時而蹙眉凝思,上了更也不曾睡下,便心下納罕。可不管如何問,黛玉卻始終不曾吐口。一直折騰到二更頭上,這才催著黛玉睡下。


    轉過天來是端午日,蒲艾簪門,虎符係臂。午間,王夫人治了酒席,請薛家母女等賞午。


    金釧兒被攆之事,這會子早就傳得人盡皆知。因是席間都隻是淡淡的,寶釵還因為那句‘楊妃’氣惱,也不搭理寶玉;黛玉南下一迴,打發過鬧事的小妾,也見過李惟儉家中的茜雪,自是知曉這等壞了名聲的女孩子攆出去會是個什麽下場,因是也不想搭理寶玉。


    鳳姐兒八麵玲瓏,自是不會這會子替寶玉挽迴。鳳姐兒心下正鄙夷不已,姑媽寵溺了十幾年,就寵溺出這般沒擔當的人來。當麵調戲母婢,撞破丟下婢女撒腿就跑。


    那不成器的賈璉都比寶玉要強一些!


    實在不知王夫人哪兒來的心思,隻悶頭為寶玉謀著賈家家業與爵位。便是謀算到了又如何?這般人物能守得住?


    賈迎春姊妹見眾人無意思,也都無意思了。因此,大家坐了一坐就散了。


    下晌紫鵑、雪雁眼見黛玉鬱鬱,又過來關切,黛玉隻道:“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


    紫鵑、雪雁兩女聽得這話兒,都道不知為何姑娘又憋悶了,想要開解又無從著手,隻得緊著可心的,去小廚房點了來,伺候著黛玉吃用。


    這日到得晚間,黛玉又神情懨懨,托腮凝思,忽而想通:儉四哥每日家事務繁雜,料想必是不知曉那玉簪花之意,因是錯過了也是有的。


    她心下雖這般想著,難免有些愁思。紫鵑、雪雁伺候著洗漱過,黛玉換過水綠褙子,內裏淺藍抹胸,下身一襲白紗裙,懨懨躺下卻許久不曾睡去,忽而便聽得好似有重物落地之聲。


    她心下一動,起身觀量暖閣一眼,便見雪雁這丫頭早已沉沉睡下。黛玉便起身趿拉了鞋子,移步到得書房裏,方才停在書案前,便聽得月洞窗叩響。


    黛玉推開窗子,便見一襲皂衣的李惟儉笑吟吟地出現在窗前。


    黛玉驚喜掩口,四下看看,緊忙將李惟儉讓到房內。待李惟儉進來,她才湊近了道:“怎麽這會子……又來?”


    李惟儉笑道:“昨兒妹妹送了端午景,奈何我對那花卉沒怎麽賞玩過,當時隻瞧著好看來著。今兒一早秋芳偶然點破,那玉簪花又名夜來香,我這才知曉妹妹之意。”


    黛玉哪裏肯認?因是赧然道:“我不過隨手搭配了,哪裏有旁的意思?偏你要來曲解。”


    李惟儉笑著頷首:“原是我誤會了……誤會便誤會了,許久不見妹妹,我這心下掛念的緊。”


    黛玉便不言語了,隻偷眼打量李惟儉,麵上似嗔似喜。李惟儉返身將窗子關了,又將椅子挪開,攏了黛玉肩頭讓其落座,自己則一偏腿坐在的書案上。


    李惟儉居高臨下,一搭眼便瞥見了那兩團螢柔,當即心下就是一熱,黛玉當即捧心嗔看過來。


    李惟儉道:“要不,妹妹坐上頭,我坐椅子?”


    黛玉起身沒言語,拉開椅子,幹脆跳上桌案,與李惟儉一並坐了。


    黛玉便道:“你今兒怎麽過的?”


    李惟儉便道:“倒是熱鬧了一場,編了五彩線,弄了兩條小舟,與晴雯她們就在家中賽了迴龍舟,又弄了幾張軟弓,鬧著射了迴粉團。”


    所謂射粉團,便是將粽子懸掛了,用軟弓十步開外攢射,射不中者,飲酒;若全中,與座諸人一並飲酒。


    又道:“是了,香菱還湊趣做了一首詩,我瞧著不錯,待迴頭兒讓她說與你這個師父聽。”


    黛玉笑道:“好熱鬧啊,可惜這邊廂淡淡的,也沒什麽意趣。”


    李惟儉便趁機扯了她的手,低聲道:“待過兩年妹妹過來,咱們也一道兒熱鬧熱鬧。”


    黛玉便偏過頭去不言語,她身量還不足,因是一對金蓮離地半尺有餘,先前還隻是並攏了不動,這會子卻慢悠悠來迴踢騰起來。


    好半晌,黛玉才道:“你特意換了身黑衣裳?”


    李惟儉撓頭道:“別提了,那秦嫂子說,上迴有婆子起夜,遙遙瞧見個白影,唬得以為鬧了鬼,好些天沒敢留在園子裏。這還好是婆子,倘若換做旁的姑娘,真要嚇出個好歹的,豈不成了我的罪過?”


    黛玉眨眨眼,頓時掩口咯咯咯笑個不停,想著李惟儉上次一身月白衣裳,竟嚇得婆子不敢來園子裏,便愈發止不住笑。


    待笑過了,許是舒緩了心緒,黛玉這會子心下滿是雀躍,卻再沒了羞赧。隻尋著李惟儉說了這幾日情形,臨了才道:“是了,太太身邊兒的金釧兒被攆出了府去。”


    李惟儉聞言一怔,隱約想起這樁事來,明知故問道:“這迴又因為什麽?”


    黛玉略略撇嘴,鄙夷道:“還不是那人?招惹了金釧兒,剛巧被太太撞見,他倒是一溜煙的跑了,獨留下金釧兒受過。”


    “又是寶玉啊。”


    黛玉便蹙眉道:“前幾年還覺得他是個不俗的,也不知為何,這二年瞧著愈發讓人不爽利。但凡他認個錯、道個惱,再開口討了金釧兒,又何至於有這迴事兒?”頓了頓,又道:“是了,金釧兒好似是家生子,這被攆出去,往後可怎麽過活?”


    李惟儉沉吟了下,說道:“妹妹可還記得碧痕?”


    黛玉頷首,自是知曉那碧痕原本是寶玉身邊的丫鬟,後來……總之被賈母攆出了府去。


    李惟儉便道:“去年茜雪休沐時遊逛,路過胭脂胡同瞧見了碧痕……”


    黛玉駭然,隨即沉默不語。


    那胭脂胡同乃是京師有名的煙街柳巷,女孩子流落此處哪裏還能得了好兒?


    黛玉不禁動了惻隱之心,幾次欲言又止。想搭救金釧兒,又不想太過勞煩李惟儉。


    李惟儉心思一轉,便大抵知曉了其心意,因是便道:“妹妹可是想救下金釧兒?”


    黛玉頷首,說道:“金釧兒雖輕浮了些,卻也沒多大錯處。總歸是一條人命,你——”


    李惟儉頷首,又探手攬過黛玉肩頭,讓其輕輕依在自己懷裏,低聲道:“妹妹心思柔軟,你既這般說了,那我就想個法子。”


    “也不好太過勞煩了……”


    “不妨事的。”


    “嗯。”黛玉輕輕應下,這才恍然竟靠在了李惟儉懷裏,頓時羞得不敢抬頭。


    書房裏逐漸旖旎起來,李惟儉生怕驚走了黛玉,便說道:“此事說來也簡單,明兒一早我打發紅玉、琇瑩知會二嫂子一聲就好。”


    “二嫂子?鳳姐姐?”黛玉納罕抬首。


    李惟儉便悠悠道:“如今太太與二嫂子可是離心離德……麵和心不和啊。”當下便略略說了內中情由,聽得黛玉驚歎不已。


    無怪這府中暗流湧動、波雲詭譎,想想此時竟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李惟儉說過情由,又道:“妹妹來日總要管家的,這些庶務總要聽一些,免得被人哄騙了去。”


    黛玉挑了挑罥煙眉道:“誰說我不知庶務的?”


    “好好好,妹妹是知世故而不世故。”


    黛玉便嗔著輕輕敲了他一拳,繼而又自行貼在其心口。聽著那怦然心跳聲,隻恨那夜色太短暫,若是一直這般就好了。


    ……………………………………………………


    轉天是五月初六,一早兒得了李惟儉的吩咐,紅玉便領著琇瑩自後頭園子到了榮國府。


    路上琇瑩迷糊著道:“好端端的,老爺教我這法子作甚?救人還要嘴對嘴的吹氣……你說是不是要渡過去一些陽氣啊?”


    紅玉白了其一眼,道:“偏你多心,四爺還能害了你不成?”


    琇瑩頓時一撥浪腦袋:“那肯定不會。”


    昨兒是琇瑩值夜,因著白日裏飲多了酒,與李惟儉胡天胡地一番,方才上更就沉沉睡去。一早兒起來,李惟儉也沒與她放對,隻是捉了她非要教她如何救溺水之人……真真兒是古怪。


    胡亂思忖著,轉眼便到了鳳姐兒院兒。


    小丫鬟豐兒瞧見了,知道二奶奶最喜紅玉,便扯著其往裏走。到得裏間,這會子王熙鳳正在用早點,瞧見紅玉就笑道:“怎麽這會子就過來了,可是有事兒?”


    紅玉笑道:“可是有事兒求二奶奶呢。”說話間瞥了眼豐兒。


    上次王濟仁瞧過,王熙鳳便與賈璉分房睡了。年紀總不好一直拘著賈璉,讓其尋小廝出火,便打發了平兒去伺候。因是此時房中隻留了幾個小丫鬟。


    王熙鳳聞弦知雅意,吩咐道:“紅玉來的這般早,料想也沒怎麽吃過,去取了筷子來,再給紅玉去廚房要一份早點。”


    丫鬟應下,緊忙退出房去。


    紅玉便湊過來低聲耳語了幾句,王熙鳳聽罷心下納罕,道:“金釧兒?”


    紅玉便壓低聲音道:“二奶奶不能隻惦記眼前這些雜事兒,那金釧兒可有個妹妹玉釧兒還在太太房裏。再有,白瞻可是太太的陪房。”


    王熙鳳此時與王夫人麵和心不和,都各有打算。聽聞此言頓時眼前一亮,是了!有玉釧兒在,十次裏有一次通風報信,自己就算是得了好兒!再有那白瞻雖不顯山不漏水的,卻也是府中買辦,賣他個好兒,來日定然有用。


    想明此節,王熙鳳笑著探手戳了下紅玉腦門:“鬼丫頭,就你聰明!”


    紅玉賠笑,王熙鳳就道:“成,過會子我去她們家瞧瞧。正好我在城裏還有個賣鬆江布的鋪子,不成就打發金釧兒去謀個差事。”


    紅玉趕忙應下,心下鬆了口氣,這四爺交代的差事總算是完成了。


    用過早點,平兒迴來,王熙鳳便帶著平兒、紅玉、琇瑩並幾個丫鬟婆子,浩浩蕩蕩往白瞻家而去。


    走到半路,平兒眼尖,遠遠就瞧見一女子哭著跌跌撞撞往東南角的水井而來,平兒頓時駭然:“那莫不是金釧兒?”


    王熙鳳見了大驚失色,趕忙吩咐:“快去攔了下來!”


    當即丫鬟、婆子一並往水井趕,琇瑩身手利落,後發先至,幾步便躥了過去。奈何那金釧兒早已心存死誌,琇瑩探手隻扯下一隻袖子來,那金釧兒便倒栽進了水井裏。


    王熙鳳急了!這鬧出人命來,連老太太都得驚動,本來都是王夫人的事兒,自己撞見了若不救下來,說不得就成了自己的錯兒。


    當下急忙命人打撈,卻見那琇瑩順著轆轆繩索垂進井裏,用匕首割斷連著的木桶,捆在金釧兒腰身上,隨即招唿眾人趕緊拉起來。


    一番忙碌,人是撈了上來,奈何麵色蒼白,胸口不見半點起伏。


    平兒駭然道:“奶奶,怕是不得救了!”


    王熙鳳正囁嚅思忖著,就見攀援上來的琇瑩嚷道:“閃開了,我有法子救了她!”


    當下丫鬟婆子一分左右,琇瑩快步上前,按著金釧兒胸口按壓連連,又捏了其鼻子對著嘴兒吹氣。


    好一番忙碌,王熙鳳正待出言,就見那金釧兒張口‘噗’的一聲吐出一股水來,繼而咳嗽連連,隨即睜眼開口喘息不已。


    竟然真活了!


    不問自知,琇瑩定是從儉兄弟那兒學得本事!


    此時就聽那金釧兒哭道:“救了我作甚?還不如死了幹淨!”


    王熙鳳挑眉罵道:“你才多大就要死要活的?你爹媽養了你一場,不見你迴報,你就這般死了可對得起你爹媽?”


    金釧兒說不出話來,隻啜泣不止。


    王熙鳳趕忙打發平兒去尋白瞻家的,須臾光景,白瞻夫婦並金釧兒兄長、玉釧兒哭喊著來尋,白瞻家的撲在金釧兒身上,隻叫著‘我的兒’,先抽了金釧兒一巴掌,又連抽自己幾巴掌。


    那白瞻更是胡子亂抖,好半晌才歎息一聲,過來與王熙鳳見禮。


    王熙鳳便溫言道:“白管事兒,此事……我不好多說。總之再如何也到不了這一步。情形如何你也知道,我看金釧兒待不得府裏,不如去我那布莊子上當個差事。”


    白瞻大喜過望,趕忙跪下叩首道:“小的多謝二奶奶垂憐,往後必念二奶奶恩情。”


    當下又扯了媳婦、女兒過來謝恩,倒是鬧得鳳姐兒心下古怪不已。原先隻當佛道之說是無稽之談,如今多少有些恍然明悟,那‘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浮屠,不在外,而在內。


    ……………………………………………………


    午間,王夫人、薛寶釵、林黛玉眾姊妹正在賈母房內坐著,就有人迴:“史大姑娘來了。”


    一時果見史湘雲帶領眾多丫鬟、媳婦走進院來。寶釵、黛玉等忙迎至階下相見。青年姊妹間經月不見,一旦相逢,其親密自不必說得。一時進入房中,請安問好,都見過了。


    眾人說過湘雲小時糗事,待聽黛玉說了湘雲前年栽在了溝裏,寶釵笑向那周奶媽道:“周媽,你們姑娘還是那麽淘氣不麽?”


    周嬤嬤笑著搖頭:“不了。”


    迎春笑道:“淘氣也罷了,我就嫌她愛說話。也沒見睡在那裏還是咭咭呱呱,笑一陣,說一陣,也不知哪裏來的那些話。”


    王夫人想起先前小聘之事,便道:“隻怕如今好了。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麽著。”


    賈母瞧著映雪說道:“這丫頭瞧著眼生。”


    湘雲便笑道:“姑祖母不知,這是三嬸子送我的丫頭,才幾日我就覺著十分伶俐。”


    因看那映雪顏色並不十分出色,賈母便隻笑著頷首,沒再多言語。


    湘雲正要過問寶玉,忽而想起方才車上映雪囑咐,這才想起來,是了,如今自己也算有婆家了,可不好再過問旁的男子。於是便生生憋住,轉而又與探春說話兒。


    正此時,寶玉來了。


    二人問候過,湘雲眯著眼笑道:“襲人姐姐可好?”


    寶玉道:“多謝你記掛。”


    湘雲道:“我給她帶了好東西來了。”說著,拿出手帕子來,挽著一個疙瘩。


    原是四枚絳紋戒指,湘雲與黛玉嘰嘰喳喳言語一番,這才道明,這戒指竟是送與鴛鴦、襲人、金釧兒、平兒的。


    湘雲隻是嬌憨,又不是傻。這四個丫鬟,都是主子身邊的大丫鬟,可謂位卑權重。湘雲念及從此要在賈家常住,總要交好了這些丫鬟,免得兩眼一抹黑,再挨了欺負。


    一眾姊妹鬧過好半晌,黛玉眼見寶玉與湘雲新鮮過須臾,又來尋自己,趕忙便迴了瀟湘館。


    寶玉頓時訕訕,也自去了。他一走,寶釵也跟著走了,於是眾人都各自散去。


    賈母便與湘雲道:“那怡紅院一早兒就拾掇了出來,隻管讓丫鬟、婆子把物件兒放下。吃了茶,歇一歇,瞧瞧你的嫂子們去。園子裏也涼快,同你姐姐們去逛逛。”


    湘雲答應了,將三個戒指兒包上,歇了一歇,便起身自賈母院兒出來。她先去到鳳姐兒院兒坐了坐,得知大嫂子李紈今兒休沐,又去稻香村坐了坐。因李惟儉之故,情知李紈翌日便是自己的大姑姐,湘雲便多坐了片刻。


    待從稻香村出來,又要去尋襲人,眼見婆子、媳婦眾多,因迴頭說道:“你們不必跟著,隻管瞧你們的朋友親戚去,留下翠縷……映雪服侍就是了。”


    眾人聽了,自去尋姑覓嫂,主仆三人便又往前走。


    映雪人情練達,平素卻話不多,許是因著新來,還不知湘雲脾性之故。翠縷自小服侍湘雲,便沒了那般顧忌。眼見沁芳溪裏有荷葉,便道:“這荷花怎麽還不開?”


    “時候沒到。”


    翠縷道:“這也和咱們家池子裏的一樣,也是樓子花?”


    湘雲道:“他們這個還不如咱們的呢。”


    這二人一問一答,說著說著就說起了陰陽來。


    湘雲便道:“……天地間都賦陰陽二氣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變萬化,都是陰陽順逆,多少一生出來,人罕見的就奇,究竟理還是一樣。”


    翠縷道:“這麽說起來,從古至今,開天辟地,都是些陰陽了?”


    湘雲笑道:“胡塗東西!越說越放屁。什麽‘都是些陰陽’,難道還有個陰陽不成!‘陰’‘陽’兩個字還隻是一個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不是陰盡了又有個陽生出來,陽盡了又有個陰生出來。”


    一麵說,一麵走,剛到沁芳橋左近,迎麵便撞見了快步而來的李惟儉。


    不待翠縷出聲,湘雲遙遙便招手唿喚:“儉四哥!”


    不用映雪言語,翠縷趕忙道:“姑娘,矜持啊。”


    “哈?”湘雲這才想起已收了人家小聘,可再不好這般大咧咧。想到來日就要嫁與此人,湘雲頓時埋頭訥訥,竟有些扭捏了起來。


    那邊廂,李惟儉唿應著舉起手擺了擺,旋即到了近前。低頭打量了下臉兒好似紅蘋果一般的湘雲,笑著道:“雲妹妹才到的?”


    “嗯。你……儉四哥怎麽來了。”強忍著心下別扭,湘雲出聲卻不敢抬頭。


    李惟儉笑道:“賈侍郎到訪,政老爺請我過來作陪。”


    湘雲囁嚅道:“那,那你快去吧。”


    李惟儉思量著道:“妹妹來的正好,武備院剛造了一物,也不知前景如何,來日我讓人送來,妹妹試試如何。”


    湘雲終於抬起頭來,好奇道:“是什麽啊?”


    “自行車。”


    “哈?”


    “過幾日妹妹便知。”略略頷首,李惟儉便往大觀園外而去。行走之際,忽而叮當一聲,卻是一個金燦燦的物什掉落青石板上。


    偏生李惟儉好似一無所知一般,湘雲緊忙叫住:“儉四哥!”


    她跑上前拾起那物什,隻瞧了一眼便默然無語。隻見掌中文彩輝煌的一個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


    此時李惟儉迴身懊惱道:“一時走得急,竟險些將此物丟了,多謝雲妹妹!”


    湘雲低聲道:“儉四哥從何處得來的?”


    “那日老太太送我的,說是賀禮。”


    賀禮……賀的是什麽,不問自知。湘雲頓時紅了臉兒,一時忘了將那金麒麟交還。


    這金麒麟成雙成對,一直都是史家之物,她自小佩在身上,總聽姑祖母說,待這金麒麟湊成一對兒,她便得了好姻緣。


    如今想想,果然應了!就是……不知儉四哥會不會打自己。有心問詢,又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雲妹妹?”


    “哦,哦。”湘雲趕忙將金麒麟送還,打趣道:“幸而我瞧見了,明兒倘或把印也丟了,瞧你怎麽辦!”


    李惟儉笑道:“印丟了就丟了,這個可丟不得。”


    取迴金麒麟,李惟儉貼身掛好,隨即拱手告辭而去。直到其身形出了大觀園,湘雲方才收迴目光來


    轉頭就見翠縷目中滿是揶揄打趣,湘雲頓時咬牙惱了:“敢渾說定有你的好兒!”


    翠縷故作委屈道:“姑娘,我可是什麽都沒說呢。”


    主仆打鬧一番,又朝綺霰齋而去,這且不表。


    卻說李惟儉一路到得賈政外書房,果然就見賈雨村此時正與賈政談笑風生。見了李惟儉,賈雨村愈發熱絡,落座後尋著李惟儉說了好一會子話兒。


    他如今是兵部侍郎,此時兵部管武職選授、處分及兵籍、軍械等事務,調兵遣將之責自有五軍部分擔。


    說白了兵部就是管後勤的,卻又被內府分去了一部分軍械生產的差事。因是要調集軍械,總要與內府打交道。


    賈雨村新官上任,忙得不可開交,卻屢屢在內府碰壁。沒奈何,思量一番,幹脆來了榮國府。


    一則賈政方正可欺,正好趁機交好李惟儉;二則因著金陵舊事,賈雨村狠狠得罪了王子騰一遭,此番借著賈政說不得能轉圜一二。


    李惟儉情知賈雨村是什麽貨色,因是雖不能拿捏姿態,卻也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眼見李惟儉如此,賈雨村也不強求,公事公辦總比四下拿捏強得多,因是便轉而問起寶玉來。


    誇讚幾句,賈政心下當了真,當下打發人去叫寶玉來。


    那邊廂,湘雲送了戒指,又與襲人閑話一番,待寶玉迴來,映雪趕忙悄然拉扯了湘雲衣袖。湘雲這才恍然覺著不妥,緊忙起身往怡紅院而去。


    寶玉心下納罕,不知一向爽利的湘雲怎麽也躲著自己。正納罕間,便有婆子來叫,說是老爺有請。


    寶玉唬了一跳,待問明是應酬賈雨村,這才懨懨而去。


    他一走,寶釵便來了。尋了襲人問詢:“雲丫頭在你們家做什麽呢?”


    襲人笑道:“才說了一會子閑話。你瞧,我前兒粘的那雙鞋,明兒叫她做去。”


    寶釵聽得此言,便沒再說旁的,轉而說起了閑話。正待此時,忽見一個老婆子忙忙走來,說道:“這是哪裏說起!金釧兒姑娘好好的,投了井了!”


    襲人唬了一跳,忙問“哪個金釧兒?”


    那老婆子道:“哪裏還有兩個金釧兒呢?就是太太屋裏的。前兒不知為什麽攆她出去,在家裏哭天哭地的,也都不理會她,誰知今早就投了井……虧得二奶奶正巧撞見,不然說不得人就沒了。”


    寶釵道:“這也奇了。”


    襲人聽說,點頭讚歎,想素日同氣之情,又念及金釧兒這般的一句話都能逼得投了井,若來日自己不對了王夫人心思,豈非也要這般?因是愁眉不展,心下思量不停。


    寶釵聽見這話,忙向王夫人處來道安慰。


    到得王夫人房中,隻見鴉雀無聞,獨有王夫人在裏間房內坐著。寶釵便不好提這事,隻得一旁坐了。


    王夫人便問:“你從哪裏來?”


    寶釵道:“從園子裏來。”


    王夫人道:“可看見你寶兄弟麽?”


    寶釵道:“才倒看見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不知哪裏去了。”


    王夫人點頭半晌,歎息道:“你可知道一樁奇事?金釧兒忽然投井了!”


    寶釵道:“怎麽好好的投井?這也奇了。”


    王夫人道:“原是前兒她把我一件東西弄壞了,我一時生氣,打了她一下,攆了她下去。我隻說氣她兩天,還叫她上來,誰知她這麽氣性大,就投井了。虧得鳳丫頭撞見,不然豈不成了我的罪過!”


    寶釵笑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這麽想。據我看來,她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她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腳掉下去的。她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性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胡塗人,也不為可惜。


    再說又沒死成,姨娘何必自責?”


    王夫人點頭歎道:“這話雖然如此說,到底我於心不安。”


    寶釵笑道:“姨娘也不念念於茲,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她幾兩銀子安撫了,也就盡了主仆之情了。”


    寬慰了王夫人好半晌,王夫人這才轉好,吩咐了彩雲送去二十兩銀子,別的再無二話,隻要白瞻家的這幾日將那金釧兒看顧好了。


    須臾,寶玉迴返。這會子他也聽聞金釧投井險些死了,因是蔫頭耷腦、無精打采,進來便被王夫人數落教訓了一通。


    好不容易被放出來,便背著手,低著頭,一麵感歎,一麵慢慢的走著。信步來至廳上,剛轉過屏門,不想對麵來了一人正往裏走,可巧兒撞了個滿懷。


    隻聽那人喝了一聲:“站住!”


    寶玉唬了一跳,抬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賈政與李惟儉,早不覺倒抽了一口氣,隻得垂手一旁站了。


    賈政道:“好端端的,你垂頭喪氣嗐些什麽?方才雨村來了要見你,叫你那半天才出來;既出來了,全無一點慷慨揮灑談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臉上一團思欲愁悶氣色,這會子又咳聲歎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無故這樣,卻是為何?”


    寶玉素日就畏懼賈政,又方才被王夫人教訓過,哪裏還說得出話來?隻站在那裏訥訥無語。


    李惟儉便道:“寶兄弟應是觸景傷情?不過是心思細膩了些,老爺又何必責怪?”


    賈政原本就有氣,待聽得‘心思細膩’這一句,頓時更氣了三分。男兒大丈夫,竟日與姊妹廝混在一處,簡直不成樣子!正要教訓,忽有迴事人來迴:“忠順親王府裏有人來,要見老爺。”


    賈政聽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並不與忠順王府來往,為什麽今日打發人來?”


    李惟儉卻心下恍然,忠順王府長史來了?那豈不是說寶玉要挨揍了?當下便道:“我與老爺一道兒去瞧瞧?”


    “也好。”賈政應下,趕忙打發管事兒的請人去書房敘話。


    本來要揍的,寫著寫著發現沒一萬六千字揍不成,太困了,還是明天揍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華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鍋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鍋鍋並收藏紅樓華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