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碎碎念
《畫外空間》終於終於寫完了。
主角依然不是完人,他們有自己的虛偽和真誠,卑鄙和偉大,黑暗和善良,聰明和愚蠢,這些共同存活在同一顆心裏。我允許他們犯錯,允許這個角色的身體裏充斥著玫瑰和泥石流,豔陽和積雪。
人性廣袤而複雜,這是真正生而為人的一部分。
2.破鏡
黑格爾曾經主張,悲劇的本質並非源於一個人物是正確的而其他人都是錯的,也非源於善與惡的衝突,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當所有人物都是對的,所有邏輯發展都合乎常理,可事態還是走向了不可挽迴的地步,故事裏沒有贏家,才是好的悲劇。
我始終認為,階級無法跨越,其實兩人都沒懷疑過對方的愛,年少時的他們沒有豐滿的羽翼也不夠成熟,但是確實都付出了所有能夠付出的努力,也給了對方最完整的感情。
至於阿欲為什麽不告而別?
大概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太擅長告別,他偏偏不善此道”
孟亦舟是阿欲無法說再見的少年,他隻能沉默的走。
3.重圓
小時候看電視劇,主角因為誤會,十多集了還沒和好我就逐漸失去耐心,長大了以後才明白,成年人就是那種明明在意得要死還要裝作雲淡風輕,轉身先走又迴頭望的那個人卻說他愛得不深。
我知道太現實的東西放在小說裏沒有爽感,但,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突然想到張愛玲的《半生緣》裏的一句話“一直恨一個人,和一直愛一個人一樣,很難。”
4.說了一萬次還是想說感謝
這應該是我戰線拉得最長的一本,捫心自問,我是個很笨,走得很緩慢的寫手,每一本都在黑暗裏摸索,用什麽樣的架構,什麽樣的語言,什麽樣的節奏,這些都得自己來。
《畫外》的手感也不好,修修改改,縫縫補補,差點以為完不成這個故事了,這種感覺難免挫敗。不過想想那些閃閃發光的前輩們,他們熬過無人問津,熬過孤獨寂寞,被誤解,被辱罵,被惡意包圍,最後用血肉之軀磨礪出一把隻屬於自己的刀刃,隻要想想這些,又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
同一條路上,雖無同行者,但有引路人。
好了,廢話說了很多,還有最後一句,非常非常非常感謝每一個告訴我閱讀感受,給我建議,反饋,指出錯誤,幫忙捉蟲的讀者朋友,說了一萬遍,還是想說謝謝。
祝看到這裏的你自由快樂,願所有向上掙紮的靈魂都能脫離沼澤,願愛生生不息。
有緣,下一本再見。
《畫外空間》終於終於寫完了。
主角依然不是完人,他們有自己的虛偽和真誠,卑鄙和偉大,黑暗和善良,聰明和愚蠢,這些共同存活在同一顆心裏。我允許他們犯錯,允許這個角色的身體裏充斥著玫瑰和泥石流,豔陽和積雪。
人性廣袤而複雜,這是真正生而為人的一部分。
2.破鏡
黑格爾曾經主張,悲劇的本質並非源於一個人物是正確的而其他人都是錯的,也非源於善與惡的衝突,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當所有人物都是對的,所有邏輯發展都合乎常理,可事態還是走向了不可挽迴的地步,故事裏沒有贏家,才是好的悲劇。
我始終認為,階級無法跨越,其實兩人都沒懷疑過對方的愛,年少時的他們沒有豐滿的羽翼也不夠成熟,但是確實都付出了所有能夠付出的努力,也給了對方最完整的感情。
至於阿欲為什麽不告而別?
大概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太擅長告別,他偏偏不善此道”
孟亦舟是阿欲無法說再見的少年,他隻能沉默的走。
3.重圓
小時候看電視劇,主角因為誤會,十多集了還沒和好我就逐漸失去耐心,長大了以後才明白,成年人就是那種明明在意得要死還要裝作雲淡風輕,轉身先走又迴頭望的那個人卻說他愛得不深。
我知道太現實的東西放在小說裏沒有爽感,但,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突然想到張愛玲的《半生緣》裏的一句話“一直恨一個人,和一直愛一個人一樣,很難。”
4.說了一萬次還是想說感謝
這應該是我戰線拉得最長的一本,捫心自問,我是個很笨,走得很緩慢的寫手,每一本都在黑暗裏摸索,用什麽樣的架構,什麽樣的語言,什麽樣的節奏,這些都得自己來。
《畫外》的手感也不好,修修改改,縫縫補補,差點以為完不成這個故事了,這種感覺難免挫敗。不過想想那些閃閃發光的前輩們,他們熬過無人問津,熬過孤獨寂寞,被誤解,被辱罵,被惡意包圍,最後用血肉之軀磨礪出一把隻屬於自己的刀刃,隻要想想這些,又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
同一條路上,雖無同行者,但有引路人。
好了,廢話說了很多,還有最後一句,非常非常非常感謝每一個告訴我閱讀感受,給我建議,反饋,指出錯誤,幫忙捉蟲的讀者朋友,說了一萬遍,還是想說謝謝。
祝看到這裏的你自由快樂,願所有向上掙紮的靈魂都能脫離沼澤,願愛生生不息。
有緣,下一本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