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大殿上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出身於韋氏、薛氏、裴氏、李氏、王氏以及杜氏等世家高門的公卿大夫激烈反對,但是出身於寒門或者庶族的公卿大夫卻強烈支持。


    甚至還有激進的要世家高門無償捐獻土地。


    幾百個公卿大夫吵了半天,也沒吵出個結果。


    最後還是陸天師一句話壓下爭吵:“都給我閉嘴!”


    天師一句話,花萼相輝樓的大殿頃刻間鴉雀無聲。


    陸天師又對著李隆基說道:“李隆基,你可知道漢朝因何而亡?晉朝又為何而亡?還有你們唐朝以及後世的王朝又是因何而亡的?”


    不等李隆基迴答,陸天師又接著說道:“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階級徹底固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土地兼並。”


    “科舉考試已經做出改革。”


    “寒門庶族的上升通道已經被打開了。”


    “所以現在,大唐需要解決的就是土地兼並的問題。”


    “隻要解決了土地兼並的問題,大唐國祚至少可以延續三百年。”


    “如果再能給科舉製度以及土地製度打上幾個補丁,大唐國祚超過周朝的八百年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關鍵是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


    聽到這,包括右相韋見素在內,所有世家高門出身的公卿大夫都是一臉的苦色,陸天師竟也支持剝奪他們世家高門的財產?


    “你們世家高門也別覺得委屈。”陸天師卻哂然說道,“是,你們是沒偷也沒搶,所有耕地都是合法買賣,但就算合法買賣,造成了土地高度集中,國家賦稅流失卻是事實,因為你們世家高門在兼並了大量土地之後,肯定會設法逃稅漏稅。”


    說到這一頓,陸天師又質問道:“你們敢說各個世家高門給名下的每一畝耕地,都繳納了足額的田租嗎?”


    韋見素等世家出身的公卿們盡皆默然。


    給每一畝耕地繳納足額的田租,當然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話麵對別人即便是大唐聖人,他們也絕對不會承認。


    但是麵對陸天師,他們否認也沒有用,因為陸天師是仙人。


    李隆基此時反而感到一等莫名的快意,因為這些世家高門盤根錯節,編織成了一張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大網,他雖然是大唐聖人,卻也要受製於這些世家高門,但凡隻要觸及了世家高門的利益的政策,就根本推行不下去。


    不過今天,這些世家高門卻終於吃癟。


    倒要看看這些世家高門能否鬥過陸天師?


    而事情的演變也的確如李隆基所設想的,演變成了世家高門出身的公卿大夫與陸天師以及寒門庶族出身的公卿大規之間的唇槍舌劍。


    好半晌後,韋見素黑著臉問道:“陸天師,伱的意思是要我們世家高門無償捐獻名下所有耕地,對嗎?”


    “並不是。”陸天師道,“這不能說成捐獻,而隻是讓耕地迴歸國家,因為你們祖上原本就是依仗權勢,通過包括但是不限於強買強賣在內的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所獲得的本屬於國家的土地資源,現在這些土地資源應該迴歸了。”


    “我們若是不願意呢?”另一個宰相裴冕鐵青著臉說道。


    “不願意?”陸天師冷然說道,“山南軍會努力說服你們。”


    “陸天師,你這是在威脅我們?”另一個宰相崔圓憤然說道。


    “對,本天師就是在威脅你們。”陸天師居然沒有半點否認,森然道,“你們如果乖乖的交出耕地,那就一切好說,如果拒不肯交出來,就隻能訴諸武力,隻不過,本天師先把醜話說在前頭,等到動用武力,可就沒有那麽體麵。”


    裴冕又對李隆基說道:“聖人,你就不怕將世家高門逼反嗎?”


    崔圓也道:“隻是一個安祿山造反就已經使得大唐山河變色,如果天下所有的世家高門聯起手來與朝廷進行對抗,聖人想過會如何嗎?”


    不等李隆基答話,陸天師就冷笑一聲說道:“你們就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安祿山手握河東範陽及盧龍三鎮邊軍,尚且落得如此下場,你們世家高門雖然有點土地以及財富,但是沒兵沒將,又能成什麽事?真當李嗣業的二十萬山南軍是擺設麽?”


    韋見素苦著臉道:“陸天師真要對我們世家高門斬盡殺絕不成?”


    “韋右相說錯了,不是要對你們斬盡殺絕,隻是讓你們交出土地。”陸天師說道,“交出名下土地,一切好說,至少宅第財物仍能保全,如果拒不能交出土地,那就玉石俱焚,不光是名下的土地保不住,宅第財物都會灰飛煙滅。”


    “右相,還有列位公卿,你們可千萬要想清楚嘍。”


    李嗣業手按橫刀,以冷森森的目光打量著韋見素等列位公卿大夫。


    花萼樓上的議政,最終不歡而散,韋見素、裴冕等世家高門出身的公卿大夫都氣衝衝的迴了各自的府邸之中,隨即信差四出。


    ……


    關中的杜氏、柳氏、裴氏、崔氏、薛氏以及楊氏開始了暗中竄聯。


    雖然有李嗣業的二十萬山南軍在關中駐紮,雖然有陸天師的警告,可是關中的六大世家卻還是毅然決然的發動了兵變。


    與其白白交出手中的耕地,不如拚死一搏。


    關中的六大世家高門毫不猶豫的發起兵變。


    然而結果卻沒有任何懸念,山南軍隻是輕輕一擊,就瓦解了六大世家的兵變。


    隨即六大世家就遭到鎮壓,朝中所有與六大世家有關的公卿大夫都遭到清洗,甚至就連右相韋見素都被罷免,不過好歹沒有物理消滅。


    隨即岑參就派出戶部官員,在地方官的協助之下,開始清理六大世家的田產。


    不統計還不知道,一統計卻被嚇了一大跳,關中三千六百多萬畝耕地,居然有六成多集中在六大世家的手中。


    還有三成多在皇族的手中。


    百姓手中的耕地不到一成。


    這也就難怪,府兵製到了玄宗朝就徹底玩不下去。


    皇族手中的三萬耕地也沒能保住,一樣遭到收繳。


    此舉招到皇族的激烈反對,但是並沒有什麽卵用。


    因為現在連李隆基說話也不好使,何況是其他皇族?


    誰敢不聽話,不肯交土地?山南軍立刻就會找上門,以“德”服人。


    當然了,必須得多說一句,山南軍的暴力手段隻針對世家高門皇族,對於關中的普通百姓極為友善,甚至還會經常幫助駐地附近的百姓幹農活。


    常掛在山南軍口中的一句話就是漢藏同宗同願一家親。


    收繳了關中所有耕地之後,緊接著開始重新分配土地。


    關中的三百多萬百姓按照人頭分,每個人分了五畝耕地。


    每口五畝地確實有點少了,所以朝廷給予政策鼓勵墾荒,開墾所得荒地可以無償耕種十年,然後再收歸國有統一分配。


    二十萬山南軍以及十八萬多叛軍,則每人分了五十畝耕地。


    其中山南軍分到的都是上等良田,叛軍分到的是普通耕地。


    這三十八萬精兵將成為新的府兵,不用繳納任何錢糧賦稅,但是出征時需要自帶武器裝備以及馬匹,而且在年老退役之後需要重新將土地歸還給朝廷。


    當然了,作為交換,朝廷將發給一筆足夠豐厚的退役賞賜,另外還會在退役老兵家鄉重新分給土地,從此變迴一個普通百姓。


    山南軍及叛軍的這一千九百多萬畝耕地,將成為府兵職田。


    而府兵也將打破原先的世襲製,改為從全國各地公開招募。


    這個也是留給寒門子弟的科舉製度之外的另一條上升通道。


    如果你是寒門子弟且讀書不好,應征當府兵一樣能提升階層。


    當然了,這個階層你能提上去,但是你兒子就未必能守得住,將來你年老退役了,沒有了府兵職田,朝廷給的賞賜也花完,你兒子大概率會掉迴到底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監控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寞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寞劍客並收藏監控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