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藥
我鎮南王世子,你讓我幹點正事? 作者:向陽的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辦。”
周大發忙道:“殿下盡管吩咐就是,卑職一定盡力。”
“你得去廬州一趟。”
周大發不由得一愣:“那是什麽身份?”
“你想是什麽身份就說什麽身份。”
陳澤將自己的構思跟周大發說了一遍,主要目的就是拉攏廬州的官員以及結交外地糧商,至於具體的工作安排陳澤就沒有言說了,全看周大發自由發揮。
具體的身份安排得讓周大發到了廬州當地了解了情況之後再做安排。
一切講究的就是個因地製宜,充分發揮周大發的主觀能動性。
當然這個任務危險係數其實並不算太大,主要是為了給運輸隊們打掩護,一旦運輸隊暴露了,周大發隨時可以抽身而退,當然前提是得拉攏廬州的官員們並且掌握其受賄的證據,隻要有這個,周大發的安全是可以保障。
周大發一天都懵了,堂堂鎮南王世子竟然讓自己去廬州腐蝕官員去……
emmm……
周大發沒有任何的猶豫,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讓他做什麽他現在就得去做。
一來是他沒有任何的選擇,二來跟世子混絕對是有前途的!
跟著世子的好處那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以前青州大牢裏麵這些獄卒過的是什麽日子!?
月錢發不下來甚至還得往上倒貼,大家穿的衣服那是要多破有多破,就沒想著換一身新的。
就連這飯都不供,那日子簡直沒法過的!
衙門根本就沒拿獄卒們當自己人看待過啊!
自打陳澤來到青州之後,大家過得是什麽日子?
每個月五兩薪錢打底,周大發作為管理層工資還更高,除了這些還有各種補貼,衣服是新的,鞋子是新的,大牢旁邊專門開了個小食堂供應餐食,一天兩餐飯,葷素搭配。
最重要的是,大家能明顯感覺得到老百姓對他們的態度也不一樣了。
這以往官差衙役走在街上,老百姓那是又怕又怒,背地裏肯定是沒少罵娘,周大發也知道老百姓打心眼裏是瞧不起他們這些官差衙役的。
但是這不知不覺之間,一切都開始悄然發生了變化,老百姓對青州官差衙役們的態度從懼怕變成了熱情,甚至還會熱情地打招唿,還會有商販送果子吃,送茶水喝。
這日子別提多快樂充實了,感覺自己做的這個才是真正的有榮譽感。
以前那是得過且過,現在這日子才是真正的有盼頭啊!
所以跟世子混那絕對是有前途的,這一點周大發心裏麵是無比肯定的。
普天之下可能也隻有世子才會把他們這些官差衙役們當人對待了!
所以一提要去廬州的事情,周大發壓根就沒考慮多久就直接答應了下來。
隻要這事情辦好了,世子肯定不會虧待自己的。
萬一自己要是出事了,世子能幫著自己善後,照顧著一家老小。
這可是親眼瞧見的,這還猶豫什麽呀!
必須去!
周大發的態度陳澤很滿意,而且這人也是值得信任的。
這人家底可全都在青州,孩子就在青州大學堂上學,實打實的利益捆綁,所以陳澤並不擔心周大發會搞些幺蛾子。
陳澤暫時沒有安排什麽具體的工作,先讓周大發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好,他這一走就需要有一個代理的牢頭處理青州大牢的事情,該交接的事情要交接好,另外也需要跟家裏麵的人說清楚,安排好了之後再去廬州。
特勤這邊也選出來了幾人,到時候一塊跟著周大發前往廬州。
與其說是一步暗棋,不如說是一步閑棋。
畢竟是提前布局,這後麵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可能等到那時候不一定就需要糧食了,也可能到時候不僅僅需要糧食,總之就先讓周大發和特勤們在廬州待著,廣交朋友。
當然這兩天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沐闕在青州六縣的分店已經開業了,並且生意非常的火爆。
各地方地主鄉紳家中的女眷一窩蜂的全往沐闕湧了進去。
畢竟沐闕的名聲早已經傳遍了南部八州,而且能夠進沐闕的往往都是權貴家眷,那可是名流。
某種程度上來說能進沐闕就代表了有麵子。
大城市女性攀比現象嚴重,小地方的女性攀比更嚴重,在大城市的家眷們不一定家家都辦金卡,結果到了縣城裏麵,幾乎人手都辦一張金卡,銀卡還沒有人去弄。
不僅是青州六縣的分店開起來了,趙致那一群姐妹的各縣分店也陸陸續續開起來了。
生意都非常不錯。
整體的銷售肯定是沒有州府城市那麽誇張,但是累積下來也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數目了。
香水和香皂作坊這邊自然又是得開始擴招,剛在家裏麵休息沒兩天的秦博陽又準備跑賀州去了。
不過被陳澤給攔住了,香水和香皂作坊都有負責人,運作了這麽久都沒有出現問題,能力上是毋庸置疑的,像擴招這種事情人家肯定會仔仔細細的去處理,不用秦博陽過去盯著。
那兩個負責人肯定盯得比秦博陽都緊,畢竟一旦出了問題,他們倆才是麻煩最大的。
不過秦博陽是真一點都閑不住,博陽棋社的鋪麵都已經盤給其他人了,沒什麽事情可做,秦博陽就過去跟陸誌平看花露水作坊去了。
得,看這架勢陳澤也知道勸不住了,願意上哪看就去看去,反正對陸誌平的生意他肯定沒辦法插手的。
而眼下還有一個問題急需要陳澤來拿主意。
因為災民的大量湧入,加上大部分在災民身體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病,何思源和其餘的大夫隔三差五就往安置地跑,根本忙都忙不過來,並且青州的醫療資源開始告急了。
不得不說,這年頭的大夫是真的有醫德,去安置地就診的事情,整個青州城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夫都響應了,輪流著去安置地,而且都是義診,分文不取。
當然,該給還是要給,不然人家沒辦法過日子。
隻是這麽前後一折騰,藥都不夠了,需要從其他地方采購,而且有些藥隻有某個地方才有,並且後期災民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以必須儲備大量的藥材,大夫們實在是沒辦法隻能是求助青州衙門了。
周大發忙道:“殿下盡管吩咐就是,卑職一定盡力。”
“你得去廬州一趟。”
周大發不由得一愣:“那是什麽身份?”
“你想是什麽身份就說什麽身份。”
陳澤將自己的構思跟周大發說了一遍,主要目的就是拉攏廬州的官員以及結交外地糧商,至於具體的工作安排陳澤就沒有言說了,全看周大發自由發揮。
具體的身份安排得讓周大發到了廬州當地了解了情況之後再做安排。
一切講究的就是個因地製宜,充分發揮周大發的主觀能動性。
當然這個任務危險係數其實並不算太大,主要是為了給運輸隊們打掩護,一旦運輸隊暴露了,周大發隨時可以抽身而退,當然前提是得拉攏廬州的官員們並且掌握其受賄的證據,隻要有這個,周大發的安全是可以保障。
周大發一天都懵了,堂堂鎮南王世子竟然讓自己去廬州腐蝕官員去……
emmm……
周大發沒有任何的猶豫,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讓他做什麽他現在就得去做。
一來是他沒有任何的選擇,二來跟世子混絕對是有前途的!
跟著世子的好處那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以前青州大牢裏麵這些獄卒過的是什麽日子!?
月錢發不下來甚至還得往上倒貼,大家穿的衣服那是要多破有多破,就沒想著換一身新的。
就連這飯都不供,那日子簡直沒法過的!
衙門根本就沒拿獄卒們當自己人看待過啊!
自打陳澤來到青州之後,大家過得是什麽日子?
每個月五兩薪錢打底,周大發作為管理層工資還更高,除了這些還有各種補貼,衣服是新的,鞋子是新的,大牢旁邊專門開了個小食堂供應餐食,一天兩餐飯,葷素搭配。
最重要的是,大家能明顯感覺得到老百姓對他們的態度也不一樣了。
這以往官差衙役走在街上,老百姓那是又怕又怒,背地裏肯定是沒少罵娘,周大發也知道老百姓打心眼裏是瞧不起他們這些官差衙役的。
但是這不知不覺之間,一切都開始悄然發生了變化,老百姓對青州官差衙役們的態度從懼怕變成了熱情,甚至還會熱情地打招唿,還會有商販送果子吃,送茶水喝。
這日子別提多快樂充實了,感覺自己做的這個才是真正的有榮譽感。
以前那是得過且過,現在這日子才是真正的有盼頭啊!
所以跟世子混那絕對是有前途的,這一點周大發心裏麵是無比肯定的。
普天之下可能也隻有世子才會把他們這些官差衙役們當人對待了!
所以一提要去廬州的事情,周大發壓根就沒考慮多久就直接答應了下來。
隻要這事情辦好了,世子肯定不會虧待自己的。
萬一自己要是出事了,世子能幫著自己善後,照顧著一家老小。
這可是親眼瞧見的,這還猶豫什麽呀!
必須去!
周大發的態度陳澤很滿意,而且這人也是值得信任的。
這人家底可全都在青州,孩子就在青州大學堂上學,實打實的利益捆綁,所以陳澤並不擔心周大發會搞些幺蛾子。
陳澤暫時沒有安排什麽具體的工作,先讓周大發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好,他這一走就需要有一個代理的牢頭處理青州大牢的事情,該交接的事情要交接好,另外也需要跟家裏麵的人說清楚,安排好了之後再去廬州。
特勤這邊也選出來了幾人,到時候一塊跟著周大發前往廬州。
與其說是一步暗棋,不如說是一步閑棋。
畢竟是提前布局,這後麵不知道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可能等到那時候不一定就需要糧食了,也可能到時候不僅僅需要糧食,總之就先讓周大發和特勤們在廬州待著,廣交朋友。
當然這兩天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沐闕在青州六縣的分店已經開業了,並且生意非常的火爆。
各地方地主鄉紳家中的女眷一窩蜂的全往沐闕湧了進去。
畢竟沐闕的名聲早已經傳遍了南部八州,而且能夠進沐闕的往往都是權貴家眷,那可是名流。
某種程度上來說能進沐闕就代表了有麵子。
大城市女性攀比現象嚴重,小地方的女性攀比更嚴重,在大城市的家眷們不一定家家都辦金卡,結果到了縣城裏麵,幾乎人手都辦一張金卡,銀卡還沒有人去弄。
不僅是青州六縣的分店開起來了,趙致那一群姐妹的各縣分店也陸陸續續開起來了。
生意都非常不錯。
整體的銷售肯定是沒有州府城市那麽誇張,但是累積下來也是一個相當不小的數目了。
香水和香皂作坊這邊自然又是得開始擴招,剛在家裏麵休息沒兩天的秦博陽又準備跑賀州去了。
不過被陳澤給攔住了,香水和香皂作坊都有負責人,運作了這麽久都沒有出現問題,能力上是毋庸置疑的,像擴招這種事情人家肯定會仔仔細細的去處理,不用秦博陽過去盯著。
那兩個負責人肯定盯得比秦博陽都緊,畢竟一旦出了問題,他們倆才是麻煩最大的。
不過秦博陽是真一點都閑不住,博陽棋社的鋪麵都已經盤給其他人了,沒什麽事情可做,秦博陽就過去跟陸誌平看花露水作坊去了。
得,看這架勢陳澤也知道勸不住了,願意上哪看就去看去,反正對陸誌平的生意他肯定沒辦法插手的。
而眼下還有一個問題急需要陳澤來拿主意。
因為災民的大量湧入,加上大部分在災民身體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病,何思源和其餘的大夫隔三差五就往安置地跑,根本忙都忙不過來,並且青州的醫療資源開始告急了。
不得不說,這年頭的大夫是真的有醫德,去安置地就診的事情,整個青州城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大夫都響應了,輪流著去安置地,而且都是義診,分文不取。
當然,該給還是要給,不然人家沒辦法過日子。
隻是這麽前後一折騰,藥都不夠了,需要從其他地方采購,而且有些藥隻有某個地方才有,並且後期災民的數量越來越多,所以必須儲備大量的藥材,大夫們實在是沒辦法隻能是求助青州衙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