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壯單從異修修行程度來說,已經該是出山入世曆練的時候了。


    但是很多異修在這個階段實際上都已經悄悄在一些人煙稠密附近地方居住或者說棲息了,就是為了盡快適應人類生活,了解人類生存方式,進而熟悉適應。


    熊壯在這方麵就顯得有些遲鈍,這一二十年來基本上就在這野蜂溝呆著,這裏距離人類聚居點太遠了一些,野蜂溝往來人更是稀少,所以這一二十年間他在這方麵的進境很慢。


    說實話,真要出去的話,恐怕還不太適應。


    當然,很多異修出山入世的時候都是如此,要吃不少虧,受不少苦,碰不少壁,才會慢慢成長適應新的生活,這也是一個必經曆程。


    但幾日相處,讓陳淮生對熊壯這樣一個憨厚樸實,甚至帶著點兒滑稽感的異修有了不同尋常的好感。


    哪怕是異修,一樣可以成為這個世界裏自己的夥伴。


    陳淮生覺得自己可以再幫熊壯一把,讓其少受一些挫折和少吃不必要的虧。


    以熊壯現在的學習進度,花上三五個月調教,再出山入世,情況就會好很多。


    可自己現在卻又要返迴朗陵那邊的山門中去,這就無法兩全了。


    “熊大哥,我此番迴去之後就要返迴山門,我看你還沒想好什麽時候出山入世曆練,我覺得要不這樣行不行?你也去朗陵,就在重華派山門附近尋個地方住著,這樣一來,一方麵你可以繼續觀察了解人世間的種種,另外我可以經常出來和你見麵,順帶也幫你釋疑和指導,這樣一來三五個月或者一年半載,你基本上就可以適應了。”


    陳淮生給的建議讓熊壯也是驚喜莫名。


    他還一直犯愁如果陳淮生迴山門,自己該怎麽辦呢。


    就這樣直接出山入世,他自己又覺得心裏還發虛,如果有這樣一個過渡階段,那就太好了。


    他甚至發現自己居然對陳淮生這樣一個才相處幾日的人類產生了某種微妙的依賴感,這讓他有些接受不能。


    自己固然因為修行不得不步入人世間,但對某個人產生依賴就相當危險了,哪怕這個人現在看起來的確很值得信賴。


    但以後呢?


    這種情緒甚至這幾天都困擾著熊壯。


    也許這就是陳淮生所說的“意氣相投”,或者“士為知己者死”?不過自己好像不必為他去死吧?


    一時間他又有些憧憬那種感覺,陳淮生和他講過人類的故事,比如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信陵君和侯贏、朱亥的故事,和他講過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還講過忠犬八公的故事,他都很有共鳴。


    正因為這種對他來說略顯複雜的情緒讓熊壯很是糾結。


    他也希望自己能和陳淮生結成一個忘年交,但又擔心陳淮生不做此想。


    但現在看來,這位賢弟還是很記掛自己的,這又讓他心生暖意。


    未加思索,熊壯便滿口答應:“這樣做再好不過,可賢弟,這會不會影響到伱在山門裏修行?還有,你不是也說進了山門就不能隨意出來了麽?”


    “車到山前自有路,進了山門之後再說,山門裏和外間也還是有交道的,怎麽可能沒有聯係?到時候自然有辦法。”陳淮生寬解熊壯,“既然這野蜂溝不適合住了,那就趁早。”


    熊壯踟躕了一番,“可這野蜂溝的確是一個好地方,蜂蟲甚多,亦產各類靈草靈材,日後要再尋這樣一處寶地,怕是不易。”


    “熊大哥,外麵的世界究竟如何,你也沒有走出去過,如何知曉?這裏好,那就擱在這裏,誰也搬不走,日後有機會再迴來便是,現在你需要的是出去遊曆,……“


    陳淮生坦然道:“我知道熊大哥你現在還有些彷徨,但你始終要走這一步,所以我才會建議你到朗陵那邊呆一段時間,熟悉熟悉,再出山。”


    見陳淮生語出至誠,熊壯終於點點頭,“好,那就勞煩賢弟幫著安排了,愚兄也不懂這些,怎麽做,賢弟看著辦就是。”


    “好,既如此,熊大哥你就趕緊收拾,覺得有價值的,用得上的,就帶著,暫時用不上的,尋個地方藏起來埋起來,日後有機會迴來拿便是,……”


    在陳淮生緊催慢催的催促下,熊壯終於還是背上了一個巨大的包袱,蹣跚著腳步,準備出發了。


    說是巨大的包袱,半點不假。


    陳淮生看著比熊壯背部還大,鼓鼓囊囊一大口袋。


    這還是在陳淮生勸說下丟棄了不少的結果。


    基本上都是吃的,陳淮生覺得熊壯額頭上都刻了吃貨二字沒跑了。


    苔蘚菌菇類的靈植就占了一半,陳淮生估摸著能有七八十斤,半幹半濕。


    幹的是熊壯平素晾曬備用的,不冬眠了,冬日裏熊壯也不喜歡動彈,但吃的東西不能少,所以每年秋季都得要儲藏不少。


    濕的就是這幾日裏采集的,準備就是這幾日食用的。


    剩下的就是一些肉幹了,一頭箭鹿、一頭懸羚的肉幹,都是隻保留了最精華的腿部、臀部肉幹,也得有五六十斤。


    還有就是大量的蜂產品了。


    蜂蜜、蜂蠟、蜂精、花粉,也有二三十斤,平素這麽多東西沒幾個月積攢弄不下來。


    但是這一次熊壯顯然是知道陳淮生喜歡這些東西,所以特意想著去采集一些,替陳淮生備著。


    誰曾想蜂蟲南遷,丟下不少,所以撿了個大便宜。


    就憑著熊壯這份難得的心意,陳淮生覺得自己這一趟沒白走,就該好好替熊壯規劃規劃。


    異修之路不好走,走到現在化形境界,可以說千百得有奇遇的毛類都未必有一個,但再往後走,就更難。


    異修進入人世間亦是不少,畢竟數萬裏江山如畫,奇峰異嶺,雲池大澤,長河深海,哪裏都有各類珍禽異獸,少不了就會有得了奇遇修成正果入世的。


    但人世間這些凡人倒也罷了,但人類修真對異修的態度不一,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帶著某種惡意的眼光和情緒來看待他們的。


    誰都知道這些化形異修在沒有應劫之前內丹堪稱至寶,一旦攫取用於己身,那麽自家在應劫是便如同多了一重保障,在關鍵時刻這內丹就能護體擋劫,多一倍的成功機會。


    當然已經化形的異修也不是那麽好招惹的,一旦惹怒了這些異修,其爆發出來的戰鬥力,煉氣階段的修真都是菜,就算是築基高段以下的修士也都不是對手,隻有築基巔峰的修真才敢搏殺。


    但人世間高人輩出,異修一旦被那些心懷惡意的高階修真看穿麵目,如果要刻意針對他們布局,那還是相當危險的。


    這也是為什麽熊壯擔心的緣故,熊壯太過於憨厚老實,太過於容易相信人了,他必須要好生給他上一課。


    陳淮生和熊壯一直走到元寶寨外幾裏地的山林中,才分手。


    按照兩人約定,熊壯就這麽遠遠地跟著陳淮生走,大家保持著兩三裏地的距離,一直到蓼縣縣城附近,陳淮生才會找機會幫他安頓下來,然後再啟程前往朗陵。


    不過因為蔡晉陽要護送陳淮生去朗陵,所以為防著蔡晉陽發現,陳淮生也專門為熊壯規劃了了一條專門走野地中的路徑,隻不過這條路徑偏遠難走,但是卻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遇上太多人類。


    縱然是在路上遇到一二,熊壯也能勉力應對或者避開。


    因為有了陳洛生一家人,這行走速度就大大放慢,在竹溝關歇了一宿,第二日才抵達蓼縣。


    蓼縣縣城並不大,要找到一處合適的租房也不容易。


    好在有錢能使鬼推磨,陳洛生一家人如果要在汴京、洛邑這些城市去生活,的確有些艱難,但是在蓼縣縣城這種小地方,還是無虞的。


    陳洛生好歹狩獵挖藥這麽多年,也有不少積蓄,尋了一處合適的小院便住了下來。


    陳淮生很快就找了虞弦纖來看小七。


    讓陳淮生和陳洛生一家人都十分高興的是九蓮宗在義陽府的接引人看過之後,認可了小七的資質。


    九蓮宗和重華派不一樣,是秋季入門,到明年這個時候,九蓮宗就會派人來接引其入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誌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瑞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瑞根並收藏山河誌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