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丞見大人麵現不快之色,便再次說道:“並不是讓大人告狀。如今,太子殿下監國,獨孤將軍既然久病不起,那就該把這將軍的實權給收迴來才是,至於將軍的稱號,不過是個虛名而已。”
大人這才沉吟不語,仔細的考慮起來驛丞的話。
如今這樣的形勢,要的當然是軍隊的實權,而如今這個軍隊裏掌握實權的是獨孤翰軒。可是,想要將一個地方將軍的實權收迴來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是,事情再難,也比讓這肥肉落到別人的口中強啊。
大人點了點頭。或許可以一試。麵色便也輕鬆了些。看著身旁涎著臉伺候著的驛丞便順眼了幾分。
“若果然能成,你就不用呆在這個地方了。”大人說道。
驛丞大喜,連連道謝。事情若成,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永川客棧裏,蘇映雪,三位左先生,李壽,五個人在議事廳裏聚集。
“今日請諸位過來,是有幾件事要同大家商量。”蘇映雪開口,然後看向李壽。
李壽這幾個月或是跟在三位左先生身邊或是跟在佟掌櫃身邊,做事都是極為勤謹的。幾位先生對他也是讚賞有加。
“你的努力,我們都是知道的,所以今天咱們先說一說你的事情。”
李壽極為驚訝,臉上頓時通紅。“我做的不過是本分。”
“哎~”左大先生開口,“世間最難得的本就是謹守本分二字。”
“沒錯。”蘇映雪點頭,“能知自己的本分,能夠守好自己的本分的確是難得。”
九五之尊謹守本分當知天下事皆是己之責任,便該勤於政務,造福百姓;百官謹守本分就該體察民情,上達天聽,下澤百姓;為商之人謹守本分,自當在律法之內,成就自己亦成就別人。
可是,世間太多的人隻知道權利而不知道義務。總認為權利是自己當得的,而不知義務是必須要履行的。
“你很不錯,不必對自己過於苛責而形愧。”蘇映雪繼續道。
李壽這個人的確是不錯,但是從她見到他的第一次起,就知道他是一個忠厚之人,但是卻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對於自己,總是覺得形容羞愧。
蘇映雪曾經讓佟掌櫃同他聊過這個問題,也明白李壽這樣的心思的原因。
按道理說,李壽主動承擔起幾位有癡呆症的兄弟以及其一家生活的重擔,能夠主動帶領著他們尋找一條出路,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有勇氣的事情。換做其他人,隻怕是早就躲得遠遠的了,自己過好就不錯了,誰還管那些人那麽多。但是這一群苦難中長大的人,不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活下來了,而且還有娶妻生子者。這,實在是難得。
可是,因為自小是在鄉親們的指指點點中長大的,李壽的幾個兄弟雖然癡呆,但是還是看得懂這些表情中並不友善還帶著嫌棄之意,就連李壽也是一樣,而因為他是個正常的孩子,也就更明白那些人口中說的是什麽,心中便染上了深深地自卑之感。
當時,佟掌櫃問他,究竟是什麽樣的話讓你如此難受?
李壽一直猶猶豫豫躲躲閃閃不肯迴答。一直到現在,他也不曾提過一句。
但後來,還是從各種跡象中他們得到了答案。
他怕的是人言可畏。
他家裏窮,父親一直沒能娶上媳婦,一直到後來人家將他那癡呆的母親嫁給他,這李家才算是有了後。
但是,怎奈天意弄人。他母親一連生的幾個孩子,都是同她自己一樣,有癡呆之症。而李父為人老實,心中雖然痛苦煎熬,到底放不下這幾個孩子,不肯將他們扔掉了事,心心念念間都是這幾個孩子。
村裏的人都說,這李家上輩子是做了惡的,所以老天爺才這麽罰他們。不能有後,就算是強行生子,那也都是有毛病的,早晚還是得斷了根。
李父心灰意冷,但是並不肯放下這幾個孩子。直到最後,李壽意外出生,而且,漸漸長大之後更是發現這,是真真正正的一個正常的孩子。
李父喜極而泣,買了一畝薄田得了銀子,又是放鞭炮又是發喜糖,向村人宣告他們李家有後,斷不了根,是有正常孩子的時候,卻還是被村人兜頭一盆冷水澆下來。
“那麽多孩子都是傻子,怎見得這個就是個正常的?”
“就算是現在看著正常,長大了也未必!”
“我看這孩子,現在都已經五歲了,你看看,連路都不會走,怎麽就是個正常的了?”
當時的李壽就在跟前,並不是他不會走路,而是這些年來他跟著幾個哥哥,沒有人跟他一起玩耍過,他不知道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應該是怎樣的,更不知道自己的幾個哥哥到底有什麽不正常,隻是從小在別人的指點中,心中常常有懼怕之意,見了人便總是腳步碎小囁喏著躲在人後,躲避那些眼神,躲避那些指點。
而那次,那些村人說的實在是太露骨,李壽便如同驚雷一般,變得呆呆傻傻的不知所措,便更讓那些村人覺得自己的話得到了印證。
李壽當然沒有再傻,但是,卻永遠記住了另一個人說的,你們李家是做了孽的,老天爺給你們骨子裏打上了傻子的印,你們這些後輩,那也都是惡靈托生,這輩子啊,你們別想逃。
李壽害怕,害怕他真的就如同那些人所說的,自己的骨子裏是惡靈,一輩子也難逃脫。
他害怕,自己有一天,真的會印證這句話。
雖然他很努力的長大,很努力的在父親死了之後擔起了養一家人的重擔,也知道了什麽惡靈不惡靈的其實並不是真的。但雖然不是真的,那句話還是刻在了骨子裏,總覺得自慚形穢,低人一等,雖然理智讓他用盡了一切的力氣掩飾,但還是,難以在心底脫離。
“有件事還沒來得及跟你說。”蘇映雪說道,“左三先生認識的那位大夫,已經看過你的幾個兄弟了。”
蘇映雪停頓了下,走下來,距離李壽很近,看著李壽的眼睛很真誠的繼續說道:“那大夫說,你的幾個兄弟是因為先天不足所致,並非藥石無醫。”
大人這才沉吟不語,仔細的考慮起來驛丞的話。
如今這樣的形勢,要的當然是軍隊的實權,而如今這個軍隊裏掌握實權的是獨孤翰軒。可是,想要將一個地方將軍的實權收迴來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是,事情再難,也比讓這肥肉落到別人的口中強啊。
大人點了點頭。或許可以一試。麵色便也輕鬆了些。看著身旁涎著臉伺候著的驛丞便順眼了幾分。
“若果然能成,你就不用呆在這個地方了。”大人說道。
驛丞大喜,連連道謝。事情若成,以後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永川客棧裏,蘇映雪,三位左先生,李壽,五個人在議事廳裏聚集。
“今日請諸位過來,是有幾件事要同大家商量。”蘇映雪開口,然後看向李壽。
李壽這幾個月或是跟在三位左先生身邊或是跟在佟掌櫃身邊,做事都是極為勤謹的。幾位先生對他也是讚賞有加。
“你的努力,我們都是知道的,所以今天咱們先說一說你的事情。”
李壽極為驚訝,臉上頓時通紅。“我做的不過是本分。”
“哎~”左大先生開口,“世間最難得的本就是謹守本分二字。”
“沒錯。”蘇映雪點頭,“能知自己的本分,能夠守好自己的本分的確是難得。”
九五之尊謹守本分當知天下事皆是己之責任,便該勤於政務,造福百姓;百官謹守本分就該體察民情,上達天聽,下澤百姓;為商之人謹守本分,自當在律法之內,成就自己亦成就別人。
可是,世間太多的人隻知道權利而不知道義務。總認為權利是自己當得的,而不知義務是必須要履行的。
“你很不錯,不必對自己過於苛責而形愧。”蘇映雪繼續道。
李壽這個人的確是不錯,但是從她見到他的第一次起,就知道他是一個忠厚之人,但是卻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對於自己,總是覺得形容羞愧。
蘇映雪曾經讓佟掌櫃同他聊過這個問題,也明白李壽這樣的心思的原因。
按道理說,李壽主動承擔起幾位有癡呆症的兄弟以及其一家生活的重擔,能夠主動帶領著他們尋找一條出路,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有勇氣的事情。換做其他人,隻怕是早就躲得遠遠的了,自己過好就不錯了,誰還管那些人那麽多。但是這一群苦難中長大的人,不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活下來了,而且還有娶妻生子者。這,實在是難得。
可是,因為自小是在鄉親們的指指點點中長大的,李壽的幾個兄弟雖然癡呆,但是還是看得懂這些表情中並不友善還帶著嫌棄之意,就連李壽也是一樣,而因為他是個正常的孩子,也就更明白那些人口中說的是什麽,心中便染上了深深地自卑之感。
當時,佟掌櫃問他,究竟是什麽樣的話讓你如此難受?
李壽一直猶猶豫豫躲躲閃閃不肯迴答。一直到現在,他也不曾提過一句。
但後來,還是從各種跡象中他們得到了答案。
他怕的是人言可畏。
他家裏窮,父親一直沒能娶上媳婦,一直到後來人家將他那癡呆的母親嫁給他,這李家才算是有了後。
但是,怎奈天意弄人。他母親一連生的幾個孩子,都是同她自己一樣,有癡呆之症。而李父為人老實,心中雖然痛苦煎熬,到底放不下這幾個孩子,不肯將他們扔掉了事,心心念念間都是這幾個孩子。
村裏的人都說,這李家上輩子是做了惡的,所以老天爺才這麽罰他們。不能有後,就算是強行生子,那也都是有毛病的,早晚還是得斷了根。
李父心灰意冷,但是並不肯放下這幾個孩子。直到最後,李壽意外出生,而且,漸漸長大之後更是發現這,是真真正正的一個正常的孩子。
李父喜極而泣,買了一畝薄田得了銀子,又是放鞭炮又是發喜糖,向村人宣告他們李家有後,斷不了根,是有正常孩子的時候,卻還是被村人兜頭一盆冷水澆下來。
“那麽多孩子都是傻子,怎見得這個就是個正常的?”
“就算是現在看著正常,長大了也未必!”
“我看這孩子,現在都已經五歲了,你看看,連路都不會走,怎麽就是個正常的了?”
當時的李壽就在跟前,並不是他不會走路,而是這些年來他跟著幾個哥哥,沒有人跟他一起玩耍過,他不知道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應該是怎樣的,更不知道自己的幾個哥哥到底有什麽不正常,隻是從小在別人的指點中,心中常常有懼怕之意,見了人便總是腳步碎小囁喏著躲在人後,躲避那些眼神,躲避那些指點。
而那次,那些村人說的實在是太露骨,李壽便如同驚雷一般,變得呆呆傻傻的不知所措,便更讓那些村人覺得自己的話得到了印證。
李壽當然沒有再傻,但是,卻永遠記住了另一個人說的,你們李家是做了孽的,老天爺給你們骨子裏打上了傻子的印,你們這些後輩,那也都是惡靈托生,這輩子啊,你們別想逃。
李壽害怕,害怕他真的就如同那些人所說的,自己的骨子裏是惡靈,一輩子也難逃脫。
他害怕,自己有一天,真的會印證這句話。
雖然他很努力的長大,很努力的在父親死了之後擔起了養一家人的重擔,也知道了什麽惡靈不惡靈的其實並不是真的。但雖然不是真的,那句話還是刻在了骨子裏,總覺得自慚形穢,低人一等,雖然理智讓他用盡了一切的力氣掩飾,但還是,難以在心底脫離。
“有件事還沒來得及跟你說。”蘇映雪說道,“左三先生認識的那位大夫,已經看過你的幾個兄弟了。”
蘇映雪停頓了下,走下來,距離李壽很近,看著李壽的眼睛很真誠的繼續說道:“那大夫說,你的幾個兄弟是因為先天不足所致,並非藥石無醫。”